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凝胶注模成型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
1
作者 孙宁 杨海玲 +4 位作者 王志 孙孟勇 史国普 冀珺 李庆刚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06,共6页
以不同粒径的氮化硅粉为原料,采用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凝胶注模成型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研究不同粒径氮化硅颗粒在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及氮化硅颗粒浆料的流变性能,对烧结样品的物相、微观形貌和结构以及介电性能... 以不同粒径的氮化硅粉为原料,采用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凝胶注模成型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研究不同粒径氮化硅颗粒在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及氮化硅颗粒浆料的流变性能,对烧结样品的物相、微观形貌和结构以及介电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粒径小于0.5μm的氮化硅颗粒在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水溶液中更易团聚而沉降,氮化硅颗粒浆料的黏度、切应力比粒径为1~3μm的氮化硅颗粒浆料的大;不同粒径原料制备的氮化硅陶瓷的主晶相为α-氮化硅和β-氮化硅,样品的烧结收缩率、密度差异较小,孔隙率约为20%,抗弯强度均大于40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氮化硅陶瓷 凝胶注模成型 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改性的丙烯-丁烯共聚物的溶度参数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大壮 董雪茹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6,共6页
在聚烯烃分子上接枝马来酸酐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分子的极性.在比较了多种处理方法之后,提出了一种用缔合力参数和溶度参数表示的新的二维方法处理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丙烯丁烯共聚物溶解度数据.溶剂的缔合力参数可以用Hansen的三维溶度参... 在聚烯烃分子上接枝马来酸酐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分子的极性.在比较了多种处理方法之后,提出了一种用缔合力参数和溶度参数表示的新的二维方法处理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丙烯丁烯共聚物溶解度数据.溶剂的缔合力参数可以用Hansen的三维溶度参数计算出来.结果发现可溶区的形状是一个椭圆,这个椭圆可以用来表示聚合物溶度参数的范围.PPB-MAH的缔合力参数可以用来量化表示其分子极性,椭圆方程可以用作溶剂的可溶性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改性 丙烯-丁烯共聚物 溶度参数 接枝共聚 分子极性 聚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久芬 周海骏 +1 位作者 姜丽萍 冷国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63,共4页
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 (R- SMA树脂 )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较低的熔体粘度 ,优异的加工性能 ,能与多种高分子材料进行共混。本文以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为引发剂 ,环己酮为溶剂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 R- SMA树脂。讨论了加料方式... 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 (R- SMA树脂 )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较低的熔体粘度 ,优异的加工性能 ,能与多种高分子材料进行共混。本文以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为引发剂 ,环己酮为溶剂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 R- SMA树脂。讨论了加料方式对聚合物结构的影响、组成与流动性能的关系。并用 13C-N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 合成 表征 耐热性 熔体粘度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柴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其降滤效果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婷 汪树军 +2 位作者 刘红研 张海宽 白丽萍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8-582,共5页
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AMV)三元共聚物,以AMV三元共聚物为柴油降凝剂,测定了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单体和AMV三元共聚物的红外谱图,分析了影响AMV三元共聚物降滤效果的主要因素,将一种α-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的AM... 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AMV)三元共聚物,以AMV三元共聚物为柴油降凝剂,测定了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单体和AMV三元共聚物的红外谱图,分析了影响AMV三元共聚物降滤效果的主要因素,将一种α-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的AMV三元共聚物与两种市售降凝剂分别进行复配,比较了复配前后的降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体α-甲基丙烯酸十六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4.0:1.0:2.0,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5h,引发剂用量5.0g/mol的条件下合成的AMV三元共聚物可将柴油冷滤点降低3~4℃。AMV三元共聚物与宜兴EVA降凝剂复配后,对大庆5#柴油和济南0#柴油的降滤性能提高;与德国DODIFLOW4744降凝剂复配后,对辽河0#柴油的降滤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基丙烯酸酯 马来酸酐 醋酸乙烯酯 共聚物 柴油降凝剂 冷滤点 复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黄华 程莹 张隐西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4-78,共5页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乙烯 1 辛烯共聚物 (POE)接枝马来酸酐 (MAH) ,讨论了引发剂、单体、交联抑制剂用量对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引发剂双 2 ,5、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及自制复配引发剂的比较 ,发现采用自制复配引发剂并加...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乙烯 1 辛烯共聚物 (POE)接枝马来酸酐 (MAH) ,讨论了引发剂、单体、交联抑制剂用量对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引发剂双 2 ,5、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及自制复配引发剂的比较 ,发现采用自制复配引发剂并加入适量交联抑制剂可以在获得较高接枝率的同时 ,降低接枝产物的凝胶率 ,得到流动性好的无色或浅黄色的POE g MAH。接枝改性产物应用于氢氧化铝填充聚乙烯体系和超强超韧尼龙体系 ,均获得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1-辛烯共聚物 熔融接枝 马来酸酐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钙对尼龙6/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共混体系形态与结晶行为影响的流变学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典新 郑强 +2 位作者 李诚 许恩惠 鲁圣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0-95,共6页
利用流变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氯化钙(CaCl2)含量对尼龙6(PA6)/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共混体系形态与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CaCl2含量的增加,PA6的成核温度、晶体形成及生长温度均向低... 利用流变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氯化钙(CaCl2)含量对尼龙6(PA6)/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共混体系形态与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CaCl2含量的增加,PA6的成核温度、晶体形成及生长温度均向低温方向移动,成核密度、成核速率均表现出减小的趋势。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随着CaCl2含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相容性变好。综合得知,流变学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CaCl2与PA6络合后复合体系的结晶行为,在研究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变化以及PA6结晶受限机理时,它不失为一种有效,较客观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 氯化钙 结晶性能 流变性能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增容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孟季茹 梁国正 +1 位作者 赵磊 朱光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8-42,共5页
介绍了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四种制备方法 :本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以及本体 -悬浮聚合法 ,讨论了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摩尔分子质量及其马来酸酐含量、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用量以及共混顺序等因素... 介绍了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四种制备方法 :本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以及本体 -悬浮聚合法 ,讨论了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摩尔分子质量及其马来酸酐含量、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用量以及共混顺序等因素对其增容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 无规共聚物 合成 增容作用 合成方法 改性 增容剂 共混物 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乳化剂用于乳液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马智俊 王木立 +1 位作者 朱东 张东阳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共4页
以十二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1000P)进行改性。采用所制备的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作为乳化剂,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粒子,研究了乳液合成中乳化剂的酯化程度、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的... 以十二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1000P)进行改性。采用所制备的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作为乳化剂,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粒子,研究了乳液合成中乳化剂的酯化程度、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的浓度、单体和引发剂滴加时间对乳液粒径、凝胶量等的影响,并利用红外(FT-IR)、纳米激光粒度仪(DLS)、透射电镜(TEM)进行一系列的表征。结果表明:SMA-1000P与十二醇质量比为1∶0.75时可获得性能最佳的乳化剂。TEM观察到的乳液粒径大小及分布趋势与DLS测得的结果一致,同时也证明了核壳结构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 种子乳液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对20%除虫脲悬浮剂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停停 张树芹 +1 位作者 路福绥 陈甜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46-1052,共7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共聚法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经磺化制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苯乙烯-马来酸酐磺酸钠(SSMA)。通过测定平均粒径、Zeta电势、黏度等考察了SSMA对20%除虫脲悬浮剂分散稳定性的...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共聚法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经磺化制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苯乙烯-马来酸酐磺酸钠(SSMA)。通过测定平均粒径、Zeta电势、黏度等考察了SSMA对20%除虫脲悬浮剂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分散剂为75℃聚合得到的SSMA,其质量分数为3%时,水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最好;当pH=9时SSMA分子完全电离,能为颗粒提供较大的空间势垒,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最好;Na+或Ca2+压缩颗粒界面的双电层,降低Zeta电势的绝对值,使颗粒因带电量减少而聚结,导致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变差;当离子浓度相同时,Ca2+的聚沉能力强于Na+,添加Ca2+后的水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除虫脲 悬浮剂 分散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核磁共振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一青 王荣伟 +2 位作者 石正金 夏燕敏 王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0-82,共3页
利用 1HNMR、13CNMR及DEPT(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 )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苯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的序列结构和组成 ,并比较了几种核磁共振实验技术对分析SMA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表明1HNMR是分析组成的简单、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核磁共振 序列结构 组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法测定高马来酸酐含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组成 被引量:4
11
作者 宁春花 尤小红 李丽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90-1192,共3页
Styrene(St)-maleic anhydride(MA) copolymer(SMA) with high content of maleic anhydride is synthesized by using azobisisobutyronitrile(AIBN) as initiator,using solution-precipitation,and the gradual warming polymerizati... Styrene(St)-maleic anhydride(MA) copolymer(SMA) with high content of maleic anhydride is synthesized by using azobisisobutyronitrile(AIBN) as initiator,using solution-precipitation,and the gradual warming polymerization.The effects of the mole ratio of styrene to maleic anhydride,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initiator amount on the polymerization is studied.The determination of copolymer composition is also studied for a series of different content of 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by using thermogravimetry to determine their composition.The research show that determination process of thermogravimetry is simple,rapid and accu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含量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热重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阳离子化改性及其在颜料分散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白福顺 张霞 +2 位作者 田安丽 付少海 王潮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64-1168,1172,共6页
采用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通过界面反应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改性,制备高分子分散剂(SMG)。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ETA和SMA中酸酐发生反应,生成了酯键,当ETA对SMA摩尔比为1.3、对甲苯磺酸占SMA总质量的14%、反应时间... 采用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通过界面反应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改性,制备高分子分散剂(SMG)。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ETA和SMA中酸酐发生反应,生成了酯键,当ETA对SMA摩尔比为1.3、对甲苯磺酸占SMA总质量的14%、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78℃时,SMG阳离子化度为30.96%。应用实验表明,SMG对炭黑的分散效果明显优于SMA,当SMG阳离子度大于14%、pH=9、SMG对颜料的质量分数为7%时,制备炭黑分散体粒径为170 nm,炭黑分散体热稳定性较佳,60℃处理24 h,粒径变化率仅为3.6%。所制备分散体在pH=3时,炭黑Zeta电位为+28.61 mV,当pH>6.5后,Zeta电位变为负值,表现出两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分散剂 颜料分散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种植体表面接枝十八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诱导生物矿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万金玉 李志安 +2 位作者 肖群 张超 宫月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4-676,共3页
目的:研究钛表面接枝十八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后在SBF溶液中的矿化行为。方法:钛表面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再作三乙氧基氨丙基硅烷处理,与十八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反应,然后将表面的酸酐基水解,形成含羧基的共聚物表面,浸入SBF溶液中,用... 目的:研究钛表面接枝十八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后在SBF溶液中的矿化行为。方法:钛表面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再作三乙氧基氨丙基硅烷处理,与十八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反应,然后将表面的酸酐基水解,形成含羧基的共聚物表面,浸入SBF溶液中,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表征材料表面矿化物的形貌和结构。结果:浸入SBF溶液1周后,在十八烯-马来酸酐改性的钛片表面沉积了颗粒状羟基磷灰石。随着矿化时间的延长,钛片表面沉积的羟基磷灰石增多。结论:在钛片表面接枝十八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能促进羟基磷灰石在钛片表面的形成,提高钛表面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表面改性 种植体 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PC/ABS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春林 段辉丽 吴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21,共4页
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以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为反应单体,加入引发剂、链转移剂合成了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SAM)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种类、用量及链转移剂用量对三元共聚物摩尔质量的影响,寻求最优的合成条件;并以自制的SAM... 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以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为反应单体,加入引发剂、链转移剂合成了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SAM)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种类、用量及链转移剂用量对三元共聚物摩尔质量的影响,寻求最优的合成条件;并以自制的SAM来增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物,探讨了SAM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FTIR)、核磁(1H-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三元聚合物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效果优于过氧化苯甲酰(BPO),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物质的量之比为60∶38∶2,链转移剂十二硫醇(TDM)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的用量均为单体总质量的0.1%时,可获得摩尔质量为80 000 g/mol左右的三元共聚物SAM;SAM对PC/ABS共混物起到了增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聚合 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军 陈民杰 +1 位作者 万吴军 殷会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38,共6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利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增韧的尼龙 66/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混物(PA66/EVA g MAH)。实验结果表明 ,未经接枝改性的EVA与PA66是不相容的 ,对增韧PA66几乎没有贡献 ,而EVA g MAH则出现了明显的增韧效果。...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利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增韧的尼龙 66/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混物(PA66/EVA g MAH)。实验结果表明 ,未经接枝改性的EVA与PA66是不相容的 ,对增韧PA66几乎没有贡献 ,而EVA g MAH则出现了明显的增韧效果。在熔融挤出过程中 ,PA66与EVA g MAH发生了原位化学反应 ,生成了PA66 EVA共聚物。这种共聚物细化了分散相尺寸 ,使得分散相在PA66基体中分散得更均匀 ,提高了两相的相容性。同时增强了两相界面间的结合力 ,使得应力能够在两相间有效地传递 ,这种界面形态的改善直接影响到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变化。随着EVA g MAH含量的增加 ,PA66/EVA g MAH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提高 ,当PA66/EVA g MAH的共混比为 70 / 30 (质量比 )时 ,体系发生了脆韧转变 ,冲击强度达到了最大 ,比纯PA66、PA66/EVA( 70 / 30 )共混物提高了 12倍。和PE g MAH、PP g MAH相比 ,EVA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接枝 马来酸酐共混体系 研究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程艳玲 龚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49,共4页
采用熔融聚合法用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在100℃水浴中加热丙交酯和马来酸酐的混合物,用减压回流的方法反应20h。在实验中采用了正交分析的方法,以便找到最好的实验方案。各因素对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大小依次是聚合时间、丙... 采用熔融聚合法用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在100℃水浴中加热丙交酯和马来酸酐的混合物,用减压回流的方法反应20h。在实验中采用了正交分析的方法,以便找到最好的实验方案。各因素对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大小依次是聚合时间、丙交酯与马来酸酐的比例、搅拌速度;最好的方案应当是反应时间20h,丙交酯与马来酸酐的比例10∶1,搅拌速度为200 r/min。同时对共聚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且与聚乳酸进行了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马来酸酐共聚物 丙交酯 熔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化型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超细包覆炭黑的制备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云燕 刘敬成 付少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05-1009,共5页
采用相分离技术在炭黑表面包覆支化型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BPSMA)制备超细包覆炭黑,探讨了相分离剂滴加速度、BPSMA用量、pH、炭黑质量分数以及分散时间对超细包覆炭黑粒径的影响。FTIR、TEM和对水接触角测试结果证实,炭黑表面包覆了B... 采用相分离技术在炭黑表面包覆支化型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BPSMA)制备超细包覆炭黑,探讨了相分离剂滴加速度、BPSMA用量、pH、炭黑质量分数以及分散时间对超细包覆炭黑粒径的影响。FTIR、TEM和对水接触角测试结果证实,炭黑表面包覆了BPSMA,超细包覆炭黑较佳的制备工艺为:相分离剂滴加速度3 mL/min,BPSMA用量为炭黑质量的20%,pH=10,炭黑质量分数为8%,超声波处理时间10 min。与线型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包覆炭黑分散体相比,相同条件下,BPSMA超细包覆炭黑分散体的粒径较小,稳定性较高,其印花织物的K/S值和摩擦牢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离 支化型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超细 包覆 炭黑 特种染料与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作油煤浆燃料稳定剂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德荣 瞧在银 周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00-2003,共4页
以马来酸酐与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为稳定剂,当共聚物中n(马来酸酐):n(丙烯酸丁酯)=1:5,用吡啶中和,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4%时,油煤浆(COM)燃料在3个星期后的棒惯时间仍然小于2s,碳粉的最高质量含量可达59.4%。该稳定剂用量少、原料易得,有较... 以马来酸酐与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为稳定剂,当共聚物中n(马来酸酐):n(丙烯酸丁酯)=1:5,用吡啶中和,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4%时,油煤浆(COM)燃料在3个星期后的棒惯时间仍然小于2s,碳粉的最高质量含量可达59.4%。该稳定剂用量少、原料易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丙烯酸丁酯 COM燃料稳定剂 马来酸酐-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脂肪醇单酯钠盐的制备及其表面活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哲 强西怀 +3 位作者 张辉 方银军 高慧 卢俊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7-100,共4页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和高级脂肪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SMA脂肪醇单酯钠盐。并用核磁共振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酯化前后酸值的变化,研究了酯化物钠盐的水溶性及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脂肪醇的转化率均...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和高级脂肪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SMA脂肪醇单酯钠盐。并用核磁共振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酯化前后酸值的变化,研究了酯化物钠盐的水溶性及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脂肪醇的转化率均在85%以上,其中SMA-g-C12钠盐的水溶性较好;25℃时,SMA-g-C12钠盐的表面活性最好,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94 g.L-1,γcmc为25.04 mN.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脂肪醇单酯 制备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莉明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4-416,共3页
以马来酸酐和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钠为引发剂,亚硫酸氢钠为还原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用作洗衣粉代磷助剂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m(马来酸酐)∶m(丙烯酸)=1∶2].引发剂和还原剂分别为单体质量的4.0%和1.9%,聚合反应温度90℃,保温... 以马来酸酐和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钠为引发剂,亚硫酸氢钠为还原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用作洗衣粉代磷助剂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m(马来酸酐)∶m(丙烯酸)=1∶2].引发剂和还原剂分别为单体质量的4.0%和1.9%,聚合反应温度90℃,保温1h.产物为粘度较低的透明液体,分散性好,色泽浅,螯合力为518mgCaCO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马来酸酐-丙烯共聚物 水溶液聚合法 引发剂 还原剂 洗衣粉 代磷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