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与开腹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88例 被引量:7
1
作者 胡义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6期472-474,共3页
分析对比腹腔镜与开腹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近期疗效。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研究组行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全系膜切除术... 分析对比腹腔镜与开腹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近期疗效。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研究组行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全系膜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标本的切除长度与平均淋巴结清除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2年内的复发率及存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与开腹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近期疗效相当,但前者可以有效减少对机体的损伤程度,保证恢复效果,安全性较佳,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开腹 全系切除 右半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常永春 赵守和 +2 位作者 费宝刚 彭枊花 黄英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2期195-195,197,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术,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切除淋巴结数、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是一个可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并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 肠系切除 右半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近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会彦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5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我院诊治的4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开腹TME手术)和观察组(腹腔镜TME手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我院诊治的4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开腹TME手术)和观察组(腹腔镜TME手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术后吻合口漏、肠梗阻、切口感染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肠癌全系切除 近期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孔智渊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3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采用腹腔镜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历尾数奇偶性质分为对照组(奇数尾数,50例)与观察组(偶数... 目的:研究采用腹腔镜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历尾数奇偶性质分为对照组(奇数尾数,50例)与观察组(偶数尾数,50例)。对照组的手术方案为传统开腹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观察组的手术方案为腹腔镜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淋巴结清扫数量更多,术后排气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发现,观察组的无瘤生存率和病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腹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腹腔镜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佳,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远期疗效好,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肠癌全系切除 肠癌 并发症 开腹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志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4期18-18,21,共2页
目的:研究对结直肠癌患者给予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疗效。方法:收治结直肠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50例)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比... 目的:研究对结直肠癌患者给予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疗效。方法:收治结直肠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50例)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免疫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胃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分别为42%和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IL-6在术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有显著疗效,并且有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比较小,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全系切除 免疫功能 影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近期疗效和并发症分析
6
作者 郭利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6期107-108,共2页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近期疗效进行探究,并分析术后并发症。方法 8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近期疗效进行探究,并分析术后并发症。方法 8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能够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并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 全系切除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远期疗效对比
7
作者 张相成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5期62-62,共1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远期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9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癌切除术,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远期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9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癌切除术,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后方面,两种手术方法基本一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治疗效果上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肠癌全系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文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5期7-9,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全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78例结肠癌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下全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全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78例结肠癌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下全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0%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年,观察组远期复发率7.69%低于对照组的28.21%,而5年生存率97.44%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腹腔镜下全息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近远期效果良好,且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全系切除 肠癌 近远期预后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比较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良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6期41-43,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相关的临床试验,最终入选6篇文章,提取筛选后的文献资料,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治疗方法、观察指标以及结果与结论 ,采用Jadad量表法... 目的系统评价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相关的临床试验,最终入选6篇文章,提取筛选后的文献资料,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治疗方法、观察指标以及结果与结论 ,采用Jadad量表法评价文献质量,并进行综合定量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746例随机对照患者,腹腔镜组390例,开腹组356例。6篇文献中2篇为低质量,4篇为高质量,文献的Jadad量表评分依次为3、2、2、3、3、3分。6篇文献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存在明显异质性(I2=75%、98%、94%、67%),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4.67,95%CI=(-0.95,10.29),P>0.05],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WMD=-23.09,95%CI=(-36.87,-9.31),P<0.05],腹腔镜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WMD=-0.89,95%CI=(-1.21,-0.57),P<0.05],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WMD=-2.82,95%CI=(-3.73,-1.91),P<0.05]。6篇文献的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异质性(I2=0)应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开腹组[OR=0.52,95%CI=(0.36,0.76),P<0.05]。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析,两组复发率、存活率、切除结肠长度、淋巴结检出数目以及阳性淋巴结检出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可推荐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 肠癌 完整肠系切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焕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0期51-52,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比对两组患者...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125.46±5.37)ml、肠胃功能恢复时间(1.34±0.65)d、下床活动时间(11.26±6.85)和住院时间(10.16±3.97)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3.40±59.36)ml、(2.87±1.95)d、(20.37±1.05)、(17.42±1.94)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3.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 直肠全系切除 复发率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荣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3期74-74,77,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以及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两者之间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0例进行分析,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以及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两者之间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0例进行分析,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基本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做好记录。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肠癌全系切除 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48
12
作者 傅卫 袁炯 +4 位作者 王德臣 姚宏伟 于锦利 任立焕 张同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开腹组52例),以及2003年1月~2006年6月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腹腔镜组49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开腹组52例),以及2003年1月~2006年6月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腹腔镜组49例)。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直肠癌前切除术(160±106)ml(n=37)vs(298±186)ml(n=36),t=-3.908,P=0.000;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180±153)ml(n=10)vs(356±170)ml(n=14),t=-2.604,P=0.016]。腹腔镜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开腹手术组[(2.4±1.8)dVS(3.6±1.5)d,t=-3.648,P=0.000]。腹腔镜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14.3%(7/49)g844.2%(23/52),x^2=10.834,P=0.001]。两组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无差异(12.7±6.5VS13.6±7.0,t=-0.668,P=0.505),下切缘均为阴性。腹腔镜组45例(91.8%)随访2~42个月,开腹组47例(90.4%)随访6~42个月,局部复发率分别4.4%(2/45)、4.3%(2/47)。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全系切除 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近期疗效和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7期43-44,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手术近期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观察记录两组的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手术近期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观察记录两组的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常规开腹手术,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 肠癌 全系切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比较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锐 尚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7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比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58例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腹腔镜组86例和开腹组72例。观察两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手...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比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58例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腹腔镜组86例和开腹组72例。观察两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情况。结果开腹组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均高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肠癌患者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切除 开腹 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进团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39-42,共4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116例行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其中采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116例行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其中采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69%,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肠癌 全系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应用于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卫东 李永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2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应用于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选择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应用于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选择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或转移发生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4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复发或转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而言,应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展开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因此建议临床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位直肠癌 腹腔镜直肠全系切除 低位直肠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中间入路全系膜结肠切除根治右半结肠癌23例的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福杰 吴畏难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2期112-113,共2页
探讨全系膜结肠切除(CME)根治右半结肠癌。探讨CME的手术入路。中间入路以回结肠血管为起点,沿肠系膜上静脉裸化血管,于血管根部结扎回结肠血管,进入Told与肾前筋膜间的外科平面,分离脏壁层筋膜,脏层筋膜包绕整个结肠系膜,达到全系膜结... 探讨全系膜结肠切除(CME)根治右半结肠癌。探讨CME的手术入路。中间入路以回结肠血管为起点,沿肠系膜上静脉裸化血管,于血管根部结扎回结肠血管,进入Told与肾前筋膜间的外科平面,分离脏壁层筋膜,脏层筋膜包绕整个结肠系膜,达到全系膜结肠切除。CME更符合解剖学与肿瘤外科学的新理念,中间入路CME达到更为彻底的淋巴清扫与血管根部结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系切除 右半肠癌 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吻合口漏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丽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12期39-40,共2页
总结了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吻合口漏的护理对策,主要包括实施早期禁食、及时补液并防控感染、胃肠减压、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充分引流以及合理给予肠外与肠内营养等治疗及护理措施。认为正确有效的护理能消除并发症发生的... 总结了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吻合口漏的护理对策,主要包括实施早期禁食、及时补液并防控感染、胃肠减压、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充分引流以及合理给予肠外与肠内营养等治疗及护理措施。认为正确有效的护理能消除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使疾病转归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全系切除 吻合口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系膜切除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及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19
作者 梁小辉 彭博 +4 位作者 练绮雯 李子一 刘鑫斌 钟晓华 张喆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系膜切除术(TaTME)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改善TaTME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排便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2例行腹腔镜TaTME中低位直肠...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系膜切除术(TaTME)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改善TaTME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排便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2例行腹腔镜TaTME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依据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量表评分分为LARS组和FLARS组,分别分析术后3个月、6个月发生LARS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LARS发生率为66.13%,显著高于术后6个月(41.94%)(P<0.05)。术后3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LA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肿瘤直径、术前放化疗率及吻合口距肛缘距离;术后6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LA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放化疗率、吻合口距肛缘距离。结论T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3个月LARS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后6个月,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和疾病恢复密切相关,TaTME术后发生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同步放化疗、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cm)、肿瘤直径(≥5cm),在手术过程需要引起注意,加以干预,降低术后LARS发生率,改善患者排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系切除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中低位直肠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手术路径和临床疗效观察
20
作者 谢容明 魏文波 陈新桂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手术路径,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则实施腹腔镜下完整性全结...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手术路径,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则实施腹腔镜下完整性全结肠系膜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大便成形时间、规律大便时间,统计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如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肛门排便时间,随访1年,比较两组复发例数(率)及转移例数(率),绘制1年生存曲线。结果观察组术后大便成形排出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大便规律排出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期间,观察组复发例数(率)及转移例数(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右半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完整性肠系膜切除,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术后胃肠功能,促进排便功能恢复,并减少术后复发及转移率进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完整系切除 右半肠癌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