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建设及其园林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程会凤 沈守云 詹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7期66-68,共3页
在对中国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国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建设及其园林应用进行了探讨。建设中国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不仅对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起到了种质保护、引种驯化和科普展示... 在对中国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国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建设及其园林应用进行了探讨。建设中国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不仅对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起到了种质保护、引种驯化和科普展示的作用,还为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营造了优美的园林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杜鹃属植物 种质资源 异地保存 园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玉沙棘资源异地保存评价
2
作者 贺义才 马佳琳 +3 位作者 李永琛 王建义 姚建忠 胡海东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8期24-26,共3页
通过对右玉沙棘雌株根蘖苗无性系实施异地保存,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其划分为5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第3类生长最好,但其结实性状表现差,可初步筛选为生态型优良无性系;第4类生长及结实性状表现较优于第1、2、5类,可将其作为下一步选优... 通过对右玉沙棘雌株根蘖苗无性系实施异地保存,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其划分为5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第3类生长最好,但其结实性状表现差,可初步筛选为生态型优良无性系;第4类生长及结实性状表现较优于第1、2、5类,可将其作为下一步选优的重点观察对象;第5类的生长同第1类基本一致,并且比第2类表现好,但其结实性状表现优于第1、2类,可将其作为下一步选优的一般观察对象;第1、2类生长及结实性状表现均差于其他3类,下一步可作为沙棘资源保存的对象,不适合作为下一步选优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玉 沙棘资源 异地保存 生长性状 结实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华安竹类植物园种质资源异地保存与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邹跃国 《世界竹藤通讯》 2006年第4期23-26,共4页
总结了华安竹类植物园竹种引进、布局与配置原则,对引种与栽植要求、园区维护及自然条件下保存的竹子属种情况等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异地保存竹种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和收集、保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为竹子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 总结了华安竹类植物园竹种引进、布局与配置原则,对引种与栽植要求、园区维护及自然条件下保存的竹子属种情况等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异地保存竹种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和收集、保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为竹子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种 引种 异地保存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槐种质资源异地保存技术初步研究
4
作者 吴培莉 尹树臣 +6 位作者 王丽娟 许延国 韩玉霞 徐清山 段芳芳 李丽 王虹 《吉林林业科技》 2017年第6期4-5,27,共3页
以野生怀槐优树种质为材料,对其异地保存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优势木对比法选择优树33株,平均年龄为58 a,平均胸径为20.8 cm,平均树高为15.9 m,平均形率为0.56。利用劈接法培育嫁接苗繁殖优树种质,嫁接成活率为80.7%,当年接... 以野生怀槐优树种质为材料,对其异地保存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优势木对比法选择优树33株,平均年龄为58 a,平均胸径为20.8 cm,平均树高为15.9 m,平均形率为0.56。利用劈接法培育嫁接苗繁殖优树种质,嫁接成活率为80.7%,当年接穗平均苗高生长量为15.4 cm。2009年建设异地保存林面积2.12 hm2,2017年秋季调查,接株平均胸径为1.6 cm,平均树高为2.2 m,保存率为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槐 种质资源 异地保存 优树 吉林省露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地区竹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及生长监测 被引量:4
5
作者 冯云 范少辉 +4 位作者 刘广路 蔡春菊 魏松坡 张玲 霍长青 《世界竹藤通讯》 2021年第6期65-69,共5页
中国竹种质资源大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分布的为数不多的竹种资源就显得弥足珍贵,因而加快中原地区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迫在眉睫。文章选择在中原地区(河南省博爱县)生长较好的16个竹种,将其引种至青岛市即墨... 中国竹种质资源大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分布的为数不多的竹种资源就显得弥足珍贵,因而加快中原地区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迫在眉睫。文章选择在中原地区(河南省博爱县)生长较好的16个竹种,将其引种至青岛市即墨区集中保存。结果表明:16个竹种在引种地总体生长效果较好,新生竹平均胸径和新竹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散生竹和铺地竹的抗寒性较丛生竹好;极寒气候对竹子地上部分秆叶的影响远大于对地下部分竹鞭的影响。此次引种取得的经验可为下一步更多竹种的异地保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种质资源 异地保存 引种 河南博爱 青岛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鳞云杉的异地保存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胜 周荣俊 姜兴林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3期126-126,131,共2页
鱼鳞云杉是大兴安岭珍贵的造林绿化树种,由于其天然分布区狭窄,种质资源珍稀,目前尚未得到人们的广泛注意和高度重视。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中,将该树种作为本区珍稀树种收集并建立种子园,为鱼鳞云杉的异地保存进行... 鱼鳞云杉是大兴安岭珍贵的造林绿化树种,由于其天然分布区狭窄,种质资源珍稀,目前尚未得到人们的广泛注意和高度重视。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中,将该树种作为本区珍稀树种收集并建立种子园,为鱼鳞云杉的异地保存进行了有价值的实践活动。文章详述了鱼鳞云杉天然分布及形态特征辩析,论述了鱼鳞云杉的异地保存技术,并对鱼鳞云杉的原产地保护、异地保存的途径及鱼鳞云杉今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鳞云杉 异地保存 种子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种落叶松的异地保存技术
7
作者 周志军 王洪梅 李振见 《中国林副特产》 2014年第4期49-50,共2页
杂种落叶松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以杂种实生种子园、杂种落叶松F1代和F2代子代测定林、杂种落叶松第2代无性系种子园以及再收集(新建种质资源圃)的形式开展。杂种落叶松种质资源的丰富,为大量生产杂种落叶松良种奠定基础。
关键词 杂种落叶松 异地保存 种子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遗传育种资源的保存策略 被引量:5
8
作者 沈熙环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3期1-4,共4页
由于物种灭绝过程加快,引起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森林遗传资源工作也受到了重视。遗传资源与育种资源的涵义既相关,又有区别。森林遗传育种资源不仅对保存物种和种内生物多样性,对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又与当前的育种活动和林业生... 由于物种灭绝过程加快,引起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森林遗传资源工作也受到了重视。遗传资源与育种资源的涵义既相关,又有区别。森林遗传育种资源不仅对保存物种和种内生物多样性,对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又与当前的育种活动和林业生产密切相关。20世纪60年代已有一些国际机构开展了森林遗传资源工作,近20年来我国加强了遗传资源的保护。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是生物进化与创造新种质的基本作用因素,遗传育种资源离不开选择。考虑林木遗传资源的特点、技术可行性、投入与产出等因素,原地保存是森林遗传资源保存的主要方法。结合已营建的及正在建设中的试验林、良种基地、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森林公园等工作,分别讨论了外来树种、主要乡土造林树种、珍稀濒危树种以及尚待开发的乡土树种等资源的收集和保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遗传育种资源 生物多样性 林木育种 原地保存 异地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菠萝母树林内龙牙楤木种质资源的保存技术
9
作者 兰士波 张海峰 +1 位作者 王福德 温爱亭 《中国林副特产》 2006年第3期19-21,共3页
长期的掠夺式的采芽方式,导致龙牙楤木种质资源受到严重威胁,采用异地基因保存策略,利于龙牙楤木种质资源的优化保存、评价、测定和利用,而且,黄菠萝母树林内的生态条件适宜建立龙牙楤木的基因保存林.试验结果表明:龙牙楤木较适... 长期的掠夺式的采芽方式,导致龙牙楤木种质资源受到严重威胁,采用异地基因保存策略,利于龙牙楤木种质资源的优化保存、评价、测定和利用,而且,黄菠萝母树林内的生态条件适宜建立龙牙楤木的基因保存林.试验结果表明:龙牙楤木较适宜的立地条件为阴坡及半阴坡,其保存率分别为90%和92%,当年高生长较缓慢,次年高生长明显加快;黄菠萝母树林内栽植龙牙楤木,其整个植株干物质为241.0g,含水率为63.5%,枝和根含水率高于其它部位;根、茎、芽和叶部所含营养元素均较高,尤其是微量元素Zn的含量最高,1g干样品中含锌2.90~55.00μg,是一般食用植物及水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其营养价值仅次于人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菠萝 母树林 种质资源 龙牙楤木 异地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育种利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大建 范芝兰 邹建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9期92-104,共13页
野生稻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基因来源。广东自1978—1980年开展首次全国野生稻资源普查搜集以来,在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广州建立了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和广东省水稻种质资源库,目前入圃种植保存野生稻资源5... 野生稻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基因来源。广东自1978—1980年开展首次全国野生稻资源普查搜集以来,在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广州建立了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和广东省水稻种质资源库,目前入圃种植保存野生稻资源5188份、繁殖种子入库保存4000余份,涵盖20个野生稻种;在广州和茂名各建立了1个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形成了种茎入圃、种子入库保存及原生境保护相结合的野生稻资源保护体系。利用广东野生稻资源直接或间接育成156个品种通过国家、省、地品种审定,其中18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而且大部分品种米质达到国标、部标或省标优质3级或以上等级,说明野生稻资源在优质稻品种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广东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育种利用工作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布局不全面,野生稻自然生存呈现濒危趋势;野生稻资源鉴评设施设备条件不完善,深度鉴评基础薄弱,影响野生稻资源充分利用。建议加大野生稻保护与鉴评经费投入,加强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野生稻资源优异种质创新、育种新材料创制和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以促进野生稻资源保护和育种利用取得更大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野生稻 异地保存 原地保护 育种利用 优质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凯赤松与樟子松苗期生长性状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明焱 兰士波 +1 位作者 陈殿钟 王延斌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第6期16-18,共3页
在优异种质选择基础上,引进3个兴凯赤松、5个樟子松天然群体的种子,经有性繁殖获得植株,以此开展种质资源异地保存林营建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兴凯赤松苗期高生长节律与樟子松相近,且适应性较强,定植成活率较高;樟子松群体内生长性状... 在优异种质选择基础上,引进3个兴凯赤松、5个樟子松天然群体的种子,经有性繁殖获得植株,以此开展种质资源异地保存林营建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兴凯赤松苗期高生长节律与樟子松相近,且适应性较强,定植成活率较高;樟子松群体内生长性状变异较大,变异幅度30.11%~46.72%(苗高)、23.33%~35.98%(地径);群体内及群体间兴凯赤松生长性状变异较小,变异幅度在30.27%~31.47%(苗高)、24.81%~25.05%(地径)之间,并且,兴凯赤松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较樟子松分别提高30.23%、29.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凯赤松 樟子松 种质 异地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