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式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讨论 被引量:48
1
作者 徐礼葆 刘宝志 郝燕丽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43,64,共5页
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使电气设备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智能设备的出现,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进入了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提出了开放式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架构,论述了数字化变电站综... 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使电气设备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智能设备的出现,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进入了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提出了开放式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架构,论述了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智能化设备集成和站内设备间信息共享以及站内信息与远端的交互问题。同时文中讨论了应用IEC61850标准建立开放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平台的可能性,并分析开放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存在的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电力系统 数据采集 SCADA IEC61850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讨论
2
作者 吴浩平 《西北电力技术》 2005年第6期25-27,共3页
提出了开放式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架构,论述了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智能化设备集成和站内设备间信息共享及站内信息与远端交互问题;讨论了应用IEC61850标准建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平台的可能性并分析开放式变电站... 提出了开放式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架构,论述了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智能化设备集成和站内设备间信息共享及站内信息与远端交互问题;讨论了应用IEC61850标准建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平台的可能性并分析开放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存在的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设备 开放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IEC61850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20
3
作者 徐天奇 李琰 +1 位作者 尹项根 游大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2-17,67,共7页
对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DSAS)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是其推广的必要前提。文中提出一种包括DSAS功能可靠性和系统可靠性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智能电子设备(IED)的软件、硬件和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以及通信时延这几个因素。使用以IED... 对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DSAS)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是其推广的必要前提。文中提出一种包括DSAS功能可靠性和系统可靠性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智能电子设备(IED)的软件、硬件和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以及通信时延这几个因素。使用以IED和交换机为顶点、通信链路为边的图来表示DSAS,并根据每个元素"工作"和"失效"两个状态,得出DSAS的所有状态;使用功能完整性和时延约束判据将这些状态划分为工作状态和失效状态,并将所有失效状态合并为一个状态;使用离散时间马尔可夫链对DSAS功能和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建模,推导了状态转移矩阵的计算方法及根据状态转移矩阵和初始状态计算平均失效前时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可靠性 离散时间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网络选型 被引量:57
4
作者 丁书文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7-40,49,共5页
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和应用 ,变电站自动化的技术进入数字化的新时代。在分析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征、结构基础上 ,提出了应用嵌入式以太网作为内部通信网络的实施方案 ,并对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 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和应用 ,变电站自动化的技术进入数字化的新时代。在分析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征、结构基础上 ,提出了应用嵌入式以太网作为内部通信网络的实施方案 ,并对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模式和传输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 网络选型 电力系统 电网 通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趋势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晓静 奚后玮 吴在军 《江苏电机工程》 2006年第3期48-50,共3页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指出其主要结构形式为分布集中式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2种类型;现有自动化系统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已逐渐不能适应电力系统的需要,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数字化、信息化为目...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指出其主要结构形式为分布集中式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2种类型;现有自动化系统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已逐渐不能适应电力系统的需要,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数字化、信息化为目的,提出其发展的前景是数字化变电站;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征、逻辑结构、建设效果以及建设中需要考虑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分布 分散 数字化变电站 IEC 618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变电站中的通信网关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德文 朱永利 +1 位作者 邸剑 翟学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7,共5页
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基于IEC 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现有系统之间必然存在一个过渡期。为了解决新系统与现有系统的兼容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化变电站中常规智能电子设备的接入方案,设计了一种IEC 61850通信网关,包括... 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基于IEC 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现有系统之间必然存在一个过渡期。为了解决新系统与现有系统的兼容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化变电站中常规智能电子设备的接入方案,设计了一种IEC 61850通信网关,包括配置工具、协议转换器、数据采集过滤器、IEC61850和过程控制对象链接与嵌入(OPC)客户/服务器等软件模块。另外,基于上述方法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通过测试验证了所采用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IEC 6185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智能电子设备 通信网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变电站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8
7
作者 沈健 黄晓峰 +3 位作者 高贵旺 徐石明 丁杰 黄国方 《江苏电机工程》 2007年第z1期1-4,共4页
对数字化变电站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就电子互感器的原理及接口、合并单元的功能进行了讨论,结合Test Center网络测试仪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可行的过程层总线的网络架构及其应用标准,并给出了实际的数字化变电站的系统配置图,... 对数字化变电站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就电子互感器的原理及接口、合并单元的功能进行了讨论,结合Test Center网络测试仪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可行的过程层总线的网络架构及其应用标准,并给出了实际的数字化变电站的系统配置图,对数字化保护测控装置的数字化接口模件也阐述了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IEC 61850标准 电子式互感器 合并单元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变电站概说
8
作者 陈坤峰 钱碧甫 +1 位作者 曾学强 符伟杰 《农村电工》 2009年第9期22-23,共2页
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现代化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作为电网控制系统的基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我国电力系统已经得到普遍应用,我国新建... 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现代化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作为电网控制系统的基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我国电力系统已经得到普遍应用,我国新建的变电站均实现了自动化。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数字化变电站的出现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化变电站构成了数字化电网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现代化电网 自动化技术 概说 网络通信技术 微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建龙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年第11期60-63,共4页
作为电网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新建变电站基本采用分层、分布式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光电转换技术的光互感器实用化以及相关国际标准如IEC61850的应用,使得在变电站自... 作为电网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新建变电站基本采用分层、分布式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光电转换技术的光互感器实用化以及相关国际标准如IEC61850的应用,使得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等全部数字化成为可能,进而促进数字化变电站的概念提出及实质性发展。通过研究数字化技术在中高压变电站系统保护、监控等领域应用问题及工程化相关问题,提出一套适用于中高压变电站的数字化自动化系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通信系统 IEC61850通信标准 光互感器 数字化变电站 智能电子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变电站数字化改造的模式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田峰 孙平 张士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08-112,115,共6页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发展,探讨了针对常规变电站进行数字化改造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改造模式。具体分析了常规变电站进行数字化改造的技术途径、技术要求、以及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一个实际的110kV变电...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发展,探讨了针对常规变电站进行数字化改造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改造模式。具体分析了常规变电站进行数字化改造的技术途径、技术要求、以及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一个实际的110kV变电站数字化改造为例,对所提出的原则和模式进行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变电站 数字化变电站 IEC61850标准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改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的数字化技术发展 被引量:53
11
作者 鲁国刚 刘骥 张长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499-504,共6页
该文就当前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发展进行总结,对变电站的数字化技术发展前景、需要研究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如何分步骤地实现数字化变电站阐述观点。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IEC61850标准 电子式互感器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软件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谢忻 黄益庄 牟晓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4-37,41,共5页
现在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诞生作了技术准备 ,该文在分析和总结原有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现方案 ,并用基于 COM组件服务的方法实现了分布式的调度自动化系... 现在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诞生作了技术准备 ,该文在分析和总结原有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现方案 ,并用基于 COM组件服务的方法实现了分布式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开发。详细介绍了该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功能以及硬件和软件的结构 ,重点介绍了系统软件设计中的层次结构、系统基础服务、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和用户界面等部分技术特点 ,以及在软件设计中应用的基于 COM的方法。该方法的应用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和软件运行可靠性 ,同时方便了软件的调试和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开放式调度自动化系统 软件设计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德刚 《农村电气化》 2009年第11期22-24,共3页
随着智能化电气设备的不断涌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入了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该文论述了数字化变电站的IEC 61850协议、系统结构、关键性特征,阐述了现阶段数字化变电站的实施方案,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的优点,最后总结说明了当前数字化... 随着智能化电气设备的不断涌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入了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该文论述了数字化变电站的IEC 61850协议、系统结构、关键性特征,阐述了现阶段数字化变电站的实施方案,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的优点,最后总结说明了当前数字化变电站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数字化变电站是变电站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IEC 61850 变电站自动化 系统结构 电子/光电式互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C技术在开放式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闫红漫 英萃 +1 位作者 刘东 英锐男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1期69-73,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兴的基于OLE/COM和DCOM的工业标准OPC,探讨了OPC技术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实现原理,并就SCADA系统的前置处理功能构件的实现进行了实践结果表明:运用OPC技术大大提高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能,可以有效地解决规约转... 介绍了一种新兴的基于OLE/COM和DCOM的工业标准OPC,探讨了OPC技术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实现原理,并就SCADA系统的前置处理功能构件的实现进行了实践结果表明:运用OPC技术大大提高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能,可以有效地解决规约转换的不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 OPC技术 开放式调度自动化系统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变电站数字化改造的模式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平 田峰 刘冀 《农村电气化》 2008年第S1期82-86,共5页
该文针对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发展,探讨了针对常规变电站进行数字化改造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改造模式。具体分析了常规变电站进行数字化改造的技术途径、技术要求、以及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常规变电站 数字化变电站 IEC61850标准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改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电南自“PS6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顺利结题
16
作者 杨昕霖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IEC61850 数字化变电站 科技成果转化 自动监控系统 安全自动装置 专项资金 变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在河南推广应用
17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年第5期85-85,共1页
2009年5月8日,河南电力公司获得河南省政府1000万元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支持该公司与许继集团联合开发的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推广应用。随着电网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打造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已成为国... 2009年5月8日,河南电力公司获得河南省政府1000万元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支持该公司与许继集团联合开发的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推广应用。随着电网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打造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已成为国内外电网企业的发展方向。河南电力公司经过广泛调研,基于全新的保护理念和保护配置方法,在业内首次以体系化方式提出了“网络化二次系统”概念,确立了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攻关项目,对变电站二次系统进行多项创新研究,与许继集团联合研发出配套的系统方案和数字化设备,并应用于110kV洛阳金谷园变电站改造工程,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全数字化。电力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网络化二次系统”及“网络化保护”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河南 应用 技术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国际领先水平 二次系统 电力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 600U系列继电保护及PS 6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过鉴定
18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37,共1页
由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自)自主研发的PS 600U系列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和电抗器保护等高压继电保护产品及跨操作系统(Unix、Windows和Linux)的PS 6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于2007年12月15日通过省部级鉴定,标志我国首... 由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自)自主研发的PS 600U系列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和电抗器保护等高压继电保护产品及跨操作系统(Unix、Windows和Linux)的PS 6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于2007年12月15日通过省部级鉴定,标志我国首个符合]EC61850(DL/T860)通信标准的继电保护和自动化产品系列正式诞生。本次鉴定的产品是在继承PS 6000产品广泛应用经验的基础上.为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系统建设和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发展的需求而研发的升级换代产品,不仅在原理和技术上体现了国电南自近年来的诸多创新成果,同时在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互操作性方面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继电保护产品 部级鉴定 数字化变电站 国家电网公司 自主研发 变压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标准出台
19
《陕西电力》 2009年第5期60-60,共1页
继南网超高压公司《基于IEC 61850标准的50HDkV桂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科技项目通过验收评审.桂林变电站数字化试点工程正式投运之后,南网超高压公司颁布了《500kV数字化变电站间隔层、变电站层测试规范》等三项标准,为500k... 继南网超高压公司《基于IEC 61850标准的50HDkV桂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科技项目通过验收评审.桂林变电站数字化试点工程正式投运之后,南网超高压公司颁布了《500kV数字化变电站间隔层、变电站层测试规范》等三项标准,为500kV数字化变电站建设奠定了基础,属国内首创,将对南方电网乃至全国电网的智能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技术标准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南方电网 智能化建设 试点工程 科技项目 测试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件框架 被引量:2
20
作者 易凡 徐华 +1 位作者 王家廞 贾培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228-232,235,共6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开放式控制系统软件框架,简称OCSIA软件框架。OCSIA软件框架具有层次化结构,从低到高依次是基础驱动层、核心控制层和监管应用层。基础驱动层负责直接驱动包括串口、并口、现场总线等各种接口类型的物理... 提出了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开放式控制系统软件框架,简称OCSIA软件框架。OCSIA软件框架具有层次化结构,从低到高依次是基础驱动层、核心控制层和监管应用层。基础驱动层负责直接驱动包括串口、并口、现场总线等各种接口类型的物理设备,并作为数据服务器,以通道的形式向上层提供硬件无关接口。核心控制层通过通道与基础驱动层通信,实现对物理设备的间接控制;并实时监测系统状态,在系统状态发生异常时,向监管应用层发送报警信息。监管应用层提供系统监管人员与系统的交互接口,方便系统监管人员对系统运行环境的实时监视和控制。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传输控制系统的实例模型验证了OCSIA软件框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控制系统 软件框架 工业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