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_4^(2-)/Fe_2O_3固体酸催化合成香叶基氯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志庆 吕自红 +1 位作者 黄霞琼 郭世卓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8-421,共4页
香叶基氯是一种由异戊二烯为原料合成香料香叶醇的中间体,今以SO42-/Fe2O3固体酸为催化剂,在溶剂环己烷的存在下,异戊二烯与异戊烯氯反应合成了香叶基氯。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浸渍H2SO4浓度和焙烧温度对固体酸表面硫含量和反应结果... 香叶基氯是一种由异戊二烯为原料合成香料香叶醇的中间体,今以SO42-/Fe2O3固体酸为催化剂,在溶剂环己烷的存在下,异戊二烯与异戊烯氯反应合成了香叶基氯。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浸渍H2SO4浓度和焙烧温度对固体酸表面硫含量和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比较好的催化剂制备条件:浸渍硫酸浓度24-1CHSO=0.25mol?L和焙烧温度550℃。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溶剂环己烷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WCat:WC5H8=1:30,WC6H12:WC5H8=1:0.8,在反应温度18℃时反应2h,异戊二烯的转化率为18.3%,生成香叶基氯的选择性可达到7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戊二烯 异戊烯氯 香叶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分析芳樟醇合成工艺中的样品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文青 冷志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4-426,共3页
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芳樟醇合成工艺路线中过程样品组分含量的方法。采用HP FFAP(30m×0 32mmi d ×0 25μm)毛细管柱,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N2为载气,流速0 6mL/min,分流比150∶1,并采用程序升温,以校正面积归一... 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芳樟醇合成工艺路线中过程样品组分含量的方法。采用HP FFAP(30m×0 32mmi d ×0 25μm)毛细管柱,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N2为载气,流速0 6mL/min,分流比150∶1,并采用程序升温,以校正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含量。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样品中各组分分离较好,分析周期仅18min。含量在50%以上的1 氯代异戊烯、甲基庚烯酮、芳樟醇、去氢芳樟醇等主要组分含量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 5%,回收率为99 7%~100 9%。结合标样、气相色谱 质谱(GC/MS)和气相色谱 红外光谱(GC/FTIR)对样品中各组分进行了定性,组分的MS和FTIR定性结果与图谱库匹配在90%以上,定性结果正确可靠。方法可以用于芳樟醇合成工艺中过程样品及芳樟醇成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化学分析 芳樟醇 合成工艺 样品 1-戊烯 甲基庚烯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