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个中原牡丹品种自交、杂交及开放性授粉研究
1
作者 刘红凡 王晓晖 +4 位作者 邵安领 冀含乐 王二强 王占营 梁长安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充分掌握中原牡丹的开花授粉和结实习性,分析其育种利用价值,更好地为牡丹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试验选取有一定育性的‘满园春光’、‘红斑白’和‘亭亭玉立’等11个中原牡丹品种为试材,分析自交、杂交、开放性授粉等不同方式的结... 为了充分掌握中原牡丹的开花授粉和结实习性,分析其育种利用价值,更好地为牡丹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试验选取有一定育性的‘满园春光’、‘红斑白’和‘亭亭玉立’等11个中原牡丹品种为试材,分析自交、杂交、开放性授粉等不同方式的结实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原牡丹品种自交也有微量的结实,异花高于自花结实率,自交自花为0.31粒/朵,自交异花为0.76粒/朵;不同授粉方式下,人工杂交的结实率(9.4粒/朵)和坐果率(90%)均高于开放性授粉和自交;平均种子干重均在0.31~0.36g/粒,种子干重最大的为杂交组合‘彩菊×蝴蝶飞舞’(0.5875 g/粒)。说明中原牡丹授粉方式是以异花授粉为主,人工定向杂交可有效提高其结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牡丹 自交 杂交 开放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授粉方式下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冉冉 张秀英 +5 位作者 李婷 杨炳鹏 于芮苏 李冬梅 李勤 徐淑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5-124,共10页
【目的】对不同授粉方式下玉米籽粒品质性状进行QTL定位,揭示授粉方式对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为玉米籽粒品质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优良玉米自交系KA105和KB020及用其构建的201个F5∶6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 【目的】对不同授粉方式下玉米籽粒品质性状进行QTL定位,揭示授粉方式对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为玉米籽粒品质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优良玉米自交系KA105和KB020及用其构建的201个F5∶6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于2019年在陕西榆林、汉中和杨凌3个地点种植。收集榆林、汉中的开放授粉果穗和汉中、杨凌的自交授粉果穗,开展玉米蛋白质、油分、淀粉、纤维等籽粒品质性状遗传分析,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对品质性状进行QTL检测。【结果】玉米RILs群体的蛋白质、油分、淀粉和纤维含量在两种授粉方式下存在差异,开放授粉下的蛋白质和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自交授粉,油分和淀粉含量极显著高于自交授粉。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授粉方式下各品质性状在不同家系和环境间整体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开放授粉下玉米RILs群体籽粒品质性状含量与其对应的自交授粉下籽粒品质性状含量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且蛋白质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纤维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共检测到16个QTL,其中开放授粉条件下检测到6个QTL,单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介于5.84%~14.56%;自交授粉条件下检测到10个QTL位点,可解释5.69%~14.70%的表型变异。【结论】在两种授粉方式下能同时检测到2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qPro9-1和qPro10),两种授粉方式下在10号染色体上的临近位置各检测到1个淀粉含量相关QTL(qOSta10-1和qSSta10-2),在开放授粉和自交授粉条件下各检测到1个纤维素含量相关特异QTL,分别检测到2个和3个与油分含量相关的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品质性状 开放授粉 自交授粉 QTL定位 玉米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立冬青半同胞家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玉洁 张冬林 +2 位作者 董进英 李志辉 金晓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50,共5页
以直立冬青母树及其子代36株植株组成的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统计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对其形态特征和分子水平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直立冬青良种选育过程中,应选取具有节数少、树形高、... 以直立冬青母树及其子代36株植株组成的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统计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对其形态特征和分子水平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直立冬青良种选育过程中,应选取具有节数少、树形高、冠幅小、叶子长且宽大的直立冬青个体进行培育。(2)ISSR分子标记能够区别半同胞家系内的个体差异,且效果显著。(3)直立冬青子代半同胞家系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青 直立冬青 半同胞家系 遗传多样性 开放授粉 I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交对白菜型冬油菜生理生化特性及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董红业 孙万仓 +6 位作者 刘自刚 张正丽 杨刚 王丽萍 王月 赵燕宁 钱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77-2282,共6页
为了解自交对白菜型冬油菜后代生理生化特性及抗寒性的影响,以6份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研究了在越冬降温前与降温后,自交和开放授粉后代植株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及越冬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除MDA含量外,无论是降温前还是降温后,白菜型冬... 为了解自交对白菜型冬油菜后代生理生化特性及抗寒性的影响,以6份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研究了在越冬降温前与降温后,自交和开放授粉后代植株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及越冬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除MDA含量外,无论是降温前还是降温后,白菜型冬油菜自交后代植株叶片中的SOD、CAT、POD的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都较开放授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幼苗越冬率也较开放授粉植株显著降低。(2)与降温前相比,降温后所有测定指标在两种授粉方式后代中都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其中以CAT活性变化最为显著。研究认为,自交会使白菜型冬油菜后代植株叶片中保护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升高,导致幼苗的越冬率显著下降,进而引起其植株抗寒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自交 开放授粉 生理生化特征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海棠新品种‘紫烟’
5
作者 何佳丽 《北方果树》 2017年第4期27-27,共1页
‘紫烟’是从与‘雪花’‘加紫’‘雪红’等品种混栽、开放授粉的‘绚丽’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观赏海棠新品种,2016年4月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委员会备案并定名。树姿直立,树势强健,树冠丰满,枝量多,花量极大,从4月... ‘紫烟’是从与‘雪花’‘加紫’‘雪红’等品种混栽、开放授粉的‘绚丽’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观赏海棠新品种,2016年4月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委员会备案并定名。树姿直立,树势强健,树冠丰满,枝量多,花量极大,从4月中下旬至10月下旬均具观赏价值。可在小区、庭院、公园、广场、街道、景区、院校绿化栽植,可孤植或丛植,也可进行盆景造型,有绿化、美化、防风、授粉等多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价值 新品种 海棠 开放授粉 农作物品种 实生后代 盆景造型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甘薯新品种内渝紫2号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娟 唐建 +2 位作者 宋锐 林熊 缪鑫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102,共2页
紫甘薯因薯肉呈现紫色而得名,薯肉紫色深浅取决于薯块中花青素含量多少。针对四川省内外部分食用及加工紫薯鲜薯产量低、抗病差、口感差等问题,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于2010年从西南大学甘薯研究中心提供的0317-6集团开放授粉种子种... 紫甘薯因薯肉呈现紫色而得名,薯肉紫色深浅取决于薯块中花青素含量多少。针对四川省内外部分食用及加工紫薯鲜薯产量低、抗病差、口感差等问题,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于2010年从西南大学甘薯研究中心提供的0317-6集团开放授粉种子种植后代材料中,经过实生苗鉴定、海南加代系选,本地复选、品系比较试验等逐级筛选育成N11-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 种内 品系比较试验 花青素含量 农业科学院 开放授粉 海南加代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抚玉8号
7
作者 金宝昌 于艳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品种审定委员会 1999年 2005年 杂交选育 开放授粉 辽宁省 农科院 抚顺市 自交系 杂交种 母本 父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杂种马褂木的繁殖方法
8
作者 赵庆峰 周月玲 《种业导刊》 2010年第4期38-38,共1页
1种子繁殖马褂木属异花授粉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单株马褂木的种子发芽率很低,为0%~5%,在丛植的情况下种子的发芽率为1%~31.8%,且天然杂交种子更少。根据近几年的实践情况看,马褂木种子的发芽率为2%~3%,造成马褂木种子... 1种子繁殖马褂木属异花授粉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单株马褂木的种子发芽率很低,为0%~5%,在丛植的情况下种子的发芽率为1%~31.8%,且天然杂交种子更少。根据近几年的实践情况看,马褂木种子的发芽率为2%~3%,造成马褂木种子发芽低的原因是雌蕊在花蕾待放时已成熟,当雄蕊开放授粉时,雌蕊已失去了授粉能力,种子繁殖虽然发芽率低,但也不失为杂种马褂木繁殖的基本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马褂木 繁殖方法 种子发芽率 种子繁殖 异花授粉 杂交种子 开放授粉 授粉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