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类道路沥青材料异味特征及析源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超 任正阳 +2 位作者 周波超 宫官雨 季晓斌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4-268,共5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逐渐向绿色可持续转型,沥青路面铺筑过程中的异味污染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本研究针对八种不同的道路沥青材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气体检测仪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在此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逐渐向绿色可持续转型,沥青路面铺筑过程中的异味污染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本研究针对八种不同的道路沥青材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气体检测仪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异味阈值计算各物质异味活度值(OAV),通过异味活度值加和(SOAV)的方法对沥青异味进行分析,并对异味污染物中各组分及其异味贡献进行进一步的析源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挥发物的浓度与异味活度值加和并没有完全的正相关关系,胶粉改性沥青挥发物浓度及异味活度值加和相较于其他沥青均有显著提高。对八种不同种类道路沥青材料异味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六种组分对沥青异味的产生有贡献,其中,苯系物、醛类以及硫化氢对沥青异味的贡献较大,烯烃类以及酮类是胶粉改性沥青挥发物中特有的异味贡献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材料 定性定量 异味活度 异味活度值加和 异味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农药污染地块土壤中异味物质的筛查与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马妍 郑红光 +4 位作者 史怡 张帆 姚珏君 赵威光 杜晓明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82-1489,共8页
针对我国农药污染地块修复过程中异味扰民的突出环境问题,开展地块土壤中异味物质的筛查,明确异味物质在土壤中的分布至关重要.本文以某典型农药污染地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气样品全扫描分析、异味清单比对、异味活度值计算、累... 针对我国农药污染地块修复过程中异味扰民的突出环境问题,开展地块土壤中异味物质的筛查,明确异味物质在土壤中的分布至关重要.本文以某典型农药污染地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气样品全扫描分析、异味清单比对、异味活度值计算、累计异味贡献率分析等方法,筛查确定土壤中主要的异味物质;基于筛查结果,通过土壤样品采集,应用GC-MS分析,查明土壤中主要异味物质的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①该典型农药污染地块土壤中涉及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甲苯、三氯乙烯、二硫化碳、氯仿、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苯、噻吩、甲基环己烷、正己烷、四氯乙烯、乙苯和四氯化碳15种异味物质,异味活度值分别为7287.5、2755.6、714.8、676.7、438.5、294.5、229.4、74.7、55.4、50.0、49.6、18.9、3.1、1.7和0.6.②累计异味贡献率超过90%的主要异味物质为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甲苯和三氯乙烯,四者最高含量分别为10.9、48.5、797.7和33000.0 mg/kg,主要分布在除草剂车间、菊酯车间、敌敌畏车间、氧化制氯车间、百草枯车间和氧乐果车间等生产区域.③异味物质含量普遍随土壤埋深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降,主要分布在1.8~6.8 m的粉质黏土和6.8~10.6 m的粉土中.研究显示,农药污染地块土壤中异味物质种类复杂,可采用累计异味贡献率分析法进行筛查;地块土壤中异味物质的空间分布主要与生产过程、土壤埋深和土壤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污染地块 土壤 异味物质筛查 异味活度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室内装修建材污染物释放及其异味活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伊芹 刘杰民 +2 位作者 赵鹏 梅一飞 郭中宝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2-629,共8页
室内异味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影响.根据室内环境的特点,绝大多数异味污染物是由室内建筑装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出的.为研究常用室内装修建材的污染物释放情况及其对室内环境的异味影响程度,选择胶粘剂、内墙涂料、木器... 室内异味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影响.根据室内环境的特点,绝大多数异味污染物是由室内建筑装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出的.为研究常用室内装修建材的污染物释放情况及其对室内环境的异味影响程度,选择胶粘剂、内墙涂料、木器油漆、胶合板、地板、饰面板、壁纸、细木工板、地毯9类共61种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定性定量分析这些典型建筑材料中的异味污染物及其异味污染活性,分析了各类建材的异味污染物释放特点,为进一步控制室内异味污染物污染以及室内异味预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异味污染 装修建材 浓度 异味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阿维菌素发酵液的挥发性代谢物
4
作者 张琪 岳思君 +1 位作者 武彦路 焦焱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2,共7页
为了解阿维菌素发酵液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不同发酵时期的挥发性差异代谢物,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广泛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异味活度值(OAV),对发酵前期(36 h)和末期(168 h)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 为了解阿维菌素发酵液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不同发酵时期的挥发性差异代谢物,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广泛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异味活度值(OAV),对发酵前期(36 h)和末期(168 h)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聚类分析(HCA)等方法对其挥发性差异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发酵液共检测出396种挥发性有机物,以烃及卤代烃、醇类、酮类、酯类、杂环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为主,其中OAV>200的杂环类、醛类、酮类和萜类化合物共有11种,这些物质是阿维菌素发酵液呈现异味的关键物质;从2个发酵时期筛选出5-甲基-2-庚酮和邻伞花烃2种挥发性差异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发酵液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异味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舍臭气组成及不同管理措施对臭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羽 张国强 +2 位作者 荣莉 王朝元 滕光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94-199,共6页
随着中国蛋鸡养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蛋鸡场排出的臭气已成为影响周边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有限的关于蛋鸡舍臭气特性的研究严重制约着臭气污染程度的量化和除臭措施的制定,因此该研究通过对2种不同类型蛋鸡舍(商品蛋鸡舍和种用蛋鸡舍)... 随着中国蛋鸡养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蛋鸡场排出的臭气已成为影响周边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有限的关于蛋鸡舍臭气特性的研究严重制约着臭气污染程度的量化和除臭措施的制定,因此该研究通过对2种不同类型蛋鸡舍(商品蛋鸡舍和种用蛋鸡舍)的臭气进行综合分析,以探究不同管理措施(无管理操作、喂料、喷雾消毒、清粪)对臭气组成及其对臭气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类型蛋鸡舍的臭气组成和浓度相似,蛋鸡舍内臭气成分的浓度从高到低为NH_(3)、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挥发性含硫化合物(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VSC)、酚类、吲哚类和胺类,对臭味贡献率从大到小为吲哚类、酚类、VSC、VFA、胺类和NH_(3)。无管理操作和喂料过程中臭气组成和浓度相似,饲料的味道对蛋鸡舍臭气浓度影响较小。喷雾消毒和清粪过程中NH_(3)、吲哚类和臭气浓度均显著增加(P<0.05)。此外,粪污在清粪带滞留期间,NH_(3)浓度增加了6倍,胺类、VSC、吲哚类、酚类和VFA的浓度相对稳定。除NH_(3)以外的其他成分主要来自肠道微生物的降解,对臭气贡献率高达99.99%,是臭味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气 臭气 臭气控制 蛋鸡舍 臭气成分 臭气浓度 异味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生化处理机工艺恶臭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呼佳宁 林子吟 费波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0-347,共8页
以上海某基于餐厨垃圾生化处理机工艺的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餐厨垃圾关键测试物质,测试案例企业各处理工艺有组织排放口、厂区及厂界无组织排放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恶臭物质情况,结合异味活度(OAV)指标评价识别典型恶臭物质,... 以上海某基于餐厨垃圾生化处理机工艺的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餐厨垃圾关键测试物质,测试案例企业各处理工艺有组织排放口、厂区及厂界无组织排放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恶臭物质情况,结合异味活度(OAV)指标评价识别典型恶臭物质,深入分析餐厨垃圾好氧生化处理机企业的恶臭污染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VOCs及恶臭物质浓度表现为预处理车间>生化车间>深加工车间,排放成分主要为醇类、羰基类、硫化物和芳香烃等有机物;主要的恶臭物质为乙硫醇、丁硫醇、甲硫醇和乙硫醚等硫化物;废水处理设施是案例企业恶臭产生的潜在主要来源之一,包括废水厌氧罐的沼气泄漏、废水处理设施的无组织臭气逸散等;餐厨垃圾好氧生化处理类型企业对周边的恶臭污染与其生产工序具有显著关系。建议同类型企业可通过减少无组织臭气排放环节、建立沼气泄漏定期检测与应急管理制度、提高末端装置运行效果等方面缓解恶臭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生化处理机工艺 恶臭污染 组分分析 异味活度(OAV) 无组织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