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瑞昔布钠联合阿片类镇痛药和B超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对于非心脏手术开胸术后镇痛效果评价 被引量:34
1
作者 张毅 张琴 +6 位作者 Nguz A.Kutshid 游艳艳 向桂芳 梅伟 田玉科 李新华 刘凌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9-423,共5页
目的评估帕瑞昔布钠分别联合阿片类药物和B超引导的椎旁神经阻滞(PVB)对非心脏手术开胸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名患者(ASA,Ⅰ~Ⅲ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患者自控镇痛(PCA);B组,PCA+帕瑞昔布钠;C组,PCA+超声引导下PVB;D组,... 目的评估帕瑞昔布钠分别联合阿片类药物和B超引导的椎旁神经阻滞(PVB)对非心脏手术开胸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名患者(ASA,Ⅰ~Ⅲ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患者自控镇痛(PCA);B组,PCA+帕瑞昔布钠;C组,PCA+超声引导下PVB;D组,PCA+帕瑞昔布钠+超声引导下的PVB。观察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疼痛强度(VAS评分)、不良反应和患者的镇痛满意度。结果 D组的患者镇痛效果最好,镇痛满意度最高并且其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最少(均P<0.05)。结论联合使用帕瑞昔布钠、超声引导的PVB和阿片类药物的PCA可以显著改善非心脏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帕瑞昔布钠 开胸术后镇痛 患者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8
2
作者 游艳艳 张琴 +3 位作者 张毅 廖志品 梅伟 田玉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53-855,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12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组(N组)、帕瑞昔布钠组(T组)、氟比洛芬酯组(K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N组手术结束后分别在T4和T8水平进行椎旁神...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12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组(N组)、帕瑞昔布钠组(T组)、氟比洛芬酯组(K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N组手术结束后分别在T4和T8水平进行椎旁神经阻滞,在超声图像的引导下确认针头末端位于椎旁间隙内,推注0.25%罗哌卡因10ml;手术结束前30min,T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K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C组静注生理盐水5ml。观察并记录术后1、4、16、24、48h的HR、SBP、DBP、RR、SpO2和VAS评分;记录术后1、4、16和24h的Ramsay评分、舒芬太尼用量;观察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出汗、眩晕、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和尿潴留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点HR、SBP、DBP、RR和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术后1、4、16、24和48hN组、T组和K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N组比较,术后1、4hT组和K组的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四组患者术后1、4、16和24h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16和24hN组、T组和K组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四组患者恶心呕吐、出汗、眩晕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意义。结论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可显著减轻开胸术后疼痛,并且在控制术后4h内的疼痛方面的作用优于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三种方法均可获得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并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帕瑞昔布钠 氟比洛芬酯 开胸术后镇痛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