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步节段法”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内脏异位综合征 被引量:8
1
作者 石伟元 张彤 +5 位作者 张昊晴 颜海英 曾灵峰 廖敏兰 肖琳玲 胡玉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8-981,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三步节段法"对诊断胎儿内脏异位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在40 884胎产前超声检查中采用"三步节段法",胎龄14~38周,平均(27.4±6.5)周;孕妇年龄20~33岁,平均(23.6±4.3)岁。11胎诊断为内...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三步节段法"对诊断胎儿内脏异位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在40 884胎产前超声检查中采用"三步节段法",胎龄14~38周,平均(27.4±6.5)周;孕妇年龄20~33岁,平均(23.6±4.3)岁。11胎诊断为内脏异位综合征,将其产前超声表现与引产后解剖学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胎内脏异位综合征胎儿中,左异构3胎,右异构8胎;10胎引产后经尸体解剖证实。内脏异位综合征的主要产前超声表现包括内脏心脏异位,下腔静脉离断伴奇静脉异位引流或下腔静脉紧靠腹主动脉和心脏畸形。结论产前超声是诊断胎儿内脏异位综合征有效可行的方法。采用产前超声"三步节段法"全面有序扫查获得主要超声征象可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内脏异位综合征 三步节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心室手术治疗内脏异位综合征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黄继红 苏肇伉 +1 位作者 王亮君 周燕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69-1271,1311,共4页
目的分析单心室系列手术治疗内脏异位综合征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04年1月—2011年1月连续61例内脏异位综合征患儿接受单心室系列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单心室系列手术包括体肺... 目的分析单心室系列手术治疗内脏异位综合征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04年1月—2011年1月连续61例内脏异位综合征患儿接受单心室系列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单心室系列手术包括体肺分流、肺动脉环缩、双向腔肺分流术、改良Fontan手术以及Kawashima手术;早期死亡指第1次手术至Fontan术后30 d内死亡。结果术后早期死亡病例共8例,病死率为13.1%。其中左心房异构死亡1例,右心房异构死亡7例;新生儿期手术死亡2例,双向腔肺分流术后死亡1例,改良Fontan术后死亡5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新生儿期手术(危险比5.56,P=0.04)、梗阻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危险比18.21,P=0.02)、中度以上房室瓣反流(危险比12.31,P=0.03)与内脏异位综合征的术后早期死亡相关。结论左心房异构手术效果优于右心房异构,内脏异位综合征术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为新生儿期手术、合并梗阻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和中度以上房室瓣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异位综合征 手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异位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春洁 李婷婷 +1 位作者 李奋 徐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72-1776,共5页
目的·分析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56例明确诊断为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结果·解剖分类:右侧异构47例,左侧异构9例,右侧异构比左侧异构合并较严重的心... 目的·分析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56例明确诊断为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结果·解剖分类:右侧异构47例,左侧异构9例,右侧异构比左侧异构合并较严重的心血管畸形。56例患者中死亡6例(10.7%),均为右侧异构,其中5例(83.3%)合并中重度房室瓣反流;Mann-Whitney秩和检验和χ2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与生存组患者中重度房室瓣反流和术后低血氧饱和度(≤80%)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6,P=0.0417);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房室瓣反流是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95%CI)为11.666(1.254~108.557),P=0.0309]。结论·中重度房室瓣反流是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异位综合征 心血管畸形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异位综合征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前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慧 贾玉和 +4 位作者 孟红 李慕子 王强 逄坤静 王剑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前的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行TCPC的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32例,其中左心房异构(多脾综合征)20例,右心房异构(无脾综合征...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前的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行TCPC的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32例,其中左心房异构(多脾综合征)20例,右心房异构(无脾综合征)12例。收集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手术和临床资料。结果: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心脏位置异常比例为50.0%,多脾综合征及无脾综合征患者单心室分别为12例(60.0%)和9例(75.0%);2例(10.0%)多脾综合征患者存在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33.3%)无脾综合征患者发生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经常合并体静脉异位引流,8例(40.0%)多脾综合征患者下腔静脉肝段缺如;10例(50.0%)多脾综合征及5例(41.7%)无脾综合征患者存在肝静脉异位引流。12例患者行分期手术,全部患者均行TCPC。结论: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心内畸形及体静脉、肺静脉连接复杂,TCPC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对指导治疗作用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异位综合征 多脾综合征 无脾综合征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5
作者 李雪佳 孙晓清 +2 位作者 续凯 殷昭亮 郁万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病例男,30岁,以"活动后胸闷、憋气20余年,伴后背痛1周"入院,20多年来活动后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休息后好转。口唇紫绀、杵状指,心尖搏动位于右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1 cm,胸骨右缘3、4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腹软,肝脾... 病例男,30岁,以"活动后胸闷、憋气20余年,伴后背痛1周"入院,20多年来活动后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休息后好转。口唇紫绀、杵状指,心尖搏动位于右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1 cm,胸骨右缘3、4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体温36.7℃,心率77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26/74 mmHg(1 mmHg≈0.133 kPa)。既往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右位心病史10余年,红细胞增多症病史3年余,痛风病史5年。心脏超声提示:先天性心脏病,镜像右位心,法洛四联症,心室右向左分流,右心及左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异位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期增强CT直方图在胃肠道异位胰腺与间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6
作者 詹文博 舒艳艳 韩志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双期增强CT直方图参数对胃肠道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HP)与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0例胃肠道HP患者双期增强CT影像资料,并与43例大小相仿胃肠道GIST病... 目的:探讨双期增强CT直方图参数对胃肠道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HP)与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0例胃肠道HP患者双期增强CT影像资料,并与43例大小相仿胃肠道GIST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CT直方图参数(平均值、均方差、最小值、最大值、偏度、峰度、熵)的组间差异,并评估诊断效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各直方图参数间诊断效能差异。结果:HP与GIST组中,长径/短径(LD/SD)分别为1.51(1.34,2.02)和1.22(1.07,1.37)(z=-4.098,P<0.01);直方图特征中动脉期平均值分别为(70.31±15.79)HU和46.17(39.13,53.12)HU(z=-4.430,P<0.01),最大值为(106.89±20.50)HU和(81±20.89)HU(t=4.598,P<0.01),均方差为13.65(9.69,17.83)和11.25±2.52(z=-2.008,P=0.045);直方图特征中静脉期的平均值分别为(78.66±14.29)HU和(59.01±11.42)HU(t=5.863,P<0.01),最大值为(108.70±13.90)HU和(90.14±16.17)HU(t=4.424,P<0.01),最小值为29.50(21.00,53.50)HU和(21.88±15.24)HU(z=-2.349,P=0.019),均方差为12.66±2.79和11.16±2.45(t=2.162,P=0.035),峰度为4.77(3.38,7.43)和3.19(2.77,4.42)(z=-2.525,P=0.012),其中LD/SD、动脉期的平均值、最大值及静脉期的平均值、最大值诊断HP的AUC值分别为0.822、0.849、0.833、0.847、0.806。结论:双期增强CT直方图参数可用于鉴别HP与GIST,其中双期的平均值、最大值参数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异位综合征 胰腺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例异位ACTH综合征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毕宇芳 宁光 +10 位作者 陈宇红 叶蕾 苏颋为 孙首悦 顾卫琼 杨军 朱娜 姜蕾 刘建民 李小英 王卫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未明确病因异位ACTH综合征的最佳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我院近年来随访的17例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案等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临床上大多具有库欣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均有低血钾性碱中毒,血皮质醇明显升高... 目的探讨未明确病因异位ACTH综合征的最佳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我院近年来随访的17例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案等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临床上大多具有库欣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均有低血钾性碱中毒,血皮质醇明显升高且节律消失,尿皮质醇和血浆ACTH升高,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绝大部分不被抑制;影像学检查主要依靠CT和(或)MRI,明确定位的患者手术切除肿瘤预后良好;未明确定位的9例患者中,3例行双侧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2例行右侧肾上腺全切除术后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剂治疗,4例单纯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剂治疗,患者高皮质醇状态均得到一定控制。结论根治性切除异位肿瘤预后较好。对于未能早期发现的患者,双侧肾上腺次全切除、单侧肾上腺切除或药物治疗是控制临床高皮质醇水平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H综合征 临床诊治 双侧肾上腺次全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引导放射治疗复发胸腺类癌异位ACTH综合征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庞学利 阮志华 +3 位作者 肖红 王希 谭崇富 曾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355-1355,共1页
关键词 ACTH综合征 胸腺类癌 放射治疗 CT引导 双下肢水肿 皮质醇节律 向心性肥胖 复发 夜尿增多 血压偏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ACTH综合征:岩下窦采血结合综合影像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迟婧 宋琦 +5 位作者 方文强 徐学勤 张华 吴志远 陈克敏 严福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分析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EAS)的影像学表现,比较胸腹部多层螺旋CT(MS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在病灶检出中的差异,评估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PSS)结合综合影像学对异位ACTH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目的:分析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EAS)的影像学表现,比较胸腹部多层螺旋CT(MS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在病灶检出中的差异,评估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PSS)结合综合影像学对异位ACTH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根据临床症状、生化指标高度疑诊为EAS的病例,同时进行胸腹部MSCT及18F-FDG PET/CT检查,对照病理结果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统计不同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结果:20例经综合影像学方法结合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明确为异位ACTH综合征,其中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为2个病灶,13例为单发病灶。15个病灶位于纵隔9个(60%),肺部4个(26.67%),胰腺2个(13.33%);6个为圆形,2个为卵圆形,2个分叶状,5个形态不规则,直径0.6~7.0 cm,平均2.45 cm,均无钙化及出血;8个肿块境界清楚(8/15),11个肿块密度均匀(11/15),增强后9例呈轻度强化,4例呈中度强化,2例呈明显强化。病理结果显示14例为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为胸腺瘤A型。MSCT对EAS肿块定位诊断的阳性率为80%(16/20),18F-FDG PET/CT的阳性率为68.75%(11/16)。结论:在异位ACTH综合征诊断中多种影像学的序贯检查非常重要,垂体MRI及BIPSS结合生化指标是异位ACTH综合征的定性诊断方法,胸腹部MSCT是肿瘤定位的首选方法,PET/CT是重要的补充手段,多种影像学方法结合可提高对异位内分泌肿瘤的检出率,有助于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H综合征 岩下静脉采血 神经内分泌肿瘤 垂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类癌合并异位ACTH综合征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博 汪涛 戴为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5-725,共1页
关键词 胸腺肿瘤 ACTH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恶性肿瘤致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护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都菁 徐园 张佳鹤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0期45-46,共2页
总结4例肺部肿瘤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患者行肺叶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监测各项指标(血糖)及预防并发症,早期功能锻炼,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等。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关键词 肺肿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肺叶切除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所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诊疗及预后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诚 陈野野 +6 位作者 李单青 周小昀 刘洪生 李力 秦应之 何嘉 马冬捷 《协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的探讨胸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所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ctopic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syndrome,EAS)的手术诊治经验,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1983年12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神经内分泌... 目的探讨胸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所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ctopic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syndrome,EAS)的手术诊治经验,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1983年12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神经内分泌肿瘤引起的EAS 3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回顾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情况,计算生存期并分析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 33例患者就诊时中位年龄33岁(13~65岁),中位病程12个月(1~156个月)。所有患者均存在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均由胸部CT定位病变来源。手术治疗后血清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明显下降(P<0.05)。围手术期死亡1例(1/33,3.0%),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2/33,6.1%)。33例患者5年存活率为65.8%,其中病变来源于肺部患者的5年存活率明显优于病变来源于胸腺患者(84.2%比36.3%,P<0.05)。类癌与不典型类癌5年存活率分别为76.2%和45.7%(P=0.056);Ⅰ-Ⅱ期病变与Ⅲ-Ⅳ期病变5年存活率分别为80.0%和50.5%(P=0.072)。结论胸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所致EAS早期诊断及治疗存在较大难度,胸部CT是病变定位的最佳方法,肺部病变预后明显优于胸腺来源病变,病理类型及分期可能是影响其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 神经内分泌肿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手术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DG PET/CT在肺癌致异位ACTH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欣 马艳茹 +3 位作者 刘轶敏 党永红 邢海群 胡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75-127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肺癌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EAS)中的图像特点,提高EAS诊断的准确率。方法: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癌的EAS患者,术前行18 FDG PET/CT躯...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肺癌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EAS)中的图像特点,提高EAS诊断的准确率。方法: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癌的EAS患者,术前行18 FDG PET/CT躯干和脑显像,同期行鞍区脑核磁共振成像(MRI)、胸部高分辨CT显像、奥曲肽(OCT)全身显像和岩下窦静脉取血(IPSS)。对18 FDG PET/CT图像所示肺部病变行半定量分析,计算病变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病变/正常肺组织SUVmax比值。结果:18例EAS包括2例类癌,4例不典型类癌,2例小细胞肺癌。8例IPSS患者ACTH水平中央与外周比较无明显差别。26例(75%)患者初诊时胸部CT示肺内结节,2例为不典型病变。5例同期MRI示垂体微腺瘤,2例(25%)OCT显像为阳性。38例(100%)肺部病变18FDG PET/CT表现为结节样、团块样或斑片样代谢增高,肿瘤的SUVmax为0.72~14.05(3.67±4.68),病变/正常肺组织SUVmax比值为1.69~27.54(8.14±9.63);8例双侧肾上腺均为团状代谢异常增高,同时4例提示垂体瘤。结论:肺癌是EAS的常见原因,其中以类癌多见,在18FDG PET中代谢多轻度增高,PET可以作为有效的定位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类癌 库欣综合征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18 F-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1例
14
作者 刘建华 钟白云 张冬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6-1320,共5页
库欣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因糖皮质激素过多所产生的临床症候群,按其病因可分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型和非依赖型。现报告1例库欣综合征的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轻度满月脸、雄激素增多的男性化特征、肤色加深、血压升高以及合... 库欣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因糖皮质激素过多所产生的临床症候群,按其病因可分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型和非依赖型。现报告1例库欣综合征的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轻度满月脸、雄激素增多的男性化特征、肤色加深、血压升高以及合并肺部感染等,病因未明。在影像学检查排除垂体肿瘤和肾上腺肿瘤之后,经胸部增强CT检查,发现病变部位在胸腺。予胸腔镜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患者伤口感染,予多种抗生素行抗感染治疗,伤口愈合。随访21个月,患者的上述症状完全消失,近期预后良好。术后病理诊断为胸腺神经内分泌癌。此病例为1例典型的胸腺瘤异位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导致库欣综合征,称为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库欣综合征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一例及文献复习
15
作者 甄俊锋 林松柏 +1 位作者 于阳 王孟昭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37-441,共5页
目的探讨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综合征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1例异位ACTH综合征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 目的探讨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综合征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1例异位ACTH综合征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2岁,以向心性肥胖、乏力起病,血ACTH、总皮质醇显著升高,诊断异位ACTH综合征,右肺类癌为分泌异位ACTH的病灶。合并PCP的症状出现于手术切除异位ACTH病灶、血ACTH及总皮质醇明显下降后,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短,经磺胺、外源性激素治疗后恢复。结论 PCP是异位ACTH综合征的严重机会性感染类型,高的血皮质醇水平预示着更高的肺孢子菌感染率,异位ACTH综合征合并PCP患者的症状出现在开始治疗、血皮质醇水平下降、免疫功能重建时,尽早明确病原学、预防性治疗对改善异位ACTH综合征合并PCP预后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肺孢子菌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神经内分泌癌致异位ACTH综合征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小娟 杜婷婷 +1 位作者 张本平 胡蜀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8-240,共3页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是库欣综合征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垂体以外的肿瘤组织分泌过量有生物活性的ACTH所引起[1]。异位ACTH综合征按病因频率分类由高到低依次为:小细胞肺癌和支气管癌,约占55%,其他均较少见,如胸腺癌(20%...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是库欣综合征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垂体以外的肿瘤组织分泌过量有生物活性的ACTH所引起[1]。异位ACTH综合征按病因频率分类由高到低依次为:小细胞肺癌和支气管癌,约占55%,其他均较少见,如胸腺癌(20%),胰腺类癌(15%),甲状腺癌(5%)等,可见75%病灶位于胸腔,胰腺癌较少([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H综合征 神经内分泌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并发异位ACTH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良 邓震宇 许林海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3-77,共5页
1背景资料 肺癌是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关键词 ACTH综合征 肺癌 并发 癌发病率 恶性肿瘤 人类健康 病死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多脾综合征CT表现
18
作者 王黎明 于进超 李振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56,共2页
患者女,37岁,体检超声发现腹膜后肿块2天;既往体健,无特殊家族史。查体:左下腹轻度压痛。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CA19-928.7U/ml。腹部CT:双肾多发类圆形等或略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低于肾实质;左侧腹膜后7.51cm×5.1... 患者女,37岁,体检超声发现腹膜后肿块2天;既往体健,无特殊家族史。查体:左下腹轻度压痛。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CA19-928.7U/ml。腹部CT:双肾多发类圆形等或略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低于肾实质;左侧腹膜后7.51cm×5.15cm×2.72cm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图1A);胆囊底部完全分隔;脾脏由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构成;胰腺钩突发育不良,胰头呈球形;小肠位于右半腹,结肠位于左半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异位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华 李汉忠 +2 位作者 徐维锋 纪志刚 张玉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2-656,共5页
目的:探讨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综合征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异位ACTH综合征5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11~68岁,平均32岁。血ACT... 目的:探讨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综合征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异位ACTH综合征5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11~68岁,平均32岁。血ACTH显著升高,平均77.6 pmol/L(16.5~365.6 pmol/L,正常值为<10.1 pmol/L),垂体MRI未见占位,CT检查双侧肾上腺均有不同程度弥漫性或结节样增生。按照不同治疗方案选择分为3组:A组25例,未发现异位肿瘤的异位ACTH综合征,行双侧或单侧肾上腺切除的手术治疗;B组16例,发现异位肿瘤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C组16例,非手术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结果:57例患者中有40例随访6个月至10年,A组因病情凶险程度不同、术中情况各异,采取的治疗方式也有差别,部分为分期双侧肾上腺切除或仅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其中4例死于严重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导致的糖尿病、肺部感染,18例存活至今,3例失访,存活率为81%(18/22)。B组16例行异位肿瘤根治性切除者,5例术后0.5~6.0年死于肿瘤复发,3例存活至今,8例失访,存活率为37.5%(3/8)。C组4例放射疗法加化学药物治疗者1年内均死于肿瘤转移、糖尿病或肺部感染,6例单纯化学药物治疗者均于1年内死于肺部感染,另6例失访,无1例存活。结论:异位ACTH综合征的治疗难度大,靶腺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库欣综合征临床症状严重而原发肿瘤无法定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H综合征 肾上腺切除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合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张敏 陈景言 +2 位作者 张莉 张璐 陈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49-1454,共6页
背景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AS)是指垂体以外的组织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或其他阿片黑素促皮质素原(POMC)衍生肽,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使之分泌过量糖皮质激素,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导致的EAS非常罕见。... 背景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AS)是指垂体以外的组织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或其他阿片黑素促皮质素原(POMC)衍生肽,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使之分泌过量糖皮质激素,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导致的EAS非常罕见。目的报道1例嗜铬细胞瘤合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致EAS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患者因"反复意识障碍,乏力,头痛,心悸,多汗,失眠1个月"于2014-06-12入住四川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合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致EAS,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具有阵发性头痛、心悸、视物模糊、多汗及血压波动大等嗜铬细胞瘤的典型表现,同时伴高血糖、乏力、失眠、消瘦等EAS的临床表现。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早期临床表现隐匿。结论 EAS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误治。临床遇到严重高血压、低血钾、心律失常及继发性糖尿病患者,应考虑库欣综合征尤其EAS可能。需结合临床特点、生化及激素分泌、影像学、病理学进行综合判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家系调查和对高危人群进行肠镜筛查是发现该病早期患者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腺瘤性息肉 库欣综合征 病例报告 历史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