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九龙江支流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应
1
作者 刘杰 方宏达 +5 位作者 李剑捷 刘婉欣 何俊铭 林佳慧 蓝伟斌 郭沛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90-1802,共13页
为探讨异位生态修复技术对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应及去除机理,分析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水体氮形态百分含量影响及不同氮形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文以实际工程九龙江支流浦林溪段污染水体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为依托开展研究。结... 为探讨异位生态修复技术对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应及去除机理,分析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水体氮形态百分含量影响及不同氮形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文以实际工程九龙江支流浦林溪段污染水体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为依托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NH_(4)^(+)-N的去除率平均值为88.03%,显著高于对其他形态氮的去除率(P<0.05),具有最好的去除效应;对水体中总氮(TN)和可溶性总氮(DTN)的去除效应明显,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73.35%和77.67%。泥膜共生高效混凝净水系统对NH_(4)^(+)-N有一定的去除效应,出水NH_(4)^(+)-N浓度为7.72 mg·L^(-1)。生态塘1对NH_(4)^(+)-N去除效应最好且具有稳定性,去除率为63.55%,出水NH_(4)^(+)-N浓度为2.19 mg·L^(-1)。生态塘2处理后NO_(3)^(-)-N、NO_(2)^(-)-N和NH_(4)^(+)-N的出水浓度分别降至0.99、0.73 mg·L^(-1)和0.58 mg·L^(-1)。生态塘3对NO_(3)^(-)-N的去除效应最好,NO_(3)^(-)-N出水浓度为0.64 mg·L^(-1)。在各异位生态修复技术处理单元中,水体氮以可溶性无机氮(DIN)为主要存在形式。泥膜共生高效混凝净水系统、生态塘1、生态塘3中的NH_(4)^(+)-N在DIN中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62.51%、37.02%、37.88%。生态塘2中NO_(3)^(-)-N在DIN中占比最高,为45.23%。各异位生态组合修复处理单元出水不同氮形态与环境因子(溶解氧、温度、pH和浊度)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悬浮污泥滤沉技术、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沉水植物直接吸收及植物增效作用实现对不同形态氮的去除,其对污染水体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 不同形态氮 去除效应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对九龙江支流水体不同形态磷的净化效果
2
作者 韩笑羽 方宏达 +8 位作者 李剑捷 骆冰儿 林佳慧 王馨 刘婉欣 何俊铭 翟佳玉 蓝伟斌 郭沛涌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8-596,606,共10页
采用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研究九龙江支流浦林溪污染水体不同形态磷净化效果及其对磷形态百分比的影响,并分析了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各处理单元水体磷形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对总磷(TP)、溶解态总磷(D... 采用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研究九龙江支流浦林溪污染水体不同形态磷净化效果及其对磷形态百分比的影响,并分析了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各处理单元水体磷形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对总磷(TP)、溶解态总磷(DTP)、可溶性正磷酸盐(DP)和颗粒态磷(PP)的平均总去除率分别为84.3%、84.4%、90.8%和78.9%,其中对DP净化效果最好。在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各处理单元中,当原水水体中磷浓度较低时,泥膜共生高效混凝净水系统对TP、DTP和DP的净化效果良好,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81.4%、76.0%、84.8%,对PP的平均去除率可达66.7%;当原水水体中磷浓度较高时,泥膜共生高效混凝净水系统对TP、DTP和D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7.8%、44.6%和45.8%,对PP的净化效果显著,平均去除率可达93.2%。当泥膜共生高效混凝净水系统出水水体磷浓度较低时,对TP和DTP的净化效果均表现为生态塘Ⅱ>生态塘Ⅰ,而对DP对TP、DTP的净化效果表现为生态塘Ⅰ>生态塘Ⅱ。对PP的净化效果均表现为生态塘Ⅱ>生态塘Ⅰ。生态塘Ⅲ对TP、DTP的净化效果存在波动,对DP的净化效果较为显著,平均去除率可达94.1%,对PP的净化效果一般。除泥膜共生高效混凝净水系统出水外,浦林溪污染水体和经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处理的水体磷形态均以PP为主,不同形态磷占总磷百分比依次为PP>DTP>DP。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不同处理单元水体各形态磷与pH、水温和溶解氧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组合修复系统 磷素 总磷 净化效果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修复技术的可持续性评价--以原位稳定/固化技术和异位填埋技术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青青 罗启仕 +1 位作者 郑伟 李小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8-314,共7页
土壤修复技术的可持续性是评价土壤修复工程的可持续性和选择土壤修复技术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上海某重大工程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为例,运用多标准分析法(MCA),从人体健康、社会、能源消耗以及环境保护等角度,对两种典型的修复技术(原... 土壤修复技术的可持续性是评价土壤修复工程的可持续性和选择土壤修复技术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上海某重大工程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为例,运用多标准分析法(MCA),从人体健康、社会、能源消耗以及环境保护等角度,对两种典型的修复技术(原位稳定/固化,异地填埋)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稳定/固化技术是一种较为经济且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的修复方法:填埋技术不仅经济成本较高,而且温室气体排放种类多,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较为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 技术可持续性 稳定/固化 填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石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组合模式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赵方莹 徐邦敬 +2 位作者 周连兄 曹玉亭 宋瑞莲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4-26,共3页
以采石形成坡面的植被恢复为例,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因地制宜采用了生态植被毯铺设、挂双向格栅+植被恢复基材喷附+生态植被毯、客土大苗造林、浆砌石坡脚挡墙+攀缘植物垂直绿化、简易植被恢复基材喷附、挂三围网+植被恢复基材喷附、... 以采石形成坡面的植被恢复为例,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因地制宜采用了生态植被毯铺设、挂双向格栅+植被恢复基材喷附+生态植被毯、客土大苗造林、浆砌石坡脚挡墙+攀缘植物垂直绿化、简易植被恢复基材喷附、挂三围网+植被恢复基材喷附、生态植被袋、岩面容器苗垂直绿化、清淤土整地+撒播植物种子、生态灌浆+植被毯铺设等10项技术组合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生态修复效果,为其他类似坡面的植被恢复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边坡 生态修复 技术组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肉牛场粪污异位发酵床处理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利祥 《中国畜牧业》 2022年第5期38-40,共3页
随着畜禽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也逐渐严重,受到畜牧从业者的广泛关注。畜禽养殖粪污的科学处理、合理利用是畜禽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现阶段畜禽粪污的微生物发酵... 随着畜禽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也逐渐严重,受到畜牧从业者的广泛关注。畜禽养殖粪污的科学处理、合理利用是畜禽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现阶段畜禽粪污的微生物发酵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异位微生物发酵床技术是目前规模化畜禽养殖中一种新型的粪污处理技术,为实现畜禽养殖的无害化排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技术 畜禽养殖 畜禽生态养殖 畜禽粪污 发酵床 牛场粪污 畜禽粪便污染 养殖粪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黑臭河道底泥生态疏浚技术进展 被引量:45
6
作者 曹承进 陈振楼 +3 位作者 王军 黄民生 钱嫦萍 柳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42,共11页
通过调研国内外生态疏浚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从技术特点、技术流程、技术原理、技术参数、技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的应用前景等方面介绍了底泥生态疏浚技术的基本情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开展共性技术集成研究,力求凝炼出适用于我... 通过调研国内外生态疏浚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从技术特点、技术流程、技术原理、技术参数、技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的应用前景等方面介绍了底泥生态疏浚技术的基本情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开展共性技术集成研究,力求凝炼出适用于我国城市黑臭河道内源(底泥)污染异位处理的共性技术,为我国城市河道污染控制工程提供技术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黑臭河道 生态疏浚 底泥处理 共性技术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污染场地风险管理与修复技术筛选 被引量:57
7
作者 赵勇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26-1433,共8页
国际上对于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控制与修复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已有成功的修复实例。我国虽然起步晚,但非常重视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地下水污染调查,并进行了地下水污染的防治规划。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已经逐渐进入... 国际上对于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控制与修复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已有成功的修复实例。我国虽然起步晚,但非常重视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地下水污染调查,并进行了地下水污染的防治规划。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已经逐渐进入示范性研究阶段。面对地下水污染场地风险管理的不同方法,以及众多的污染修复技术,如何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如何在各种各样的修复技术中筛选合适的技术或技术组合,对于地下水污染场地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分析了发达国家地下水污染风险管理策略,结合在地下水污染场地研究方面的经验,对一些主要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考虑污染物特征、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筛选过程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风险管理 修复 修复 自然衰减 修复技术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态修复的现状及国外生态修复的启示 被引量:25
8
作者 陈瑶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3-188,192,共7页
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损耗了自然资源,不可逆地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需要自然或者人为干预的生态修复,逐步恢复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政府环境治理项目中对污染减排、环境监测的财政拨款状况;其次分别从河流生... 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损耗了自然资源,不可逆地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需要自然或者人为干预的生态修复,逐步恢复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政府环境治理项目中对污染减排、环境监测的财政拨款状况;其次分别从河流生态修复、海岸湿地生态修复、污染场地生态修复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不同生态修复种类中的政策支撑、工程实施、融资状况、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指出我国生态修复在政策体系、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修复经验,提出我国生态修复产业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现状分析 污染场地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代朝猛 张峻博 +1 位作者 李彦 段艳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13,共7页
结合近年来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学科发展需求,对异位生物、异位淋洗、原位化学、原位生物4种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研究发展情况和发展方向进行论述。以期为我国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值得关... 结合近年来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学科发展需求,对异位生物、异位淋洗、原位化学、原位生物4种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研究发展情况和发展方向进行论述。以期为我国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值得关注的是:异位淋洗修复技术中,新型螯合型表面活性剂N-十二酰基乙二胺三乙酸分子具有亲水亲油两性结构,能同时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生物修复技术中,在有些地质条件复杂的环境很难向地下水中输送氧气,强化厌氧生物修复处理技术可能是去除污染物最有效的解决方法;EK-PRB-EDTA联合修复技术能够对污染物的去除产生协同增强作用,比单一的修复技术更有效果,未来联合多种修复技术用来修复地下水污染将是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污染 修复 修复 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0
作者 贺亚雪 代朝猛 +1 位作者 苏益明 张亚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6,共6页
从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污染源入手,叙述了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国内外在地下水重金属防治技术上已有的一些方法和实践,提出今后在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值得关注的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中,Geobac... 从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污染源入手,叙述了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国内外在地下水重金属防治技术上已有的一些方法和实践,提出今后在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值得关注的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中,Geobacter和Shewanella等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产生纳米线,使微生物摆脱了需要直接接触胞外电子受体才能传递电子的限制,提高降解效率,非常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重金属污染 修复技术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苯类易挥发有机污染土壤异位低温热脱附实例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湘徽 祝欣 +3 位作者 龙涛 邓绍坡 林玉锁 胡韬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0-674,共5页
针对南京市某大型化工企业退役场地,结合场地修复目标,使用生石灰对场地氯苯类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污染土壤进行异位低温热脱附处理。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去除土壤中的VOCs,处理后各污染物去除率均达85%以上。在现场试验... 针对南京市某大型化工企业退役场地,结合场地修复目标,使用生石灰对场地氯苯类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污染土壤进行异位低温热脱附处理。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去除土壤中的VOCs,处理后各污染物去除率均达85%以上。在现场试验中,采用专业土壤修复设备KH200进行土壤破碎和药剂混合,处理过程全封闭运行,可有效降低扬尘等问题。通过投加生石灰提高土壤温度、降低土壤含水量的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土壤中VOCs的解吸和挥发,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土壤修复技术,经过KH200修复设备处理后土壤中各污染物均达到场地修复目标,具备工程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设备 低温热脱附 氯苯 易挥发性有机物 土壤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同燕 胡伟武 +1 位作者 李文奇 冯传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01期29-32,共4页
结合近几年来世界上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各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主要介绍了实践应用中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三种较为典型的处理技术,即异位修复技术、监测自然衰减技术、原位修复技术。然后重点总结了抽出处理、可渗透... 结合近几年来世界上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各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主要介绍了实践应用中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三种较为典型的处理技术,即异位修复技术、监测自然衰减技术、原位修复技术。然后重点总结了抽出处理、可渗透反应墙、地下水曝气、原位生物修复等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技术修复机理、修复对象和适用特点,为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现场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还对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展望,提出了地下水修复技术便于野外实践的有利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污染修复 修复技术 监测天然衰减技术 修复技术 可渗透反应墙 地下水曝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动态预复垦理论分析及工程实践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学良 杜亚敏 +1 位作者 郭鑫 余洋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1,共6页
在我国东部高潜水位矿区,由于单一厚煤层和多煤层的长时间无序开采,形成了大面积的非稳沉区及积水区,致使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若不及时治理则会导致治理成本增加、复垦效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本着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过程管... 在我国东部高潜水位矿区,由于单一厚煤层和多煤层的长时间无序开采,形成了大面积的非稳沉区及积水区,致使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若不及时治理则会导致治理成本增加、复垦效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本着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过程管理”与“防治结合”的理念,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动态预复垦从原理、优势、关键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动态预复垦的整体技术体系与实施方法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动态预复垦能够将采矿与复垦有效结合,通过合理分区、科学确定标高、表土有效剥覆等手段,可有效保护和利用浅部耕作土层的土地资源,缩短土地恢复治理时间,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潜水矿区 开采沉陷 动态预复垦 关键技术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