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梁超
沈才英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CHF 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 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52 例仅进行常规抗心力衰...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CHF 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 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52 例仅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疗程28 日.治疗前后采用24h 动态心电图进行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的观察.结果:各组治疗后室性异搏次数和室上性异搏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异位搏动次数的减少更显著;各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DNN,SDANN,PNN50 和RMSSD 均显著增加,但治疗组较对照组SDNN,SDANN,PNN50 增加更为明显.结论:CHF 常规治疗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更好的减少室上性和室性异位搏动次数,并明显增加其HRV,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异位搏动
心率变
异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妊娠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
6
2
作者
种甲
杨杰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由于女性妊娠期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妊娠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非妊娠期高。另外,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许多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能够存活到生育年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妊娠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妊娠期最常见的心...
由于女性妊娠期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妊娠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非妊娠期高。另外,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许多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能够存活到生育年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妊娠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妊娠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及房性异位搏动,其比例约为50%~60%,其中多数产后自行缓解[1,2]。治疗方面,应时刻警惕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可能对胎儿造成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妊娠前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搏动
致心律失常作用
现代医学技术
血流动力学
诊治现状
多非利特
室上性心动过速
氟卡尼
伊布利特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断治疗及管理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开宇
王川
+1 位作者
李一飞
华益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460-466,共7页
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AVB)、长QT综合征(LQTS)、其他离子通道病以及房性期前收缩(APB)伴传导阻滞等。部分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能在产前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类型产前诊断存在困难;相对于胎儿快速性心律...
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AVB)、长QT综合征(LQTS)、其他离子通道病以及房性期前收缩(APB)伴传导阻滞等。部分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能在产前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类型产前诊断存在困难;相对于胎儿快速性心律失常而言,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预后相对较差、产前干预手段有限且疗效不尽如意,导致这一领域研究进展较慢。但面对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近5年学者们逐渐突破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
房性期前收缩
快速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
产前诊断
胎心率
室性期前收缩
异位搏动
离子通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律失常的发生原理
4
作者
黄元勋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78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一切活的生物组织,无论是在休止状态,还是在进行功能活动时,都显示有电的现象。应用微电极研究心室肌纤维的电活动,如图1示。将两个引导电极置于静止状态的心肌纤维表面,由于其细胞膜呈极化状态,即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电极间无电位差产生...
一切活的生物组织,无论是在休止状态,还是在进行功能活动时,都显示有电的现象。应用微电极研究心室肌纤维的电活动,如图1示。将两个引导电极置于静止状态的心肌纤维表面,由于其细胞膜呈极化状态,即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电极间无电位差产生(图1A~B)。若将其中的一个微电极,刺入心肌纤维内,则立即描记出跨膜电位,如图1B~C,表明细胞内的电位比细胞外大约低90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房肌
传导时间
传导阻滞
动作电
位
单向阻滞
纤维网
不应期
反拗期
隐性传导
希氏束
房室传导束
复极化
折返途径
折返激动
自律细胞
自动除极速度
过早
搏动
传导障碍
异位搏动
跨膜电
位
除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梁超
沈才英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105-10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CHF 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 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52 例仅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疗程28 日.治疗前后采用24h 动态心电图进行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的观察.结果:各组治疗后室性异搏次数和室上性异搏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异位搏动次数的减少更显著;各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DNN,SDANN,PNN50 和RMSSD 均显著增加,但治疗组较对照组SDNN,SDANN,PNN50 增加更为明显.结论:CHF 常规治疗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更好的减少室上性和室性异位搏动次数,并明显增加其HRV,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异位搏动
心率变
异
性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妊娠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
6
2
作者
种甲
杨杰孚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心内科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8-410,共3页
文摘
由于女性妊娠期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妊娠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非妊娠期高。另外,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许多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能够存活到生育年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妊娠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妊娠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及房性异位搏动,其比例约为50%~60%,其中多数产后自行缓解[1,2]。治疗方面,应时刻警惕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可能对胎儿造成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妊娠前3个月。
关键词
异位搏动
致心律失常作用
现代医学技术
血流动力学
诊治现状
多非利特
室上性心动过速
氟卡尼
伊布利特
心血管系统
分类号
R714.252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断治疗及管理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开宇
王川
李一飞
华益民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科妇儿疾病与出生缺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西部妇幼研究院
出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460-46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136
81270226
+2 种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SZ0009
成都市科技项目:2014-HM01-00006-SF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935
文摘
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AVB)、长QT综合征(LQTS)、其他离子通道病以及房性期前收缩(APB)伴传导阻滞等。部分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能在产前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类型产前诊断存在困难;相对于胎儿快速性心律失常而言,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预后相对较差、产前干预手段有限且疗效不尽如意,导致这一领域研究进展较慢。但面对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近5年学者们逐渐突破困境。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
房性期前收缩
快速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
产前诊断
胎心率
室性期前收缩
异位搏动
离子通道病
分类号
R714.5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律失常的发生原理
4
作者
黄元勋
机构
吉林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室
出处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78年第1期110-117,共8页
文摘
一切活的生物组织,无论是在休止状态,还是在进行功能活动时,都显示有电的现象。应用微电极研究心室肌纤维的电活动,如图1示。将两个引导电极置于静止状态的心肌纤维表面,由于其细胞膜呈极化状态,即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电极间无电位差产生(图1A~B)。若将其中的一个微电极,刺入心肌纤维内,则立即描记出跨膜电位,如图1B~C,表明细胞内的电位比细胞外大约低90mv。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房肌
传导时间
传导阻滞
动作电
位
单向阻滞
纤维网
不应期
反拗期
隐性传导
希氏束
房室传导束
复极化
折返途径
折返激动
自律细胞
自动除极速度
过早
搏动
传导障碍
异位搏动
跨膜电
位
除极化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梁超
沈才英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妊娠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治现状
种甲
杨杰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断治疗及管理进展
周开宇
王川
李一飞
华益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心律失常的发生原理
黄元勋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7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