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状岩质边坡开挖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20
1
作者 江学良 曹平 杨慧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35-1940,共6页
采取自编弹塑性有限元程序,在考虑岩体节理和施工爆破影响的条件下,对常-张高速公路的k135层状岩质边坡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开挖过程中岩体的变形和应力状态及屈服状态,并用降低材料强度储备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各开挖阶段边... 采取自编弹塑性有限元程序,在考虑岩体节理和施工爆破影响的条件下,对常-张高速公路的k135层状岩质边坡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开挖过程中岩体的变形和应力状态及屈服状态,并用降低材料强度储备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各开挖阶段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表明,k135边坡在其施工过程中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质边坡 开挖过程模拟 弹塑性有限元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整体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挖过程中新管幕结构内力数值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阎石 张占军 +1 位作者 金春福 卢静丽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4-1069,共6页
目的为有效控制沉降,提高新管幕结构施工安全和进度,研究在开挖过程中新管幕结构的内力传递路径和内力分布情况.方法运用弹塑性理论和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三维建模并根据实际施工步骤进行新管幕结构体系非线性仿真分析.结果得到新... 目的为有效控制沉降,提高新管幕结构施工安全和进度,研究在开挖过程中新管幕结构的内力传递路径和内力分布情况.方法运用弹塑性理论和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三维建模并根据实际施工步骤进行新管幕结构体系非线性仿真分析.结果得到新管幕结构在不同开挖阶段的受力特征、传力路径和分布规律.结论在土体开挖过程中,环梁最大主压应力最开始出现在与第一步开挖土体地面相邻处,然后也由上向下移动,随后出现在中板的部位,最后最大主压应力出现在中板稍下方的地方.底板截面下部的最大主压应力比上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管幕结构 开挖过程 结构内力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桩与圈梁协同作用下考虑开挖过程的挠曲方程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印立 徐建新 陈环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7-72,共6页
实践表明,支护排桩与圈梁之间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圈梁的空间效应对支护桩的变形和内力均有一 定的影响。本文根据圈梁对排桩的约束及变形协调,给出一种排柱与圈梁协同作用下考虑开挖过程的挠曲方程 法。
关键词 排桩 圈梁 开挖过程 挠曲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河口水电站泄水建筑物进口边坡群开挖过程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熊峰 漆祖芳 +2 位作者 张倩 孙昊 位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8-162,共5页
鉴于两河口水电站泄水建筑物进口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基于实际地质条件,建立了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差分法分析了该边坡开挖卸荷过程中的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分布特征,揭示了边坡岩体潜在破坏部... 鉴于两河口水电站泄水建筑物进口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基于实际地质条件,建立了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差分法分析了该边坡开挖卸荷过程中的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分布特征,揭示了边坡岩体潜在破坏部位分布规律,并评价了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影响边坡稳定与安全的的主要因素是f1和fb13-04断层的切割、开挖坡比和Ⅴ类岩体的分布。结果可为边坡开挖后的支护形式设计及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河口水电站 岩石高边坡 开挖过程 Flac3D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有限元方法与开挖过程模拟分析
5
作者 唐学军 王建华 +1 位作者 寇新建 廖国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 ,共5页
描述了适用于岩土工程中模拟多步开挖过程的自适应有限元方法。针对模拟开挖的计算特点,着重介绍了网格加密及退化、数据结构、以及荷载移置的处理措施,并通过算例说明自适应有限元用于开挖施工过程模拟分析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开挖过程 地下工程 模拟分析 自适应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挖过程及围护结构对地铁车站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然 张鸿儒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7-186,共10页
为了研究开挖工序以及围护结构作为永久结构在明挖车站的抗震设计校核中的作用,基于以灌注桩作为支挡结构的郑州市某明挖结构地铁站,采用Plaxis2D建立二层单柱双跨矩形框架式有限元模型,采取硬化土本构,建立考虑分步开挖、和不考虑开挖... 为了研究开挖工序以及围护结构作为永久结构在明挖车站的抗震设计校核中的作用,基于以灌注桩作为支挡结构的郑州市某明挖结构地铁站,采用Plaxis2D建立二层单柱双跨矩形框架式有限元模型,采取硬化土本构,建立考虑分步开挖、和不考虑开挖的模型,进行有无围护墙及不同墙厚抗震验算。研究结果表明:侧墙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不考虑开挖时结构上部弯矩设计值偏小31%,侧墙和底板的设计偏于保守,弯矩偏大87%和64%。在顶中底板和下部侧墙的计算偏差呈现出随深度增加的变化趋势,如不考虑开挖的下部侧墙剪力计算偏差由36%增加至122%。而连续墙的刚度的折减对结构内力造成的影响在5%以下。因此在该种软土地层的抗震设计中需要考虑开挖以及设计年限内的地连墙对结构弯矩设计的影响,重点对剪力墙底部、以及中柱的顶部和底部进行内力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 明挖 开挖过程 永久结构 硬化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布垭枢纽地下厂房开挖支护过程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7
作者 姜谙男 刘建 李洪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9,54,共6页
考虑清江水布垭枢纽大型地下厂房围岩(包括主要断层在内)的复杂地质条件,建立了其三维数值模型,对软岩置换、分步开挖及支护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毛洞与分步开挖支护两种情况下,若干典型断面各施工过程... 考虑清江水布垭枢纽大型地下厂房围岩(包括主要断层在内)的复杂地质条件,建立了其三维数值模型,对软岩置换、分步开挖及支护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毛洞与分步开挖支护两种情况下,若干典型断面各施工过程步的应力分布、顶拱沉降和侧墙收敛变形及其演化过程。分析表明: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信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支护条件下该地下厂房总体上是稳定的,计算成果对后续施工与支护方案的动态设计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布垭枢纽 大型地下厂房 开挖支护过程 三维数值模拟 应力分布 顶拱沉降 侧墙收敛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开挖全过程的基坑坑外任意地表沉降实用计算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程康 徐日庆 +2 位作者 应宏伟 李冰河 张金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51-1862,共12页
基于所收集的16个杭州地铁基坑案例,首先,建立基坑相对“标准化模型”,包括基坑物理参数模型、基坑施工过程模型以及场地土层参数模型,并由此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其次,将建模计算的地表沉降值与工程实测、既有文献解进行对比,验证... 基于所收集的16个杭州地铁基坑案例,首先,建立基坑相对“标准化模型”,包括基坑物理参数模型、基坑施工过程模型以及场地土层参数模型,并由此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其次,将建模计算的地表沉降值与工程实测、既有文献解进行对比,验证所建标准化模型的准确性,并提出考虑全开挖过程的杭州地铁车站基坑坑外任意地表沉降实用计算方法;最后,分析杭州地铁基坑各开挖阶段地表沉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开挖深度超过7 m时,坑外地表横向沉降曲线由“悬臂状”转化为“三段式”折线;随挖深的增加,地表沉降显著增大,地表最大沉降的位置距基坑距离也逐渐增大。所建标准化模型和所提实用计算方法具有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基坑 标准模型 过程开挖 横向沉降 纵向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伯峡电站开挖边坡古风化岩松弛与工程特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晓 聂德新 +2 位作者 万宗礼 马福祥 贺咏梅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利用公伯峡电站泄水洞左岸边坡开挖过程中获得的各种资料,分析、研究边坡在开挖后岩体松弛程度和工程特性的变化。分析表明,边坡开挖后,一定深度范围内边坡岩体将松弛,松弛带的厚度可以通过现场调查、地震波速、声波速度来划分。岩体发... 利用公伯峡电站泄水洞左岸边坡开挖过程中获得的各种资料,分析、研究边坡在开挖后岩体松弛程度和工程特性的变化。分析表明,边坡开挖后,一定深度范围内边坡岩体将松弛,松弛带的厚度可以通过现场调查、地震波速、声波速度来划分。岩体发生松弛后,松弛带岩体力学参数明显降低。开挖后尽快支护是防止边坡岩体松弛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伯峡电站 松弛 特性变化 开挖边坡 风化岩 岩体力学参数 边坡岩体 开挖过程 左岸边坡 工程特性 边坡开挖 现场调查 地震波速 声波速度 有效方法 泄水洞 分析表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厂房施工过程的三维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帅 何蕴龙 曹学兴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60,65,共6页
根据冗各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支护的施工顺序,以隐式杆单元模拟锚杆,以壳单元模拟混凝土喷层,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技术,对洞室群的开挖支护动态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到:洞室群动态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变形... 根据冗各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支护的施工顺序,以隐式杆单元模拟锚杆,以壳单元模拟混凝土喷层,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技术,对洞室群的开挖支护动态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到:洞室群动态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变形的分布规律,围岩塑性区的发展规律,锚杆受力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整个开挖过程中,洞周围岩位移变化规律正常,量值较小,塑性区主要分布在洞室周边,围岩稳定性较好;但在洞室交叉口处围岩的变形较大,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支护措施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方案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开挖过程 应力变形 塑性区 喷锚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开挖过的非线性自适应多重网格有限元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学军 王建华 曹文贵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8-96,共9页
开发了模拟多步开挖过程的非线性自适应多重网格有限元方法。实现了随开挖工作面不断移动而自适应加密有限元网格的过程 ;提出了变化网格中的已知边界荷载及开挖边界释放荷载的移置方法 ;为适应增量荷载下自适应有限元分析的需要 ,研究... 开发了模拟多步开挖过程的非线性自适应多重网格有限元方法。实现了随开挖工作面不断移动而自适应加密有限元网格的过程 ;提出了变化网格中的已知边界荷载及开挖边界释放荷载的移置方法 ;为适应增量荷载下自适应有限元分析的需要 ,研究了不同网格间有限元计算结果的传递及网格退化处理等问题。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有限元 模拟开挖过程 多重网格方法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变形条件下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全过程解析 被引量:49
12
作者 侯公羽 李晶晶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1-970,共10页
围岩-支护作用机制是正确认识支护结构对围岩进行有效支护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根据开挖面的空间效应及Hoek拟合方程计算了某工程实例的巷道顶板径向位移沿巷道纵向剖面方向分布的曲线,建立了围岩-支护耦合作用的力学模型,进而建立了描... 围岩-支护作用机制是正确认识支护结构对围岩进行有效支护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根据开挖面的空间效应及Hoek拟合方程计算了某工程实例的巷道顶板径向位移沿巷道纵向剖面方向分布的曲线,建立了围岩-支护耦合作用的力学模型,进而建立了描述巷道顶板径向位移与力学模型中的虚拟支护力的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力学模型的解析与分析,研究了围岩-支护在其相互作用的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对弹塑性变形阶段围岩-支护的相互作用原理给出了最新的认识。应用该研究成果,对某工程实例进行了支护作用效果的计算与分析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对围岩-支护耦合作用的全过程解耦,可以对围岩-支护的相互作用进行实时地预测或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过程解析:开挖面空间效应 虚拟支护力 围岩弹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深基坑支护设计与开挖中的若干问题
13
作者 徐扬青 范士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A08期271-275,共5页
论述了在深基坑支护设计中如何正确选取土质参数,土压力模式和设计计算方法以及在饱和软土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易出现的几个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软土 土压力模式 支护设计 深基础 开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61
14
作者 李宁 郭双枫 姚显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7-406,416,共11页
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岩土工程中经典的研究课题,其假定不同,分析方法就不同。从现有稳定性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其存在的优劣性,在刚体极限平衡和有限元等传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有限单元法直接求解边坡... 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岩土工程中经典的研究课题,其假定不同,分析方法就不同。从现有稳定性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其存在的优劣性,在刚体极限平衡和有限元等传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有限单元法直接求解边坡稳定性。该方法的思路是用潜在滑动面上在开挖、支护完成后尚未发生滑动的所有滑面单元模拟边坡在各工况下的真实应力场和变形场,根据这个真实应力场直接计算边坡安全系数。结合现场即时监测手段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可逐步模拟边坡在分步开挖期间的稳定性。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完善了刚体极限平衡法的不足,克服了强度折减法强度参数c、φ值折减比例的难题,弥补了超载法力学方向不明确的缺陷。计算所得的边坡安全系数和稳定状态与工程实际相当接近,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靠有效的新方法,为复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高边坡 稳定性分析 安全系数 开挖过程 有限元法直接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思小高速公路白花山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吕远强 苏生瑞 +1 位作者 安光明 郭社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86-89,共4页
根据白花山隧道中导洞开挖过程的实际情况,在隧道开挖期间,采用地质素描法对隧道进行详细的地质描述,同时对地层、岩性、构造、地下水、围岩和边坡的变形破坏现象进行分析,对该隧道的地质条件有了更为详尽和准确地认识,然后提出了合理... 根据白花山隧道中导洞开挖过程的实际情况,在隧道开挖期间,采用地质素描法对隧道进行详细的地质描述,同时对地层、岩性、构造、地下水、围岩和边坡的变形破坏现象进行分析,对该隧道的地质条件有了更为详尽和准确地认识,然后提出了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研究 隧道围岩 高速公路 白花 云南 开挖过程 隧道开挖 地质描述 地质素描 破坏现象 地质条件 中导洞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坡面水平位移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16
作者 周勇 朱彦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0-476,共7页
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由于其诸多优点在基坑开挖支护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的设计多注重于强度设计,而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问题很少讨论。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和规模的增大,其位移和稳定问题日益成为工程界关注的焦点。考虑... 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由于其诸多优点在基坑开挖支护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的设计多注重于强度设计,而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问题很少讨论。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和规模的增大,其位移和稳定问题日益成为工程界关注的焦点。考虑基坑开挖过程的影响,基于某工程实例分析讨论了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的坡面水平位移的影响因素,包括开挖深度、基坑坡角、地面施工荷载、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超开挖深度、锚杆设计参数和框架立柱抗弯刚度。经过分析对部分参数的影响得出了定性的结论,而对其余参数的影响给出了定量的结果,这些结论不仅可以为进一步认识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同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工程 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 坡面水平位移 影响因素 开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桩支护基坑的一种桩身位移及内力解析法推导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肖荣军 何广 史宏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459-468,共10页
选取某一支护面上的任意一根桩为研究对象,设置一道支撑(或锚索或锚杆)及开挖至坑底,建立其受力平衡方程和位移协调方程。通过圈梁的协调作用,将研究对象扩大到整个支护面,推导出能够同时考虑开挖过程、支撑设置以及桩-土-圈梁共同作用... 选取某一支护面上的任意一根桩为研究对象,设置一道支撑(或锚索或锚杆)及开挖至坑底,建立其受力平衡方程和位移协调方程。通过圈梁的协调作用,将研究对象扩大到整个支护面,推导出能够同时考虑开挖过程、支撑设置以及桩-土-圈梁共同作用的支护面位移和受力方程组,利用FORTRAN语言编制的程序求解,可计算出开挖至坑底工况下圈梁、桩身任一截面的内力、水平位移。通过算例计算圈梁(桩顶)的位移与监测位移及部分桩的内力,与文献[1]方法计算的内力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文中方法的合理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排桩支护 开挖过程 内力与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大跨地下硐室动态施工三维仿真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剑波 何朋立 +2 位作者 原丕业 郭力 梁咏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15,共4页
利用有限元程序对青岛某浅埋大跨地下商场扩建工程的开挖支护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 ,分析了围岩中的位移、塑性区、应力分布及支护的受力状态 ,从理论上验证了根据工程类比法确定的先拱后墙开挖方案及采用长锚索、短锚杆 ,以锚为主的... 利用有限元程序对青岛某浅埋大跨地下商场扩建工程的开挖支护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 ,分析了围岩中的位移、塑性区、应力分布及支护的受力状态 ,从理论上验证了根据工程类比法确定的先拱后墙开挖方案及采用长锚索、短锚杆 ,以锚为主的锚喷网加固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程序 开挖支护过程 三维数值模拟 地下商场 浅埋大跨硐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猕猴桃园建园整地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国安 陈虹君 +4 位作者 付润兰 尹箭 张惠云 李德蓉 邓宝福 《云南农业》 2018年第12期77-77,共1页
针对屏边县山地种植猕猴桃普遍依历史地貌建穴而植,难取得预期经济效益的问题,选用80型中型挖土机以水平等高线,按4.5~5m宽开挖梯地建园。梯地墒面开挖深度80 cm以上,开挖过程中将犁底层生土用于培埂,肥土留于台面,梯地墒面内侧靠埂开挖... 针对屏边县山地种植猕猴桃普遍依历史地貌建穴而植,难取得预期经济效益的问题,选用80型中型挖土机以水平等高线,按4.5~5m宽开挖梯地建园。梯地墒面开挖深度80 cm以上,开挖过程中将犁底层生土用于培埂,肥土留于台面,梯地墒面内侧靠埂开挖宽40 cm、深60 cm的辅助排水沟建园,可以一次性梯地化整地到位,便于后期机械化操作等生产管理程序能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地方法 猕猴桃园 山地种植 建园 开挖深度 机械化操作 经济效益 开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时近3年 成贵高铁玉京山隧道巨型溶洞难题成功解决
20
作者 搜狐网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1-831,共1页
经过近3年的努力,成贵高铁玉京山隧道的巨型溶洞难题最近处置完毕。这个巨型溶洞是2016 年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被发现的,被认为是我国高铁建设史上体量最大、处理难度最大的溶洞。
关键词 溶洞 巨型 隧道 高铁 开挖过程 建设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