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构无线网络中垂直切换算法的评测与改进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敏 李忠诚 +1 位作者 过晓冰 张德魁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52-1659,共8页
垂直切换作为多网融合的基础,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相关工作主要集中于垂直切换算法的研究.但由于各种算法用于自身验证的仿真评测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无法公平地予以对比.从节点运动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组适合垂直切换算... 垂直切换作为多网融合的基础,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相关工作主要集中于垂直切换算法的研究.但由于各种算法用于自身验证的仿真评测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无法公平地予以对比.从节点运动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组适合垂直切换算法的仿真评价模型.基于所提出的仿真评价模型,对常用的迟滞电平算法和驻留定时器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垂直切换算法(self-adaptive vertical handoff algorithm,简称SAVA).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垂直切换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线网 垂直切换 水平切换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无线网络垂直切换技术综述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煜炜 刘敏 房秉毅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24-234,共11页
垂直切换是多网融合的基础,是实现异构网络互通、支持不同接入方式无缝衔接的核心技术,目前正在受到业界的重点关注,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向接入多元化、网络一体化和应用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各种蜂窝移动接... 垂直切换是多网融合的基础,是实现异构网络互通、支持不同接入方式无缝衔接的核心技术,目前正在受到业界的重点关注,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向接入多元化、网络一体化和应用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各种蜂窝移动接入、宽带无线接入和固定接入将共同接入基于IP的统一核心网络,通过网络间的垂直切换,支持用户的移动性和移动过程中业务的连续性。首先给出了垂直切换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介绍了垂直切换的分类和基本流程,随后详细论述垂直切换的切换判决和切换执行2个环节。针对切换判决,总结了现有判决算法,重点评述各代表算法工作原理并剖析论其特点和存在的不足。针对切换执行,详述了现有垂直切换执行机制的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并分析其优缺点。最后,对未来垂直切换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线网 垂直切换 水平切换 切换判决 切换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垂直切换仿真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敏 李忠诚 +2 位作者 徐刚 张冬梅 马建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7-281,共5页
垂直切换是多网融合的基础,也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关键特征和核心技术。分析了现有的切换触发机制,从节点运动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组适合异构无线网络环境的垂直切换仿真评价模型,用来评价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对切换性能的影响,以及规律运... 垂直切换是多网融合的基础,也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关键特征和核心技术。分析了现有的切换触发机制,从节点运动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组适合异构无线网络环境的垂直切换仿真评价模型,用来评价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对切换性能的影响,以及规律运动、随机运动过程中垂直切换算法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并且,定义了“命中率”和“平均乒乓次数”两个评价指标来衡量垂直切换算法的性能。基于所提出的仿真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对常用的切换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仿真结果可以很好地反映算法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线网 垂直切换 水平切换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异构无线网移动视频传输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式 被引量:18
4
作者 吴冀衍 程渤 +1 位作者 南国顺 陈俊亮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9-454,共16页
文中针对异构无线网环境下端到端移动视频传输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式DRAJSCC.现有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JSCC)方式的主要问题是将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网络视为单一的传输链路.在异构无线网环境下该问题更为复杂,因为通... 文中针对异构无线网环境下端到端移动视频传输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式DRAJSCC.现有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JSCC)方式的主要问题是将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网络视为单一的传输链路.在异构无线网环境下该问题更为复杂,因为通信终端之间存在多个可用的无线接入网络,如果在并发传输过程中选择不可靠的传输链路会严重降低视频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速率分配(Dynamic Rate Assignment)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式(DRA-JSCC),该方法包含3个主要步骤:(1)根据视频应用可容忍的传输丢失率调整前向纠错编码的冗余度;(2)基于端到端传输的延迟上限调整视频编码速率;(3)进行动态视频流多路径分配使端到端的视频失真最小化.文中构建了JSCC方法在多个无线链路并发传输场景的端到端视频失真优化问题,并且对视频信源以及信道失真进行了综合分析.在仿真平台Exata上使用H.264实时视频流进行的实验表明,DRA-JSCC相对于现有方法能有效提高视频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以及降低端到端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线网 移动视频传输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动态速率分配 移动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学习的配电异构无线网络选择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佳立 尼俊红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59,共6页
为实现智能配电通信业务在异构无线网中的安全、高效传输,根据配电网通信业务的特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Q学习的异构无线网络选择算法。算法将业务类型和网络可用带宽作为Q学习的状态,并将接入后网络提供的传输带宽和安全性作为回报函... 为实现智能配电通信业务在异构无线网中的安全、高效传输,根据配电网通信业务的特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Q学习的异构无线网络选择算法。算法将业务类型和网络可用带宽作为Q学习的状态,并将接入后网络提供的传输带宽和安全性作为回报函数。对比了只考虑业务传输带宽需求和同时考虑业务带宽和安全性两种需求的Q学习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同时考虑带宽和安全性两种需求的Q学习算法在减少业务阻塞率和满足不同业务安全性需求方面有很好的性能,可以满足配电通信业务的安全高效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 异构无线网 络选择 Q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线异构网无缝切换控制方案及其仿真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强 朱杰 徐向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26-2029,共4页
基于IEEE802.11WLAN和GPRS构建的异构网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缝切换控制方案.该方案综合考虑了切换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分析了相关参数的设置和算法,并对方案的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可为无缝切换和业务连续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无线异构 无缝切换 无线局域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线异构网络的自适应垂直切换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胡中栋 黎平国 夏冬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145-147,共3页
针对移动节点在异构网络间切换性能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主动预测的垂直切换算法。采用一种面向当前应用程序的代价函数对可接入网络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稳定周期、移动节点的运动速度及所处位置来自动调整切换执行时间,使移... 针对移动节点在异构网络间切换性能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主动预测的垂直切换算法。采用一种面向当前应用程序的代价函数对可接入网络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稳定周期、移动节点的运动速度及所处位置来自动调整切换执行时间,使移动节点能自适应地进行切换判决。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切换延迟、分组丢失及切换次数,提高系统的切换性能,改善业务的Q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切换 无线异构 无线局域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oS升降级的无线异构网动态带宽分配策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月云 王莉 谈振辉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21-1128,共8页
利用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实时多媒体业务传输带宽可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服务质量(QoS)升降级的动态带宽分配策略。该策略针对系统带宽资源不足的情况,给出基于信道容量对多媒体用户进行平缓QoS升降级的方法,使系统在用户可接受的降级... 利用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实时多媒体业务传输带宽可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服务质量(QoS)升降级的动态带宽分配策略。该策略针对系统带宽资源不足的情况,给出基于信道容量对多媒体用户进行平缓QoS升降级的方法,使系统在用户可接受的降级程度内接入更多的呼叫,进一步,为得到满意的服务等级(GoS),设置一个限制新呼叫接入的带宽阈值,并基于Markov模型给出该阈值的计算方法。与固定划分降质水平的带宽分配策略比较的结果表明,上述带宽分配策略能有效降低新呼叫阻塞率(CBP)与切换呼叫中断率(HDP),同时能明显提高带宽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异构 移动模型 带宽分配 QoS升降级 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云无线接入网场景下D2D通信资源共享与分配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家乐 李双志 +2 位作者 孙俊 宗景杰 穆晓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2-578,共7页
针对异构云无线接入网中的前向链路受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阈值的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多用户分簇方案,并对系统信道和功率资源的分配进行优化。首先根据D2D用户之间的干扰级别,利用着色图理论对多用户进行分簇;然后,... 针对异构云无线接入网中的前向链路受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阈值的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多用户分簇方案,并对系统信道和功率资源的分配进行优化。首先根据D2D用户之间的干扰级别,利用着色图理论对多用户进行分簇;然后,在满足D2D用户和蜂窝用户服务质量约束下,建立了基于D2D用户和速率最大化的资源分配模型,并进一步采用二分法对已分簇的D2D用户进行功率优化分配。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相比传统方案,系统频谱利用率提高了5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异构 D2D通信 功率分配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剩余能量和距离信息的异构网络分簇协议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利谋 李长云 满君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63-2766,共4页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的网络寿命问题,提出了面向异构网络环境下的基于剩余能量和距离分簇(residual energy and distance clustering,REDC)协议。REDC协议考虑了普通节点、中级节点以及高级节点,具有较高的初...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的网络寿命问题,提出了面向异构网络环境下的基于剩余能量和距离分簇(residual energy and distance clustering,REDC)协议。REDC协议考虑了普通节点、中级节点以及高级节点,具有较高的初始能量节点称为中级节点和高级节点,余下的称为普通节点。在簇头(cluster head,CH)选举中,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和离基站距离信息,使得具有较高的剩余能量节点、离基站距离较近的节点有更多的机会被选为簇头,进而避免了剩余能量较小的节点成头簇头CH而产生节点过早失效缩短网络寿命的问题,平衡了网络内的能量消耗。仿真结果表明,与LEACH、DDEEC和SEP协议相比,提出的REDC协议具有较长的网络寿命和良好的数据传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线传感 路由协议 能量 络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MA/OFDMA异构网络中最小化中断概率的网络选择方案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宁 林家儒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965-2970,共6页
该文针对采用周期式负载测量机制的CDMA/OFDMA异构网络场景,提出了一种最小化SIR中断概率(Minimizing SIR Outage Probability,MSOP)网络选择方案。该算法采用Wilkinson近似方法得出呼叫最佳接纳概率。仿真结果证明,在较长的测量周期下... 该文针对采用周期式负载测量机制的CDMA/OFDMA异构网络场景,提出了一种最小化SIR中断概率(Minimizing SIR Outage Probability,MSOP)网络选择方案。该算法采用Wilkinson近似方法得出呼叫最佳接纳概率。仿真结果证明,在较长的测量周期下,该算法能有效实现负载均衡,获得更高的中继增益,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该算法也能大大降低呼叫的平均中断概率,使用户获得更好的通信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异构 络选择 负载均衡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中基于贝叶斯决策的垂直切换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范存群 王尚广 +2 位作者 孙其博 邹华 杨放春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4-41,共8页
车辆需要在车联网的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进行垂直切换,针对垂直切换技术普遍不能支持WAVE,WiMAX和3G cellular间的垂直切换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决策的垂直切换算法。首先,根据接入网络的信号强度、传输速率、误码率和网络阻塞... 车辆需要在车联网的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进行垂直切换,针对垂直切换技术普遍不能支持WAVE,WiMAX和3G cellular间的垂直切换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决策的垂直切换算法。首先,根据接入网络的信号强度、传输速率、误码率和网络阻塞率以及车辆终端的速度和运动趋势建立多条件相关的切换概率分布,计算出切换先验概率;然后通过贝叶斯决策算法计算后验概率并进行决策分类,从而选取最优网络接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有效地实现WAVE,WiMAX和3G cellular无线接入技术之间的垂直切换,而且避免了乒乓效应,保证了网络及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 无线异构 贝叶斯决策 垂直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理论的网络选择算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麻少娟 张继荣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62-167,共6页
为了平衡网络之间的负载,针对不同的用户策略和业务类型在QoS需求上的差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业务类型和用户策略的主观属性和网络客观属性协同决策的动态无线异构网络选择算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用户策略和四类业务类型进行了参数相对重... 为了平衡网络之间的负载,针对不同的用户策略和业务类型在QoS需求上的差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业务类型和用户策略的主观属性和网络客观属性协同决策的动态无线异构网络选择算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用户策略和四类业务类型进行了参数相对重要性分析,确定各个属性的主观权重;将熵权引入多属性方案中,确定各个属性的客观权重以消除主观随意性;最后根据接近理想方案的序数偏好方法对候选网络进行加权排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实现了异构网络间的负载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异构 用户策略 业务类型 络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异构WSNs的基于能量感知的簇路由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焦克莹 郭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27-1432,共6页
有效地使用传感节点的能量,进而延长网络寿命成为设计无线传感网路由协议的一项挑战性的工作。为了延长网络,现存的多数簇路由是面向同构网络。为此,提出分布式能量感知的异构WSNs非均匀分簇路由DEAC(Distributed Energy Aware unequal ... 有效地使用传感节点的能量,进而延长网络寿命成为设计无线传感网路由协议的一项挑战性的工作。为了延长网络,现存的多数簇路由是面向同构网络。为此,提出分布式能量感知的异构WSNs非均匀分簇路由DEAC(Distributed Energy Aware unequal Clustering)算法。DEAC算法是以EADUC(Energy Aware Distributed Unequal Clustering)为基础,并进行优化。与EADUC不同,DEAC算法从簇头竞选机制、簇间多跳通信中的下一跳转发节点的选择策略以及自适应的节点通信半径的设置三方面进行优化。在簇头竞选机制中,采用退避算法,利用节点的剩余能量以及邻居节点的平均能量设置延时时间;在选择下一跳转发节点时,建立节点的关于能量的度量函数,选择具有最大剩余能量的节点作为下一跳;而在设置节点通信半径时,考虑了距离、剩余能量以及邻居节点数信息。仿真结果表明,与EADUC协议相比,提出的DEAC算法能够有效地延缓第1个节点失效的时间,减少了能耗,扩延网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线传感 路由 能量感知 非均匀簇 络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自选择决策树的垂直切换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范存群 王尚广 +2 位作者 孙其博 邹华 杨放春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1-80,共10页
在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高速移动的终端用户需要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然而,在垂直切换过程中,由于终端用户对网络选择的偏好不同以及切换之后网络连接时间和状态难以得到保障,无法满足用户的切换需求。因此,提出了一种支持终端用户高速移动... 在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高速移动的终端用户需要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然而,在垂直切换过程中,由于终端用户对网络选择的偏好不同以及切换之后网络连接时间和状态难以得到保障,无法满足用户的切换需求。因此,提出了一种支持终端用户高速移动的基于认知自选择决策树的垂直切换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网络属性和终端运动趋势建立相应的切换概率分布,然后根据用户偏好选择相应的决策树进行决策,最后通过对切换后终端的业务类型和运动状态进行反馈分析,提出了反馈认知决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不仅能够保证高速移动终端在异构无线网络下的切换质量,而且减少了不必要的切换,保证了网络的及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线网 垂直切换 决策树 反馈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趋势的自适应垂直切换算法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敏 李忠诚 +1 位作者 过晓冰 郑坤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2-119,共8页
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多种网络的融合可以提高无线传输性能,为移动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网络连接.垂直切换是异构无线网络相互融合的基础.在垂直切换过程中,切换判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切换性能.文中给出了常用的迟滞电平... 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多种网络的融合可以提高无线传输性能,为移动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网络连接.垂直切换是异构无线网络相互融合的基础.在垂直切换过程中,切换判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切换性能.文中给出了常用的迟滞电平算法和驻留定时器算法中切换判定条件的形式化表达,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垂直切换算法,通过分析节点的运动趋势,自适应地调节切换触发条件,有效提高垂直切换性能.所涉及的运算均为初等计算,算法简单,适用于低能量、低运算能力的移动设备.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的综合性能优于迟滞电平算法和驻留定时器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线网 垂直切换 水平切换 无线局域 无线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敏感的移动多媒体会议端到端服务质量保障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冀衍 乔秀全 +2 位作者 程渤 陈俊亮 孙运雷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99-1412,共14页
随着异构无线网与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多媒体会议逐渐成为重要的网络应用.然而,在不可靠、多变的无线网络环境下,因传输单向延迟过长所造成的多媒体视频丢帧、跳帧、断续等现象严重影响会议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文中提出一种... 随着异构无线网与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多媒体会议逐渐成为重要的网络应用.然而,在不可靠、多变的无线网络环境下,因传输单向延迟过长所造成的多媒体视频丢帧、跳帧、断续等现象严重影响会议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文中提出一种应用层端到端服务质量保障方法.该方法将数据包分段重组与异构无线网路径分集传输相结合,在考虑带宽、延迟、权重以及长度等多种参数情况下对视频数据包分段并发送,各分段经路径分集传输到达客户端、通过有效性检验后进行重组.文中为实现该方法,设计了一种服务器-客户端形式多路径数据包调度算法,构建端到端虚通路保障视频流的快速传输.实验数据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地整合异构无线网带宽,减少传输单向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多媒体会议 延迟敏感 服务质量 数据包分段重组 异构无线网 移动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连接和回传带宽配置的系统吞吐量效用和最大化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佳庚 杜丰 +3 位作者 师有为 王齐 刘俊 锁志海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52-1458,共7页
针对双连接可行的异构无线网络中关于用户关联和回传带宽配置的联合优化问题,构建了一个新的网络吞吐量效用和最大化框架。将该联合优化问题建模为一个非凸的混合整数分式优化问题。为了便于求解,首先将原建模问题进行去分式化转换,然... 针对双连接可行的异构无线网络中关于用户关联和回传带宽配置的联合优化问题,构建了一个新的网络吞吐量效用和最大化框架。将该联合优化问题建模为一个非凸的混合整数分式优化问题。为了便于求解,首先将原建模问题进行去分式化转换,然后针对转换后依旧非凸的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问题,将其分解为两个优化子问题分别求解。通过固定用户关联变量,得到了最优的回传带宽配置机制;通过固定回传带宽配置因子变量,提出一个有效的迭代算法求解双连接可行的用户关联子问题。相比固定的回传带宽配置机制,所提算法可以获得最优的回传单位带宽配置因子值,同时拥有最优的系统吞吐量和系统吞吐量效用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线网 双连接技术 用户关联 回传带宽配置 系统吞吐量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正声明
1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18-1418,共1页
本刊2022年第8期发表的《一种基于属性散射中心的SAR遮挡目标识别方法》(作者:郑秋菊,邓华阳,陈欣)一文“ 基金项目: 重庆市教委课题(20352)” 应为“ 基金项目: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青年项目(KJQN202102403);基于物联网健... 本刊2022年第8期发表的《一种基于属性散射中心的SAR遮挡目标识别方法》(作者:郑秋菊,邓华阳,陈欣)一文“ 基金项目: 重庆市教委课题(20352)” 应为“ 基金项目: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青年项目(KJQN202102403);基于物联网健康管理系统的异构无线网关研究项目(KJQN201802404);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的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体系研究(20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物联 健康管理系统 学科交叉融合 异构无线网 基金项目 专业课程体系 重庆市教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休眠调度的数据源拥塞控制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骏杰 陈晓江 +4 位作者 刘晨 房鼎益 王薇 尹小燕 武岳山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52-1861,共10页
为了能够长期对监测区域进行持续的数据采集,无线传感网通常运行在休眠调度模式,这种模式使得网络的通信连通性处在动态变化之中,造成一种新的网络拥塞现象——数据源拥塞.这种拥塞问题会造成节点缓存区溢出,从而导致数据丢失,甚至造成... 为了能够长期对监测区域进行持续的数据采集,无线传感网通常运行在休眠调度模式,这种模式使得网络的通信连通性处在动态变化之中,造成一种新的网络拥塞现象——数据源拥塞.这种拥塞问题会造成节点缓存区溢出,从而导致数据丢失,甚至造成节点不响应任何数据转发请求,该问题在传感器异构的无线传感网中表现得更为严重.许多典型的拥塞控制方法是令网络中的数据绕过拥塞节点进行传输,也有一些方法是对拥塞节点的通信速率进行控制,但是以上这些方法无法缓解数据源拥塞的影响.分析影响数据源拥塞的因素,建立了描述节点数据源拥塞概率的传送带模型,提出了一种以降低数据源拥塞概率为目的的节点休眠调度机制(district cooperation schedule,DCS).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分析,证明该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数据源拥塞概率,同时DCS可以有效降低数据源拥塞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数据源拥塞 休眠调度 异构无线传感 拥塞概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