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赋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刘华初 王瑜聪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共9页
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创新动能困局、人才供给断层、价值链低端锁定、区域开放失衡与绿色转型挑战等结构性约束,突破这些约束的关键在于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赋能。新质生产力作为对外开放的产物,也是促进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关键。它可... 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创新动能困局、人才供给断层、价值链低端锁定、区域开放失衡与绿色转型挑战等结构性约束,突破这些约束的关键在于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赋能。新质生产力作为对外开放的产物,也是促进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关键。它可以在多个层面上赋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动力维度,科技创新驱动要素配置效率提升,推动国际话语体系重构,形成开放型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在人力维度,技术革命性突破,消解知识垄断,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破解制度型开放的高精尖人才缺失困境;在产业维度,“技术创新—组织变革—价值链位势攀升”协同演进,催生产业链能级跃迁;在空间维度,区域开放布局重塑,要素空间配置效率优化,破解开放格局非均衡性矛盾;在价值维度,绿色发展理念凝聚开放价值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开放型经济 高质量发展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基本内涵与实现路径
2
作者 王德蓉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要求,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四方面:一是全球资源配置新优势,二是营商环境新优...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要求,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四方面:一是全球资源配置新优势,二是营商环境新优势,三是开放创新生态新优势,四是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新优势。要深刻领会改革与开放的深层逻辑和内在统一性,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的重要部署,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为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开放型经济 营商环境 经济体制改革 全球经济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迟福林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1,共6页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面对日益复杂的地缘经济与政治格局的变化,面对全球性危机叠加的...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面对日益复杂的地缘经济与政治格局的变化,面对全球性危机叠加的严峻挑战,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坚定推动高水平开放,着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既是统筹发展与安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战略抉择,也是更好参与国际合作竞争、赢得战略主动的重大举措。随着世界格局的复杂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最具革命性、结构性的变化。在这个大背景下,国际经贸规则开始出现重大变化,制度型开放成为高水平开放的突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开放型经济 新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开放型经济学》
4
作者 唐燕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开放型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相应的理论建设却相对滞后。事实证明,简单套用西方国际经济学理论既不能很好地总结过去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也无法解释当下的伟大实践,更不用说应对未来发展中的重大...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开放型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相应的理论建设却相对滞后。事实证明,简单套用西方国际经济学理论既不能很好地总结过去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也无法解释当下的伟大实践,更不用说应对未来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西方主流国际经济学局限性日渐凸显,亟须构建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由裴长洪教授撰写的《中国开放型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5月出版)一书深刻分析、系统总结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实践和规律,构建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的理论命题和逻辑架构,是积极探索开放型经济学理论的一部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 中国开放型经济 经济学理论 逻辑架构 裴长洪 开放型经济发展 理论命题 西方主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境城市开放型经济测度与影响因素——以中国珲春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廖毛微 张平宇 李雨欣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6-775,共10页
根据开放型经济概念内涵,从对外开放、对内开放2个方面构建边境城市开放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珲春市为例,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探究2001-2020年珲春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1)珲春经济... 根据开放型经济概念内涵,从对外开放、对内开放2个方面构建边境城市开放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珲春市为例,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探究2001-2020年珲春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1)珲春经济开放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开放过程经历了缓慢发展(2001-2008年)、快速发展(2009-2014年)、稳定发展(2015-2020年)3个阶段。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从勉强协调逐渐过渡到良好协调状态。2)研究期内对外开放障碍度呈波动上升趋势,而对内开放障碍度呈波动下降趋势。对外开放是现阶段制约珲春市开放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障碍因子为外贸依存度、新批外资企业个数、实际利用外资额及招商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城市 开放型经济 熵值法 影响因素 珲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时代意义、重点方向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茂兴 薛见寒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9,共16页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按照市场机制和国际规则来主导经济活动的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竞争有序、公平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均衡发展及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按照市场机制和国际规则来主导经济活动的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竞争有序、公平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均衡发展及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为践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以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制度建设、贸易投资体制改革、开放空间布局、多边合作平台建设为重点,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优化区域开放体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在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对外开放能力,形成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制度型开放 贸易投资体制改革 开放空间布局 自由贸易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型经济及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述评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远鹏 卢晓菲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83,共7页
中国开放型经济理论显著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学术体系和理论范式,重点研究了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开放型经济影响研究侧重于经济效应特别是金融开放的经济效应,对外开放的经济质量效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管理研究侧重于推动开放... 中国开放型经济理论显著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学术体系和理论范式,重点研究了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开放型经济影响研究侧重于经济效应特别是金融开放的经济效应,对外开放的经济质量效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管理研究侧重于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管理思路、经济安全对策问题、“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对策等。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重点解读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之“新”、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更高水平”以及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核心本质。现有文献对“双循环”背景下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研究很少,应进一步研究更高水平开放新经济体制和经济高质量、稳定、安全发展的互动机制,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政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开放型经济体制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中介空间集聚与开放型经济发展:内在机理及政策选择
8
作者 张友丰 杨志文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7-66,共10页
有效发挥广大嵌入在特定经济空间内的贸易中介内生交易效率优势对中国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成为促进当前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迫切需求。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及资源基础理论,揭示了贸易中介存在与... 有效发挥广大嵌入在特定经济空间内的贸易中介内生交易效率优势对中国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成为促进当前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迫切需求。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及资源基础理论,揭示了贸易中介存在与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而阐释贸易中介空间集聚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认为,贸易中介的空间集聚不仅可以降低出口的固定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贸易的可变成本。贸易中介的空间邻近性可以使其通过知识外溢性获取国际贸易经验技能、市场信息及专业知识,同时贸易中介空间集聚使得出口市场竞争加剧进而产生市场创造效应。应因地制宜地配置与促进贸易中介的地区性或市场型集聚,全面推动开放型经济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中介空间集聚 开放型经济 专业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被引量:24
9
作者 裴长洪 彭磊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共14页
总结中国构建和完善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不仅是丰富和发展中国开放型经济理论的需要,而且是推进中国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多边贸易治理体制有其积极意义,为... 总结中国构建和完善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不仅是丰富和发展中国开放型经济理论的需要,而且是推进中国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多边贸易治理体制有其积极意义,为全球经济治理开拓了民主进步的空间,是全球经济治理体制进步的一面。但是,这种民主进步与美国霸权主义的本质是矛盾的。“美国利益至上”是美式经济治理的基本原则,目标在于服务于其全球经济治理“霸权领导体系”,这是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制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可避免地要融入全球经济治理的现实环境,并在此约束条件下建设和完善自身的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这个过程经历了1978—2001年积极融入全球经济治理规则的阶段、2002年至2013年11月从模仿到成熟运用国际规则的阶段、2013年11月至今探索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的初步定型阶段。三个阶段各有特点并具有阶段性目标和任务,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的治理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治理制度约束,坚持问题导向的渐进式开放的治理路径选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动力源泉。这是中国构建和完善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在新发展格局下,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的成熟定型还面临诸如“一带一路”陆路贸易规则、数字经济治理、以人民币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等新课题和新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治理 新发展格局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实践进展与理论认识 被引量:9
10
作者 裴长洪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2,共9页
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实践成效和理论认识,文章首先梳理了七年来在实践中的重要举措和已取得的重大进展。其次,概括了在制度建设中自由... 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实践成效和理论认识,文章首先梳理了七年来在实践中的重要举措和已取得的重大进展。其次,概括了在制度建设中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方法,归纳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的经验,并指出中国开放型经济学的重大理论贡献是揭示了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基本方针下走向贸易自由化、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实践和基本规律。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国服务业开放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开放型经济理论 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探索——来自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的报告
11
作者 杨顺湘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9年第3期49-52,共4页
欠发达地区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刻不容缓,尤其是西部内陆地区,必须大力发展内陆型开放经济。重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路子,为欠发达地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以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极具普适价... 欠发达地区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刻不容缓,尤其是西部内陆地区,必须大力发展内陆型开放经济。重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路子,为欠发达地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以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极具普适价值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开放型经济 内陆开放型经济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开放型经济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30
12
作者 蔡爱军 朱传耿 仇方道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1,共6页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开放型经济成为各国或地区发展经济所追逐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开放型经济的研究也十分丰富。我国开放型经济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开放型经济的内涵、影响因...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开放型经济成为各国或地区发展经济所追逐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开放型经济的研究也十分丰富。我国开放型经济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开放型经济的内涵、影响因素、发展阶段、发展特征、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以及研究方法等等。这些研究多以现状的描述为主,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开放型经济发展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今后的研究中在继续关注东部沿海地区和沿边地区的同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研究力度,要加强区域间的联动,在全球化的新背景下研究新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研究进展 展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开放型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2
13
作者 肖俊夫 林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6-48,共3页
文章根据内陆开放经济发展的特征和内涵,构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可为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科学评价提供支持。
关键词 转型经济 内陆发展 开放型经济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57
14
作者 王晓亮 王英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1,共5页
在详细阐述开放型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从开放基础、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和开放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4个指标的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囊括了前人研究的大部分成果,并主要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质量与效益方面... 在详细阐述开放型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从开放基础、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和开放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4个指标的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囊括了前人研究的大部分成果,并主要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质量与效益方面进行了补充与拓展研究。以东部沿海开放程度较高的七省市为例,运用改进的熵值法测度2010年七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并排序,结果显示,七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上海、广东、江苏、北京、浙江、福建和山东,印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改进的熵值法 东部沿海七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时代需求与取向观察 被引量:52
15
作者 杨丽花 王跃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0-149,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逐步实现从开启区域开放,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再到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仅必要,而且紧迫。无论是应对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新挑战,还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使命,以及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逐步实现从开启区域开放,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再到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仅必要,而且紧迫。无论是应对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新挑战,还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使命,以及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新任务,都迫切需要实施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未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可按照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主体、以内陆地区和服务行业开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思路展开和实施。具体而言,应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实施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打破开放空间的差序格局,加快实施更大范围的全面开放;推进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加快实施更宽领域的全面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制度型开放 服务业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下的西部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 被引量:27
16
作者 孙早 谢慧莹 刘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要求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推动西部开放型经济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在海运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西部开放型经济表现出规模与竞争力相对不足、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较低、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等特征事实。...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要求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推动西部开放型经济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在海运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西部开放型经济表现出规模与竞争力相对不足、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较低、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等特征事实。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西部开放型经济能够规避竞争力较弱、内外联动性不足等传统劣势,面临着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瞄准建设服务业开放高地、向西开放门户、进口吸收转化聚集区、技术—制度融合创新试验区等潜在定位,西部地区可通过推动对外开放与区域统筹发展相联动、多层次高质量开放大通道建设、市场主体与开放管理体制协调优化,以开放创新为牵引促进联动化、联通化、市场化相耦合,使开放型经济逐步实现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向规则制度型转变的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西部地区 开放型经济 西部大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转型问题探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二震 杨继军 张如庆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43,共4页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江苏作为一个开放型经济大省,自然难以不受影响。如何化解金融危机给江苏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江苏开放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该文认为,应对金融危机,关键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江苏作为一个开放型经济大省,自然难以不受影响。如何化解金融危机给江苏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江苏开放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该文认为,应对金融危机,关键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走自主创新之路,以"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为主线,把实现开放型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内需,稳定出口,促进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开放型经济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积累和劳动力转移驱动下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环境效应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为付 周长富 马野青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8-122,共15页
本文在在Copeland和Taylor(2009)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根据Grossman和Krueger(1993)的分析方法,将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发生变化的根本性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将工业行业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运用我国13个工业行业... 本文在在Copeland和Taylor(2009)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根据Grossman和Krueger(1993)的分析方法,将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发生变化的根本性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将工业行业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运用我国1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资本积累和劳动力转移驱动下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环境结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是符合雷布津斯基定理推论的。资本投入的不断增加是我国碳排放规模上升的主要原因;劳动力转移在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张的同时,扩大了我国的出口规模,但并没有造成我国CO2排放规模的扩大;外资的引进对不同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效应更加显著,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规模效应则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积累 劳动力转移 开放型经济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经济特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战略选择 被引量:25
19
作者 夏锋 郭达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36,共10页
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的发展历程看,以更大的开放办好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始终是一条主线。从建省之初争取设立特别关税区的区域开放探索,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探索以产业开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开放,再到2018年党中央宣布在... 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的发展历程看,以更大的开放办好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始终是一条主线。从建省之初争取设立特别关税区的区域开放探索,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探索以产业开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开放,再到2018年党中央宣布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探索更大程度的开放是海南经济特区的不懈追求。要坚持开放为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为目标,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让海南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对外开放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TOPSIS法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与比较——以长江经济带省市为例 被引量:17
20
作者 何计文 邓玲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9-86,共8页
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与比较是进行开放型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详细阐明开放型经济内涵和选定长江经济带省市作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从开放基础、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开放效益、开放潜力5个方面,分27项二级指标构建了长江... 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与比较是进行开放型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详细阐明开放型经济内涵和选定长江经济带省市作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从开放基础、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开放效益、开放潜力5个方面,分27项二级指标构建了长江经济带省市开放型经济的指标体系,并根据此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TOPSIS法测度了2009-2013年长江经济带省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影响其发展水平高低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11省市开放型经济整体水平的高低并不具有由东及西梯次分布的特征,而是呈点状分布,并在中西部地区的部分省市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同时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和开放效益呈显著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指标体系 测度与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