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文秀 耿斌 +2 位作者 陈旭娜 吴江 杨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OPA)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提高对本病产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1日至2018年10月30日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我院)产前诊断的6例AOPA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总结该病... 目的探讨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OPA)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提高对本病产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1日至2018年10月30日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我院)产前诊断的6例AOPA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总结该病胎儿期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 5例胎儿为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ORPA),其中3例为孤立型AORPA,2例合并Berry综合征; 1例为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OLPA),同时合并先天性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6例胎儿均为近端型AOPA,其中2例胎儿引产(1例AOLPA,1例合并Berry综合征)。出生的4例患儿中,1例Berry综合征患儿于出生后63 d因反复肺炎、心衰死亡; 2例行AORPA根治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 1例刚出生,仍在随访中。近端型AOPA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①多切面显示正常的肺动脉主干分叉处"八"字型结构消失,正常的肺动脉分支内径增宽;②在三血管气管切面(3VT)及左室长轴切面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可显示升主动脉发出一粗大血管向肺内走行,该血管发出位置靠近主动脉瓣左后或右后侧壁的升主动脉;③CDFI显示异常肺动脉分支血流孤立,与主肺动脉缺乏确切连接;④频谱多普勒显示向肺内走行的血管为肺动脉血流频谱;⑤不合并其他心内畸形时,心内结构正常。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对胎儿期的近端型AOPA做出准确的诊断,3VT及左室长轴切面对诊断近端型AOPA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 产前 超声心动图 Berry综合征 单侧肺动脉缺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血管气管切面在胎儿主动脉弓异常产前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冠南 杨家翔 廖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83-786,共4页
目的探讨三血管气管切面快速筛查主动脉弓异常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51例经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引产后尸解结果证实的主动脉弓异常胎儿。应用产科超声检查条件,对胎儿心脏行针对性检查分析胎儿主动脉弓异常在三血管气管切面、左心室... 目的探讨三血管气管切面快速筛查主动脉弓异常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51例经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引产后尸解结果证实的主动脉弓异常胎儿。应用产科超声检查条件,对胎儿心脏行针对性检查分析胎儿主动脉弓异常在三血管气管切面、左心室长轴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51例主动脉弓异常胎儿中,右位主动脉弓伴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和左位动脉导管17例,左位主动脉弓伴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和左位动脉导管2例,双主动脉弓2例,主动脉弓离断6例,主动脉弓缩窄24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4.1%。所有病例在三血管气管切面均有声像图改变。结论三血管气管切面在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超声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当表现为1oo征时,主动脉弓严重缩窄及主动脉弓离断的鉴别诊断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主动脉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异常 被引量:4
3
作者 欧阳云淑 张一休 +5 位作者 孟华 姜玉新 戴晴 武玺宁 赵大春 刘欣燕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对于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17例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产前超声图像资料,并与产后超声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不同类型主动脉弓异常的产前超声特... 目的研究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对于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17例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产前超声图像资料,并与产后超声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不同类型主动脉弓异常的产前超声特征,重点关注三血管气管切面的表现。结果 17例主动脉弓异常在三血管气管切面均有阳性表现。其中主动脉弓缩窄3例,表现为主动脉弓细小;主动脉弓离断7例,表现为主动脉变细,不能连接至降主动脉;右位主动脉弓合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5例,可见环绕气管的"U"形血管环;右位主动脉弓合并镜像分支2例,可见主动脉弓位于气管右侧,动脉导管不汇入降主动脉。结论三血管气管切面是提示胎儿主动脉弓异常敏感且有效的切面,中孕超声筛查时应重视该切面,早期发现异常并给予适当的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胎儿 主动脉异常 三血管气管切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合并主动脉或圆锥动脉干发育异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胡艺川 林芸 +1 位作者 冉素真 董虹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合并主动脉或圆锥动脉干发育异常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PLSVC胎儿78例的临床情况。结果:78例产前超... 目的:探讨应用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合并主动脉或圆锥动脉干发育异常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PLSVC胎儿78例的临床情况。结果:78例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PLSVC的胎儿均为双上腔静脉,其中33例为单纯型PLSVC,占42%;45例为非单纯型PLSVC(合并除PLSVC外的畸形),占58%。45例非单纯型PLSVC中合并主动脉发育异常10例(13%)、圆锥动脉干发育异常14例(18%),其中包括法洛四联征7例(9%),永存动脉干3例(4%)、大动脉转位2例(3%),主-肺动脉窗1例(1%),永存第5弓1例(1%)。结论:胎儿患PLSVC的同时合并有主动脉或圆锥动脉干发育异常的可能性增加,对诊断PLSVC的胎儿产前超声心动图应重点检查主动脉及圆锥动脉干,以排除相关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 产前超声 主动脉发育异常 圆锥动脉干发育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主动脉血管异常形变,预防腹主动脉瘤的形成 被引量:4
5
作者 宋雨杰 彭红梅 张东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55-1360,共6页
背景临床数据显示,腹主动脉瘤(AAA)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AA的发病原因不但有血管自身生化性质的内因,也有血液血流动力学的外因。从生物力学"应力-生长理论"来看,异常的血流力学环境将会导致血管结构重建,致使血管疾病的... 背景临床数据显示,腹主动脉瘤(AAA)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AA的发病原因不但有血管自身生化性质的内因,也有血液血流动力学的外因。从生物力学"应力-生长理论"来看,异常的血流力学环境将会导致血管结构重建,致使血管疾病的产生。目的探究主动脉血管发生异常形变时,其内部血流动力学特性对AAA的产生及发展的影响。方法 2016-06-15至2017-07-31采集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1例人体健康主动脉血管、2例典型AAA病变主动脉血管的临床CT图像数据。运用医学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将3例CT图像数据重构出与真实血管一致的三维血管结构模型,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14.5进行数值模拟。基于相同血流入口速度在不同血管结构模型内血流动力学特性的计算结果,对比不同血管壁面切应力分布及发生AAA后的血管内血液流场及其二次流分布情况,探究血管发生异常弯曲、扭曲等形变后,其内部的血流动力学特性的变化,分析导致AAA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原因。结果相同入口速度前提下,与健康人体主动脉血管中血流状态相比,血流速度及方向在2例AAA病变模型中主动脉弓弯曲处血液流速降低,在弓部弯曲内侧区域发现明显环流。计算AAA患者动脉血管结构模型截面内血液二次流分布发现,血管主动脉弓处的血流出现涡旋流动,经过主动脉弓段后血流较为正常,且血流速度偏小,流经AAA弯曲处血流速度局部变大。与健康血管模型的切应力分布相比,除血管各出口位置的切应力较大外,人体主动脉弓段的切应力较小,但健康人体血管的壁面切应力稍大,且切应力在血管壁面分布较均匀。结论与健康人体相比,AAA患者血管发生异常弯曲、扭曲等形变的同时伴有二次流的存在,且高速、涡旋的二次流现象会对血管壁造成不可缓解的冲击,从而导致AAA的产生,并使AAA的直径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主动脉血管异常形变 血流动力学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弓走行异常1例
6
作者 李淑华 马康华 +1 位作者 杨自容 李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11-111,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8岁,因反复发作心绞痛4年,加重4月入院。入院检查,气管左移,心界不大,心率84次/min,律齐,无杂音;心电图为电轴轻度右偏,下壁原发性ST-T改变;胸片示:双上肺陈旧性结核,左上肺胸膜增厚、粘连,左肺门向外上移位,气管...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8岁,因反复发作心绞痛4年,加重4月入院。入院检查,气管左移,心界不大,心率84次/min,律齐,无杂音;心电图为电轴轻度右偏,下壁原发性ST-T改变;胸片示:双上肺陈旧性结核,左上肺胸膜增厚、粘连,左肺门向外上移位,气管、纵膈及心脏向左侧移位,心影狭小;考虑冠心病,行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走行异常 冠脉造影术 血管先天畸形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外科治疗2例报道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兆华 杨晔 +4 位作者 张红强 孙晓宁 刘欢 郭克芳 王春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3-1016,共4页
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pulmonary artery from ascending aorta,AOP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通常合并动脉导管未闭。AOPA患者多在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很少能活到成年。本文报道2例成人右肺... 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pulmonary artery from ascending aorta,AOP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通常合并动脉导管未闭。AOPA患者多在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很少能活到成年。本文报道2例成人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的病例,通过正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手术治疗,获得良好的早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OPA) 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肺动脉起源升主动脉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迷走右锁骨下动脉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婷 黄敏 +1 位作者 刘燕娜 陈柏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67-1767,共1页
患者女,45岁,胸闷,气促2年,加重半年。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主干及左肺动脉增宽,右肺动脉显示不清。CDFI于肺动脉主干内见探及一束宽约0.5cm的花色血流(图1),连续多普勒呈双期单向频谱。超声提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 患者女,45岁,胸闷,气促2年,加重半年。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主干及左肺动脉增宽,右肺动脉显示不清。CDFI于肺动脉主干内见探及一束宽约0.5cm的花色血流(图1),连续多普勒呈双期单向频谱。超声提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右肺动脉显示不清,考虑右肺动脉起源异常。CTA证实右肺动脉起自升主动脉(图2)、PDA(图3),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berrant right subclavian arteries,AR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肱动脉入路左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合并牛型主动脉弓1例报告 被引量:4
9
作者 郭连瑞 谷涌泉 +5 位作者 佟铸 李学锋 郭建明 高喜祥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475-478,共4页
2013年10月我科收治1例63岁女性左颈动脉狭窄,有左侧脑梗死病史并频繁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术前CTA检查为牛型主动脉弓,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但位于C2水平不适合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采用全麻... 2013年10月我科收治1例63岁女性左颈动脉狭窄,有左侧脑梗死病史并频繁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术前CTA检查为牛型主动脉弓,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但位于C2水平不适合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采用全麻下经右侧肱动脉入路穿刺,造影导管选入左颈外动脉,加硬导丝引导F6长鞘选入左颈总动脉建立手术通路,然后常规进行保护伞下的颈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成形术。手术成功,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TIA症状完全消失,颈动脉超声提示左颈内动脉支架术后血流通畅。我们认为经右侧肱动脉入路行支架成形术治疗牛型主动脉弓变异的左侧颈内动脉狭窄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动脉支架置入术 动脉入路 牛型主动脉 主动脉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断层显像技术诊断胎儿主动脉弓畸形 被引量:10
10
作者 齐禹 王彧 张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05-1309,共5页
目的探讨时空影像关联(STIC)技术结合超声断层显像(TUI)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胎主动脉弓畸形胎儿的产前超声资料。以二维超声心动图(2DE)于三血管-气管切面判断主动脉弓相对于气管的位置,寻找异常头臂动脉。以S... 目的探讨时空影像关联(STIC)技术结合超声断层显像(TUI)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胎主动脉弓畸形胎儿的产前超声资料。以二维超声心动图(2DE)于三血管-气管切面判断主动脉弓相对于气管的位置,寻找异常头臂动脉。以STIC技术采集容积数据后,分别在横断面及冠状面行TUI重建,于横断面TUI切面判断弓的位置;于冠状面TUI切面寻找迷走左、右锁骨下动脉及双侧主动脉弓汇合处。结果45胎中,5胎双主动脉弓,9胎左位主动脉弓合并右锁骨下动脉迷走,31胎右位主动脉弓。STIC-TUI法及2DE对胎儿主动脉弓畸形的诊断率分别为97.78%(44/45)及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TIC-TUI法可准确诊断胎儿主动脉弓畸形;标准化容积数据后处理方法使临床推广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心脏 主动脉异常 超声检查 产前 超声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胸内大动脉畸形的MRI诊断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新 刘振春 +3 位作者 宇光 朱鲜阳 胡为民 朱洪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65-167,共3页
本文分析了23例共28个先天性胸内大动脉畸形的MRI,包括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弓缩窄和离断,主动脉瓣上狭窄,马凡氏综合征及主动脉窦瘤破裂,年龄为3~45岁。20例行心血管造影检查,22例径手术证实。除1例主动脉窦瘤破... 本文分析了23例共28个先天性胸内大动脉畸形的MRI,包括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弓缩窄和离断,主动脉瓣上狭窄,马凡氏综合征及主动脉窦瘤破裂,年龄为3~45岁。20例行心血管造影检查,22例径手术证实。除1例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房和2例较小的动脉导管未闭(<0.4cm)外,MRI均能做出诊断,敏感性为89%,与心血管造影比较,MRI敏感性92%,对于主动脉弓极度缩窄和离断的诊断MRI可弥补心血管造影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主动脉 先天性心脏缺损 诊断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