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回路串级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徐今强 王荣辉 王筱珍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92-95,共4页
由于多回路串级控制系统结构上存在两个以上的反馈通道,在进行结构图化简时采用不同的变换思路,可以得到相同的闭环传递函数和不同的开环传递函数。以带测速发电机局部反馈的位置随动系统为例,根据开环传递函数的定义和结构图等效变换原... 由于多回路串级控制系统结构上存在两个以上的反馈通道,在进行结构图化简时采用不同的变换思路,可以得到相同的闭环传递函数和不同的开环传递函数。以带测速发电机局部反馈的位置随动系统为例,根据开环传递函数的定义和结构图等效变换原则,对多回路串级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求解复杂多回路串级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回路 串级 开环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小信号模型及开环响应时间常数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刘栋 汤广福 +3 位作者 郑健超 贺之渊 杨岳峰 李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7,共7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由于其交直流电压由分散储能的子模块电容建立,因此分析其主电路参数与动态响应的关系非常困难。为给MMC-HVDC工程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依据,分析此类系统一般运动模型和控制模型的...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由于其交直流电压由分散储能的子模块电容建立,因此分析其主电路参数与动态响应的关系非常困难。为给MMC-HVDC工程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依据,分析此类系统一般运动模型和控制模型的建立过程,推导旋转坐标系下的子模块平均值受控源解耦模型和换流器状态空间方程;利用系统稳态工作点附近的小信号模型得到开环传递函数和动态响应表达式。最后针对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发的MMC-HVDC动模仿真装置,利用经验公式和该文的方法分别计算开环响应时间常数,对比结果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开环传递函数 响应时间常数 动模仿真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自动发电控制振荡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凯斌 谢刚文 +3 位作者 陈磊 李小菊 夏翰林 詹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33-140,共8页
频率振荡中与自动发电控制(AGC)过程强相关的振荡被称为AGC振荡。基于单机单负荷系统,利用开环传递函数对AGC振荡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不同参数或环节对开环传递函数频率特性的影响,研究其对AGC振荡的影响,结果表明:AGC参数中频差系数及... 频率振荡中与自动发电控制(AGC)过程强相关的振荡被称为AGC振荡。基于单机单负荷系统,利用开环传递函数对AGC振荡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不同参数或环节对开环传递函数频率特性的影响,研究其对AGC振荡的影响,结果表明:AGC参数中频差系数及积分系数过大、AGC传输延时过大、机组环节频率特性的幅值过大或相位滞后过大,都会导致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稳定裕度过小甚至为负,从而降低系统稳定性甚至引发AGC振荡。分析了机组特性对于AGC振荡的影响:一次调频起作用时,机组环节的幅值将会降低,从而提高AGC模式的稳定性;不同的水火电机组,其原动机环节的相位滞后不同,这会影响开环传递函数的相位裕度,进而影响AGC模式稳定性;机组的开度模式一般比功率模式拥有更快的一次调频调节速度,此时采用开度模式,机组在振荡频率处的幅值更低,系统AGC模式更稳定。特征值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且在多机多负荷系统算例中,验证了基于单机单负荷系统分析得到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振荡 自动发电控制 系统稳定性 开环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模—动模混合仿真系统的接口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李振兴 贾倩薇 +1 位作者 林龙剑 冷凤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8,共10页
为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的发展需求,数模-动模混合仿真系统结合实时数字仿真和物理动态模拟仿真的优点,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研究的重要仿真方法。接口系统是混合仿真系统设计中的核心与难点。为了深入分析混合仿真系统的稳定性,对接口... 为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的发展需求,数模-动模混合仿真系统结合实时数字仿真和物理动态模拟仿真的优点,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研究的重要仿真方法。接口系统是混合仿真系统设计中的核心与难点。为了深入分析混合仿真系统的稳定性,对接口系统各个组成环节进行建模得到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分别根据劳斯判据和奈奎斯特判据研究开环传递函数中不同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理论推导表明接口系统中滤波器截止频率、接口延时和阻抗模拟比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并通过所搭建的混合仿真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参数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与理论推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实时仿真 开环传递函数 接口建模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差矩阵奇异值方法改进和MIMO系统稳定性分析
5
作者 闫帅豪 钱瑞 +1 位作者 魏明英 郑勇斌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74-3882,共9页
高速防空导弹大攻角飞行时,耦合现象严重,弹体的高动态响应特征进一步加剧通道耦合,因此研究通道耦合下的系统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一种双通道控制模式下,单通道断开、耦合通道视为内回路的传递函数矩阵,并引入回差阵奇异值法计算... 高速防空导弹大攻角飞行时,耦合现象严重,弹体的高动态响应特征进一步加剧通道耦合,因此研究通道耦合下的系统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一种双通道控制模式下,单通道断开、耦合通道视为内回路的传递函数矩阵,并引入回差阵奇异值法计算系统稳定裕度。通过仿真将传统奇异值法和基于传递函数矩阵的奇异值改进法计算出的稳定裕度、单通道稳定裕度、双通道断开的稳定裕度和基于通道耦合下的稳定裕度,结合系统的时域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回差阵奇异值法计算结果更精确,通道耦合下的开环传递函数对系统稳定性描述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导弹 稳定裕度 回差阵最小奇异值 开环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换流器间动态交互的中压直流配电系统控制参数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朱琳 赵学深 +3 位作者 郭力 李霞林 邓占锋 王成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128,共8页
由于各换流器间存在动态交互作用,使得中压直流(MVDC)配电系统的控制参数设计比单台换流器时困难得多。首先,针对系统中换流器的电流控制环、电压控制环和下垂控制环,依次分别建立了计及换流器间动态交互的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并且所建... 由于各换流器间存在动态交互作用,使得中压直流(MVDC)配电系统的控制参数设计比单台换流器时困难得多。首先,针对系统中换流器的电流控制环、电压控制环和下垂控制环,依次分别建立了计及换流器间动态交互的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并且所建传递函数零极点的个数与单台换流器独立运行时完全一致。然后,提出了一种计及换流器间动态交互的MVDC配电系统控制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从系统动态稳定性的角度定性定量设计控制参数。该设计方法通过部分零极点的相互抵消,利用一对共轭主导极点准确设计系统动态特性,并在较宽频率范围(如10~50 Hz)内均有效。最后,在电力电子仿真软件PLECS中对所提传递函数和控制参数设计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配电系统 动态交互 控制参数设计 开环传递函数 闭环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综合性能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袁桂丽 陆斯悦 房方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95-902,共8页
针对多变量形式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开环传递函数的性能评价方法.将该方法与最小信息熵指标相结合,解决了协调控制系统受到非高斯噪声干扰时,传统多变量评价方法对系统随机性性能评价不准确的问题.将系统确定性性... 针对多变量形式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开环传递函数的性能评价方法.将该方法与最小信息熵指标相结合,解决了协调控制系统受到非高斯噪声干扰时,传统多变量评价方法对系统随机性性能评价不准确的问题.将系统确定性性能指标处理成标量形式,通过子目标乘除法与随机性性能指标结合,得到兼顾确定性性能与随机性性能的综合性能指标.利用该综合性能指标指导协调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将其作为目标函数,通过优化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寻优,得到最优控制性能.以最优指标作为基准,对系统在运行期间的性能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对于该协调控制系统,自抗扰控制器比内模PI控制器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稳健性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控制系统 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最小信息熵 自抗扰控制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制理论期末复习指导
8
作者 田虓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0年第2期22-27,共6页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为电气系的有关专业设置的。同学们在复习时。除了按知识点进行复习外,还应该很好地理解例题的解题过程,使掌握的知识更牢固。下面给出复习提要和典型例题,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1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1 教学要求1.1...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为电气系的有关专业设置的。同学们在复习时。除了按知识点进行复习外,还应该很好地理解例题的解题过程,使掌握的知识更牢固。下面给出复习提要和典型例题,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1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1 教学要求1.1.1 重点掌握(1)明确三种基本控制方式及特点。(2)明确自动控制的任务、作用,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系统 开环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理论 复习指导 稳态误差 教学要求 基本控制方式 根轨迹法 正确理解 拉氏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制工程基础期末复习提要
9
作者 田虓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0年第2期15-21,共7页
自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是机电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是自动控制系统,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控制过程中的主要性能,重点是讲模拟式控制系统的有关问题。要求能理解和运用课程中所讲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掌握所讲... 自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是机电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是自动控制系统,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控制过程中的主要性能,重点是讲模拟式控制系统的有关问题。要求能理解和运用课程中所讲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掌握所讲述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不要求理论推导和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 稳态误差 正确理解 工程基础 有关问题 机电工程专业 主要性能 工程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制理论复习要点
10
作者 陶琳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6年第2期46-47,共2页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计划电视授课学时为45学时。应广大师生的要求,希望电视课制作得少而精,因此本课程只讲重点、讲难点、讲思路、讲典型例题,讲利用电视手段才能讲得更加明白的问题,所以要事先预习,再收看电视课会收到较...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计划电视授课学时为45学时。应广大师生的要求,希望电视课制作得少而精,因此本课程只讲重点、讲难点、讲思路、讲典型例题,讲利用电视手段才能讲得更加明白的问题,所以要事先预习,再收看电视课会收到较好的效果,面授课应与电视课互为补充,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期末复习时要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大纲在学习指导书上)。《自动控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系统 电视课 教学大纲 开环传递函数 授课学时 结构参数 学习指导 理论课程 阶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制理论学习指要
11
作者 陶琳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7年第2期35-41,共7页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为电气系有关专业设置的。研究的对象是自动控制系统,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控制过程中的主要性能。1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1 重点要求(1)明确三种基本控制方式及特点。(2)明确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任务、及有关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为电气系有关专业设置的。研究的对象是自动控制系统,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控制过程中的主要性能。1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1 重点要求(1)明确三种基本控制方式及特点。(2)明确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任务、及有关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受控对象、被控量、给定值等)。(3)明确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系统 误差传递函数 理论学习 反馈控制系统 开环传递函数 主要性能 根轨迹 基本控制方式 稳定判据 专业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制理论期末复习指导
12
作者 陶琳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8年第2期48-51,69,共5页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为电气系的有关专业设置的。本课程本学期考试题型中。填空题量增加至12~15分,填空题的覆盖面扩大至1~6章,请学员们注意。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 教学要求1.1 重点掌握明确三种基本控制方式及特点。明确自动控...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为电气系的有关专业设置的。本课程本学期考试题型中。填空题量增加至12~15分,填空题的覆盖面扩大至1~6章,请学员们注意。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 教学要求1.1 重点掌握明确三种基本控制方式及特点。明确自动控制的任务、作用,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自动控制的有关术语(给定值、被控量、受控对象)。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系统 教学要求 反馈控制系统 正确理解 根轨迹方程 基本控制方式 频率特性 稳定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制原理》学习指导
13
作者 陶琳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4年第2期46-52,共7页
《自动控制原理》研究的对象是自动控制系统,研究的中心是控制过程的主要性能。本课程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相当的实践性。在理论的建立上是严格的、严密的,但在分析计算方法上都运用了大量的典型化、图解化和近似化的方法,学习中要注意... 《自动控制原理》研究的对象是自动控制系统,研究的中心是控制过程的主要性能。本课程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相当的实践性。在理论的建立上是严格的、严密的,但在分析计算方法上都运用了大量的典型化、图解化和近似化的方法,学习中要注意这些特点和重视实践。第一章 1.明确几个基本概念:自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原理 学习指导 自动控制系统 稳态误差 主要性能 闭环特征方程 分析计算方法 二阶系统 闭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制理论期末复习指导
14
作者 陶琳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9年第2期24-28,共5页
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 教学要求1.1 重点掌握明确三种基本控制方式及特点。明确自动控制的任务、作用,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自动控制的有关术语(给定值、被控量、受控对象)。
关键词 自动控制系统 开环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理论 复习指导 基本控制方式 教学要求 正确理解 根轨迹方程 频率特性 反馈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ZVZCS变换器小信号建模及补偿器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储仁杰 贲洪奇 吴辉 《控制工程》 CSCD 2008年第3期302-305,309,共5页
在研制一台功率为5 kW,开关频率为30 kHz的FB-ZVZCS变换器时,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速度,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该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推导出了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针对该系统,设计了极点-零点补偿器,并且给出了补偿器... 在研制一台功率为5 kW,开关频率为30 kHz的FB-ZVZCS变换器时,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速度,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该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推导出了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针对该系统,设计了极点-零点补偿器,并且给出了补偿器设计原则。通过仿真,给出了补偿前后的系统幅频特性图,仿真结果表明补偿后系统的快速性得到提高,稳态误差减小到零。通过实验,给出了系统输出电压的动态特性图。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控制精度以及动态响应速度均达到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ZVZCS变换器 小信号模型 开环传递函数 极点-零点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网络时延的发动机PI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义炜 潘慕绚 +1 位作者 仇小杰 黄金泉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93-99,共7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通信时延问题,进行了PI控制系统稳定性及控制设计。基于Nyquist稳定性判据分析比例系数K_(p)的稳定域,进一步采用等效开环传递函数分析积分增益K_(i)的稳定域,获得时延上界依赖型PI控制器参数稳定域。... 针对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通信时延问题,进行了PI控制系统稳定性及控制设计。基于Nyquist稳定性判据分析比例系数K_(p)的稳定域,进一步采用等效开环传递函数分析积分增益K_(i)的稳定域,获得时延上界依赖型PI控制器参数稳定域。基于参数稳定域设计某涡扇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时延PI控制器,并进行了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在时延上界为0.3 s时,基于参数稳定域设计的PI控制器可保证被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无稳态误差,转速控制系统超调量不超过0.38%;反之,基于控制器参数非稳定域设计的控制器使被控系统的性能显著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控制系统 时延PI控制 参数稳定域 Nyquist判据 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时滞系统的设定点滤波器设计
17
作者 葛月霆 楚明辉 +2 位作者 杜星瀚 靳其兵 蒋北艳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0-24,共5页
针对多变量时滞系统存在的超调过大、强耦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等效开环传递函数的设定点滤波器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等效传递函数对多变量系统进行解耦,进而对解耦后的广义系统设计内模控制器,然后通过系统响应的峰值、峰... 针对多变量时滞系统存在的超调过大、强耦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等效开环传递函数的设定点滤波器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等效传递函数对多变量系统进行解耦,进而对解耦后的广义系统设计内模控制器,然后通过系统响应的峰值、峰值时间以及滞后时间设计设定点滤波器,从而优化多变量系统的响应输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消除各回路间的耦合,实现完全解耦,而且能够有效降低系统响应输出的超调量。方法设计简单,可以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时滞系统 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内模控制 设定点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硅-串联调整管稳流电源的分析计算
18
作者 吴国良 马山明 李志才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1982年第2期105-111,共7页
本文叙述了可控硅串联调整管稳流电源简单工作原理,给出了系统状态方程、传递函数、偏差以及系统的稳定条件。最后附计算实例说明上述公式的应用。
关键词 外扰 稳流电源 稳定电源 闭环传递函数 调整管 分析计算 控制器 调节器 方框图 开环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刨可控硅无环流自适应调节系统
19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75年第2期72-82,共11页
1974年初,丰台桥梁厂的工人师付在厂党委大力支持下,乘批林批孔的强劲东风,成立了“龙门刨可控硅技革小组”,对一台58年出厂的仿苏四米龙门刨床(B210) 进行彻底改造。北师大物理系无线电组的教师在开门办学搞短训班的过程中,也参加了这... 1974年初,丰台桥梁厂的工人师付在厂党委大力支持下,乘批林批孔的强劲东风,成立了“龙门刨可控硅技革小组”,对一台58年出厂的仿苏四米龙门刨床(B210) 进行彻底改造。北师大物理系无线电组的教师在开门办学搞短训班的过程中,也参加了这个技革小组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调节 龙门刨床 平波电抗器 环流系统 电枢电流 动态品质 工人师 场效应管 开环传递函数 开门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