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不等高开缝钢板剪力墙受力性能分析
1
作者 王连坤 郭语 +1 位作者 严自强 唐强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1,共6页
本文在对比单层等高开缝钢板剪力墙与双层等高开缝钢板剪力墙受力性能的基础上,建立了"梭形"、"凸形"、"蝶形"、"凹形"等4种双层不等高开缝钢板剪力墙,对其进行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研... 本文在对比单层等高开缝钢板剪力墙与双层等高开缝钢板剪力墙受力性能的基础上,建立了"梭形"、"凸形"、"蝶形"、"凹形"等4种双层不等高开缝钢板剪力墙,对其进行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能量耗散系数等参数,研究了4种开缝形式对钢板剪力墙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开缝率下的双层开缝钢板剪力墙受力性能优于单层开缝形式,抗侧刚度及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均得到提高;双层不等高开缝形式钢板剪力墙抗侧刚度、累积滞回环面积、承载能力均较等高双层钢板剪力墙大幅提高,其中"凹形"不等高开缝形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剪力墙 开缝形式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能量耗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气固分离器内气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2
作者 严超宇 卢春喜 +1 位作者 刘显成 时铭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2-397,共6页
针对催化裂化原料日益重质化的趋势,提出了一种后置烧焦管式组合再生工艺。后置烧焦管出口的气固分离装置是实现这种工艺的关键设备之一。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离心与惯性分离原理相结合的新型气固分离器。为了详细研究该分离器,结合流... 针对催化裂化原料日益重质化的趋势,提出了一种后置烧焦管式组合再生工艺。后置烧焦管出口的气固分离装置是实现这种工艺的关键设备之一。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离心与惯性分离原理相结合的新型气固分离器。为了详细研究该分离器,结合流场实验结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分离器内的气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学模型为标准湍流模型。模拟结果给出了分离器内的流场总体特征为:气流以切向速度为主,竖直向上进入分离器的气体绕排气管做旋转运动,先后由排气管上的窄缝排出,部分气体由排气管下方空间返回入口区;拱形分离空间内切向气速随径向位置的增加而减小。排气管上的开缝形式是分离器压降增加的主要因素。将排气管上的两条窄缝改成总面积与排气管内截面积相等的均匀切向窄缝,避免了管内旋流涡核的偏心,分离器压降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分离器 流场 数值模拟 开缝形式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尘锥结构对旋风分离器内气固两相分离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谭慧敏 王建军 +1 位作者 马艳杰 金有海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0-596,共7页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RSM湍流模型对直切式旋风分离器三种不同排尘锥结构(排尘锥无缝、开对称缝、开阶梯缝)下的气固两相流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三种排尘锥结构都可以将粒径大于8μm的返混颗粒再次分离下来;排尘锥开缝起到分流作...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RSM湍流模型对直切式旋风分离器三种不同排尘锥结构(排尘锥无缝、开对称缝、开阶梯缝)下的气固两相流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三种排尘锥结构都可以将粒径大于8μm的返混颗粒再次分离下来;排尘锥开缝起到分流作用,有效改善排尘锥内气相流场分布,降低压降,便于返混颗粒从侧缝排出,提高抗返混能力,减少颗粒在排尘锥内部长时间停滞的机率,减小堵塞下口的可能性;排尘锥开阶梯缝可以减小涡核中心不对称性,明显提高侧缝的排尘能力,有效消弱返混夹带对3μm小颗粒的影响,提高分离器的操作弹性,减少颗粒间的磨损,为排尘锥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高旋风管分离性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排尘锥 开缝形式 气固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