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形支撑体系在超大异形深基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坤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55,共6页
研究目的:随着轨道交通线网的发展,出现很多体量庞大的多线换乘车站,其基坑一般呈超大、异形的特点,如何选择一种安全经济合理的围护形式至关重要。本文以广州天河公园地铁站基坑工程为例,开展超大异形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方案研究,根据... 研究目的:随着轨道交通线网的发展,出现很多体量庞大的多线换乘车站,其基坑一般呈超大、异形的特点,如何选择一种安全经济合理的围护形式至关重要。本文以广州天河公园地铁站基坑工程为例,开展超大异形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方案研究,根据工期要求,提出变形控制措施及优化方案。研究结论:(1)环形支撑与传统对撑方案比较,能显著减少支撑数量,支撑平面布置灵活,经济合理;(2)基坑分区设计可降低支护设计难度,改善围护结构受力,但导致工期增加,在基坑安全及施工进度两方面因素综合评估下,必要的基坑分期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目大基坑支护方案相比较原方案总工期节约8个月;(3)环形支撑体系在异形基坑支护中发挥了较大优势,偏压受力工况下亦可满足支护结构受力要求,确保基坑安全;(4)本研究成果可为异形深基坑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异形深基坑 基坑分区 环形支撑 偏压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软土地层中异形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意晋 刘恒 +2 位作者 蔡晓慧 陶然 胡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3-572,共10页
对于周围环境复杂的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应该从变形控制的角度出发,传统的方法却较难考虑开挖全过程的时空效应影响。本文以深厚软土地层中异形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软弱土体的修正剑桥本构关系(MCC)... 对于周围环境复杂的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应该从变形控制的角度出发,传统的方法却较难考虑开挖全过程的时空效应影响。本文以深厚软土地层中异形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软弱土体的修正剑桥本构关系(MCC)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基坑开挖全过程进行了精细化的分区施工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开挖完成后,各分区地连墙深层水平位移曲线沿深度方向大致呈“纺锤”形,西区和中区地连墙的深层水平位移大于东区,最值出现在墙顶下方0.7H~0.9H范围内(H为开挖深度);坑外地表沉降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沉降曲线沿南北方向大致呈“勾”形,南侧建筑物监测点的沉降受相邻坑内土体的计算分析步影响,在邻近土体的计算分析步内,沉降变化明显;三维数值模拟较好地反映了支撑轴力的变化情况,轴力最值出现于土体开挖完成后。模拟结果和现有的实测数据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该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软土 异形深基坑 三维有限元分析 修正剑桥本构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心超大超深异形基坑工程综合修建技术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兵 邢琼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88-393,共6页
基于武汉光谷广场综合体项目,在城市中心交通汇集、建筑环绕、场地局限的条件下,为解决平面异形、竖向错层的超大超深基坑修建难题,结合功能需求和空间关系进行分期分区,通过创新支撑体系、BIM可视化应用、临时路面系统托换、支撑毫秒... 基于武汉光谷广场综合体项目,在城市中心交通汇集、建筑环绕、场地局限的条件下,为解决平面异形、竖向错层的超大超深基坑修建难题,结合功能需求和空间关系进行分期分区,通过创新支撑体系、BIM可视化应用、临时路面系统托换、支撑毫秒微差延期爆破拆卸等综合技术,实现了城市中心超大超深异形基坑工程的安全优质建造,保障了周边环境和交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超异形基坑 分期分区 水平桁架支撑体系 支撑爆破 B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站异形深大基坑施工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安辰亮 冯卫星 +1 位作者 王道远 袁金秀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8,共6页
研究目的:异形深大基坑施工过程的稳定性一直是工程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探究异形深大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变形演化规律和受力特征,本文以某大型异形深基坑为依托,开展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现场试验研究,以期为依托工程和类似工... 研究目的:异形深大基坑施工过程的稳定性一直是工程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探究异形深大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变形演化规律和受力特征,本文以某大型异形深基坑为依托,开展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现场试验研究,以期为依托工程和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指导。研究结论:(1)异形深大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的空间效应显著,异形段的墙顶水平位移大于标准段;(2)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两头小、中间大,随深度增加呈三角形分布,位移最大处发生在基底±3 m附近;支撑处墙体位移较小,外荷载、施工中断会使墙体位移增大;(3)当基坑深度小于15 m时,支护结构土压力分布规律接近朗肯土压力理论值;当基坑深度大于15 m时,支护结构土压力明显小于朗肯土压力理论值,按理论计算值指导设计施工偏于保守;(4)异形深大基坑施工建议采取"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支撑+钢支撑"的组合支护形式,可有效控制支护的过大变形;(5)本研究成果可为基坑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基坑 变形 演化规律 支护受力 稳定性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