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代理机制实现异构集群系统的管理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冬菊 胡正国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44-647,共4页
为了在异构分布式环境中 ,方便地进行作业管理和调度 ,提出了采用 CORBA代理机制管理异构集群系统的结构模型 ,并且详细讨论了实现代理的关键技术。讨论了如何选择代理机制 ,然后针对管理异构集群产生的问题 ,提出了三个对象代理 ,并讨... 为了在异构分布式环境中 ,方便地进行作业管理和调度 ,提出了采用 CORBA代理机制管理异构集群系统的结构模型 ,并且详细讨论了实现代理的关键技术。讨论了如何选择代理机制 ,然后针对管理异构集群产生的问题 ,提出了三个对象代理 ,并讨论了代理的实现、数据格式转换和通讯协议设计等 ,有效地屏蔽了异构系统的差异 ,实现了透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BA 代理机制 分布式处理系统 异构集群系统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异构集群系统PI编队跟踪控制
2
作者 唐凯 章伟 +1 位作者 王为科 胡陟 《电子科技》 2023年第1期21-27,共7页
同构集群系统因其组成个体的单一性而存在功能上的局限性。异构集群系统的个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因此可以扩展同构集群系统的功能。针对异构集群系统的编队跟踪控制问题,文中基于领导者-跟随者模型,在有向通信拓扑结构下设计了一种分布式P... 同构集群系统因其组成个体的单一性而存在功能上的局限性。异构集群系统的个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因此可以扩展同构集群系统的功能。针对异构集群系统的编队跟踪控制问题,文中基于领导者-跟随者模型,在有向通信拓扑结构下设计了一种分布式PI编队跟踪控制协议。设计了期望的时变编队队形,跟随者在跟踪领导者的同时可保持期望的编队队形,使系统中的所有智能体均能够达到期望位置。考虑到真实系统会受到外部未知有界扰动和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给出了保证系统跟踪误差一致有界的充分条件,并进行了鲁棒性分析。根据设计的控制协议及控制条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PI编队跟踪控制策略能够有效解决异构集群系统的编队跟踪控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控制 异构集群系统 编队跟踪控制 有向拓扑 外部扰动 稳定性理论 误差有界 鲁棒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环境舰船应对异构无人集群防御构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耀华 袁俊 +1 位作者 杨小艳 宋申民 《现代防御技术》 2020年第2期22-29,共8页
针对新形势下海域舰船防御体系构建的迫切需求及无人系统集群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新型威胁的现状,设想海域舰船遭遇空中无人机集群和水下无人潜航器集群威胁,并以此展开防御构想,从无人系统探测预警与拦截应对2个方面,探讨可供选择的应对方... 针对新形势下海域舰船防御体系构建的迫切需求及无人系统集群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新型威胁的现状,设想海域舰船遭遇空中无人机集群和水下无人潜航器集群威胁,并以此展开防御构想,从无人系统探测预警与拦截应对2个方面,探讨可供选择的应对方式,从预警后被动防御和预先探测主动防御2个角度,分别给出空中与水下总体防御方案构想。对于防御构想中涉及的相关技术予以说明,给出发展建议及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并对未来舰船体系发展进行展望。该构想对未来舰船防御体系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未来的舰船装备建设提供初步可行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舰船 异构集群系统 无人驾驶飞机 水下无人潜航器 探测 拦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地协同作战的无人机-无人车异构时变编队跟踪控制 被引量:20
4
作者 周思全 化永朝 +2 位作者 董希旺 李清东 任章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59,共6页
本文研究了无人机自主伴飞协同侦察技术中的异构集群系统空地协同时变编队跟踪控制问题,要求多无人机与无人车在形成期望时变编队构型的同时,实现对领导者参考轨迹的跟踪。首先,对无人机与无人车进行单体运动学与动力学建模,并引入代数... 本文研究了无人机自主伴飞协同侦察技术中的异构集群系统空地协同时变编队跟踪控制问题,要求多无人机与无人车在形成期望时变编队构型的同时,实现对领导者参考轨迹的跟踪。首先,对无人机与无人车进行单体运动学与动力学建模,并引入代数图论概念,建立异构集群系统的协同控制模型。然后,引入虚拟领导者刻画编队整体的运动轨迹,并基于对虚拟领导者状态的分布式观测器,对各无人机-无人车构造分布式编队跟踪控制器。进一步分析异构集群系统实现时变编队跟踪的可行性条件,给出编队跟踪控制器中各参数的选取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仿真例子来验证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集群系统 分布式控制 时变编队 跟踪控制 武器协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割划分的数模混合仿真系统通信性能优化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亿渊 穆清 薛巍 《电子技术应用》 2022年第1期2-11,共10页
数模混合仿真是理解真实电网运行情况,支撑电网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复杂的电网拓扑与硬实时的仿真需求对其计算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数模混合仿真多采用并行计算技术提高计算性能。随着处理器和集群技术的发展,异构集群系统逐渐... 数模混合仿真是理解真实电网运行情况,支撑电网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复杂的电网拓扑与硬实时的仿真需求对其计算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数模混合仿真多采用并行计算技术提高计算性能。随着处理器和集群技术的发展,异构集群系统逐渐成为高性能计算系统的主要构建方式。针对多层次的系统架构,已有的电网划分方式无法充分利用集群计算能力。如何应对多层次核间通信延迟变化问题,及引入设备交互导致的节点资源不对称问题是数模混合仿真任务划分与映射的新挑战。针对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自研电磁暂态仿真系统ADPSS,基于最小割划分设计了两阶段的电网划分与进程映射一体化优化算法,在计算负载均衡和最小化通信上取得更好的平衡,进一步降低了电磁暂态仿真的通信时间。同时,该算法有效解决了集群节点资源不对称情况下的任务优化映射问题。通过在西北和华东真实电网算例上的模拟测试,所提出算法较ADPSS默认划分与映射算法取得了平均40%和50%的通信性能提升,平均10%和12%的总体计算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模混合仿真 图划分 最小割 进程映射 异构集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