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幼龄大鼠异位气管移植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辜淑君 陈德晖 +3 位作者 张抗抗 麦凯琳 顾莹莹 古梓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99-2304,共6页
目的:利用国内两种常见幼龄大鼠品系构建异位气管移植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的动物模型模拟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方法:Wistar大鼠63只和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2大组,即异型移植(SW,n=42)组:SD(供体,n=21)→Wi... 目的:利用国内两种常见幼龄大鼠品系构建异位气管移植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的动物模型模拟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方法:Wistar大鼠63只和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2大组,即异型移植(SW,n=42)组:SD(供体,n=21)→Wistar(受体,n=21)和同型移植(WW,n=42)组:Wistar(供体,n=21)→Wistar(受体,n=21),2组受体大鼠颈背部皮下组织植入供体气管,分别于移植后第7、14和28天收取供体移植气管,每个时段收取7只受体大鼠的样本。不同时点分别采集供体移植气管及受体大鼠肺组织。对移植气管和受体大鼠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观察不同时段内各标本的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供体移植气管上皮细胞的完整程度、黏膜下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及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与同型移植组比较,异型移植组在气管移植后不同时段移植气管和受体肺组织病变较为显著,主要表现为移植气管上皮细胞脱落,气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气管管腔闭塞;受体肺组织细支气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气管上皮细胞脱落,细支气管黏膜褶皱增多,纤维化明显,伴有小血管管壁增厚。结论:成功构建了异型气管异位移植幼龄大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提供了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 大鼠 异位气管移植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同种气管异位移植建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动物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学海 魏翔 +7 位作者 吴黎 李双 徐利军 胡敏 张毅 周雁荣 陈涛 潘铁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是临床肺移植后主要致死因素且发病机制不清,拟用小鼠气管异位移植模拟OB的病变过程,为研究OB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小鼠分成同基因移植对照组(BALB/C→BALB/C)与异基因移植实验组(BALB/C→C57BL/6)两大组,供体... 目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是临床肺移植后主要致死因素且发病机制不清,拟用小鼠气管异位移植模拟OB的病变过程,为研究OB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小鼠分成同基因移植对照组(BALB/C→BALB/C)与异基因移植实验组(BALB/C→C57BL/6)两大组,供体小鼠气管移植到受体小鼠背部两侧皮下,术后3、7、14、21、28 d取出气管移植物,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比较组织形态改变,统计分析其上皮覆盖率和管腔闭塞率。结果共完成70例小鼠气管同种异位移植手术,手术成功率94.3%。不同取材时间,同基因对照组和异基因实验组气管移植物苏木精-伊红染色有不同改变,其中以术后21 d实验组气管移植物OB改变最为典型,而对照组气管移植物组织结构基本正常,此时上皮覆盖率两组分别为:0%和(92±6)%,管腔闭塞率两组分别为:(73±12)%和<3%,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小鼠气管异位移植成功模拟肺移植后OB的病变过程,术后21 d可作为研究OB的重要时间点。手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技术稳定。适用于临床肺移植术后OB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 气管移植 移植 模型 动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