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宁 杨媛媛 +4 位作者 曲彤 任慧 胡静 崔小敏 陈志永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5-1262,共8页
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是黄酮类物质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结构多样,具有多种潜在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炎、神经保护、抗菌、抗氧化、抗糖尿病、雌激素、酶抑制等,且较多集中在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等活性,其中大部分的研究集中... 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是黄酮类物质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结构多样,具有多种潜在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炎、神经保护、抗菌、抗氧化、抗糖尿病、雌激素、酶抑制等,且较多集中在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等活性,其中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体外研究,体内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较少。已有报道的异戊烯基黄酮大部分来自桑科和豆科,异戊烯基的存在增加了化合物对生物膜的亲和力以及对靶蛋白的作用,具有很高的药物化学研究价值。本文就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此类化合物的潜在机制及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推动该类成分的合理药用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烯 药理作用 结构类型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及其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
作者 赵平 张颖君 +1 位作者 山本浩文 杨崇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综述苦参 (SophoraflavecensAiton .)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 ,活性及其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关键词 苦参 戊烯 生物活性 生物合成 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中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耿革霞 黄又五 郭夫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97-1301,共5页
综述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中的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补骨脂 戊烯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籽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4
作者 修建华 张振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0期87-93,共7页
在优化山楂籽黄酮类化合物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山楂籽资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山楂籽中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并对山楂籽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山楂籽黄酮类化合... 在优化山楂籽黄酮类化合物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山楂籽资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山楂籽中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并对山楂籽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山楂籽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超声时间67 min,超声温度30℃,超声功率100 W,在该条件下,山楂籽中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为16.02%;山楂籽乙醇提取液中主要组分和质量浓度如下:芦丁0.00409 mg/m L,金丝桃苷0.01335 mg/m L,槲皮素0.00099 mg/m L;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与相同质量浓度维C相当,其中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67.87%,超氧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71.32%。研究表明,山楂籽富含黄酮类化合物且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籽 酮类化合物 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自由清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京银背藤中一个新的异戊烯基异黄酮
5
作者 滕明雪 廖广凤 +4 位作者 黎云清 钟金明 黄承鸿 刘嘉艺 卢汝梅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61,共11页
为探究东京银背藤(Argyreia pierreana)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该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C18中低压等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MTS... 为探究东京银背藤(Argyreia pierreana)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该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C18中低压等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MTS法测定单体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rgypierin A(1)、4′-羟基-5,7-二甲氧基-6-(3-甲基-丁烯基)-异黄酮(2)、2-羟基-3-甲基蒽醌(3)、rubiadin(4)、rubiadin-1-methyl ether(5)、克罗酰胺(6)、methyl 1,4-di-O-caffeoylquinate(7)、3,4-二-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8)、3,5-二-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9)、3,5-二-O-咖啡酰基奎宁酸乙酯(10)、ω-hydroxypropioguaiacone(11)、C-藜芦酰乙二醇(12)。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7、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7、11、12为首次从银背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2)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6对白血病HL-60、乳腺癌MDA-MB-231、结肠癌SW480肿瘤细胞株具有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0.89±0.37)、(16.37±1.13)、(17.35±0.44)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背藤属 东京银背藤 戊烯 克罗酰胺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藤黄属植物中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浩浩 张洪 +2 位作者 付文卫 谭红胜 徐宏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1195-1201,共7页
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类化合物(PPAPs)为中国藤黄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类型,其结构新颖复杂,生物活性多样,是目前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之一。结合作者在该领域的多年研究,对该类化合物在中国藤黄属植物中的分布和结构分类、波谱特征、... 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类化合物(PPAPs)为中国藤黄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类型,其结构新颖复杂,生物活性多样,是目前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之一。结合作者在该领域的多年研究,对该类化合物在中国藤黄属植物中的分布和结构分类、波谱特征、提取分离方法以及生源合成途径进行归纳总结,为中国藤黄属植物中PPAPs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多戊烯间苯三酚类化合物 结构分类 波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抗氧化机制的黄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7
作者 任红 郑少杰 +3 位作者 张小利 卢可可 吴素蕊 明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4-388,共5页
目前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体内氧化损伤密切相关,如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黄酮类化合物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而备受关注,其抗氧化活性与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如羟基数目与位置、双键、糖苷键结构等。本文就不同抗... 目前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体内氧化损伤密切相关,如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黄酮类化合物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而备受关注,其抗氧化活性与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如羟基数目与位置、双键、糖苷键结构等。本文就不同抗氧化机理下的黄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充分认识和开发黄酮类功能食品或者药品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机制 构效关系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清除羟自由基(HO·)功能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郭春梅 刘淑清 +2 位作者 郭一萌 鱼红闪 孙明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24-1728,共5页
本文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八种黄酮类植物化学物槲皮素、异槲皮素、芦丁、橙皮素、橙皮苷、柚皮素、柚皮苷和淫羊藿苷对羟自由基(HO.)的清除作用及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八种黄酮类化合物中,只有槲皮素、芦丁和异槲皮素对HO... 本文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八种黄酮类植物化学物槲皮素、异槲皮素、芦丁、橙皮素、橙皮苷、柚皮素、柚皮苷和淫羊藿苷对羟自由基(HO.)的清除作用及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八种黄酮类化合物中,只有槲皮素、芦丁和异槲皮素对HO·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在浓度为260μM时其对HO·清除率分别为30.69%±0.06、13.70%±0.04和10.23%±0.03。构效比较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C环C3位羟基和B环3’-4’邻位二羟基是其清除HO.的重要功能基团。本研究为选择有效的能清除HO·的膳食黄酮类化合物用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一定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类化合物 抗自由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异黄酮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构效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马锦锦 林娟娜 +4 位作者 魏崧丞 叶开和 刘清霞 王小康 叶春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8-862,共5页
目的观察葛根异黄酮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其构效关系。方法以蔗糖作为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α-葡萄糖苷酶-蔗糖筛选模型,观察葛根异黄酮类化合物(0.1、1、10、100μmol/L)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大豆素... 目的观察葛根异黄酮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其构效关系。方法以蔗糖作为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α-葡萄糖苷酶-蔗糖筛选模型,观察葛根异黄酮类化合物(0.1、1、10、100μmol/L)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大豆素、刺芒柄花素、大豆苷、3'-甲氧基大豆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对α-葡萄糖苷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大豆素、刺芒柄花素在100μmol/L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阿卡波糖(P<0.01),其抑制率分别达37.56%和32.11%。3'-羟基葛根素在0.1μmol/L时的抑制作用较强,但在100μmol/L的作用减弱。经构效分析发现:在大剂量时,异黄酮母核的3位和5位的取代基为羟基且其他位未被取代时,其抑制作用增强;4位取代基为糖氧基,活性将减弱;若为多糖氧基,其活性会更弱;6位为取代基为羟基,在低浓度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在高浓度下作用很弱;若6位为甲氧基时,且4位被糖氧基取代时,活性减弱。结论葛根异黄酮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大豆素、刺芒柄花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酮类化合物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及清除自由基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90
10
作者 魏朝良 于德红 安利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9-241,共3页
关键词 自由 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前草黄酮类化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毅红 方玉梅 +1 位作者 谭萍 张春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0-52,共3页
为寻找更多提取天然抗氧化剂的原料植物,以六盘水市本地野生的大车前为原料,利用70%乙醇作为提取介质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并以抗坏血酸VC和VE为对照,采用DPPH法研究大车前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大车前黄酮... 为寻找更多提取天然抗氧化剂的原料植物,以六盘水市本地野生的大车前为原料,利用70%乙醇作为提取介质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并以抗坏血酸VC和VE为对照,采用DPPH法研究大车前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大车前黄酮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在其浓度为47.84μg/L时,清除效果最好,清除率达44.98%,显著高于相同浓度下的Vc和VE的清除率。认为大车前黄酮提取物是一种有前途的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车前草 酮类化合物 DPPH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效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2
12
作者 张英 吴晓琴 丁霄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6-33,共8页
以X-XOD体系产生O_2、Luminol作为发光增强剂,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了12种黄酮单体清除O_2反应的速率常数(k_3),其k_3值在10^(-5)~10^(-6)(mol/L)^(-1)sec^(-1)之间。以k_3值的大小作为比较指标,对黄酮体的结构与清O_2活力之问的关系进行... 以X-XOD体系产生O_2、Luminol作为发光增强剂,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了12种黄酮单体清除O_2反应的速率常数(k_3),其k_3值在10^(-5)~10^(-6)(mol/L)^(-1)sec^(-1)之间。以k_3值的大小作为比较指标,对黄酮体的结构与清O_2活力之问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同时又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了这些黄酮试样在1mol/L浓度时对V_C-H_2O_2-Cu^(2+)-酵母多糖体系产生的·OH的抑制,显示出黄酮类化合物在清除O_2和·OH时的活性部位和作用机制并不完全相同,认为4’-OH和△^(2(3))双键是清O_2的主要活性部位,而B环邻二羟基(3’,4’-di-OH)则是清除·OH的关键功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类化合物 活性氧自由 清除能力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抗自由基与紫外防护功效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海凤 张绍良 +1 位作者 张春雷 孟庆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7,共4页
简单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重点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及其构效关系,紫外吸收作用及紫外光谱特征与电子跃迁的关系;同时讨论了一种源于油茶籽的天然黄酮的紫外吸收性能及其结构所显示出的良好的抗自由基活性;提... 简单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重点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及其构效关系,紫外吸收作用及紫外光谱特征与电子跃迁的关系;同时讨论了一种源于油茶籽的天然黄酮的紫外吸收性能及其结构所显示出的良好的抗自由基活性;提出了将此类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兼具抗自由基与紫外防护双重功效的天然产品进行开发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添加剂 酮类化合物 抗自由 紫外防护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其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 被引量:44
14
作者 丁利君 冼建毅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2年第3期20-21,共2页
对黄芪中的功能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乙醇为溶剂提取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乙醇浓度 95 % ,固液化 (WW)为 1∶30 ,75℃水浴中提取 1h。此条件下黄酮类合化物的得率为 7 1 8%。... 对黄芪中的功能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乙醇为溶剂提取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乙醇浓度 95 % ,固液化 (WW)为 1∶30 ,75℃水浴中提取 1h。此条件下黄酮类合化物的得率为 7 1 8%。且该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 (·OH)有良好的清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类化合物 提取 羟自由 清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超氧离子自由基O2的研究 被引量:55
15
作者 贾之慎 唐孟成 朱祥瑞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519-523,共5页
用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对从桑叶、桑嫩芽、桑枝、桑皮、蚕沙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超氧离子自由基O·2的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在浓度为5μg·mL-1时,从桑嫩叶、桑枝... 用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对从桑叶、桑嫩芽、桑枝、桑皮、蚕沙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超氧离子自由基O·2的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在浓度为5μg·mL-1时,从桑嫩叶、桑枝、桑皮中提取的这类化合物其清除率分别为68.5%、83.1%、56.8%,其清除作用比芸香甙(芦丁)、抗坏血酸强.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清除率为47.2%,比抗坏血酸强.蚕沙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浓度为6μg·mL-1时也有很强的清除作用.作者在文末讨论了桑树黄酮类化合物清除O·2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酮类化合物 超氧离子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清除自由基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品艾 睢超霞 张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25,共3页
以花椒为原料,测定其黄酮类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花椒黄酮类化合物对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有效半数浓度分别为0.39mg/mL和0.43mg/mL。
关键词 花椒 酮类化合物 提取液 清除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及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陈陈 丁之恩 +2 位作者 杨松 蔡晶 付广俊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15,共4页
以油茶叶为原料,测定其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并对常见食品腐败菌及部分致病菌抑制特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具有较好清除效率,清除率均在59%以上;黄酮类化合物对部分食品... 以油茶叶为原料,测定其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并对常见食品腐败菌及部分致病菌抑制特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具有较好清除效率,清除率均在59%以上;黄酮类化合物对部分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当黄酮浓度达2.5 mg/mL时,对试验菌种呈现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叶 酮类化合物 清除自由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洗脱法同时快速分离测定不同品种不同部位淫羊藿中7种异戊烯基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娟平 孙文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5期820-825,共6页
建立一种同时快速分离测定不同品种、不同部位淫羊藿中双藿苷A、淫羊藿属苷A、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属苷C、意卡瑞苷A和去多甲基羟基淫羊藿素7种异戊烯基黄酮类成分的梯度洗脱方法,其中双藿苷A、意卡瑞苷A和去多甲基羟基淫羊藿素... 建立一种同时快速分离测定不同品种、不同部位淫羊藿中双藿苷A、淫羊藿属苷A、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属苷C、意卡瑞苷A和去多甲基羟基淫羊藿素7种异戊烯基黄酮类成分的梯度洗脱方法,其中双藿苷A、意卡瑞苷A和去多甲基羟基淫羊藿素为首次报道其含量测定。实验比较了三种不同的梯度洗脱条件和三种不同的提取分离条件,选出了实验的最佳条件:采用RP-HPLC法,以美国WATERS SUNFIRETM-C18为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乙腈:0 min,20%;10 min,40%;15 min,45%;20 min,6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270 nm,在此条件下,30 m in内所有组分均得到了良好的分离。实验同时考察比较了巫山淫羊藿植株不同药材部位和其它十种不同品种淫羊藿中7种异戊烯基黄酮类成分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淫羊藿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很大,但大部分品种以朝藿定C为主;同一品种巫山淫羊藿不同部位中则双藿苷A和朝藿定C的含量较大(在巫山淫羊藿根中,两者的含量分别为现行质量控制指标淫羊藿苷的20倍和30倍),可见巫山淫羊藿显著不同于其它品种的淫羊藿,朝藿定C在其药用效果中可能比淫羊藿苷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根部作为药用时,这也为民间将巫山淫羊藿根作为小黄连使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支持。结论:对于品种较多,分布资源较广的淫羊藿药材,作为药用时,应注意品种和药用部位,考察药材的内在质量,不能一概而论。实验所得到的方法能被用做淫羊藿植株中二次代谢产物分布的快速考察、筛选符合要求的淫羊藿原药材和淫羊藿制备药物中的质量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戊烯 分离 定量测定 RP-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营养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妍琪 单安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8-20,共3页
异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豆科植物和牧草(如三叶草等)中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一直被人们用来治疗人心血管系统疾病和抗肿瘤。1974年匈牙利科学家首次将异黄酮类化合物用作饲料添加剂后,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90... 异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豆科植物和牧草(如三叶草等)中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一直被人们用来治疗人心血管系统疾病和抗肿瘤。1974年匈牙利科学家首次将异黄酮类化合物用作饲料添加剂后,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类化合物 营养作用 饲料添加剂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清除实现抗氧化功能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钟兴刚 刘淑娟 +2 位作者 李维 谭正初 杨拥军 《茶叶通讯》 2009年第4期16-18,共3页
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天然抗氧化物质,通过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实现抗氧化作用。茶叶有较强的的抗氧化作用,是因其黄酮类化合物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
关键词 茶叶 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 羟自由 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