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糖尿病人群累积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暴露对新发心血管疾病影响的队列研究
1
作者
张姝
程钰
+2 位作者
吴寿岭
陈朔华
吴云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6期4558-4565,共8页
背景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是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的危险因素,而目前研究多基于单次AIP测量值,且多集中于一般人群或糖尿病人群,国内外尚缺乏累积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cumAIP)暴露对非糖尿病人群新发CVD的影响。目的探讨非糖...
背景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是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的危险因素,而目前研究多基于单次AIP测量值,且多集中于一般人群或糖尿病人群,国内外尚缺乏累积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cumAIP)暴露对非糖尿病人群新发CVD的影响。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cumAIP对新发CVD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参与并完成2006年度健康体检且在后续2006度、2008年度、2010年度3次健康体检中至少完成2次体检的非糖尿病开滦集团职工6592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计算cumAIP并根据cumAIP四分位数进行分组。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的CVD累积发病率,并用Log-rank检验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cumAIP水平对CVD发病风险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探讨cumAIP与CVD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第1分位组(cumAIP<-0.93)、第2分位组(-0.93≤cumAIP<-0.29)、第3分位组(-0.29≤cumAIP<0.39)、第4分位组(cumAIP≥0.39)研究对象分别为16480、16481、16480、16480例,4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BMI、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敏C反应蛋白、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服用降压药、服用调脂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10.32±2.07)年,新发CVD事件4137例。第1分位组、第2分位组、第3分位组、第4分位组CVD发病例数分别为867例、947例、1095例和1228例。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各组间新发CVD事件的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3,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第1分位组为参照,第3分位组(HR=1.11,95%CI=1.00~1.24)和第4分位组(HR=1.16,95%CI=1.02~1.33)是非糖尿病人群发生CVD的危险因素(P<0.05)。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的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非糖尿病人群cumAIP与CVD发病风险呈线性相关(P总趋势<0.05,P非线性=0.97)。分别排除服用降压药(n=12785)、服用调脂药(n=871)以及随访2年内新发CVD(n=546)的人群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排除基线服用调脂药人群、随访2年内新发CVD的人群后第4分位组是新发CVD的危险因素(HR=1.18,95%CI=1.03~1.35,P<0.05;HR=1.16,95%CI=1.00~1.34,P<0.05)。结论非糖尿病人群中高cumAIP水平是新发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累积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危险因素
前瞻性
研究
开滦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糖尿病人群累积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暴露对新发心血管疾病影响的队列研究
1
作者
张姝
程钰
吴寿岭
陈朔华
吴云涛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开滦总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6期4558-4565,共8页
文摘
背景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是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的危险因素,而目前研究多基于单次AIP测量值,且多集中于一般人群或糖尿病人群,国内外尚缺乏累积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cumAIP)暴露对非糖尿病人群新发CVD的影响。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cumAIP对新发CVD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参与并完成2006年度健康体检且在后续2006度、2008年度、2010年度3次健康体检中至少完成2次体检的非糖尿病开滦集团职工6592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计算cumAIP并根据cumAIP四分位数进行分组。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的CVD累积发病率,并用Log-rank检验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cumAIP水平对CVD发病风险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探讨cumAIP与CVD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第1分位组(cumAIP<-0.93)、第2分位组(-0.93≤cumAIP<-0.29)、第3分位组(-0.29≤cumAIP<0.39)、第4分位组(cumAIP≥0.39)研究对象分别为16480、16481、16480、16480例,4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BMI、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敏C反应蛋白、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服用降压药、服用调脂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10.32±2.07)年,新发CVD事件4137例。第1分位组、第2分位组、第3分位组、第4分位组CVD发病例数分别为867例、947例、1095例和1228例。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各组间新发CVD事件的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3,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第1分位组为参照,第3分位组(HR=1.11,95%CI=1.00~1.24)和第4分位组(HR=1.16,95%CI=1.02~1.33)是非糖尿病人群发生CVD的危险因素(P<0.05)。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的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非糖尿病人群cumAIP与CVD发病风险呈线性相关(P总趋势<0.05,P非线性=0.97)。分别排除服用降压药(n=12785)、服用调脂药(n=871)以及随访2年内新发CVD(n=546)的人群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排除基线服用调脂药人群、随访2年内新发CVD的人群后第4分位组是新发CVD的危险因素(HR=1.18,95%CI=1.03~1.35,P<0.05;HR=1.16,95%CI=1.00~1.34,P<0.05)。结论非糖尿病人群中高cumAIP水平是新发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累积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危险因素
前瞻性
研究
开滦队列研究
Keywor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umulative 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Risk factor
Prospective study
Kailuan cohort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糖尿病人群累积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暴露对新发心血管疾病影响的队列研究
张姝
程钰
吴寿岭
陈朔华
吴云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