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集约化开采顺序优化研究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任卫东
范玉乾
-
机构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7-171,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C0801606)。
-
文摘
某矿山是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生产多年的老矿山,矿山采用空场法开采,多中段同时生产,采场多,生产效率低,时有采场顶板冒落等问题发生,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采用了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虽然大大改善了采场回采的安全,但矿山采用多中段生产,造成中段间相互影响,生产效率低,且存在潜在安全隐患,本研究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前提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依据摩尔-库伦破坏准则,通过对拟定的不同开采顺序采场回采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开采顺序采场的应力及位移的变化情况,从而能选择适合矿山的开采顺序,为矿山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开采提供了依据,对矿山的安全、高效、经济的回采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为类似矿山的开采提供了借鉴依据。
-
关键词
分段空场法
嗣后充填
采矿法
集约化开采
开采顺序优化
-
Keywords
Sublevel open-stoping method
Subsequent filling
Mining method
Intensive mining
Optimization of min⁃ing sequence
-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
-
题名基于采矿环境再造的开采顺序时变优化研究
被引量:27
- 2
-
-
作者
胡建华
雷涛
周科平
陈庆发
-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省深部金属矿开发与灾害控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17-2522,共6页
-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No.2006BAB02A02)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09JJ4025)
+1 种基金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No.Z110703)
中南大学前沿研究计划(No.2010QZZD001)
-
文摘
根据卡房矿新山矿段的地质条件和生产能力要求的实际情况,基于采矿环境再造连续开采的思想,提出了3种可行的开采顺序优化方案。运用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复杂矿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并分析了3种不同开采顺序优化方案的力学时变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采的逐步推进,采场的应力和位移不断增大,并出现了明显的应力集中;3种方案中采场周围最大压应力均达到了27 MPa,顶板最大压应力不超过15 MPa,最大拉应力达到了1.2 MPa;顶板最大沉降位移值分别为82.9、84.4、84.5 mm;顶板有较大范围的拉应力区域出现,3种方案拉应力区域面积占顶板面积的比例最大分别达到22%、22.3%和23.5%,但拉应力区域的时变规律表现出显著的不平衡性和突变性。运用采场结构对采动过程响应的时变分析,以拉应力损伤区域和顶板的沉降位移为评价指标,提出方案1的开采顺序为最优方案。
-
关键词
采矿环境再造
时变分析
开采顺序优化
数值模拟
-
Keywords
reconstructed mining environment
time-varying analysis
mining sequence optimiz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TD851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
-
题名基于协同测度模型的深部金属矿体回采顺序优化研究
被引量:15
- 3
-
-
作者
张驰
张亚南
周彦龙
-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出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253)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B02B05)
-
文摘
为克服某矿深部矿体开采过程中地压管理难的问题,基于协同开采理念,设计了三种不同开采顺序方案。采用Phase2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矿体开挖模型,分析了不同回采顺序下矿体围岩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间隔矿柱数的增加和高强度充填体范围的扩大,采场地压得到有效控制。其中,方案1开采顺序优化程度较低,方案2与方案3开采顺序优化程度较高;以此为基础,综合技术、经济两种指标构建出深部矿段开采顺序优化的协同测度模型,计算出三种回采方案的协同度分别为0.063、0.178、0.196,确定了方案3为最优开采顺序方案。
-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开采顺序优化
数值计算
协同度
测度模型
-
Keywords
deep mining
mining sequence optimiz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synergy degree
measure model
-
分类号
TD815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
-
题名碎裂矿段层间采动应力规律与优化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胡建华
罗先伟
周科平
张绍国
黄应盟
-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21,25,共5页
-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2A02)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JJ4025)
+1 种基金
中南大学前沿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0QZZD001)
中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1QNZT087)
-
文摘
应用Phase2D对高峰矿100号延伸矿体进行了空区充填影响下的碎裂矿段层间开采应力研究,获取了在碎裂矿段中的上向和下向不同开采顺序下的采动应力迁移规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下向式开采主要表现出明显的压应力效应,最大压应力达到18 MPa,低于其抗压强度,最大拉应力值为0.47 MPa,低于顶板充填体的抗拉强度1.2 MPa,能够获得较高的安全系数,其值为1.57;而在上向式的采矿过程中,开采过程主要表现出拉应力效应,最大的拉应力为0.79 MPa,低于顶板矿石的抗拉强度,大于顶板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因而会导致弱结构面受拉破坏,形成顶板失稳。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开采顺序中,上向式开采的拉应力效应,有利于顶板矿体中弱结构面的发育与扩展,形成上层顶板的冒落,影响采场的采矿安全生产作业。为合理优化开采应力,改善采场的拉应力状态和承载结构,应选择下向式回采对碎裂矿段进行回采。
-
关键词
碎裂矿段
采动应力
数值模拟
开采顺序优化
-
Keywords
fragment ore section
mining-induced stress
numerical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of mining order
-
分类号
TD31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