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敞度调控对阔叶红松人工天然混交林上层阔叶树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沈海龙 王龙 +5 位作者 林存学 丛健 杨文化 张鹏 张群 范少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0,共9页
以阔叶红松人工天然混交林为对象,以林下红松个体开敞度(K)为主要数量控制指标进行群落结构量化调整,研究调整后6年间上层阔叶树直径和树高生长及树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量化调整明显促进了保留阔叶树的直径生长和树高生... 以阔叶红松人工天然混交林为对象,以林下红松个体开敞度(K)为主要数量控制指标进行群落结构量化调整,研究调整后6年间上层阔叶树直径和树高生长及树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量化调整明显促进了保留阔叶树的直径生长和树高生长,各处理累计的定期生长量均高于对照,且随调整时期延长差异不断加大;K=1.5和K=2.0水平的年生长量与对照林分的差异基本都达到显著水平;量化调整改善了上层阔叶树树种组成,水曲柳、黄檗和胡桃楸等珍贵阔叶树种比例上升,白桦和山杨等先锋树种比例下降;量化调整使阔叶树物种丰富度增加,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或差别不大,生态优势度降低或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上层阔叶树 开敞度调控 生长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开敞度原理抚育红松幼龄林效果及效益分析
2
作者 张彬 倪薇 +1 位作者 倪柏春 孙荣喜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8-20,24,共4页
利用开敞度原理和方法,对小兴安岭林区红松幼龄林进行透光抚育。其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与操作。在小兴安岭及黑龙江省东北部林区,应用范围广,作业质量能够得到保证,方便检查、验收,亦有利于对抚育效果进行长期监测。在抚育施工作业后,在... 利用开敞度原理和方法,对小兴安岭林区红松幼龄林进行透光抚育。其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与操作。在小兴安岭及黑龙江省东北部林区,应用范围广,作业质量能够得到保证,方便检查、验收,亦有利于对抚育效果进行长期监测。在抚育施工作业后,在相关因子调查的基础上,对抚育效果及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证明:采用该方法对红松幼龄林进行抚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敞度 抚育 红松 幼龄林 效果及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ronoi图的侧柏游憩林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42
3
作者 汪平 贾黎明 +1 位作者 魏松坡 王奇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44,共6页
为了探究侧柏游憩林的林分结构调控途径,采用聚集指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及开敞度4个指数,基于Voronoi图空间结构单元分析了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侧柏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聚集指数为1.31,林木总体上呈均匀分... 为了探究侧柏游憩林的林分结构调控途径,采用聚集指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及开敞度4个指数,基于Voronoi图空间结构单元分析了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侧柏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聚集指数为1.31,林木总体上呈均匀分布格局;2)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427,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较低,且空间配置较为简单;3)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大小比数分别为0.512和0.497,林木胸径及树高分化均不太明显,说明林分处于中等竞争状态;4)林分平均开敞度为0.320,林内空间较为开阔,林木生长空间基本充足。侧柏游憩林的林分空间结构基本合理,建议通过少量间伐或补植乡土阔叶树种等措施优化林分空间结构,进一步提升该地区侧柏林的游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林 林分空间结构 VORONOI图 分布格局 混交 大小比数 开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质量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陶聪 李佳芯 赖达祎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5-83,共9页
我国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质量直接决定公共空间的使用水平。文章提出可达性、开敞度和微气候因素相结合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并以上海闵行公园为例,对公园内10个场地... 我国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质量直接决定公共空间的使用水平。文章提出可达性、开敞度和微气候因素相结合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并以上海闵行公园为例,对公园内10个场地的可达性、开敞度和微气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公园公共活动空间质量与空间(场地)使用水平(活动人数)呈现较好的相关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升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质量的策略,并对闵行公园的公共活动空间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期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功能定位、空间选址和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空间活力 可达性 开敞度 微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南部次生林冠下红松人工林空间结构调整研究
5
作者 丛健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6期5-8,14,共5页
以长白山南部地区次生林冠下栽植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为试验对象,通过对林分树种组成的调查和对开敞度、大小比数、混交度等量化指标的比较,开展了该区次生林冠下红松人工林空间结构调整的研究,结果表明:柞木林和杂木林下红松高生... 以长白山南部地区次生林冠下栽植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为试验对象,通过对林分树种组成的调查和对开敞度、大小比数、混交度等量化指标的比较,开展了该区次生林冠下红松人工林空间结构调整的研究,结果表明:柞木林和杂木林下红松高生长模型分别为y=1.0130 x+0.0335和y=1.0427 x+0.0508,R^2分别达到0.990和0.992(P<0.001);通过树高生长模型,确定柞木林下栽植的红松应该在生长第13年末进行第1次上层林木的调整,生长到第17年末进行第2次上层林木的调整;杂木林下红松应该在红松生长第13年末进行林分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开敞度 大小比数 混交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