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问题中负阻机制和开环模式耦合机制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洋 杜文娟 王海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25-234,共10页
风电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有负阻效应和开环模式耦合两种机制解释。针对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串补输电系统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问题,对比分析互联开环子系统间的阻抗交互作用和模式交互作用在引发闭环系统次同步振荡失稳时的一致性... 风电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有负阻效应和开环模式耦合两种机制解释。针对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串补输电系统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问题,对比分析互联开环子系统间的阻抗交互作用和模式交互作用在引发闭环系统次同步振荡失稳时的一致性,定性解释负阻机制和开环模式耦合机制的关联,主要体现为:开环模式耦合条件下负阻效应对子系统间阻抗交互作用的不利影响显著加剧;负阻效应是开环模式耦合条件下闭环模式互斥的必要条件,并且负阻效应越显著闭环模式互斥程度越剧烈。两种机制的相互补充和佐证有助于指导工程实践:为改善负阻效应导致的不利阻抗交互作用,可从破坏开环模式耦合条件的角度展开,即调整开环振荡模式的频率,或增大开环振荡模式的阻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模式耦合 负阻效应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双馈感应发电机 开环模式分析 阻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FC与系统的强动态交互对机电振荡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任必兴 杜文娟 王海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20-2534,共15页
该文主要研究了由开环模式耦合引起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与系统的强动态交互作用对系统机电振荡模式的影响。建立了含UPFC的多机电力系统闭环互联动态模型,将UPFC与系统分为两个互联开环子系统。当UPFC开环控制模式与开环机电模式在... 该文主要研究了由开环模式耦合引起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与系统的强动态交互作用对系统机电振荡模式的影响。建立了含UPFC的多机电力系统闭环互联动态模型,将UPFC与系统分为两个互联开环子系统。当UPFC开环控制模式与开环机电模式在复平面上位置靠近时,相应的两闭环模式彼此相斥并趋向反方向移动,该模式耦合现象可造成闭环机电模式的阻尼严重恶化。依据阻尼转矩分析理论,该文从UPFC向系统中同步机提供阻尼贡献这一角度清晰阐释了开环模式耦合时UPFC对机电模式的动态影响。另外,提出一个量化指标,能够近似估计开环模式耦合情况下两个相关的闭环模式在复平面的相对位移。利用新英格兰10机系统与我国华东某500 k V等值电网算例详细说明和验证了所得结论。该文还比较了UPFC串、并联电压源换流器(VSC)对系统影响的强弱,并分析了UPFC潮流调节与安装地点两个因素对模式耦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潮流控制器 机电振荡模式 动态交互 开环模式耦合 阻尼转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连接条件下并网直驱风电场引发无串补电力系统次同步扭振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天翼 杜文娟 +1 位作者 陈晨 王海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5875-5884,共10页
该文研究弱连接条件下并网直驱风电场引发无串补电力系统次同步扭振机理。通过将电力系统闭环互联模型划分为直驱风电场子系统和电力系统其余部分子系统两部分,推导锁相环主导的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的解析表达式。随着直驱风电场连接强... 该文研究弱连接条件下并网直驱风电场引发无串补电力系统次同步扭振机理。通过将电力系统闭环互联模型划分为直驱风电场子系统和电力系统其余部分子系统两部分,推导锁相环主导的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的解析表达式。随着直驱风电场连接强度减弱,锁相环主导的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的阻尼会随之降低。当锁相环主导的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和同步发电机开环轴系扭振模式的频率接近时,直驱风电场子系统和电力系统其余部分子系统之间的开环模式耦合会闭环轴系扭振模式的阻尼,进而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扭振。另外,直驱风电场连接强度越弱时,开环模式耦合导致的模式阻尼减弱效应会更强。该文通过一个算例电力系统,演示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机 次同步扭振 开环模式耦合 同步发电机轴系扭振动态 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感应电动机聚合负荷引起含双馈风电场电力系统振荡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苏国贇 杜文娟 王海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25-2135,共11页
围绕并联感应电动机聚合负荷,研究了该负荷自身的稳定性特征及其与双馈感应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间交互作用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聚合负荷线性化状态空间模型;理论研究表明,当聚合负荷内部n台... 围绕并联感应电动机聚合负荷,研究了该负荷自身的稳定性特征及其与双馈感应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间交互作用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聚合负荷线性化状态空间模型;理论研究表明,当聚合负荷内部n台感应电动机同型时,聚合负荷可等值变换为n个独立的等值子系统,其中1个等值子系统的感应电动机振荡模式(induction motor oscillation mode,IMOM)将随着电动机数量n的增加在复平面上不断移动,甚至可能穿越虚轴进入右半平面;并提出一种预估该移动的振荡模式负阻尼时对应的电动机数量的方法。其次,构建了由聚合负荷开环子系统和电力系统其余部分开环子系统构成的闭环互联系统模型,并从开环模式耦合的角度阐述了聚合负荷与双馈风机间交互作用导致电力系统振荡的机理:当开环感应电动机振荡模式与开环风机振荡模式在复平面上靠近时,可能出现的开环模式耦合将引发2个子系统间的强交互作用,并导致闭环系统振荡模式阻尼减弱。最后,通过新英格兰系统对理论分析及结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感应电动机聚合负荷 双馈风机(DFIG) 感应电动机振荡模式(IMOM) 开环模式耦合 电力系统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