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开采条件下采动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253
1
作者 谢和平 周宏伟 +4 位作者 刘建锋 高峰 张茹 薛东杰 张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67-1074,共8页
通过分析3种典型开采条件下(放顶煤开采、无煤柱开采与保护层开采)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揭示了采动影响下工作面前方煤体支承压力峰值大小及位置的采动力学特征,获得工作面前方煤体所承受的采动力学应力环境条件,据此进一步开展了不... 通过分析3种典型开采条件下(放顶煤开采、无煤柱开采与保护层开采)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揭示了采动影响下工作面前方煤体支承压力峰值大小及位置的采动力学特征,获得工作面前方煤体所承受的采动力学应力环境条件,据此进一步开展了不同开采条件下煤体采动力学行为的实验研究。通过升高轴向应力的同时降低围压的方式来模拟长壁工作面前方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获得了3种典型开采条件下煤体破坏全过程的采动力学行为和应力集中系数,以及不同开采条件下煤体破坏时的支承压力、水平应力、变形等的差异,同时揭示了工作面前方煤体的采动力学行为与开采条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条件 采动力学 放顶煤开采 无煤柱开采 保护层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开采条件安全评价的模糊可辨识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汪克亮 杨宝臣 杨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3-76,共4页
以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建立一种新的煤矿开采条件安全评价模型——模糊可辨识模型,详细论述了模型建模过程。该模型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相对隶属函数,并能通过变换模型及模型参数,合理给出... 以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建立一种新的煤矿开采条件安全评价模型——模糊可辨识模型,详细论述了模型建模过程。该模型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相对隶属函数,并能通过变换模型及模型参数,合理给出样本的评价等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较高。实例表明,该模型计算过程简洁,计算结果可靠,不仅可以定量测度煤矿开采条件安全水平的高低,而且能够实现煤矿安全开采的动态评价,为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的有效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条件 模糊可辨识模型 安全评价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开采条件安全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凡修 梅平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88,共3页
建立了煤矿开采条件安全评价的集对分析新模型,并对3个矿井进行了煤矿开采条件安全评价,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实例表明,该模型计算过程简单,计算结果可靠,为煤矿开采条件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适用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开采条件 集对分析模型 安全评价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风险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东霞 郭立 杨殿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9,共5页
针对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风险评价难以做到客观、全面、精确的问题,提出了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风险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系统、全面的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构建了风险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递阶层次分为3层:... 针对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风险评价难以做到客观、全面、精确的问题,提出了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风险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系统、全面的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构建了风险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递阶层次分为3层:目标层、准则层(主因素层)和指标层(子因素层),并通过两两比较求出各指标的权重,进而建立适用于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风险定量评价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 风险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内陆盆地典型区开采条件下不同层位地下水互动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聂振龙 郭占荣 李惠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本文以新疆昌吉地区为例 ,运用数值模拟手段 ,建立了地下水流准三维模拟模型 ,对开采条件下地下水系统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水量转化关系、深层水的开采对浅层水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揭示了不同开采条件下不同层位地下水之间的互动规... 本文以新疆昌吉地区为例 ,运用数值模拟手段 ,建立了地下水流准三维模拟模型 ,对开采条件下地下水系统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水量转化关系、深层水的开采对浅层水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揭示了不同开采条件下不同层位地下水之间的互动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模拟 开采条件 地下水 互动关系 内陆盆地 西北地区 水文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产工作面的开采条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小平 王玉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7-41,共5页
在分析我国306个队次年产百万吨综采工作面开采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发展高产高效工作面及矿井的煤层地质条件,以及提高工作面单产的潜力、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 高产工作面 开采条件 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采条件下断裂边坡岩体复杂变形分析
7
作者 何满潮 徐华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9,共4页
处于开采状态中的断裂边坡岩体中存在的断层和弱层,使岩体内部和边坡表面的变形复杂化.经典极限平衡理论难以评价变形稳定性问题,传统有限元技术不能很好地分析断裂岩体的滑移问题.本文运用现代工程岩体力学理论和连续介质与非连续... 处于开采状态中的断裂边坡岩体中存在的断层和弱层,使岩体内部和边坡表面的变形复杂化.经典极限平衡理论难以评价变形稳定性问题,传统有限元技术不能很好地分析断裂岩体的滑移问题.本文运用现代工程岩体力学理论和连续介质与非连续性介质耦合大变形有限元技术,研究了断裂边坡岩体在露天开采工程扰动力的作用下发生断层错动,进而引起地表异常变形的全过程,展示了现代工程岩体力学理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开采条件 边坡岩体 断裂 变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溶质系统的形成及其在开采条件下的变化——以福州盆地为例
8
作者 范锡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65-474,共10页
根据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在福州盆地划分出4个溶质系统,ENE断层系列浅循环溶质系统,洪积扇带溶质系统,古河道带溶质系统及NNW断层带深循环溶质系统,文中论述了各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开采条件下的变化。
关键词 地下水 溶质系统 水质演变 开采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宁井工矿区不同开采条件对沉陷阶段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蒋旭梓 李新举 +2 位作者 闵祥宇 叶甜甜 孙铭岳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74,共10页
为了研究不同开采条件对济宁井工开采煤矿区沉陷阶段的影响,选取6个代表工作面,通过沉陷阶段图、相关性分析及函数拟合模型对各工作面沉陷过程及阶段性特征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单一工作面、邻采空区工作面和多工作面下沉量主... 为了研究不同开采条件对济宁井工开采煤矿区沉陷阶段的影响,选取6个代表工作面,通过沉陷阶段图、相关性分析及函数拟合模型对各工作面沉陷过程及阶段性特征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单一工作面、邻采空区工作面和多工作面下沉量主要来源于活跃期,初始期和衰退期下沉量差异明显;不同类型工作面地表移动持续时间差异较大,且主要贡献部分来源于不同沉陷阶段;②工作面倾向长是影响地表沉陷过程阶段性特征的关键因素,不同采矿、地质条件对3个沉陷阶段的影响程度:工作面倾向长>煤层埋深>煤层厚度>工作面推进速度;③单一工作面和多工作面要比邻采空区工作面更容易达到充分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工矿区 工作面类型 开采条件 沉陷阶段 影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开采条件工作面冲击影响因素及危险区域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学华 邢万里 +1 位作者 王朝阳 阮文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5,共9页
为解决开采条件复杂且煤体具有强冲击倾向性的工作面容易发生冲击地压的问题,以特定工程为例,通过研究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包括开采深度、冲击倾向性、原岩应力、顶板岩层结构特征、煤层厚度变化、地质构造、开采技术条件),确定各因素... 为解决开采条件复杂且煤体具有强冲击倾向性的工作面容易发生冲击地压的问题,以特定工程为例,通过研究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包括开采深度、冲击倾向性、原岩应力、顶板岩层结构特征、煤层厚度变化、地质构造、开采技术条件),确定各因素对冲击地压的影响程度.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煤柱应力分布以及演变规律,确定煤柱的冲击危险性,并运用多因素耦合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确定工作面冲击地压的危险性和危险区域.研究表明:在对冲击地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耦合法对开采条件复杂的工作面进行冲击危险区域预测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有助于受冲击威胁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倾向性 开采技术条件 煤柱 多因素耦合 危险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采条件较差矿井实施高产作业线的探讨
11
作者 汪健民 温大维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49,共4页
根据钱家营矿的实际 ,探讨了在地质、生产技术和经济条件较差的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矿井中 ,成功地实施综采高产作业线。
关键词 开采条件 矿井 高产作业线 设备更新 挖潜改造 综合配套 地质条件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开采地球关键带响应及减损开采技术体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双明 孙强 +6 位作者 耿济世 袁士豪 贾海梁 王生全 张卫强 胡建军 李得路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共21页
【研究目的】破解能源安全兜底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是当前生态脆弱区煤炭资源开发面临重大难题。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采在引起地质条件快速变化的同时,也影响着矿区地球关键带结构和功能。地球关键带是指从地下水底部或者土... 【研究目的】破解能源安全兜底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是当前生态脆弱区煤炭资源开发面临重大难题。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采在引起地质条件快速变化的同时,也影响着矿区地球关键带结构和功能。地球关键带是指从地下水底部或者土壤−岩石交界面一直向上延伸至植被冠层顶部的连续体域。【研究方法】围绕如何理解地球关键带运行与煤炭开发地质条件演化的关系,基于煤炭采动地质条件解析与关键带响应阐明了煤炭开采影响区地球关键带的响应模式、监控技术、预测方法和保障策略及减损工程。立足“煤炭资源开采地质条件演化与地球关键带保护”,从关键带对煤炭开发响应的科学内涵、科学问题、研究思路和保障方案四个方面,系统剖析了煤炭开发地球关键带减损保障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结果】关键带对煤炭开采响应研究思路主线是“煤炭采前地质条件和关键带结构及要素→地质条件变化和关键带响应模式及演化状态判识→全时空主被动多源信息响应及动态监控→关键带结构−功能动态演化模型及智能预测评价→关键带减损地质保障策略及修复−重构一体化技术方法”。研究内容包括:(1)查明煤炭赋存的地质结构、水文地质、岩层组合、地应力等开采地质条件因素综合特征,揭示地球关键带和下部煤层、岩层及地下水的空间关系特征,进行对关键带多要素、多模态、多场景的精细表征,形成包括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和承载力分区在内的快速查询、智能分析数字化平台;(2)解析开采影响下岩(土)层裂隙场与关键带水文循环的连通关系,揭示地质条件和关键带的协同演化机制,提出地球关键带对煤炭开发响应模式的判识方法;(3)研究开采因素下岩层结构、裂隙网络、渗流通道、应力−能量集中特征、物质循环、能量交换与多源信息场的时空演化关系,构建煤炭开发全生命周期下的地球关键带全时空信息响应映射模型;(4)构建煤炭开采全生命周期条件下地球关键带空−天−地−钻(孔)−井(下)的全空间、多方位的多源信息量融合监测体系,形成煤炭开采影响下地球关键带界面结构和运行过程要素监控分析系统,预测分析煤炭开发区地球关键带的结构变化、响应模式、运行过程和生态环境效应;(5)提出煤及煤系资源协同开发、矿井水综合利用、煤炭开发地下空间规模化利用等技术,建立基于多源信息的地质条件和关键带结构监控技术,实现“地质结构条件透明化、损害关键要素数字化、演化过程监控信息化、模型预测智能化、关键带保障技术精准化”。【结论】地球关键带地质保障涵盖地质条件、开采模式、监控系统、预测方法和减损技术等方面,追求煤炭安全开采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破解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制约之间矛盾,完善生态脆弱区煤及煤系资源综合开发和地球关键带功能减损保护及修复重构的理论与技术,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地质、力学、物理基础的科学依据,推动煤炭工程实践与安全理论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地球关键带 开采地质条件 响应模式 多场信息 综合开发利用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深层地热能开采的地质条件评价 被引量:75
13
作者 庞忠和 罗霁 +6 位作者 程远志 段忠丰 天娇 孔彦龙 李义曼 胡圣标 汪集旸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51,共18页
深层地热能是指深度大于3 000m的地热能。我国深层地热能资源丰富,但是开采条件怎么样呢?本文基于地热地质学原理,结合岩石力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提出一种对深层地热能开采条件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各单一指标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赋值,... 深层地热能是指深度大于3 000m的地热能。我国深层地热能资源丰富,但是开采条件怎么样呢?本文基于地热地质学原理,结合岩石力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提出一种对深层地热能开采条件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各单一指标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赋值,继而采用模糊数学定量计算和评估深层地热能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该方法考虑了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中的增强地热系统(EGS)的环境安全问题,即传统的"刚性造储"可能带来的诱发地震等不利于地热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倡导"柔性造储"和广义EGS理念,强调储层属性和地物理场的整合,针对我国地热能分布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地壳总体上活动性强、地应力高、地震频发等构造型地热特点,是对以往评价方法的补充和拓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专家知识,发挥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估作用,给出的量化结果易于对比和使用,可以更好地支持决策。本文基于新的评估方法,利用现有的深部地热研究及勘探成果,评估了中国大陆地区九个区域深层地热能开发的难易程度,评价区包括西藏南北地堑系、云南西部火山型地热区、青海东部共和盆地以及东北、华北等。从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深层地热能开采的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深层地热能 开采条件 评价方法 模糊数学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间距煤层群采区开采地质条件的探测与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存明 王信文 +1 位作者 杨元海 宋德旺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1-23,共3页
以开滦钱家营井田二、三采区为例,阐述了小间距煤层群采区开采地质条件的采前探测与评价技术,该技术又可称井下综合地震勘探(二维地震、瑞利波、槽波地震),井下钻探和地质综合评价三结合勘探技术,论述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必要性和... 以开滦钱家营井田二、三采区为例,阐述了小间距煤层群采区开采地质条件的采前探测与评价技术,该技术又可称井下综合地震勘探(二维地震、瑞利波、槽波地震),井下钻探和地质综合评价三结合勘探技术,论述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群开采 开采条件 地震勘探 采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主要产煤国煤田与煤矿开采地质条件之比较 被引量:27
15
作者 张泓 晋香兰 +4 位作者 李贵红 杨志远 贾建称 姜在炳 韩保山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共9页
分析了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煤田和煤矿开采地质条件。受东亚晚古生代以来板块构造演化影响,我国煤田(除鄂尔多斯煤盆地外)的地质条件,比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德国、南非、加拿大、俄罗斯近郊煤田和波兰卢布林煤田复杂得多。我国适于露... 分析了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煤田和煤矿开采地质条件。受东亚晚古生代以来板块构造演化影响,我国煤田(除鄂尔多斯煤盆地外)的地质条件,比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德国、南非、加拿大、俄罗斯近郊煤田和波兰卢布林煤田复杂得多。我国适于露天开采的煤田少,地下井工开采将是煤矿的主要生产方式。以我国目前的开采技术水平,华南、滇藏含煤区的煤田不具备建设大型煤矿的基本地质条件,东北、华北和西北(鄂尔多斯盆地除外)许多煤田的开采地质条件对于建设安全、高产、高效、大型煤矿来说,也面临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 煤矿床 煤矿 含煤区 开采地质条件 中国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鸡滩井田开采地质条件的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8
16
作者 苗霖田 夏玉成 姚建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19,共4页
煤炭开采方式受开采地质条件控制。开采地质条件包含多种因素,每一因素对采矿方式的适应度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是模糊概念。将影响金鸡滩井田煤炭生产的地质因素分为煤层赋存特征、构造发育特征和其他因素3大类以及14个评价因子;采用"... 煤炭开采方式受开采地质条件控制。开采地质条件包含多种因素,每一因素对采矿方式的适应度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是模糊概念。将影响金鸡滩井田煤炭生产的地质因素分为煤层赋存特征、构造发育特征和其他因素3大类以及14个评价因子;采用"降半梯形"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其隶属度和权重值;通过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显示,金鸡滩井田比较适合机械化综采。经与同一矿区内邻近生产矿井类比,评判结果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鸡滩井田 5—2煤层 开采地质条件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土山铁矿床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超 孙燕 +2 位作者 王强 李学仁 郭显忠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39-740,共2页
苍山县土山地区赋存有鞍山式低品位铁矿,本文针对该铁矿区的实际地质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基本了解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内部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研究了矿石质量特征,了解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有益有害组份的含量和变化情况... 苍山县土山地区赋存有鞍山式低品位铁矿,本文针对该铁矿区的实际地质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基本了解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内部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研究了矿石质量特征,了解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有益有害组份的含量和变化情况,确定了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掌握矿体顶底板围岩及夹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技术条件 矿床特征 顶底板 隐伏矿体 磁铁矿石 角闪片岩 空间分布特征 工业类型 苍山县 工程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开采条件下冲击地压工作面设计优化研究
18
作者 梁德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38,84,共3页
针对兴安煤矿复杂开采条件下冲击地压工作面设计方案进行冲击危险性分析,指出其存在形成孤岛煤柱、掘进工作面穿越应力集中区、采掘接续紧张等方面的问题。以降低采掘期间冲击危险性及缓解采掘接续紧张为出发点,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针对兴安煤矿复杂开采条件下冲击地压工作面设计方案进行冲击危险性分析,指出其存在形成孤岛煤柱、掘进工作面穿越应力集中区、采掘接续紧张等方面的问题。以降低采掘期间冲击危险性及缓解采掘接续紧张为出发点,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解决了原方案中不利于冲击地压灾害防治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工作面准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可为类似条件下的开采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开采条件 冲击地压 孤岛 优化 开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巴燕子沟金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岩 汪雄武 张欣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31-1032,共2页
燕子沟金矿区隶属四川省丹巴县东谷乡所辖,地理坐标为东经经101°43′15″~101°45′15″,北纬30°39′00″-30°42′30″。该矿区属于深切割高中山峰区,海拔3300~4512m。区内沟谷纵横,水系发育,由大金川的一级支流... 燕子沟金矿区隶属四川省丹巴县东谷乡所辖,地理坐标为东经经101°43′15″~101°45′15″,北纬30°39′00″-30°42′30″。该矿区属于深切割高中山峰区,海拔3300~4512m。区内沟谷纵横,水系发育,由大金川的一级支流牦牛河(下游为东谷河)及其支沟永西沟、磨子沟、燕子沟、肖家沟、泥冲沟、草沟等组成,水力资源丰富。在对燕子沟矿区初步勘察的基础上,本文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三方面对矿区开采技术条件进行分析,为矿山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 金矿区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开采技术条件 燕子 千枚岩 地质工作 第四系 丹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宽甸富玉硅石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超 单晓莹 +4 位作者 王冶 李海洋 王晓亮 王玉平 王彦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56-259,共4页
富玉硅石矿床位于辽吉古元古代裂谷盆地中,矿体赋存于高家峪岩组变质陆缘碎屑建造中,矿体受榛子沟-宽甸南倾背斜北翼层间断裂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倾向207°,倾角平均34°,平均真厚度为3.53 m,矿... 富玉硅石矿床位于辽吉古元古代裂谷盆地中,矿体赋存于高家峪岩组变质陆缘碎屑建造中,矿体受榛子沟-宽甸南倾背斜北翼层间断裂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倾向207°,倾角平均34°,平均真厚度为3.53 m,矿石平均品位SiO2 95.25%,Al2O 30.60%,Fe2O 30.19%,矿石品级以三级品为主,成因类型属于热液型脉石英矿床。矿床开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简单,为开采技术条件简单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富玉硅石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