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LSF_(JM)对同种异体抗原诱导的小鼠杀伤性T细胞分化及效应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韩卫宁 李德敏 +3 位作者 苏丽 欧阳为明 贾卫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本文以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为模型,研究了JM 急性T 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分泌的抑制因子( TLSFJM)在体外对同种异体抗原诱导小鼠T 细胞增殖和杀伤性T 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 TLSFJM 可明显抑制同种异体... 本文以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为模型,研究了JM 急性T 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分泌的抑制因子( TLSFJM)在体外对同种异体抗原诱导小鼠T 细胞增殖和杀伤性T 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 TLSFJM 可明显抑制同种异体抗原刺激的T 细胞增殖, 且具有剂量依赖性;(2) TLSFJM 能有效地抑制同种异体抗原诱导的小鼠CTL 分化;(3)TLSFJM 对杀伤相CTL 的杀伤活性没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因子 CTL TLSFJM T细胞 分化 同种异体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声对PHA和同种异体抗原诱导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琨 张建平 +1 位作者 金伯泉 陈景藻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观察次声对PHA诱导小鼠脾细胞增殖及同种异体抗原诱导T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次声压力舱 ,建立小鼠动物实验模型。以8Hz、120dB次声作用于8wk龄雌性Balb/c鼠 ,每天作用2h ,连续作用14d。取小鼠脾细胞 ,用PHA或同种异体抗原... 目的观察次声对PHA诱导小鼠脾细胞增殖及同种异体抗原诱导T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次声压力舱 ,建立小鼠动物实验模型。以8Hz、120dB次声作用于8wk龄雌性Balb/c鼠 ,每天作用2h ,连续作用14d。取小鼠脾细胞 ,用PHA或同种异体抗原刺激后 ,采用3H TdR掺入法检测脾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次声能显著促进PH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增殖 ,刺激指数(SI)为4.73±0.17 ,与正常对照组的SI(2.12±0.05)相比较 ,提高了2.23倍(P<0.01)。而次声对同种异体抗原诱导的T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下调作用 ,SI为2.48±0.12 ,较正常对照组4.59±0.32 ,降低45.97 %(P<0.01)。结论次声能够影响机体免疫淋巴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PHA 同种异体抗原 脾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蜚蠊提取物PB对异体抗原联合醋酸诱导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卢倩 孙敏哲 +5 位作者 杜雯雯 刘衡 沈咏梅 吴桃清 赵昱 巫秀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96-1301,共6页
目的研究复方蜚蠊提取物PB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异体抗原联合醋酸建立慢性UC模型,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肠给予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分别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肠炎宁和PB低、中、高剂量药物... 目的研究复方蜚蠊提取物PB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异体抗原联合醋酸建立慢性UC模型,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肠给予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分别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肠炎宁和PB低、中、高剂量药物。评价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病理组织学评分(HS);测定脏器指数和结肠黏膜指数(CMDI);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IL-8、IL-17、INF-γ、CRP、IgG,以及结肠黏膜中TNF-α、MPO、EGF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8、IL-17、INF-γ、CRP、IgG、TNF-α、MPO含量均明显升高,IL-4、EGF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PB各剂量组DAI、CMDI、HS、IL-8、IL-17、INF-γ、CRP、IgG、TNF-α、MPO含量均明显降低,IL-4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复方蜚蠊提取物PB灌肠给药后能够有效缓解异体抗原联合醋酸诱导的大鼠慢性UC,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Th2细胞亚群活化,使倾向于Th1的Th1/Th2平衡向Th2移动,发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调节作用,达到免疫平衡稳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复方 蜚蠊 异体抗原 柳氮磺胺吡啶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蜚蠊提取部位灌胃给药对异体抗原联合醋酸诱导的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雨生 张俊 +5 位作者 杜雯雯 杨志斌 沈咏梅 孙敏哲 巫秀美 肖怀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63,I0019,共6页
目的研究蜚蠊提取物PABA2对异体抗原联合醋酸诱导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家兔结肠抗原致敏联合醋酸建立大鼠UC模型,分别灌胃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肠炎宁及PABA2高、中、低剂量药物,连续给药14 d,... 目的研究蜚蠊提取物PABA2对异体抗原联合醋酸诱导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家兔结肠抗原致敏联合醋酸建立大鼠UC模型,分别灌胃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肠炎宁及PABA2高、中、低剂量药物,连续给药14 d,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及病理组织学评分(HS),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4、IL-8、IL-17、CRP、IgG、IFN-γ及结肠中MPO、EGF、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ABA2各剂量组具有降低大鼠DAI评分、CDMI评分和HS评分的趋势,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中高剂量组降低明显(P<0.01);PABA2各剂量组能降低大鼠血清中IL-8、IL-17、CRP、IFN-γ、IgG及结肠组织中TNF-α、MPO等炎性因子的表达(P<0.01或P<0.05),增加血清中IL-4的表达及结肠组织中EGF的含量(P<0.01)。结论 PABA2对慢性UC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炎性相关因子IL-8、IL-17、CRP、IFN-γ、TNF-α、IgG、MPO的表达,上调IL-4、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提取物 PABA2 溃疡性结肠炎 异体抗原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低温冷冻对降低异体骨抗原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封兴华 丁鸿才 +1 位作者 刘斌 刘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8-251,共4页
应用现代免疫学技术,采用敏感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了经深低温处理后的同种异体骨植入后宿主机体的细胞免疫学反应。组间对照的结果表明:经深低温冷冻处理后,确可降低异体骨的抗原性,而且异体骨抗原性的降低与深低温冷冻处理的... 应用现代免疫学技术,采用敏感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了经深低温处理后的同种异体骨植入后宿主机体的细胞免疫学反应。组间对照的结果表明:经深低温冷冻处理后,确可降低异体骨的抗原性,而且异体骨抗原性的降低与深低温冷冻处理的时间有关。在建立的实验模型中,经冷冻处理一周后,异体骨的抗原性已降低与同基因骨移植组相似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移植 异体抗原 骨处理 深低温冷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一克隆两个不同变异体的伊氏锥虫在兔体内抗原变异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权 沈杰 +1 位作者 周勇志 周金林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0年第1期4-7,共4页
为了解伊氏锥虫在兔体内感染后期抗原变异的情况及比较同一克隆不同变异体锥虫在兔体内抗原变异情况,用伊氏锥虫安徽株单虫克隆ShTat1.2感染兔,在兔体30天中每隔3天及感染后51、54、57天(兔58天死亡)分离兔血中锥虫并克隆,获得13个克隆... 为了解伊氏锥虫在兔体内感染后期抗原变异的情况及比较同一克隆不同变异体锥虫在兔体内抗原变异情况,用伊氏锥虫安徽株单虫克隆ShTat1.2感染兔,在兔体30天中每隔3天及感染后51、54、57天(兔58天死亡)分离兔血中锥虫并克隆,获得13个克隆锥虫群体,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ABC酶标记试验鉴定为10个抗原性互不相同的抗原变异体(VariableAntigenType,VAT),其中早期(感染锥虫30天内)9个,后期1个;早期锥虫一般3天发生1次抗原变异,后期7天内无变异。用同样的血清学方法检测,得知ShTat1.2锥虫感染早期的VATS中的6个与ShTat1.1锥虫在同种动物体内同期获得的VATS相同,但VATS出现次序不同。结果表明伊氏锥虫感染早期比感染后期抗原变异频繁,同一克隆锥虫不同变异体在兔体内变异次序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克隆 抗原变异 抗原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特异性CD4^+CD25^+T细胞的制备及功能鉴定
7
作者 张梅 徐书杭 +4 位作者 徐瑜 茅晓东 刘翠萍 徐宽枫 刘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90-1593,共4页
目的:制备供体抗原特异性CD4+CD25+调节性T细胞,并对诱导的细胞进行免疫生物学功能鉴定。方法:分离供体ICR小鼠的脾细胞经尾静脉免疫BALB/cByJ小鼠,每周1次,连续3周。第4周,体外免疫磁珠分离技术(MACS)分选被免疫小鼠CD4+CD25+T细胞和CD... 目的:制备供体抗原特异性CD4+CD25+调节性T细胞,并对诱导的细胞进行免疫生物学功能鉴定。方法:分离供体ICR小鼠的脾细胞经尾静脉免疫BALB/cByJ小鼠,每周1次,连续3周。第4周,体外免疫磁珠分离技术(MACS)分选被免疫小鼠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ELISA检测细胞的功能。结果:体外共培养实验显示,被免疫BALB/cByJ小鼠的脾细胞呈低增殖反应。CD4+CD25+T细胞能够抑制同种异体抗原刺激的天然(na觙ve)BALB/cByJ小鼠CD4+CD25-T细胞的增殖反应和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结论:供体特异性脾细胞输注后分选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抗原特异性的,在体外具有免疫无能性和免疫抑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同种异体抗原 无能 抑制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角质形成细胞在混合皮肤移植中诱导免疫抑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洪 沈佰华 +2 位作者 李宁丽 郑泽铣 周光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6-347,共2页
目的探索混合皮肤移植中,自体皮岛诱发移植免疫耐受的免疫机制。方法在体外建立混合表皮淋巴细胞(MELC)培养体系,以反映移植受者对皮肤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反应。同时,将自体表皮细胞引入已建立的混合表皮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以模仿混合... 目的探索混合皮肤移植中,自体皮岛诱发移植免疫耐受的免疫机制。方法在体外建立混合表皮淋巴细胞(MELC)培养体系,以反映移植受者对皮肤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反应。同时,将自体表皮细胞引入已建立的混合表皮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以模仿混合皮肤移植中的自体皮岛效应,并分析发挥抑制效应的细胞来源。结果自体角质形成细胞可抑制淋巴细胞对同种异体抗原的增殖。结论自体皮岛中的角质形成细胞参与对同种异体抗原的提呈而诱导移植物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皮肤移植 自体角质形成细胞 同种异体抗原提呈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液对人工诱导的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胜帅 张俊 +5 位作者 戴莉萍 万苹 耿福能 沈咏梅 张成桂 刘衡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0-104,I0008,共6页
为研究康复新液对人工诱导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初步作用机制,采用人工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肠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Salazosulfapyridine,SASP)和康复新液高、中、低剂量药物治疗,通过大鼠DAI、CMDI、HS评... 为研究康复新液对人工诱导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初步作用机制,采用人工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肠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Salazosulfapyridine,SASP)和康复新液高、中、低剂量药物治疗,通过大鼠DAI、CMDI、HS评分,结合血清IL-8、IL-17和结肠组织中EGF、MPO、TNF-α表达水平来评价康复新液对UC大鼠的作用。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康复新液能降低UC大鼠的DAI、CMDI、HS评分,减少UC大鼠血清IL-8(P<0.01)、IL-17(P<0.01)和结肠组织中MPO(P<0.01)、TNF-α(P<0.01)的表达,增加组织EGF(P<0.01)的表达,明显改善UC大鼠结肠组织的病变程度。康复新液对人工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治疗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大鼠IL-8、IL-17、MPO、TNF-α的表达水平,提高大鼠EGF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异体抗原 溃疡性结肠炎 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蜚蠊提取物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段晓梅 闫爽 +5 位作者 倪连丽 耿福能 刘彬 刘衡 张成桂 李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1-592,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人体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改变密切相关[1]。复方蜚蠊提取物PA、PB、PC[P4]中的君药蜚蠊学名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有促进组织修复、调节免疫的作用[2-3]。本实验研究复方蜚蠊提取物对...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人体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改变密切相关[1]。复方蜚蠊提取物PA、PB、PC[P4]中的君药蜚蠊学名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有促进组织修复、调节免疫的作用[2-3]。本实验研究复方蜚蠊提取物对慢性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复方蜚蠊提取物 肠道菌群 荧光定量PCR 异体抗原 免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隆伊氏锥虫不同VAT的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
11
作者 周金林 沈杰 周勇志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1999年第1期4-6,共3页
对伊氏锥虫安徽株单虫克隆ShTatl感染兔体后3、6、9和18d所分离的4个抗原变异体ShTatl.1、ShTatl.2、ShTatl.3和ShTatl.5的生长特征、对人血清敏感性和对小白鼠致病力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对伊氏锥虫安徽株单虫克隆ShTatl感染兔体后3、6、9和18d所分离的4个抗原变异体ShTatl.1、ShTatl.2、ShTatl.3和ShTatl.5的生长特征、对人血清敏感性和对小白鼠致病力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抗原变异体的生物学特性不完全一致,它提示伊氏锥虫的抗原变异可能伴有虫体其它生理生化特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单虫克隆 抗原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