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脉冲电化学检测法测定重组人生长激素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荔 林碧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8-313,共6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脉冲电化学检测(PED)法测定了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中的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rhGH样品经超滤离心后,用超纯水提取,经C18色谱柱分离,用脉冲电化学器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添加0.02~0.10...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脉冲电化学检测(PED)法测定了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中的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rhGH样品经超滤离心后,用超纯水提取,经C18色谱柱分离,用脉冲电化学器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添加0.02~0.10 mg/L的IPTG,其回收率为100%~102%,相对标准偏差(n=3)小于10%。在优化的条件下,IPTG的检出限可达1μg/L(0.1 pmol,25μL)。该方法简便高效,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回收率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脉冲电化学检测 巯基 化学物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 重组人生长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响应钙信号转录因子MdbHLH2原核表达分析
2
作者 苟莎莎 安欣 +3 位作者 张玮玮 胡康棣 张华 姚改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35,共4页
转录因子MdbHLH2能响应钙信号且影响苹果采后贮藏的性能。为进一步探究其结构和功能,文章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MdbHLH 2基因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全长,连接至pMAL-c2X原核表达载体,并将重... 转录因子MdbHLH2能响应钙信号且影响苹果采后贮藏的性能。为进一步探究其结构和功能,文章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MdbHLH 2基因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全长,连接至pMAL-c2X原核表达载体,并将重组质粒转入表达菌株Rosetta(DE3);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MBP标签的MdbHLH2重组蛋白,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检测出MdbHLH2-MBP的重组表达蛋白。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MdbHLH2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转录因子MdbHLH2 原核表达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SS)基因在pET-32表达系统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永庆 刘文波 +3 位作者 潘杰彦 杜念兴 陈溥言 赵国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5,共5页
分别将SS基因克隆至pET 32a和pET 32c表达系统中 ,得到重组质粒SS N/X和SS N/S。实验结果表明 ,SS N/X Thioredoxin (硫氧还原蛋白 )和SS N/S Thioredoxin融合蛋白在IPTG (异丙基硫代 β D半乳糖苷 )诱导 3h后(37℃ )表达产量最高 ,约... 分别将SS基因克隆至pET 32a和pET 32c表达系统中 ,得到重组质粒SS N/X和SS N/S。实验结果表明 ,SS N/X Thioredoxin (硫氧还原蛋白 )和SS N/S Thioredoxin融合蛋白在IPTG (异丙基硫代 β D半乳糖苷 )诱导 3h后(37℃ )表达产量最高 ,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30 %左右。 0 0 5~ 1mmol·L-1IPTG对SS融合蛋白表达产量的影响并不太大 ,0 0 5mmol·L-1IPTG即可达到有效的诱导效果 ,但单位体积内的表达产量以 0 5mmol·L-1时为最高。乳糖诱导 4h(37℃ )的效果明显低于IPTG ,但当培养时间延长至 8h时 ,2 0mg·mL-1的乳糖可达到与IPTG同样的诱导效果 ,10和 5mg·mL-1的乳糖也可接近IPTG的诱导效果。SS N/X融合蛋白在 2 6℃表达时 ,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 ,占75 8% ,包涵体仅占 2 4 2 % ;而SS N/S融合蛋白则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占 6 0 2 % ,可溶性蛋白仅占 39 8%。SS可溶性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SS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基因 pET-32表达系统 高效表达 异丙基-β-d-乳糖 IPTG 乳糖 融合蛋白 动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J-1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和鉴定
4
作者 曲伟 蒲小平 Hiroyoshi Ariga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27-1628,共2页
Nagakubo等[1]在1997年发现并报道了DJ-1之后,人们研究发现DJ-1基因突变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相关[2],此外,DJ-1还具有转录调控、抗氧化应激等功能[3-4]。目前DJ-1逐渐成为PD的研究热点,但国内尚未见有关DJ-1蛋白原核... Nagakubo等[1]在1997年发现并报道了DJ-1之后,人们研究发现DJ-1基因突变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相关[2],此外,DJ-1还具有转录调控、抗氧化应激等功能[3-4]。目前DJ-1逐渐成为PD的研究热点,但国内尚未见有关DJ-1蛋白原核表达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J-1 帕金森病 原核表达 大肠杆菌 氧化应激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TG与乳糖联合诱导重组大肠杆菌右旋糖酐蔗糖酶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攀峰 张洪斌 胡雪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5-188,共4页
研究异丙基硫代-β-D-呋喃半乳糖苷(isopropyl-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与乳糖联合诱导重组大肠杆菌右旋糖酐蔗糖酶表达的效果。在利用IPTG和乳糖分别作为诱导剂对右旋糖酐蔗糖酶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ET28-de... 研究异丙基硫代-β-D-呋喃半乳糖苷(isopropyl-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与乳糖联合诱导重组大肠杆菌右旋糖酐蔗糖酶表达的效果。在利用IPTG和乳糖分别作为诱导剂对右旋糖酐蔗糖酶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ET28-dexYG进行诱导表达的基础上,尝试将此两种诱导剂联合使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获得较好的表达效果。在获得最佳培养基的基础上,考察菌体IPTG与乳糖的联合加入量、菌体浓度、诱导时间对右旋糖酐蔗糖酶表达的影响。在菌浓(OD600 nm)达到3.0时,加入0.1 mmol/L IPTG 95μL+2.5 g/L乳糖,25℃混合诱导培养4 h,酶活力最高,达到40.44 U/mL。IPTG与乳糖联合诱导重组大肠杆菌右旋糖酐蔗糖酶表达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基-β-d-吡喃乳糖 乳糖 右旋糖酐蔗糖酶 表达 联合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依赖IPTG诱导产木糖醇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 被引量:5
6
作者 唐梅 蔡松 +3 位作者 杨东成 付声亮 王金华 王永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3-179,共7页
该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不依赖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产木糖醇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工程菌,并研究启动子、质粒拷贝数、诱导剂IPTG的添加、基因xylA和xylB的敲除以及木糖含量对工程菌发酵产木糖醇的影响。... 该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不依赖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产木糖醇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工程菌,并研究启动子、质粒拷贝数、诱导剂IPTG的添加、基因xylA和xylB的敲除以及木糖含量对工程菌发酵产木糖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速为200 r/min时,E.coli AI07/pWYZ-1(启动子为lacP)的木糖醇产量是E.coli AI07/pAGI02(启动子为pflB-p6)的1.8倍;E.coli AI07/pWYZ-2(中拷贝质粒pBR322)的木糖醇产量高于E.coli AI07/pWYZ-1(高拷贝质粒pUC19),分别为19.56 g/L、7.90 g/L;是否添加诱导剂IPTG对E.coli AI07/pWYZ-2产木糖醇影响不大,且在发酵96 h时,木糖醇产量极显著高于E.coli AI05/pWYZ-2(P<0.01),其在不添加IPTG的条件下,当木糖初始质量浓度为80 g/L,发酵时间为108 h时,木糖醇产量达48.7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 木糖醇 xylI基因 启动子 质粒拷贝数 大肠杆菌 高渗漏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性免疫活性肽在E.coli BL21中分泌表达的诱导条件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胡迪 张少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8-203,共6页
设计4个乳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目的基因后,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TYB11,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中,通过改变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的浓度、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设计正交试验来优化乳源活性小肽的IPTG... 设计4个乳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目的基因后,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TYB11,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中,通过改变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的浓度、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设计正交试验来优化乳源活性小肽的IPTG诱导表达条件,使目的蛋白可在E.coli BL21中高效表达。依据15%SDS-PAGE电泳分析得到融合蛋白的表达量,选出最适诱导条件为IPTG终浓度0.1~0.2mmol/L,在12~15℃条件下培养20h,得到大小为59.2kD左右的融合目的蛋白,其表达量可占总蛋白表达量的40%,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性免疫活性肽 pTYB11 原核表达 异丙基-β-d-吡喃乳糖 诱导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