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开端同轴探头技术的肺癌转移和非转移淋巴结介电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孙颖 于洪峰 +4 位作者 周地福 辛学刚 卢笛 蔡开灿 余学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64-1369,共6页
目的本文通过测量来自肺癌手术的淋巴结介电特性,研究肺癌转移和非转移淋巴结的介电特性(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差异。方法使用开端同轴探头法,在1 MHz^4 GHz频率范围内,对76名肺癌患者手术中切除下来的淋巴结进行介电特性测量,然后对... 目的本文通过测量来自肺癌手术的淋巴结介电特性,研究肺癌转移和非转移淋巴结的介电特性(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差异。方法使用开端同轴探头法,在1 MHz^4 GHz频率范围内,对76名肺癌患者手术中切除下来的淋巴结进行介电特性测量,然后对照病理结果将淋巴结分成转移淋巴结和非转移淋巴结两类,又将转移淋巴结分为肺鳞癌转移淋巴结和肺腺癌转移淋巴结两类,在全频段和6个特定频率点(64、128、298、433、915、2450 MHz)分别分析其介电特性差异。结果在1 MHz^4 GHz频率范围内转移淋巴结的介电特性值明显高于非转移淋巴结。肺鳞癌转移淋巴结和肺腺癌转移淋巴结介电特性不具有明显差异。在6个频率点,转移和非转移淋巴结的介电特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端同轴探头技术虽不能鉴别出淋巴结由何种肺癌细胞转移而来,但能很好的检测出肺癌转移和非转移淋巴结介电特性差异,有望为临床上鉴别淋巴结是否转移提供一种全新的检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淋巴结 介电特性 开端同轴探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端同轴探头技术的人体正常食管和食管癌介电特性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强 卢笛 +4 位作者 韩继钧 于洪峰 董文 蔡开灿 余学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41-1746,共6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手术中切除的人体正常食管组织和食管癌组织的介电特性(相对介电常数εr和电导率σ)差异,为临床食管癌手术中快速鉴别提供一种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开端同轴探头法在50 MHz~4 GHz频率范围内,对51名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 目的研究食管癌手术中切除的人体正常食管组织和食管癌组织的介电特性(相对介电常数εr和电导率σ)差异,为临床食管癌手术中快速鉴别提供一种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开端同轴探头法在50 MHz~4 GHz频率范围内,对51名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正常部分及肿瘤部分进行介电测量。在全频段分析其介电特性差异,并且对6个特定频率点(64、128、298、433、915、2450 MHz)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此外采用Cole-Cole模型在整个频段内对数据进行拟合并且将测量值与文献值进行对比。结果在50 MHz~4 GHz频率范围内食管癌组织的介电特性值高于正常食管组织;在6个频率点正常食管组织和食管癌组织介电特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ole-Cole模型对测量的数据有较好的拟合结果;本研究的测量值低于文献值。结论正常食管组织与肿瘤组织介电特性存在显著性差异,有望为临床食管癌术中快速鉴别提供一种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介电特性 开端同轴探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端同轴探头法测量组织介电特性的感应范围
3
作者 刘永泓 黄云 +1 位作者 辛学刚 余学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36-1043,共8页
目的研究开端同轴探头法测量介电特性参数的感应范围。方法利用介电特性参数分层模型结合微距测量装置的方式建立开端同轴探头法感应范围的测量模型,以感应深度表示垂直方向感应范围,以感应直径表示水平方向感应范围。利用介电特性参数... 目的研究开端同轴探头法测量介电特性参数的感应范围。方法利用介电特性参数分层模型结合微距测量装置的方式建立开端同轴探头法感应范围的测量模型,以感应深度表示垂直方向感应范围,以感应直径表示水平方向感应范围。利用介电特性参数存在差异的多种材料(特氟龙、去离子水、乙醇、梯度浓度氯化钠溶液),设置了介电特性差异化分层模型。为标定不同输出功率下介电特性测量系统的误差范围,我们测定了不同输出功率环境下的合成不确定度(TCU),确定测量实验最佳可变功率范围。感应范围测量实验中,根据可能对感应范围造成影响的测量参数设置对照组,包括功率(-10、-5、0、3、6、9 dBm)、频率(1~500 MHz)、特氟龙与去离子水、乙醇形成介电常数[ε]差异高低对比组、特氟龙与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形成电导率[σ]差异高低对比组,上述分组均被设置在感应深度与感应直径测量实验中。结果合成不确定度测量结果表明测量功率大于-10 dBm(0.10 mW)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测量结果(TCU<2%)。感应深度测量结果表明感应深度与功率正相关(P<0.05)随着测量功率上升感应深度在去离子水与乙醇溶液中逐渐增大,差异达到70μm;感应深度与被测物电导率负相关(P<0.05),随着氯化钠溶液浓度的上升,对应感应深度逐渐下降,差异达到270μm;高介电常数的去离子水测量组感应深度在不同测量参数环境下均大于低介电常数的乙醇测量组。测量参数变化对感应直径影响不显著,不同测量参数环境下感应直径稳定在固定范围内(1.0~1.8 mm),介于在探头内导体直径与绝缘层直径之间,小于探头直径。结论开端同轴探头法测量介电特性感应范围受测量参数与被测物介电特性参数共同影响,其中感应深度受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端同轴探头 组织介电特性 感应范围 微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恶性组织黏膜面与浆膜面、癌旁1、3cm以及正常组织黏膜面与浆膜面的介电特性差异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地福 翟伟科 +5 位作者 孙颖 韩帅 黄陆茂 辛学刚 厉周 余学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4-442,共9页
目的研究结直肠的恶性组织黏膜面与浆膜面、癌旁1、3 cm以及正常组织黏膜面与浆膜面之间的介电特性(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差异。方法采用开端同轴探头法在50 MHz^3 GHz频段上对3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新鲜离体标本的恶性组织黏膜面与浆膜... 目的研究结直肠的恶性组织黏膜面与浆膜面、癌旁1、3 cm以及正常组织黏膜面与浆膜面之间的介电特性(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差异。方法采用开端同轴探头法在50 MHz^3 GHz频段上对3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新鲜离体标本的恶性组织黏膜面与浆膜面、癌旁1、3 cm以及正常组织黏膜面与浆膜面的介电特性分别进行测量,然后分别分析其对应的介电特性,并对其中6个特定频率点的介电特性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结果显示恶性组织黏膜面介电特性高于癌旁1、3 cm及正常组织黏膜面的介电特性,并且在六个特定频率点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癌旁1、3 cm及正常组织黏膜面介电特性依次减小;此外恶性组织黏膜面与黏膜面介电特性在64、128、298、433、915 Mhz存在差异(P<0.01),而在2450 MHz无差异(P>0.01);正常组织黏膜面与浆膜面介电特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恶性组织,癌旁1、3 cm及正常组织的黏膜面介电特性依次减小。另外,恶性组织黏膜面介电特性高于浆膜面,而正常组织黏膜面与浆膜面的介电特性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介电特性 开端同轴探头 癌旁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