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油田红浅1井区火驱开采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霞林 关文龙 +1 位作者 刁长军 席长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469,共5页
以新疆油田红浅1井区火驱先导试验为例,分别利用广义产量递减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法对注蒸汽开发后期转火驱开采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红浅1井区火驱先导试验区在注蒸汽开采之后,通过火驱的接替开采,最终采收率可达到59.9%,火驱阶段至... 以新疆油田红浅1井区火驱先导试验为例,分别利用广义产量递减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法对注蒸汽开发后期转火驱开采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红浅1井区火驱先导试验区在注蒸汽开采之后,通过火驱的接替开采,最终采收率可达到59.9%,火驱阶段至少可提高采收率30.0%.两种方法的对比应用表明,广义产量递减法评价火驱开采效果是切实可行的;广义产量递减法较油藏数值模拟法所需资料较少,更为简捷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油田 稠油油藏 火驱 产量递减 油藏数值模拟 采收率 开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油藏注氮气开采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茂林 梅海燕 +1 位作者 顾鸿军 董汉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4-36,共3页
注气提高采收率是高含水油藏、低渗油藏、水敏油藏改善开采效果的有效技术。针对五2西克下组油藏建立2个注氮气驱方案,对比预测了各方案的开采动态指标,并进行了经济效果分析。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及开采效果评价分析表明,该油藏采用气水... 注气提高采收率是高含水油藏、低渗油藏、水敏油藏改善开采效果的有效技术。针对五2西克下组油藏建立2个注氮气驱方案,对比预测了各方案的开采动态指标,并进行了经济效果分析。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及开采效果评价分析表明,该油藏采用气水交替的注气开采方式能够改善油藏高含水后期开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藏 注氮气 开采效果分析 气水交替 注气参数 五2西克下组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汽段塞驱改善油藏开采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德民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2-75,共4页
气 -汽段塞驱是通过气 -汽发生器装置 ,向生产井组的中心注入井注入温度 2 5 0~ 3 0 0℃的烟道气和水蒸汽混合物的工艺技术 ,其主要成分为N2 、CO2 和水蒸汽。此项技术具有注入体积大、波及范围广、成本低、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好... 气 -汽段塞驱是通过气 -汽发生器装置 ,向生产井组的中心注入井注入温度 2 5 0~ 3 0 0℃的烟道气和水蒸汽混合物的工艺技术 ,其主要成分为N2 、CO2 和水蒸汽。此项技术具有注入体积大、波及范围广、成本低、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自 1998年 12月以来 ,该技术先后在曙光油田杜 66块曙l-4 3 -5 3 0 (两轮次 )、l-4 5 -0 3 6、杜 163、l-4 3 -5 3 2井组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 ,取得了明显增产效果。截至 2 0 0 0年 1月 3 1日 ,累计增产原油 60 3 8 4t。同时 ,试验区块的自然递减下降为 3 6 7% ,综合递减下降为 5 2 2 %。分别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 7 8和 13 9个百分点。气 -汽段塞驱工艺技术的试验成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汽段塞驱 油藏开采效果 现场试验 杜66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一矿下保护层开采效果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童云飞 樊传兵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3年第b06期34-36,共3页
对下保护层开采的意义,方法和取得保护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层开采的认识及建议。
关键词 潘一煤矿 下保护层开采 煤突出 瓦斯突出 开采方案 被保护层 瓦斯治理 开采效果 瓦斯涌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黏度对火驱开采效果的影响实验 被引量:6
5
作者 孙梓齐 赵仁保 +4 位作者 石兰香 李秀峦 王田田 李鑫 龙海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9-166,共8页
火驱是一种高效、环保、低成本的稠油开采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原油黏度对火驱采油效果的影响仍缺乏规律性认识,需要进一步研究。利用新疆、河南和辽河油田的3种稠油研究了原油黏度对火线推进、燃烧前缘的稳定性和火驱开采效果的... 火驱是一种高效、环保、低成本的稠油开采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原油黏度对火驱采油效果的影响仍缺乏规律性认识,需要进一步研究。利用新疆、河南和辽河油田的3种稠油研究了原油黏度对火线推进、燃烧前缘的稳定性和火驱开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黏度大的原油在火驱过程中产出的CO_(x)浓度高,燃料消耗量大,驱替压差高,火线推进速度小,采油井的见效时间晚,油墙的有效厚度小,最终采收率低;依据不同黏度原油火驱过程中的累计产油量、产出气体浓度和驱替压差的变化规律,可将火驱开采过程划分为点火、可动油流动、油墙形成、快速产油和火驱结束5个阶段。研究成果可为火驱技术在不同原油黏度油藏中的现场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火驱 原油黏度 燃烧稳定性 火线推进 开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注空气开采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久刚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5,8,共3页
根据大庆外围油田实际地质资料,采用CMG-STAR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注空气采油的三维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根据物理、化学实验结果及相关资料确定了原油与空气发生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相关参数,进而通过对注空气低温氧化前缘推进过程、产... 根据大庆外围油田实际地质资料,采用CMG-STAR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注空气采油的三维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根据物理、化学实验结果及相关资料确定了原油与空气发生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相关参数,进而通过对注空气低温氧化前缘推进过程、产出油气组成和最佳注气强度的研究预测了特低渗透油藏注空气开采效果。模拟结果表明,注空气后,在近井地带可形成低温氧化带,氧化带宽度为3 m左右。注入15年后,氧化带推进到100 m左右。低温氧化前缘最高温度达300℃左右。采油井在注气不同阶段产出油气的组分差异很大。为了维持油层稳定的燃烧、保证较高氧气利用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合理注气强度应在1 000 m3/d·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注空气 低温氧化 数值模拟 开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薄煤层综采设备的特点及开采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善华 王丽 +1 位作者 李加林 张亚全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64,70,共3页
介绍了一种开采0.9~1.4m薄煤层综采设备的主要特点,采煤机机面高度为570mm,过煤高度达到300mm。该设备在工作面长度75m、平均采高1.014m,且顶板破碎的首采工作面平均月推进140.25m,最高达219.6m;当工作面长度80m左右,年产量可达250kt。
关键词 薄煤层 综采设备 开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层组气藏分采、合采效果和开采方式优选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学锋 刘义成 +2 位作者 李进 王颖 邓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0,122-123,共4页
对于含水层的多层组气藏的合理开发而言,分、合层开发效果和开采方式的优选一直是困扰气藏开发的疑难问题。为此,利用数值模拟和两相管流稳态模拟方法,以两层组气藏为代表,对不同产出流体和产能差异条件下的分、合层开采效果进行分类对... 对于含水层的多层组气藏的合理开发而言,分、合层开发效果和开采方式的优选一直是困扰气藏开发的疑难问题。为此,利用数值模拟和两相管流稳态模拟方法,以两层组气藏为代表,对不同产出流体和产能差异条件下的分、合层开采效果进行分类对比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两层组气藏分、合层开采方式优选原则。研究表明:对于两层组产纯气的情况,分、合采开采方式对气井相对长期的开采效果影响不大,为提高开发效益,适合合层开采;对于含水层的两层组气藏,产能相近的两层比产能存在差异时的两层合采效果好,适合合层开采,反之则宜分层开采。该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和评价多层组气藏分、合层开采效果,以及指导多层组气藏开采方式优选、提高气藏开发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组气藏 有水气井 多层合采 动态特征 开采效果 龙岗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家寺油田单6东超稠油开采技术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光焕 李献民 +2 位作者 张紫军 牛光海 荆克尧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3期73-75,共3页
单家寺油田单 6东断块是典型的超稠油油藏。文章介绍了该超稠油油藏开采过程中一系列改进的热采技术 。
关键词 单家寺油田 超稠油油藏 热采技术 开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一矿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风凯 冯光明 +1 位作者 贾凯军 张文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3-66,共4页
针对邯郸矿业集团各矿"三下"压煤量大、煤炭资源采出率低的现状,在陶一矿进行了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研究与试验。在该技术中,选用超高水材料构筑采空区充填体,发明了与该材料性能配套的充填方法,并研制了大流量制浆充填工... 针对邯郸矿业集团各矿"三下"压煤量大、煤炭资源采出率低的现状,在陶一矿进行了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研究与试验。在该技术中,选用超高水材料构筑采空区充填体,发明了与该材料性能配套的充填方法,并研制了大流量制浆充填工艺系统。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采空区上覆岩层的活动和地表的沉陷,解放"三下"压煤,延长矿井服务年限,产生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超高水材料 充填方法 充填工艺系统 开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离子聚合物深度调剖试验效果 被引量:10
11
作者 付青春 姜振海 卢洁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4-45,共2页
通过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注聚合物前进行的复合离子深度调剖试验 ,表现出了调剖井注入压力、PI值明显上升 ,高渗透层渗透率变差 ,注入剖面得到改善且稳定时间长 ;产出井产出剖面连续得到改善 ,产液指数下降幅度较大 ,见效时间较聚驱提前... 通过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注聚合物前进行的复合离子深度调剖试验 ,表现出了调剖井注入压力、PI值明显上升 ,高渗透层渗透率变差 ,注入剖面得到改善且稳定时间长 ;产出井产出剖面连续得到改善 ,产液指数下降幅度较大 ,见效时间较聚驱提前等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了线状注水井组和特高含水井见效明显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离子聚合物 动态变化 效果分析 调剖剂 开采效果 产液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水平井技术提高潜山油藏开发效果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迎环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5-76,共2页
辽河油区静安堡油田沈223-628块为裂缝性潜山油藏。针对潜山油藏钻井难度大、直井开发效果不理想这一开发难点,开展了油藏潜力评价,进行了水平井开发的探索与研究,对水平段在油层中的方位、水平段在油层中纵向位置及水平段的长度等问题... 辽河油区静安堡油田沈223-628块为裂缝性潜山油藏。针对潜山油藏钻井难度大、直井开发效果不理想这一开发难点,开展了油藏潜力评价,进行了水平井开发的探索与研究,对水平段在油层中的方位、水平段在油层中纵向位置及水平段的长度等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实践证明:只要设计合理,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是可行的,且在提高开发井产能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对国内类似潜山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潜山油藏 开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沉积物压缩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栾恒杰 马先壮 +4 位作者 蒋宇静 于海洋 王长盛 程先振 梁伟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9-615,共17页
深海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沉积物的压缩会改变储层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而对天然气的开采效果产生显著影响.为揭示沉积物压缩效应下井周围储层物理力学特性演化规律,本文建立了考虑沉积物压缩效应的理论模型,通过COMSOL模拟研究了... 深海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沉积物的压缩会改变储层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而对天然气的开采效果产生显著影响.为揭示沉积物压缩效应下井周围储层物理力学特性演化规律,本文建立了考虑沉积物压缩效应的理论模型,通过COMSOL模拟研究了不同初始固有渗透率、初始水合物饱和度和井底压力条件下的降压开采中生产井周围储层的物理力学特性演化规律以及开采效果.结果表明:受沉积物压缩的影响,水合物分解区的渗透率随着与井筒距离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产气与产水速率由零立即上升至峰值,然后迅速下降,并且考虑沉积物压缩时的产气与产水速率比不考虑时低;在水合物完全分解区,渗透率的大小与有效应力成负相关关系,未分解区渗透率的大小与水合物饱和度成负相关关系;井底压力越小,有效应力越大,生产井周围储层的渗透率下降越明显;初始水合物饱和度对产气与产水的影响存在拐点,饱和度拐点位于0.25与0.35之间,高水合物饱和度并不代表储层开采效果好,产气速率的高低还与储层的渗透率有关,高水合物饱和度储层的渗透率较低,产气速率较低;储层初始固有渗透率较高时显著促进了开采效果,但储层变形量较大增加了储层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降压生产 沉积物压缩效应 物理力学特性 开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煤层综采开采效率计算机模拟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智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1-147,共7页
薄煤层开采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以大斗沟煤矿薄煤层开采为基础,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将现场调研的停开机时间、采煤机速度及工艺参数作为模拟的基础数据,再现工作面生产过程,详细的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工作面开采效率的影响,发现了工作面... 薄煤层开采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以大斗沟煤矿薄煤层开采为基础,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将现场调研的停开机时间、采煤机速度及工艺参数作为模拟的基础数据,再现工作面生产过程,详细的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工作面开采效率的影响,发现了工作面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模拟分析表明:生产设备因素和辅助设备因素是影响大斗沟煤矿82203工作面开采效率的最主要因素,82203工作面在地质条件和开采水平处于国内平均水平时,年产量可以达到58.4万t。模拟结果为提高薄煤层的开采效率,优化薄煤层工作面的生产环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开采 开采效果 生产系统模拟 开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滕南矿区单一工作面开采地表沉陷机理分析
15
作者 佟文亮 邓涛 +1 位作者 马士亮 栾元重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17,共2页
根据滕南矿区三个单一开采工作面的地表移动实测资料 ,分析其下沉机理 ,并利用单一工作面开采下沉量小的特点 ,进行村下煤柱宽条带开采实践 。
关键词 单一工作面开采 沉陷机理 宽条带开采 地表移动 下沉机理 开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泡剂稳定性能评价实验 被引量:23
16
作者 梅海燕 董汉平 +2 位作者 顾鸿军 任敏红 陈利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44-646,共3页
对于高含水油藏后期开采,采用气水交替技术可以提高波及效率、改善油层的动用程度,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由于泡沫可以作为驱替介质的流度控制剂,如果在气水交替注入方式中采用合适的泡沫,则可以改善吸水(吸气)剖面,提高油层动用程... 对于高含水油藏后期开采,采用气水交替技术可以提高波及效率、改善油层的动用程度,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由于泡沫可以作为驱替介质的流度控制剂,如果在气水交替注入方式中采用合适的泡沫,则可以改善吸水(吸气)剖面,提高油层动用程度,从而显著改善气水交替注入方式的开采效果。针对油藏地质特点,在不同条件下对几种起泡剂的发泡能力和稳定性进行了测试评价并优选了起泡剂用量。综合考虑几种因素后选择出性能最佳的一种起泡剂,能够满足气驱过程中选择性地堵塞高含水层的要求,起到调驱和调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水交替 动用程度 注入方式 油层 高含水 气驱 波及效率 起泡剂 开采效果 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设计研究 被引量:47
17
作者 王书礼 唐许平 李伯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3-24,共2页
针对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储层特点 ,以油藏工程分析和数值模拟为手段 ,对水平井进行了优化设计。系统研究了水平井与常规井网互相协调的注采方式 ,论证了采取早期注水对保持水平井区地层压力和提高水平井稳定产量的重要性。大庆低渗透油... 针对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储层特点 ,以油藏工程分析和数值模拟为手段 ,对水平井进行了优化设计。系统研究了水平井与常规井网互相协调的注采方式 ,论证了采取早期注水对保持水平井区地层压力和提高水平井稳定产量的重要性。大庆低渗透油田水平井开采实践表明 ,水平井的生产能力是同类地区压裂直井的 3~ 6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水平井 开发设计 井位设计 优化设计 注水方式 开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水驱后转注蒸汽开发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东区克下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军民 曹强 范小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11-514,共4页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六东区克下组油藏原油粘度较高、注水开发效果差的现象,从开采机理、国内外实例、油藏自身条件等方面对其转注蒸汽开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应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对转注蒸汽开发层系划分、合理井网井距设计...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六东区克下组油藏原油粘度较高、注水开发效果差的现象,从开采机理、国内外实例、油藏自身条件等方面对其转注蒸汽开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应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对转注蒸汽开发层系划分、合理井网井距设计和开采方式、注采参数确定以及不同油层厚度转注蒸汽开发效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转注蒸汽开发方案,经现场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转换 注蒸汽 开采效果 稠油油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热流体多轮次吞吐周期注入强度优化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冯祥 宫汝祥 李敬松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1期64-67,84,共5页
多元热流体吞吐热采作为一种海上稠油热采开发技术,已在渤海稠油油田开发中进行了多轮次吞吐试验。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合理表征了多元热流体吞吐技术机理,引入变异系数概念,得出影响多轮次吞吐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注入强度、转周... 多元热流体吞吐热采作为一种海上稠油热采开发技术,已在渤海稠油油田开发中进行了多轮次吞吐试验。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合理表征了多元热流体吞吐技术机理,引入变异系数概念,得出影响多轮次吞吐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注入强度、转周时机、注入温度、周期递增率。基于典型油田的油藏特征,以周期产出投入比为评价指标,形成不同累产油和存气率条件的计算样本,回归得到多元热流体吞吐井多周期最佳注入强度,用影响热采效果的主要因素对优化进行校正,绘制成优化图版,准确高效地得到合理注入参数,提高多轮次吞吐热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热流体 多轮次吞吐 影响因素 参数优化 开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提高五百梯气田石炭系气藏低渗储量采收率可行性论证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斌 熊燕莉 王庆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72,共3页
从水平井产能数学模型出发,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机理研究,对五百梯气田石炭系气藏低渗区水平井应用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结合实钻井开采效果分析,对水平井动用五百梯气田石炭系气藏低渗储量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为... 从水平井产能数学模型出发,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机理研究,对五百梯气田石炭系气藏低渗区水平井应用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结合实钻井开采效果分析,对水平井动用五百梯气田石炭系气藏低渗储量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为五百梯气田石炭系气藏低渗储量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低渗透 增产 影响因素 开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