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角膜印迹细胞学检测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清 陈剑 +3 位作者 徐锦堂 赵松滨 王彦萍 李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 研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后临床和角膜上皮表型的改变。方法 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模型 ,1个月后对治疗组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术后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临床表现和角膜表型的... 目的 研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后临床和角膜上皮表型的改变。方法 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模型 ,1个月后对治疗组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术后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临床表现和角膜表型的改变。结果 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后 ,角膜混浊 ,新生血管化 ,持续性上皮缺损 ;角膜上皮为结膜细胞表型。移植术后角膜上皮完整 ,新生血管减少 ,角膜透明度增加 ;上皮恢复角膜表型。结论 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联合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是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迹细胞学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506抑制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5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陈 剑 周 清 +2 位作者 徐锦堂 王彦平 赵松滨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 探讨FK506滴眼液对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48只48眼建立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FK506组、环孢霉素A(CsA)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6眼。1个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检测术前及术后1-... 目的 探讨FK506滴眼液对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48只48眼建立角膜缘缺陷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FK506组、环孢霉素A(CsA)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6眼。1个月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检测术前及术后1-8周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结果 各组表达CD25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均有升高。对照组较其他两组高;而CsA组显著高于FK506组(P<0. 05)。 结论 FK506滴眼液可抑制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其免疫抑制效果优于C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FK506 滴眼液 外周血T淋巴细胞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结膜移植治疗严重眼表疾病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焰 黄洁 +1 位作者 许迅 张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0期769-771,共3页
目的观察严重眼表疾病患者行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膜移植+结膜囊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到2007年12月在我院行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结膜移植及结膜囊成形术的36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视力变化、术后睑球粘... 目的观察严重眼表疾病患者行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膜移植+结膜囊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到2007年12月在我院行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结膜移植及结膜囊成形术的36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视力变化、术后睑球粘连范围及干眼情况等。结果术后3个月异体植片全部成活,随访6-35个月,所有患者角膜血管翳均见萎缩变薄,结膜纤维化程度减轻。术前矫正视力最高为0.12,术后矫正视力最高达0.8。13例患者角膜病灶不同程度恢复透明,22例患者视力进步,19例患者睑球粘连缓解,24例患者自觉干眼症状好转。结论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结膜移植是治疗严重眼表疾病、改善眼表状况、提高视力、缓解干眼症状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结膜移植 眼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506在同种异体兔角膜缘移植中的应用
4
作者 周清 陈剑 +2 位作者 徐锦堂 赵松滨 王彦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 :研究FK5 0 6对同种异体兔角膜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 :建立 4 8只新西兰白兔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成FK5 0 6治疗组、环孢霉素A治疗组和非治疗组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分别给予质量分数为 0 5... 目的 :研究FK5 0 6对同种异体兔角膜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 :建立 4 8只新西兰白兔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成FK5 0 6治疗组、环孢霉素A治疗组和非治疗组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分别给予质量分数为 0 5 %FK5 0 6滴眼液、1%环孢霉素A滴眼液和生理盐水点眼 ,用药 4周。术后持续观察 10周 ,以角膜缘植片水肿、混浊程度、排斥反应发生时间、角膜新生血管和假性胬肉作为眼表评估指标。结果 :观察期内 ,FK5 0 6组上皮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排斥指数均低于环孢霉素A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两组在新生血管和假性胬肉指数方面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FK5 0 6眼液点眼可以抑制排斥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他罗利姆 FK5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异体角膜缘移植排斥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艺蕾 晏晓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角膜缘移植模型,对比观察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和自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表现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来自Wistar大鼠和自体对侧眼的角膜缘移植术。移植术后观察30d。依据裂隙灯下植片水肿、...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角膜缘移植模型,对比观察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和自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表现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来自Wistar大鼠和自体对侧眼的角膜缘移植术。移植术后观察30d。依据裂隙灯下植片水肿、炎症反应、新生血管增加的情况,判断植片排斥反应的发生。PAS染色观察组织病理特点。结果根据眼表评分,异体角膜缘移植组中13只(81·3%)SD大鼠平均术后6d发生了移植排斥反应;自体移植组无一例发生排斥。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异体角膜缘移植排斥的主要表现为植片水肿、炎症、新生血管生成等。组织病理显示,在异体移植组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而自体角膜缘移植组仅有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通过尝试建立以大鼠为研究对象的角膜缘移植模型,观察异体角膜缘移植排斥反应的表现和组织病理特点,可以为异体角膜缘移植免疫排斥的研究提供新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大鼠 排斥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兔眼表碱烧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海俊 钟世镇 +3 位作者 余磊 熊绍虎 龚向明 葛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 :探讨眼表碱烧伤后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疗效 ,并与单纯行角膜移植术组作比较。方法 :在 16只兔双眼上制作碱烧伤模型 ,1d后 ,右眼行异体板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左眼行异体板层角膜移植术 ,术后观察 6月 ,根据术眼的角膜新生... 目的 :探讨眼表碱烧伤后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疗效 ,并与单纯行角膜移植术组作比较。方法 :在 16只兔双眼上制作碱烧伤模型 ,1d后 ,右眼行异体板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左眼行异体板层角膜移植术 ,术后观察 6月 ,根据术眼的角膜新生血管分级、植片的混浊度、水肿度来计算移植排斥反应指数 (RI) ,以RI值判断植片的存活情况。结果 :行异体板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 16眼中有 14眼RI <9,治愈率达 87.5 % ;行单纯异体板层角膜移植的 16眼中 6眼RI值 <9,有效率 3 7.5 %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两组的新生血管数、植片的混浊度、水肿度及RI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含干细胞的异体角膜缘移植治疗眼表碱烧伤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异体角膜移植 ,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碱烧伤 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异体角膜移植 角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免疫调节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闫峰 蔡莉 +2 位作者 黄振平 丁莉莉 惠延年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2-765,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对于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中CD4+CD28+及CD4+CTLA-4+ T细胞的表达。PBS或自体iDC... 目的观察自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对于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中CD4+CD28+及CD4+CTLA-4+ T细胞的表达。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进行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临床观察两组植片的存活时间。结果iDC注射后,脾脏中CD4+CD28+ T细胞的比例下降(P<0.01),而CD4+CTLA-4+ 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iDC经尾静脉注射后明显延长了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片的存活时间(P<0.01)。结论iDC可诱导CD80/CD86-CTLA-4抑制型共刺激信号替代CD80/CD86-CD28信号通路,从而阻断协同刺激信号的传递及T细胞的活化,对于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分子-4 CD28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体骨髓细胞输注诱导免疫耐受延长猪-猴异种角膜移植植片存活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丽敏 接英 潘志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5,共8页
目的观察受体猴在环磷酰胺(CTX)预处理下输注供体猪骨髓(BM)细胞后对猪-猴角膜移植植片的存活时间的影响,并探讨相关免疫调节机制。方法供体为五指山小型猪(WZS),受体为恒河猴。将18只受体猴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组1为CTX预处理后行... 目的观察受体猴在环磷酰胺(CTX)预处理下输注供体猪骨髓(BM)细胞后对猪-猴角膜移植植片的存活时间的影响,并探讨相关免疫调节机制。方法供体为五指山小型猪(WZS),受体为恒河猴。将18只受体猴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组1为CTX预处理后行1次骨髓细胞输注,组2为CTX预处理后行2次骨髓细胞输注,组3为CTX预处理后不行骨髓细胞输注。之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观察植片的存活情况并分别应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测定、免疫浊度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受体猴全身免疫状态。术后1个月取角膜植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组1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36.0±4.7)d,组2为(32.8±6.4)d,组3为(17.7±3.2)d。与组3相比,组1和组2均能明显延长植片存活时间(P<0.01)。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测定显示组1和组2受体猴对供体脾脏淋巴细胞的反应性降低,而组3的反应性无明显变化。3组术后第1~2周内IgG、IgA、IgM、补体C3、C4浓度升高,组1和组2术后外周血中CD4+T细胞呈下降趋势,CD8+T细胞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CD16+T细胞术后1周达最高值;而组3中CD4+T细胞术后升高,CD8+T细胞先下降后上升,CD16+T细胞术后2周达最高值。术后1个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组1和组2植片中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前房无渗出膜,无噬酸性粒细胞浸润;而组3植片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角膜内皮层破坏,内皮面形成渗出膜,有噬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CTX预处理下输注供体骨髓细胞能够明显延长异种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降低受体淋巴细胞对供体特异免疫反应性,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异体角膜移植 骨髓移植 免疫耐受 嵌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角膜移植后新生血管的演变
9
作者 张研 陆晓和 李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后无干预下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演变。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34只(34眼)行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不进行任何治疗,分别于术后第4天、第7天、第15天和第30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 目的观察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后无干预下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演变。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34只(34眼)行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不进行任何治疗,分别于术后第4天、第7天、第15天和第30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利用公式C/12×3.14×[r2-(r-I)2]计算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并比较不同时间点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占全角膜面积的百分比。结果移植后的32眼(剔除1只死亡鼠及1只丢失鼠)中出现新生血管29眼,占90.6%。新生血管最初环角膜缘呈毛刷状生长,后向角膜中央蔓延。高峰时期交叉密布成网状,以后逐渐萎缩。角膜移植后第4天、第7天、第15天和第30天角膜新生血管平均面积分别为(11.83±3.35)mm2、(18.52±3.96)mm2、(14.38±4.28)mm2和(6.00±1.84)mm2,总体平均面积为(12.68mm±1.87)mm2;新生血管面积占角膜面积百分比值均数分别为(30.76±8.72)%、(65.25±12.78)%、(59.35±14.48)%和(36.15±10.90)%,总体为(48.67±6.38)%。结论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后无干预下角膜新生血管发生率极高,且新生血管来源于结膜角膜缘的毛细血管丛。术后血管新生立即开始,因此应尽早开始抗炎治疗,防止新生血管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器官移植实验研究的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颖 刘永锋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3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实验研究 异体角膜移植 血管吻合技术 临床工作 游离组织 移植实验 移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