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异戊二烯焦磷酸异构酶的表达及其催化功能验证 |
刘敏
刘建忠
冯红茹
杨建明
苏思正
曹玉锦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
2013 |
3
|
|
2
|
基于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的改造及表达优化提高异戊二烯产量 |
孙瓅
刘春立
刘秀霞
李业
杨艳坤
白仲虎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3
|
玉米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
王伟
陆辉强
刘万宏
潘夕春
陈敏
廖志华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4
|
大豆异戊烯焦磷酸异构酶基因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魏琦超
畅丽萍
薛晓锋
周岩
|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5
|
金花茶异戊烯焦磷酸异构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王辉
叶晓霞
朱宇林
项文化
周兴文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6
|
异戊烯基焦磷酸(IPP)异构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刘巅
李娅
李连强
朱飞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7
|
卷叶贝母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基因(IDI)的克隆与分析 |
杨千叶
黄可佳
张阳
李锐
|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
2
|
|
8
|
蜡梅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基因CpIPI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李瑞
张杰
马婧
李名扬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9
|
滇龙胆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张玲
李彩霞
张海晨
马娜
杨娇
张晓东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
2015 |
5
|
|
10
|
金针菇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刘建雨
刘建辉
徐珍
于海龙
宋春艳
尚晓冬
|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1
|
不同来源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DI)和脱氧木酮糖磷酸合成酶(DXS)对重组大肠杆菌番茄红素产量的影响 |
杨帆
苏卜利
姚青
李华平
朱红惠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2
|
法呢基焦磷酸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双元载体的构建 |
崔红
郭小玲
时向东
刘国顺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13
|
提高酿酒酵母异戊二烯产量的代谢途径的挖掘 |
曹小贺
张海波
包文智
刘丽娟
夏海锋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4
|
重组产番茄红素大肠杆菌工程菌株中异戊烯异构酶(IDI)基因的筛选 |
韩莉
张莎莎
王博军
刘京国
刘伟丰
王艳萍
陶勇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5
|
植物IPP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喻心怡
冀慧玥
路萍萍
周嘉裕
廖海
|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茶树CsIDI1和CsIDI2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
陈丹
王鹏杰
陈笛
王赞
岳川
孙云
陈桂信
叶乃兴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7
|
柴胡皂苷合成途径中三个关键酶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董乐萌
刘玉军
魏建和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2008 |
17
|
|
18
|
三七与其它植物FPS序列的比较分析 |
吴耀生
陈莉
蓝秀万
朱华
赵瑞强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9
|
大肠杆菌生产CoQ_(10)的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
王智文
马向辉
陈洵
赵学明
陈涛
|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20
|
CoQ_(10)生物合成限速酶及其编码基因对布莱凯特黑牛品种培育的实践意义 |
牛召珊
董雅娟
赵仕全
杨莉
柏学进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