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骨窗及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1
作者 王伟丰 杨瑞生 +3 位作者 李庆安 靳晓亮 黄春波 霍宇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2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及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观察。方法 6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双数字法随机分成小骨窗组(A组,n=35)和大骨瓣组(B组,n=32)两组。比对其手术资料,术后30 d死亡率及术后24周日常生... 目的探讨小骨窗及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观察。方法 6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双数字法随机分成小骨窗组(A组,n=35)和大骨瓣组(B组,n=32)两组。比对其手术资料,术后30 d死亡率及术后24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创口直径及手术耗时均短于B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死率为17.14%,B组为21.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率为57.14%,B组为31.25%,即A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术,可有效降低术后病死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 大骨瓣 开颅清除血肿 高血压性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节出血行软通道穿刺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吴晓峰 徐裕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0期51-54,共4页
目的:对比软通道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基底节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基底节出血患者分为两组:A组(60例,实施开... 目的:对比软通道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基底节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基底节出血患者分为两组:A组(60例,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60例,实施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调查随访。在术后3个月分别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估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术后2周检测其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记录、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升高,且B组NIHSS评分低于A组,BI评分高于A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两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B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A组(20.00%)(P<0.05)。结论: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出血,效果较开颅血肿清除术更佳,有助于降低患者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自理能力,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出血 软通道穿刺引流术 血肿清除 炎症因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中降压麻醉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蓝友琼 陈曲敏 《北方药学》 2024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时,七氟烷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20.06~2022.06)依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异氟烷麻醉,观察组:七氟烷麻醉),分析各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前(T0)、麻醉中(T1...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时,七氟烷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20.06~2022.06)依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异氟烷麻醉,观察组:七氟烷麻醉),分析各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前(T0)、麻醉中(T1)、控制性降压中(T2)、手术结束后1 h(T3)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MAP控制时间、控制性降压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麻醉后各临床指标较麻醉前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麻醉后,静脉血氧含量(CaO_(2))、氧提取率(CEO_(2))等指标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术后麻醉后,七氟烷不会延迟患者苏醒时间,对血压、心率无影响,麻醉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高血压 脑出血 血肿清除 心率 苏醒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软通道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4
作者 徐华文 吴德娣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8期17-19,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软通道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比组(30例)与分析组(30例)。参比组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 目的:比较微创软通道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比组(30例)与分析组(30例)。参比组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分析组实施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神经功能、自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分析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比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比组(P<0.001)。术后3个月,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术前,且分析组低于参比组(P<0.05);两组自理能力评分高于术前,且分析组高于参比组(P<0.05)。分析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19)。结论: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软通道引流术 小骨窗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1
5
作者 郑鲲 谭娟 +1 位作者 冯辉斌 陈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2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行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予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及...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2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行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予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预后为死亡5例、植物生存6例、重度残疾18例、中度残疾12例、良好5例,对照组分别为8、13、15、8、2例,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增加(P均<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引流 血肿清除 高血压脑出血 脑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晓峰 零达尚 +1 位作者 张建国 何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6期77-80,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探讨微创术治疗本病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134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住院患者的出血量、GCS评分和出血部位等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 目的通过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探讨微创术治疗本病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134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住院患者的出血量、GCS评分和出血部位等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穿刺外引流术,以第30天CSS评分为近期疗效,6个月GOS评分为预后指标。采用SPSS 10.0软件,分析不同出血量、GCS评分水平、不同出血部位的患者近期疗效和预后与治疗方案的关系。结果按出血部位分层,在外侧型和大量出血型中,两种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出血部位两种治疗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病情分层,GCS评分6~8分和GCS评分9~12分两种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CS评分13~15分,两种治疗方式近期疗效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出血量分层比较,出血量<50 mL,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均好于穿刺外引流术。出血量≥50 mL,近期疗效两种治疗方式无差异,但预后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较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好。结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方式,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较穿刺外引流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血肿清除 穿刺外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内囊区出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AKI患者术后早期肾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戚继 赵澎 +1 位作者 陈思源 马骏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肾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对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32例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AKI患者。术前及术后1、2、6、12 h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监测肾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肾叶间动脉... 目的探讨肾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对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32例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AKI患者。术前及术后1、2、6、12 h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监测肾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肾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计算肾脏指数(RI)。同时收集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肾功能指标肌酐(Cr)、尿素氮(BUN)及尿酸(UA)。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2 h血清Cr水平、术后6及12 h血清BUN水平、术后12 h血清UA水平均高于术前(P均<0.05)。术后1 h的PSV高于术前(P<0.05),术后1、2、6、12 h的EDV水平低于术前(P均<0.05),术后1、2、6、12 h的RI高于术前(P均<0.05)。术后1 h的PSV与血清Cr、BUN、UA水平无相关性(P均>0.05),EDV与血清Cr、BUN、UA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52、-0.27、-0.38,P均<0.05),RI值与血清Cr、BUN、UA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4、0.30、0.36,P均<0.05)。结论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AKI患者术后早期肾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早于血清肾功能指标变化;术后1 h检测EDV及RI值有助于判断患者早期肾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血肿清除 急性肾功能损伤 肾血流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肾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 舒张末期流速 肾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骨瓣成形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260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任建伟 马旭东 +2 位作者 张明 曹新亮 王向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3-653,共1页
自1998年开始,我们采用改良的骨瓣成形开颅血肿清除术(改良术式)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260例,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降低,现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血肿清除 高血压脑出血 改良术式 老年 治疗 成形 骨瓣 致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和钻孔引流术治疗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比较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凯凯 周晓坤 +3 位作者 秦超 刘著 郑华平 莫万彬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145-147,共3页
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常见原因是颅脑外伤[1],其手术治疗方式既往首选钻孔引流术[2],但文献报道其复发率较高,复发率达5%~33%[3]。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因为损伤较大,手术时间长,长期以来临床上很少采用。而小骨窗开颅术可综合上述... 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常见原因是颅脑外伤[1],其手术治疗方式既往首选钻孔引流术[2],但文献报道其复发率较高,复发率达5%~33%[3]。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因为损伤较大,手术时间长,长期以来临床上很少采用。而小骨窗开颅术可综合上述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从而提高疗效并减少复发。特别是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全麻的安全性和开颅技术水平都迅速提高,使得全麻下开颅手术的并发症明显下降[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 小骨窗血肿清除 钻孔引流术 大骨瓣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中降压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玉琦 卢吉灿 +1 位作者 刘超 赵亚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8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七氟烷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中降压麻醉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 116例高血压脑出血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采用相同方式诱导麻醉,对照组采用1.5%~3.0%异氟烷维... 目的观察分析七氟烷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中降压麻醉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 116例高血压脑出血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采用相同方式诱导麻醉,对照组采用1.5%~3.0%异氟烷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3%~6%七氟烷维持麻醉,两组均采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以及两组达到目标MAP时间、控制性降压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组间各相同时间点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控制性降压中(T2)MAP与组内麻醉前(T0)、麻醉中(T1)、手术结束后1 h(T3)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各相同时间点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达到目标MAP时间和控制性降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5.6±1.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4±2.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中应用七氟烷降压麻醉较为安全,有利于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推荐在今后此项手术使用七氟烷进行降压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血肿清除 降压麻醉 临床疗效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血肿抽吸术与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莫伟 龙霄翱 +3 位作者 梁远生 谈山峰 李捷 刘焕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2期25-26,共2页
目的比较并分析小骨窗血肿抽吸术与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试验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 目的比较并分析小骨窗血肿抽吸术与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试验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幕上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血肿抽吸术 传统骨瓣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黎会 吴雪松 +2 位作者 潘荣南 林宝利 吴文昌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选择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微创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开颅组(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选择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微创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开颅组(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开颅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为(95.9±12.6)mL,较开颅组患者的(172.5±35.1)mL少(P<0.05),血肿清除率为(89.2±3.9)%,较开颅组患者的(78.4±5.1)%高(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较开颅组患者的21.6%低(P<0.05)。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随访,使用GO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两组预后状况,结果显示微创组患者的GOS评分较开颅组患者高(P<0.05)。结论: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更确切,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血肿清除 临床效果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贾彦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9期1719-1720,共2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择期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建档顺序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择期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建档顺序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加速康复护理,分别在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价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比较两组NIHSS、SS-QOL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加速康复护理可促进其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清除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建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7期132-133,共2页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22例(73.33%),有效8例(26.67%),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50.00%),有效11例(36.67%),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相对于传统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对临床疗效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血肿清除 大骨瓣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15
作者 高艳秋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3期83-84,共2页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开颅组(50例,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组(35例,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开颅组(50例,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组(35例,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血肿清除率均优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微创组患者Glasgow评分分级优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该方法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姜鑫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0期222-223,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分别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及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清除率、术...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分别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及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清除率94.3%明显大于参考组75.5%,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少于参考组的1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21±2.65)d明显短于参考组(21.96±3.09)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穿刺引流术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小儿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晓东 罗志松 朱志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2期166-16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小儿急性硬膜外血肿(E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7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EDH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开颅组和微创组,每组各40例。开颅组(n=40)采用骨瓣开颅血肿...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小儿急性硬膜外血肿(E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7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EDH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开颅组和微创组,每组各40例。开颅组(n=40)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微创组(n=40)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硬膜外穿刺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及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肿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继发出血、感染、外伤性癫痫等。随访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儿的预后情况。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开颅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残余血肿量与开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和开颅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微创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小儿外伤性EDH,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残余血肿量,减少住院时间,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小儿外伤性EDH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穿刺引流术 骨瓣血肿清除 硬膜外血肿 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被引量:4
18
作者 孔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4期177-178,共2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脑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治疗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例数、对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治疗时间分别为(87.39±10.36)min、(9.87±1.5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8.20±23.14)min、(13.42±3.2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仅有2例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的1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防止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血肿清除 围手术期 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骨瓣复位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立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8期3317-3319,共3页
目的分析采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骨瓣复位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1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 目的分析采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骨瓣复位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1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骨瓣复位术,对照组接受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骨瓣减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瞳孔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进行比较,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术后2周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6%,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骨瓣复位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能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脑疝 骨瓣复位术 小骨瓣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华 阙思伟 +3 位作者 易竟 文江力 曾湖 郑涛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7期13-13,16,共2页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收治小脑出血患者22例,均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家属放弃治疗并签字出院3例;其余患者术后3个月ADL分级:Ⅰ级5例,Ⅱ级9...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收治小脑出血患者22例,均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家属放弃治疗并签字出院3例;其余患者术后3个月ADL分级:Ⅰ级5例,Ⅱ级9例,Ⅲ级4例,Ⅳ级1例。本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均>90%,无术后再出血和皮下积液,发生颅内感染1例。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血肿,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清除 脑室外引流术 小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