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旋多巴诱发帕金森病大鼠异动症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巴茂文 刘振国 +3 位作者 孔敏 杨红旗 陈生弟 陆国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诱发帕金森病(PD)大鼠异动症模型的建立,并从行为学角度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6-羟多巴立体定向注射至SD大鼠(n=25)前脑内侧束,并于3周后腹腔注射阿朴吗啡(每千克体质量0.5 mg),10 m in后开始计数旋转频率(共30 m in),...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诱发帕金森病(PD)大鼠异动症模型的建立,并从行为学角度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6-羟多巴立体定向注射至SD大鼠(n=25)前脑内侧束,并于3周后腹腔注射阿朴吗啡(每千克体质量0.5 mg),10 m in后开始计数旋转频率(共30 m in),若旋转频率>7次/分,即PD大鼠模型建立成功。采用左旋多巴甲酯(每千克体质量25 mg)腹腔注射,治疗21 d,2次/天,观察大鼠异常不自主运动(AIM)的情况。结果成功模型的PD大鼠共10只,经左旋多巴治疗后,其中8只大鼠出现了AIM,包括刻板动作和对侧旋转行为,且程度各不相同;AIM积分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左旋多巴治疗诱发的PD大鼠AIM与PD患者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在某些方面相似,为深入研究异动症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异常不自主运动 异动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毁损型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行为及影像特征
2
作者 王志忠 姚昊 +2 位作者 欧阳小辉 何宝明 张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5期6014-6018,共5页
为研究完全毁损型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行为和影像学改变,建立完全毁损型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观察模型大鼠在自然状态下和阿朴吗啡诱导中出现的异常行为学改变,M icro-PET模型大鼠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在行为学上表... 为研究完全毁损型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行为和影像学改变,建立完全毁损型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观察模型大鼠在自然状态下和阿朴吗啡诱导中出现的异常行为学改变,M icro-PET模型大鼠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在行为学上表现了在自发状态下的患肢运动感觉能力降低。在阿朴吗啡诱导下出现对侧旋转及异常不自主运动。影像学上表现为损毁侧纹状体内多巴胺转运蛋白缺失及毁损侧纹状体、皮层及丘脑的功能活性降低。说明完全毁损型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表现为单侧肢体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和损毁侧纹状体内多巴胺能神经末梢的缺失及相应区域的脑功能降低,类似于人类严重的帕金森末期阶段强直运动功能障碍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大鼠模型 异常不自主运动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