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孙毓修先生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江 《编辑之友》 1984年第3期136-142,共7页
明史专家谢国桢先生,在他去世前不久,在《商务印书馆馆史资料》和《光明日报》刊出的两篇文章中,都提到了孙毓修先生。他满怀感慨地说:“还有他(按指商务早年的领导者张菊老)的好友孙毓修,精于版本目录,著有《中国雕版源流考》,他藏书... 明史专家谢国桢先生,在他去世前不久,在《商务印书馆馆史资料》和《光明日报》刊出的两篇文章中,都提到了孙毓修先生。他满怀感慨地说:“还有他(按指商务早年的领导者张菊老)的好友孙毓修,精于版本目录,著有《中国雕版源流考》,他藏书的斋名叫‘小渌天’。在上海,我买他藏的明版《盐铁论》,书店里的人连‘小渌天’的名字也早遗忘了。象这样的例子,历史事实被遗忘了……这真是令人悲叹的事情!”(《光明日报》1982年7月9日)确实,孙毓修先生是不应该被忘记的,他不仅是商务早期的一位有功之臣,也是对社会作出显著贡献的人士之一。因此,我愿意尽其绵薄,根据手头的一些资料,整理成文,希望能增加我们对这位在为我国的出版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编辑前辈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毓修 开山祖师 商务印书馆 中国童话 出版事业 儿童文学 茅盾 杰出贡献 丛书 源流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忠毅公逸事》取材得失谈
2
作者 任祖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32-134,共3页
方苞是清代桐城派的开山祖师,“桐城义法”的提出者。他“为学宗程、朱,尤究心《春秋》、《三礼》,笃于伦纪。其光文,自唐宋诸大家上通太史公书,务以扶教、裨风化为任”(《清史稿》卷290)。虽说他解释义法之“义”为“言有物”,“法”... 方苞是清代桐城派的开山祖师,“桐城义法”的提出者。他“为学宗程、朱,尤究心《春秋》、《三礼》,笃于伦纪。其光文,自唐宋诸大家上通太史公书,务以扶教、裨风化为任”(《清史稿》卷290)。虽说他解释义法之“义”为“言有物”,“法”为“言有序”,然作文的主旨却是宣传封建纲常,扶助道德教化,有益于风俗。明代归有光独抱唐宋诸家遗集,与当时的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文风相抗衡,方苞推崇《左传》、《史记》、唐宋诸家的同时并及归有光,原因即此。章太炎先生曾用“以效法曾巩、归有光相高,亦愿尸程、朱为后世”(《检论》卷四)来概括“桐城义法”指出其两个特点:一是学习曾巩、归有光等名家以提高写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有光 方苞 史可法 封建纲常 清史稿 道德教化 唐宋 桐城派 释义法 开山祖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日本《万有百科大事典》条目
3
作者 金谷治 金铁宽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2年第6期42-43,共2页
孔子(公元前五五二——四七九),中国古代思想家。儒教开山祖师。直到清末,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被尊为圣人。他的影响一直波及到现在。孔是姓氏,子是男子的美称,有老师的意思。孔子名丘,字仲尼。
关键词 孔子 中国古代思想 开山祖师 历史时期 公元前 儒教 论语 条目 教育目标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观、群、怨”解 被引量:2
4
作者 吳文輝 《学术研究》 1962年第6期101-112,共12页
《論語·阳貨》篇載:“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詩? 詩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識于鳥兽草木之名’。”孔子只用了四个字,就点明了詩歌(也就是文艺)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之說,构成孔子文艺思想的... 《論語·阳貨》篇載:“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詩? 詩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識于鳥兽草木之名’。”孔子只用了四个字,就点明了詩歌(也就是文艺)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之說,构成孔子文艺思想的核心。孔子是我国古典文艺理論的开山祖师。在此之前,对詩歌的性貭与功用,只有一些极初步的认識,如“詩言志”和“刺”、“究”、“告”、“訊”、“(谂)”、“諫”、“頌”等“美刺”观念的萌芽;沒有专門的研究,也沒有研究的专門家。孔子的文艺思想,特別是他的“兴、观、群、怨”之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文艺思想 社会作用 朱熹 开山祖师 春秋时代 君子 解释 教育 子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