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锅法和两步法合成脲-异丁醛-甲醛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红强 张一甫 曾幸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7,共4页
以脲、异丁醛和甲醛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采用"一锅法"和"两步法"合成了脲-异丁醛-甲醛(UIF)树脂,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热失重(TG)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合成UIF树脂... 以脲、异丁醛和甲醛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采用"一锅法"和"两步法"合成了脲-异丁醛-甲醛(UIF)树脂,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热失重(TG)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合成UIF树脂过程中,异丁醛上的α氢原子和脲中的胺基氢原子均参与Mannich反应;"两步法"合成的UIF树脂产率、软化点及分子量较高,分子量分布较窄,副反应少,而"一锅法"合成UIF树脂的耐热性较好,羟基值较高;两种方法合成的UIF树脂均具有优良的耐热黄变和抗紫外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锅法 两步法 脲--甲醛 耐热黄变性 抗紫外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UV固化脲-异丁醛-甲醛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2
作者 汪昭玮 张婷 +2 位作者 黄国辉 崔艳艳 刘晓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6-168,共3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丙烯酸羟乙酯(HEA)改性脲-异丁醛-甲醛树脂(UIFR),通过两步法合成了一种含碳碳双键可紫外光(UV)固化的脲-异丁醛-甲醛树脂(UVUIF)。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适宜的反应条件为:第一步反应...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丙烯酸羟乙酯(HEA)改性脲-异丁醛-甲醛树脂(UIFR),通过两步法合成了一种含碳碳双键可紫外光(UV)固化的脲-异丁醛-甲醛树脂(UVUIF)。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适宜的反应条件为:第一步反应温度70℃,催化剂用量0.10wt%;第二步反应温度60℃。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合成的UVUIF结构中已引入了光敏性的碳碳双键。经UV辐射固化后,固化膜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硬度和附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甲醛树脂 UV固化 合成 UV固化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官能UV固化脲-异丁醛-甲醛树脂的合成
3
作者 邹庆鹏 黄国辉 +1 位作者 崔艳艳 刘晓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6-119,共4页
脲-异丁醛-甲醛树脂(UIF)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涂料助剂,可以改善涂膜的硬度、光泽和附着力等性能。将其应用在光固化涂料体系中,因其分子结构不含能固交联固化的活性基团,无法参与固化成膜,所以固化膜的耐溶剂性与耐化学试剂性较差。以硼... 脲-异丁醛-甲醛树脂(UIF)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涂料助剂,可以改善涂膜的硬度、光泽和附着力等性能。将其应用在光固化涂料体系中,因其分子结构不含能固交联固化的活性基团,无法参与固化成膜,所以固化膜的耐溶剂性与耐化学试剂性较差。以硼氢化钠、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改性UIF,通过预封端法制备了六官能UV固化脲-异丁醛-甲醛树脂(UVUIF)。对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进行了探讨与研究。该树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添加到涂料中,可以改善涂膜附着力、硬度、光泽度,减少光固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甲醛树脂 六官能度 光固化涂料 涂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e-pot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urea-isobutyraldehyde-formaldehyde resin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一甫 曾幸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80-84,共5页
Urea-isobutyraldehyde-formaldehyde (UIF) resin was synthesized from urea, isobutyraldehyde, and formaldehyde using sulfuric acid as a catalyst by one pot method. The effects of molar ratios of isobutyraldehyde to form... Urea-isobutyraldehyde-formaldehyde (UIF) resin was synthesized from urea, isobutyraldehyde, and formaldehyde using sulfuric acid as a catalyst by one pot method. The effects of molar ratios of isobutyraldehyde to formaldehyde (n(I)/n(F)) and aldehyde to urea (n(A)/n(U)) on the yield, hydroxyl value (vs KOH) and softening point of the resin were investigated. The structure of the resin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1H-NMR and 13C-NMR.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molar ratio of urea to isobutyraldehyde to formaldehyde (n(U)/n(I)/n(F)) is 1.0/3.0/3.0, the yield UIF resin is 67.1%, and the softening point and hydroxyl value are 88 ℃ and 37 mg/g, respectively. The FT-IR, 1H-NMR and 13C-NMR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ctam is formed by aminomethylation from urea, isobutyraldehyde, and formaldehy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EA ISOBUTYRALDEHYDE FORMALDEHYDE RESIN synthesis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