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位神经胶质组织引起新生儿呼吸道阻塞尸检1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樊峰 吴伟国 +1 位作者 缪杏珍 王三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组织 新生儿 呼吸道阻塞 尸体检查 咽疾病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和异位内膜组织MCP-1、IGF-Ⅰ水平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卢丽萍 潘莉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腹腔液、异位内膜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的变化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及其在病程进展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组:EM患者30例,其中早期病例(Ⅰ~Ⅱ期)10例,晚期病例(Ⅲ...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腹腔液、异位内膜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的变化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及其在病程进展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组:EM患者30例,其中早期病例(Ⅰ~Ⅱ期)10例,晚期病例(Ⅲ期-Ⅳ期)20例;10例无内膜异位症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测定两组腹腔液、内膜组织中MCP-1、IGF-Ⅰ含量。结果观察组腹腔液、内膜组织中MCP-1、IGF-Ⅰ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且早期病例腹腔液MCP-1及异位内膜组织MCP-1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晚期病例,而早期病例腹腔液IGF-Ⅰ水平却明显低于晚期病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MCP-1、IGF-Ⅰ的变化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腹腔液 内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异位胰腺组织1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纪柏 王广义 刘亚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9-529,共1页
关键词 胰腺组织 上消化道溃疡穿孔 连续硬膜外麻醉 小肠 1996年 移动性浊音 剖腹探查术 急诊入院 肝脾触诊 游离气体 腹腔穿刺 入院诊断 20岁 突发性 反跳痛 上腹部 不满意 叩击痛 肠鸣音 压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软组织钙化形成包块一例报告
4
作者 陆玮 季刚 +3 位作者 薛文清 宁琳 朱汉威 冯菡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65-165,共1页
异位软组织钙化形成包块一例报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肾脏内科(200092)陆玮,季刚,薛文清,宁琳,朱汉威,冯菡芳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1995年9月15日因慢性肾炎、尿毒症、肺部感染入院。患者1988年... 异位软组织钙化形成包块一例报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肾脏内科(200092)陆玮,季刚,薛文清,宁琳,朱汉威,冯菡芳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1995年9月15日因慢性肾炎、尿毒症、肺部感染入院。患者1988年3月因乏力、恶心呕吐、四肢抽搐来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钙化 包块 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淋巴结内腮腺组织异位一例
5
作者 罗鸿昌 潘初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6期463-463,共1页
关键词 腮腺淋巴结 腮腺组织 彩超检查 手术治疗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辛小燕 汪宏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9-572,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因其可导致慢性盆腔疼痛、痛经以及不孕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EM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遗传因素等学说都...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因其可导致慢性盆腔疼痛、痛经以及不孕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EM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遗传因素等学说都无法完全解释。免疫学说认为免疫反应异常是导致内膜损伤的起始点,提示免疫反应很可能促进EMS的发生、发展。本文从最近研究比较热门的炎性因子IL-17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IL-17 免疫反应 免疫学说 慢性盆腔疼痛 炎性因子 腹腔液 异位组织 细胞因子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颅窝底小脑组织异位影像表现一例
7
作者 李松涛 汪文胜 +1 位作者 成丽娜 黄泽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50-952,共3页
病史:患者,男,6岁11个月。发现易疲倦6年余,于2009年9月21日入院。患者于出生后家人发现活动相对较少,容易疲倦。上幼儿园时会不定时出现上课易睡着现象,但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四肢抽搐等症状。查体:神志清楚,语言留利,智力正... 病史:患者,男,6岁11个月。发现易疲倦6年余,于2009年9月21日入院。患者于出生后家人发现活动相对较少,容易疲倦。上幼儿园时会不定时出现上课易睡着现象,但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四肢抽搐等症状。查体:神志清楚,语言留利,智力正常。左眼睑略有下垂,双眼视力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向活动良好。嗅觉正常。心肺及腹部均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实验室各项检查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窝 小脑组织 磁共振成像 弥散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以聚羟基乙酸为支架同种异体组织工程化塑形软骨的构建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安科 裴国献 +1 位作者 周国平 陈文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96-999,共4页
目的优化组织工程技术构造塑形同种异体软骨组织的方法.方法酶消化法获取乳兔关节和肋软骨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传代时适当延长胰蛋白酶作用时间.收集第3-4代培养细胞用于实验.将聚羟基乙酸(PGA)塑形后接种软骨种子细胞构建成细胞-PGA复... 目的优化组织工程技术构造塑形同种异体软骨组织的方法.方法酶消化法获取乳兔关节和肋软骨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传代时适当延长胰蛋白酶作用时间.收集第3-4代培养细胞用于实验.将聚羟基乙酸(PGA)塑形后接种软骨种子细胞构建成细胞-PGA复合物,植入成兔皮下(在材料塑形和复合物种植过程中改良传统方法).于种植后不同时间点取材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评价软骨形态和再生情况并与改良前方法比较.结果(1)培养细胞传代时适当延长胰酶作用时间所获软骨细胞活性为(92±2)%,传统方法为(93+2)%(P>0.05).(2)种植后4周,标本呈乳白色,有一定撑力;组织学观察见软骨细胞不成熟,基质含量低,周边有炎细胞浸润.8和12周时,标本呈瓷白色,软骨组织基本成熟,炎细胞浸润不明显.16周时,外观与12周一样,软骨细胞生长良好,新形成的软骨组织内未见血管生长,无炎细胞浸润.结论调整培养细胞传代时胰酶作用时间收获的软骨种子细胞在有免疫力动物体内成软骨效应良好,无明显免疫排斥;PGA塑形和复合物皮下种植方法的改良有利于同种异体组织工程化预定形态软骨组织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乙酸 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学 同种转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致肠梗阻9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斌忠 董来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449-4450,共2页
直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活力的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或侵犯直肠壁,受卵巢激素影响,出现周期性肛门坠胀、里急后重、经期便血、肠梗阻等临床症状的疾病。本病临床较为少见,易误诊或漏诊。
关键词 子宫内膜 乙状结肠 肠梗阻 诊治 生长活力 临床症状 组织 卵巢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切除术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
10
作者 郑辉 王自能 +3 位作者 卢晓晔 周丽丽 林兴会 郑佩娥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5-49,共5页
目的 :利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观察卵巢切除术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方法 :4 7只大鼠在建模后 3周 ,第 2次剖腹 ,观察移植物的生长情况和体积。将已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n =2 3)和卵巢切除术组 (n =2 4 ) ,... 目的 :利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观察卵巢切除术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方法 :4 7只大鼠在建模后 3周 ,第 2次剖腹 ,观察移植物的生长情况和体积。将已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n =2 3)和卵巢切除术组 (n =2 4 ) ,对卵巢切除术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 ,分别观察两组动物成模后 2、4、6和 8周移植物的生长情况和体积。结果 :与建模后 3周时相比 ,成模后 2、4、6和 8周对照组大鼠移植物的生长情况和体积基本保持一致 ,而卵巢切除术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出现萎缩退化并且体积明显缩小 ,术后 4、6和 8周与术后 2周相比 ,作用更明显 ,而术后 4、6和 8周之间无明显差异 ,术后 8周仍可见异位内膜组织存在。组织学检查 ,对照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呈增生状态 ,而卵巢切除术组呈萎缩状态。结论 :卵巢切除术可使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子宫内膜逐渐萎缩退化 ,但未能使其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切除术 子宫内膜 大鼠 发病机理 内膜组织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异位胰腺:胆囊炎并酷似胆源性胰腺炎的罕见原因
11
作者 周金莲 吴继华 +2 位作者 张建中 吉敏 崔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2445-2445,共1页
关键词 胆源性胰腺炎 胰腺 胆囊炎 先天性 反复发作性 组织 十二指肠 个案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皮脂腺异位1例
12
作者 李红娜 刘芳 +3 位作者 胡倩岚 毛昕 张爽 宋旭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6-767,共2页
患者女性,43岁,1个月前出现上腹阻塞感伴下腹坠痛就诊。既往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 52型),复查HPV仍呈高危52型阳性。门诊阴道镜检查发现子宫颈外口黏膜见成簇的、颗粒状黄色丘疹样结节,遂于子宫颈5~6点处取活检行病理检查。
关键词 子宫颈 皮脂腺 异位组织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胰腺致酷似急腹症2例
13
作者 詹光友 王坤 王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1161-1161,共1页
关键词 胰腺组织 急腹症 上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 十二指肠球部 腹部立平片 上腹疼痛 游离气体 黄色液体 手术探查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阳宏伟教授团队研究成果揭示软组织钙化的新机制
14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69,共1页
浙江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系浙江大学李达三·叶耀珍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欧阳宏伟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低氧诱导因子(HIF)2α信号通路调控组织干细胞和祖细胞在局部病理微环境下的异常分化,促进肌腱及心脏瓣膜... 浙江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系浙江大学李达三·叶耀珍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欧阳宏伟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低氧诱导因子(HIF)2α信号通路调控组织干细胞和祖细胞在局部病理微环境下的异常分化,促进肌腱及心脏瓣膜等软组织异位骨性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钙化 浙江大学医学院 组织干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 局部病理 信号通路 医学研究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梅克尔憩室及并发症的MSCT表现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庆航 张繁 +5 位作者 唐广磊 黄训波 张流柳 傅建斌 庞统亮 关键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4-479,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梅克尔憩室(MD)及其并发症的MS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2年12月共13例成人MD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所有患者行平扫和对比增强MSCT扫描,3例行核素扫描。全部病例经临床诊断和手术病理... 目的:探讨成人梅克尔憩室(MD)及其并发症的MS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2年12月共13例成人MD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所有患者行平扫和对比增强MSCT扫描,3例行核素扫描。全部病例经临床诊断和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本组中男12例、女1例,年龄26~79岁,中位年龄3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7例)和便血(6例)。9例伴有贫血,包括轻度7例和中度2例。主要MSCT表现:(1)部位,均位于中下腹部回肠系膜游离缘,10例位于脐中线右侧,2例位于脐中线,1例位于脐中线左侧;(2)形态,表现为局部呈盲袋状突出,憩室长径(58.08±28.36)mm,短径(20.31±13.15)mm;(3)内容物,含有液体13例、气体7例、粪石1例;(4)血供,由肠系膜上动脉回肠分支的卵黄管动脉供血;(5)并发症包括憩室周围炎13例、出血6例、穿孔2例和憩室反套2例。憩室内异位胰腺1例,MSCT表现为明显强化的憩室壁结节。本组有3例行核素扫描,异位胃黏膜显像阳性2例、阴性1例。结论:成人MD具有特征性MSCT表现及临床特点,根据病灶定位及征象可帮助实现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克尔憩室 小肠疾病 异位组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治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文川 徐顺清 +1 位作者 万亮 马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9-540,共2页
关键词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 诊治 胚胎发育过程 椎管内肿瘤 囊性病变 组织 病理证实 临床特点 内胚层 先天性 发病率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T1-A20-NF-κB信号分子在MM中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旭 徐玲 +7 位作者 张帆 徐艳 吴秀丽 杨力建 陈少华 李萡 卢育洪 李扬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异位基因1(MALT1)、A20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因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实时定量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20例MM患者(Ⅰ期7例,Ⅱ期3例,Ⅲ期10例)及21例健...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异位基因1(MALT1)、A20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因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实时定量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20例MM患者(Ⅰ期7例,Ⅱ期3例,Ⅲ期10例)及21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ALT1、A20和NF-κB基因的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作为内参;采用相对定量公式:α^(-△Ct)×100%,分别计算MALT1、A20和NF-κB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MM患者PBMC中的MALT1和A20基因的表达水平较健康人都有明显的降低(P=0.000),而MM中NF-κB基因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健康人组,MALT1和NF-κB的表达水平呈现正相关(P=0.001,r=0.666),而在MM组,MALT1、A20与NF-κB 3种基因均不存在明显相关性。同时,Ⅰ、Ⅱ、Ⅲ期MM患者MALT1基因的表达量较健康人明显降低(P<0.05),A20基因的表达量较健康人明显降低(P<0.01),而Ⅰ、Ⅱ、Ⅲ期MM患者MALT1、A20和NF-κB之间的表达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当MALT1-A20介导的细胞免疫和炎症的信号通路发生异常改变时,可能与MM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M) 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基因1(MALT1) A20 NF-ΚB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