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远场前兆异常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玉华 董治平 +1 位作者 王培玲 李永强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72,共11页
收集并核实了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青海、甘肃、四川、新疆、宁夏、河北及陕西等省前兆台网记录到的一些典型的前兆观测异常,按照中国震例总结研究的规范,确定了地震前兆异常判定准则,判定出前兆异常53项。本文在系统分析昆仑山口西8.... 收集并核实了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青海、甘肃、四川、新疆、宁夏、河北及陕西等省前兆台网记录到的一些典型的前兆观测异常,按照中国震例总结研究的规范,确定了地震前兆异常判定准则,判定出前兆异常53项。本文在系统分析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兆异常特征后认为,该次地震的孕育影响场具广域性特征,仪器记录的前兆异常范围直径达到2900km,本文判定的前兆异常范围直径达2100km。并且出现异常的时间长、测项多、幅度大。研究认为特大地震的监测工作应该考虑大区域(数千公里)范围的资料变化,在多震区还需有较密的观测台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 典型前兆异常 异常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黄土坡块状硫化物矿床航空瞬变电磁异常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笠洁 骆燕 +1 位作者 王培建 石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7,共7页
航空瞬变电磁法在国外多金属矿产勘查中应用效果显著,尤其是在块状硫化物矿勘查中。该类型矿产在国内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勘查手段为地面物化探方法,但周期长,受地形影响大。为此,国内引进航空瞬变电磁法,并首次在黄土坡矿床开展测量试验... 航空瞬变电磁法在国外多金属矿产勘查中应用效果显著,尤其是在块状硫化物矿勘查中。该类型矿产在国内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勘查手段为地面物化探方法,但周期长,受地形影响大。为此,国内引进航空瞬变电磁法,并首次在黄土坡矿床开展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矿床上方具有航电异常显示,低阻体空间上与主矿体吻合较好,并在主矿体南侧新发现一处航电异常,为该矿床深边部找矿提供线索。本文开展的航空瞬变电磁法测量试验找矿效果分析,为国内多金属矿产勘查,尤其是块状硫化物矿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方法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黄土坡 块状硫化物矿床 航空瞬变电磁法 电磁异常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及周边地区地震热红外异常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桉赫 钟美娇 +1 位作者 艾萨·伊斯马伊力 刘萍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2-1206,共15页
文中以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黑体亮度温度产品为数据源,提取2008—2021年新疆及周边地区热红外相对功率谱异常,并对该地区的地震热红外异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热红外相对功率谱频段1对新疆及周边地区5级以上地震的对应率最高,为44%,但只... 文中以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黑体亮度温度产品为数据源,提取2008—2021年新疆及周边地区热红外相对功率谱异常,并对该地区的地震热红外异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热红外相对功率谱频段1对新疆及周边地区5级以上地震的对应率最高,为44%,但只有6.0~6.9级地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R值为0.342,大于R_(0)(0.306)。5.0~5.9级地震的优势发震时间为异常开始后3个月内及结束后0.5个月内,6.0~6.9级地震则为异常结束后3个月内及7~12个月;各震级档的优势发震区域均为异常区边缘至周边200km范围内。2)热红外相对功率谱异常对应的6.0~6.9级地震的异常面积和持续时间与震级呈正相关,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峰值与震级在2个震级档内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3)该异常在阿尔金地区出现的次数最多,且地震对应率较高;南疆地区的地震对应率高于北疆地区;盆地内的异常具有更高的地震对应率,且对应地震的震级更高。4)异常多发生于春季,而秋季异常的对应率最高。5)对应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类型占比与新疆地区各地震类型的占比基本一致;震例多为浅源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热红外亮温 相对功率谱 异常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