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效果比较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3
1
作者 于海容 王婧婷 +1 位作者 黄婷婷 姜安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4期1-6,共6页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的效果。方法 2012年10-12月,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图书馆、Pubmed(1966-2012)、EMbase(1989-201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2)、维普数据库(1989-2012)中机械通气患者进...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的效果。方法 2012年10-12月,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图书馆、Pubmed(1966-2012)、EMbase(1989-201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2)、维普数据库(1989-2012)中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密闭式和开放式吸痰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文献,同时筛查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3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纳入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RCT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相比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延长置管至VAP发生时间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长短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延长置管至VAP发生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密闭式 开放式吸痰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与密闭式吸痰对PEEP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爱丽 马敏 +3 位作者 张用娥 代莉 李冬梅 汤彦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0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对人工机械通气使用PEEP患者动脉血气(PaO2,PaCO2,SaO2)的影响。方法将78例机械通气使用PEE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分别采用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及吸痰后即刻、吸痰后... 目的探讨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对人工机械通气使用PEEP患者动脉血气(PaO2,PaCO2,SaO2)的影响。方法将78例机械通气使用PEE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分别采用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及吸痰后即刻、吸痰后2 min、5 min、10 min动脉血气(PaO2,PaCO2,SaO2)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吸痰即刻PaO2、SaO2,2 min PaO2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PaO2、SaO2也有降低,但与吸痰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过程中可以保持持续通气,维持PEEP,避免或减少肺泡萎陷,维持吸痰前后的PaO2、SaO2的稳定性,避免气体交换受损及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同时,密闭式吸痰操作简便,节约人力成本,且可避免交叉感染,是正压通气患者安全有效的吸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 密闭式 开放式吸痰 动脉氧合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内开放式与密闭式吸痰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清秀 蔡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36-1738,共3页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患儿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率及发生时间的影响。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患儿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率及发生时间的影响。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患儿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率及发生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吸痰后SpO2、H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性痰液、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密闭式吸痰装置减少吸痰过程SpO2下降的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氧合,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气管内出血的发生,操作安全性强,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患儿 开放式与密闭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洁琼 李晓艳 韩娟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9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和吸痰深度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最佳吸痰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同期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各20例。A组行开放式深吸痰;B组行开放式改良深吸痰;C组行密闭式深吸痰,吸痰深度...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和吸痰深度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最佳吸痰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同期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各20例。A组行开放式深吸痰;B组行开放式改良深吸痰;C组行密闭式深吸痰,吸痰深度同A组;D组行密闭式改良深吸痰,吸痰深度同B组,方法同C组。结果四组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48);但C、D组VAP发生时间较A、B组显著延迟(均P<0.01)。气管插管第5天A组CPIS评分显著高于C、D组(均P<0.01);第7天密闭式吸痰组CPIS评分有所升高,与开放式吸痰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法是否能够降低VAP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但在延迟VAP发生时间方面独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相关性肺炎 密闭式 开放式吸痰 改良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 被引量:11
5
作者 林育群 蔡毅峰 +1 位作者 林婵兰 吴灿红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意义。方法将入住ICU行机械通气超过48h的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加温加... 目的观察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意义。方法将入住ICU行机械通气超过48h的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加温加湿器联合开放性吸痰。比较两组VAP发生率、VAP发病时间及住院时间,机械通气不同时间通气参数及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现VAP的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不同机械通气时间两组通气的各项参数及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能够延缓并降低VAP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机相关性肺炎 湿冷凝加湿器 密闭式 加温加湿器 开放式吸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式吸痰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时富枝 卢瑞存 +1 位作者 赵磊 唐蕾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3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1例重症MA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均应用HFOV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吸痰法,观察组应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密闭吸...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1例重症MA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均应用HFOV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吸痰法,观察组应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密闭吸痰。结果观察组吸痰后即刻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撤机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重症MAS患儿予HFOV治疗时应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呼吸道管理,可维持血氧饱和度,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胎粪入综合征 高频振荡通气 密闭式 开放式吸痰 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式对呼吸衰竭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影晌 被引量:3
7
作者 谷红俊 樊敏 孙亮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0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吸痰方式对呼吸衰竭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espira- 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的行机械通气的重症呼吸衰竭2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密闭式吸痰组(n=12)和开放式吸痰组(m=10)。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吸痰方式对呼吸衰竭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espira- 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的行机械通气的重症呼吸衰竭2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密闭式吸痰组(n=12)和开放式吸痰组(m=10)。观察吸痰前3 min及吸痰后3、15 min患者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结果开放式吸痰组吸痰后3 min与吸痰前3 min比较,HR、SBP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吸痰后3 min的DBP与吸痰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密闭式吸痰组吸痰前后各参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法能减少停止机械通气时间,较好地维持机体氧合状态,改善心肌缺氧所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增快和血压增高,减少了脱离呼吸机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 开放式吸痰 衰竭 心率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吸痰方法对气管插管早产儿SpO_2及HR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胡晓静 张玉侠 顾莺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9期9-11,共3页
目的比较密闭式吸痰法(CSS)与开放式吸痰法(OSS)对早产儿SpO2及HR的影响。方法将34例气管插管早产儿采取掷硬币法随机分为OSS组18例和CSS组16例,分别采取OSS和CSS,比较两组吸痰前后SpO2、HR值变化。结果 CSS组吸痰过程中SpO2下降幅度显... 目的比较密闭式吸痰法(CSS)与开放式吸痰法(OSS)对早产儿SpO2及HR的影响。方法将34例气管插管早产儿采取掷硬币法随机分为OSS组18例和CSS组16例,分别采取OSS和CSS,比较两组吸痰前后SpO2、HR值变化。结果 CSS组吸痰过程中SpO2下降幅度显著小于OSS组,SpO2恢复时间显著短于OSS组(均P<0.05),HR增快幅度及恢复时间亦小于和短于OSS组。结论对早产儿采用CSS有利于SpO及HR值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新生儿呼窘迫综合征 密闭式 开放式吸痰 经皮血氧饱和度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