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及性能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黠凤 龙鑫 +3 位作者 李建国 王庆印 王公应 周光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1-1169,共9页
双酚A型聚碳酸酯(BPA-PC)因双酚A具有不可再生和雌激素效应等问题,导致其在食品包装等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异山梨醇(IS)作为生物基可再生单体、无毒无害,是目前最有希望代替双酚A合成聚碳酸酯的关键原料,用其合成的异山梨醇型... 双酚A型聚碳酸酯(BPA-PC)因双酚A具有不可再生和雌激素效应等问题,导致其在食品包装等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异山梨醇(IS)作为生物基可再生单体、无毒无害,是目前最有希望代替双酚A合成聚碳酸酯的关键原料,用其合成的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IS-PC)具有无毒及优异的光学性能、耐划伤性、热稳定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已在包装、汽车、电子电器、生物医学等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对IS-PC的制备方法及性能调控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熔融酯交换法制备IS-PC的研究现状,重点对调控IS-PC性能的方法进行了分类归纳,并对IS-PC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 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 熔融酯交换法 催化剂 性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酯交换法合成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田田 常雪松 田恒水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42,共4页
以碳酸二苯酯和异山梨醇为原料,通过熔融酯交换合成了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及其用量、温度、压力以及原料配比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分别对产物的结构、热稳定性... 以碳酸二苯酯和异山梨醇为原料,通过熔融酯交换合成了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及其用量、温度、压力以及原料配比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分别对产物的结构、热稳定性和分子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四乙基氢氧化铵(TEAH)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4.75×10^(–4) mol/mol异山梨醇,原料配比1∶1,缩聚温度245℃,预聚压力0.03 MPa,合成产品的特性黏度为34.61 m L/g,数均分子量为12 219,透明度良好,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 碳酸二苯酯 催化剂 熔融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沈陶 周同心 +2 位作者 王涛 魏永梅 田恒水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8-161,共4页
以异山梨醇(IS)和碳酸二苯酯(DPC)为主要原料,利用熔融酯交换法合成了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PIC)。考察了原料摩尔比、缩聚温度、预聚温度、预聚压力、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PIC特性黏度的影响,并对其外观、结构、热性能和分子质量进行了测... 以异山梨醇(IS)和碳酸二苯酯(DPC)为主要原料,利用熔融酯交换法合成了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PIC)。考察了原料摩尔比、缩聚温度、预聚温度、预聚压力、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PIC特性黏度的影响,并对其外观、结构、热性能和分子质量进行了测试。较优的合成工艺条件为:乙酰丙酮锂为催化剂,用量为13.5×10-4mol/(mol IS),DPC和IS的摩尔比为1∶1,缩聚温度为210℃,预聚温度为110℃,预聚压力为0.04 MPa。在该条件下所得PIC的特性黏度为46.72 m L/g,数均分子质量为1.98×104,色差为3.89,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 熔融酯交换 乙酰丙酮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基聚碳酸酯的应用开发 被引量:2
4
作者 顾亥楠 应杰 +3 位作者 邱琪浩 陈孟 王晨晔 童奇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39,共6页
研究了在投料质量比为50/50的前提下,异山梨醇型共聚聚碳酸酯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共混挤出后,材料的折射率差异对合金外观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合金玻璃化转变温度,探究了两相间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两相为部分相容体系。研究了... 研究了在投料质量比为50/50的前提下,异山梨醇型共聚聚碳酸酯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共混挤出后,材料的折射率差异对合金外观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合金玻璃化转变温度,探究了两相间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两相为部分相容体系。研究了抗氧剂AO300对于材料相容性及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O300添加量为9份(质量份,下同)时,材料的透光率为82%,基本完全相容。通过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和熔体流动速率等指标评价了增韧剂M732及增韧剂M577对于合金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577具有更好的增韧效果。对比了不同种类相容剂对材料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类相容剂能够提升相间相容性,相容剂GMA含量越高对材料的流动性影响越大。依托相容剂及增韧剂使用,合金材料基本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聚碳酸酯 山梨共聚聚碳酸酯 增韧剂 相容剂 高分子合金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