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Plus型非接触原子力显微技术进展及前沿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梦溪 李世超 +1 位作者 查泽奇 裘晓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3-197,共15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通过探测针尖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获得样品表面的结构信息。基于qPlus传感器的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NC-AFM)在传统AFM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空间分辨率,为研究表面物理和化学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像和谱学研究技术。... 原子力显微镜(AFM)通过探测针尖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获得样品表面的结构信息。基于qPlus传感器的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NC-AFM)在传统AFM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空间分辨率,为研究表面物理和化学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像和谱学研究技术。本文首先介绍NC-AFM的基本构造、高分辨成像机制和力谱测量等工作原理,总结了近年来NC-AFM在表面在位化学反应、低维材料表征和表面电荷分布测量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NC-AFM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展望了NC-AFM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原子技术 qPlus传感器 高分辨成像 谱测量 开尔文探针力显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及其探针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项仕标 张天浩 +4 位作者 苏玉玲 项顼 吴朝晖 田臻锋 张春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对近场扫描光学显微技术 (NSOM)研究与应用新进展作了概括介绍 ,较详细地阐述了NSOM的关键部件———探针技术的发展 ,并对NSOM的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近场扫描光学 近场扫描光学技术 光纤探针 无孔探针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分辨显微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袁秉凯 陈鹏程 +3 位作者 仉君 程志海 裘晓辉 王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70-1384,共15页
非接触原子力显微技术(NC-AFM)近年来发展迅速.NC-AFM对单个分子的成像和谱学实现了原子分辨和单个化学键分辨.NC-AFM自身功能的拓展及其与不同探针技术的联用将为材料、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有关的研究提供崭新的思路.本文首先介绍NC-... 非接触原子力显微技术(NC-AFM)近年来发展迅速.NC-AFM对单个分子的成像和谱学实现了原子分辨和单个化学键分辨.NC-AFM自身功能的拓展及其与不同探针技术的联用将为材料、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有关的研究提供崭新的思路.本文首先介绍NC-AFM和qPlus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然后讨论原子尺度的相互作用力和短程力的精确测量,总结近年来NC-AFM在原子尺度的化学结构成像、化学识别、电子结构性质分析以及原子操纵技术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开尔文探针力显微技术(KPFM)在局域接触势差(LCPD)测量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NC-AFM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探针技术 非接触原子技术 qPlus传感器 化学识别 原子操纵 电子结构 开尔文探针力显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显微荧光探针分析技术成功应用
4
作者 江其勤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技术合作 探针分析 荧光 多组分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 石油勘探开发 烃源岩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光学显微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海潼 刘斐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6-40,共5页
 本文在介绍近场光学显微镜原理的基础上,对近场光学显微技术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探讨,并着重研究了纳米级探针的制作和纳米级样品与探针间距的控制这两个近场光学显微技术中的关键问题,说明了近场光学显微探针的工作方式,阐述了近场光学...  本文在介绍近场光学显微镜原理的基础上,对近场光学显微技术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探讨,并着重研究了纳米级探针的制作和纳米级样品与探针间距的控制这两个近场光学显微技术中的关键问题,说明了近场光学显微探针的工作方式,阐述了近场光学成像的衬度类型,介绍了近场光学显微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在参考大量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光学技术 探针 样品-探针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6
作者 高绍璞 陈彦 张震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243-245,共3页
生物显微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对生物医学的发展多次作出过里程碑式贡献。传统的光学显微镜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改进 ,由于受光源本身物理特性及显微分辨原理的限制 ,其分辨本领已不可能再有更大的提高。为了对微小物体... 生物显微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对生物医学的发展多次作出过里程碑式贡献。传统的光学显微镜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改进 ,由于受光源本身物理特性及显微分辨原理的限制 ,其分辨本领已不可能再有更大的提高。为了对微小物体进行观察测量 ,精确的控制和操纵 ,其必然让位于以电子显微镜为先导的各种现代显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物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生物医学 电子技术 扫描电镜 近场光学 X射线技术 扫描探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近场声显微镜用于光盘表面薄膜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平 蔡微 +2 位作者 余威 钱建强 姚骏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13-315,共3页
介绍了一种将超声检测技术与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相结合的扫描近场声显微镜(SNAM),并利用该装置对CD-R光盘表面薄膜进行了检测,得到了其平整印刷面的SNAM图像,与原子力显微镜(AFM)测得的凹槽数据面形貌吻合。文中介绍了这种SNAM的结构、基... 介绍了一种将超声检测技术与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相结合的扫描近场声显微镜(SNAM),并利用该装置对CD-R光盘表面薄膜进行了检测,得到了其平整印刷面的SNAM图像,与原子力显微镜(AFM)测得的凹槽数据面形貌吻合。文中介绍了这种SNAM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技术 扫描探针技术 扫描近场声 CD—R光盘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隧道效应的检测及显微术
8
作者 王杰华 陈世荣 高敦堂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1992年第S1期12-15,共4页
本文提出了光子扫描隧道显微技术的机理,对光子隧道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国内首次检测到了光子隧道效应,文中还介绍了我们所研制的一套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思想及已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并利用该系统获得了不镀... 本文提出了光子扫描隧道显微技术的机理,对光子隧道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国内首次检测到了光子隧道效应,文中还介绍了我们所研制的一套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思想及已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并利用该系统获得了不镀膜、镀银膜、镀硫化锌膜这三种不同样品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与光子隧道效应理论完全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 隧道效应 技术 光纤探针 银膜 及已 三维扫描 实验数据 横向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感生电荷显微术的研究
9
作者 王基庆 李晓林 +2 位作者 郭盘林 裘惠源 朱节清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5-37,52,共4页
使用低束流技术 ,在高分辨率扫描质子微探针装置上开展了离子束感生电荷显微术 ,并研究了半导体材料 Ga As的电子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在同一扫描区域内 ,材料的电荷收集效率具有不均匀特性 ,而且氦离子激发产生的 IBIC显微图谱的对... 使用低束流技术 ,在高分辨率扫描质子微探针装置上开展了离子束感生电荷显微术 ,并研究了半导体材料 Ga As的电子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在同一扫描区域内 ,材料的电荷收集效率具有不均匀特性 ,而且氦离子激发产生的 IBIC显微图谱的对比度比质子要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子探针 离子束感生电荷 低束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放大镜、显微镜及显微术
10
《中国光学》 EI CAS 1997年第1期93-94,共2页
TH742 97010647液中测量型原子力显微镜的研究=The study onth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in liquid[刊,中]/刘庆纲,叶声华(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清野彗。
关键词 原子 天津大学 激光扫描 固有频率 测试技术 传感器 国家重点实验室 光子扫描隧道 精密工程 扫描探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M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志明 秦建中 +4 位作者 廖宗廷 张美珍 曹寅 张长江 施伟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7-311,共5页
FAMM技术是利用激光荧光显微探针等手段测量多种显微组分的荧光变化来确定烃源岩热成熟度的一种新方法,可有效解决烃源岩成熟度评价中常出现的镜质体反射率抑制作用等实际问题。论述了该技术的发展和基础,介绍了目前的应用进展情况,指... FAMM技术是利用激光荧光显微探针等手段测量多种显微组分的荧光变化来确定烃源岩热成熟度的一种新方法,可有效解决烃源岩成熟度评价中常出现的镜质体反射率抑制作用等实际问题。论述了该技术的发展和基础,介绍了目前的应用进展情况,指出了尚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促进其在我国含油气盆地石油勘探与评价中的应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M技术 激光荧光探针 成熟度评价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诱导条件下的金属沉积层的微观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存华 邹恒琪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8-620,627,共4页
为了研究低功率CO2激光诱导条件下,从水性溶液中诱导金属沉积机理,利用动态力显微镜分析了金属Ag过程中的晶粒分布以及晶体生长概貌;利用电子探针研究了金属沉积层在环氧树脂表面的横向和纵向沉积现象;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Ag-Cu沉... 为了研究低功率CO2激光诱导条件下,从水性溶液中诱导金属沉积机理,利用动态力显微镜分析了金属Ag过程中的晶粒分布以及晶体生长概貌;利用电子探针研究了金属沉积层在环氧树脂表面的横向和纵向沉积现象;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Ag-Cu沉积层中的Cu晶体生长过程中晶格常数的变化。结果表明,Ag晶粒在基材表面的沉积规律、生长分布与工艺参量以及激光模式有密切关系;金属微粒在环氧树脂表面的横向沉积,直接影响金属层的宽度,而其纵向沉积直接决定金属层的厚度;同Cu相比,Ag-Cu层也在(111),(200),(220)3个晶面衍射强度较大,但点阵常数α有微小变化,说明在沉积过程中有少量的杂质原子渗透到Cu金属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CO2激光 金属沉积 X射线衍射分析 动态镜分析 电子探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科学测量与传感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达成 王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75-78,共4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纳米测量技术的现状,纳米测量系统的三个主要部分即纳米传感技术;扫描测量系统;信息处理及图象分析技术,最后就纳米测量技术的前景题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传感技术 纳米科学 纳米尺度 扫描探针 原子 测量系统 测量技术 光子扫描隧道 图象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尺度重金属土壤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建军 王艺皓 +1 位作者 Wang Jian Hu Yongfeng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0-539,共10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有效管控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有必要弄清重金属与土壤固相组分的作用机制。土壤组成多样、结构复杂、空间异质,加之土壤团聚体粒径大小不一,形成微观结构和表面性质各异的土壤微域,控制着...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有效管控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有必要弄清重金属与土壤固相组分的作用机制。土壤组成多样、结构复杂、空间异质,加之土壤团聚体粒径大小不一,形成微观结构和表面性质各异的土壤微域,控制着重金属的形态转化及生物有效性。因此,深入认识微尺度的重金属土壤化学对于预测和管控土壤重金属环境化学行为至关重要。同步辐射X射线微探针(Microprobe)、X射线扫描透射显微术(STXM)及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技术(Nano SIMS)等技术具有微纳米级空间分辨率,为在环境意义尺度上探究微尺度重金属土壤化学提供了独特的支撑平台。本文从环境土壤化学发展历程及当前发展瓶颈、现代微尺度分析技术及其在微尺度重金属土壤化学中的应用进展等方面综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尺度土壤化学 同步辐射X射线探针 X射线扫描透射术(STXM) 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技术(NanoS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M 光纤探针传输效率的研究
15
作者 张国平 明海 +2 位作者 陈晓刚 吴云霞 谢建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73-73,共1页
SNOM光纤探针传输效率的研究张国平明海陈晓刚吴云霞谢建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合肥230026)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是一种新兴的超高分辨率光学显微镜,是扫描探针技术与光学显微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目前SNO... SNOM光纤探针传输效率的研究张国平明海陈晓刚吴云霞谢建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合肥230026)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是一种新兴的超高分辨率光学显微镜,是扫描探针技术与光学显微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目前SNOM的纵向和横向分辨率已分别达到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探针 传输效率 扫描探针技术 扫描近场光学 SNO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模式耦合理论 光学技术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中氢分布检测技术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神光 周耀 +2 位作者 王正 王伟 李金许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4,共14页
主要介绍了几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氢分布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氢渗透和氢脆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三维原子探针(Atom Probe Tomography,APT)、扫描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Scanning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SKPFM)、二次离子质谱法(Seco... 主要介绍了几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氢分布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氢渗透和氢脆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三维原子探针(Atom Probe Tomography,APT)、扫描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Scanning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SKPFM)、二次离子质谱法(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scopy,SIMS)和氢微印技术(Hydrogen microprinting technique,HMT),以及可用来检测氢浓度的热脱附质谱技术(Thermal desorption spectrometry,TDS)等。总结了几种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简要介绍了它们在与H有关领域里的典型应用。其中,APT和SIMS是利用质谱法直接检测H,以获得H在材料中的分布;SKPFM是通过H引起的电位变化,来获得H的分布;HMT是通过置换反应,即H原子将Ag+置换为Ag原子,Ag原子沉积在试样表面的分布来表征H的分布;热脱附法则是通过恒定的升温速率下H脱附速率对不同陷阱的敏感性差异,来获得不同陷阱中的H浓度以及H与陷阱的相互作用。这几种检测技术的空间分辨率可达亚纳米、纳米、微米至数微米直至毫米级。另外,SKPFM还具有时间分辨的功能。这些技术在H检测方面的应用,使得研究者对H在材料中的微观分布与聚集状态有了直观地认识,进而对由氢引起的失效破坏(即氢致延迟断裂的微观机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还介绍了目前比较常用的检测H浓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分布 原子探针技术 扫描开尔文 二次离子质谱 技术 热脱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同位素测年方法评述 被引量:10
17
作者 蔡李梅 陈红汉 +1 位作者 李兆奇 吴悠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8-23,共6页
笔者对国内外同位素测定年在确定油气成藏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K-Ar法,Ar-Ar法,U-Pb法,Rb-Sr法等方法所存在的问题,认为自生伊利石40Ar3-9Ar法在不断克服技术难题之后,仍是油气成藏年代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激光... 笔者对国内外同位素测定年在确定油气成藏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K-Ar法,Ar-Ar法,U-Pb法,Rb-Sr法等方法所存在的问题,认为自生伊利石40Ar3-9Ar法在不断克服技术难题之后,仍是油气成藏年代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激光微区探针40Ar3-9Ar法与流体包裹体技术相结合,是油气多期成藏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取得成功的突破点;利用沥青和干酪根中微量金属U-Pb,Pb-Pb,Rb-Sr,Sm-Nd和Re-Os体系的同位素分析方法获得油气生成、运移的年龄,是成熟的放射性同位素方法在石油地质学中的应用;晶洞充填物U-Pb测年,可能是碳酸盐岩储层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又一新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测年 激光探针技术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哺乳动物化石牙齿釉质碳、氧同位素测试方法简介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滨 王旭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2-251,共10页
探讨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与哺乳动物演化之间的关系是目前古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而哺乳动物化石牙齿釉质的碳、氧同位素分析是恢复古环境和古气候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往的哺乳动物化石牙齿釉质稳定同位素分析多集中在大哺乳动物化... 探讨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与哺乳动物演化之间的关系是目前古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而哺乳动物化石牙齿釉质的碳、氧同位素分析是恢复古环境和古气候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往的哺乳动物化石牙齿釉质稳定同位素分析多集中在大哺乳动物化石,这主要是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所需的样品量较大所决定的。但最近几年随着激光和离子显微探针技术的应用,对小哺乳动物化石(如啮齿类和兔形类)的牙齿釉质碳、氧同位素的分析和应用日趋成熟和广泛。除了传统的化学处理方法之外,对小哺乳动物化石牙齿釉质碳、氧同位素的分析还有以下三种方法:1)激光剥蚀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分析;2)直接激光氟化技术;3)离子显微探针技术(SHRIMPII)。这些技术需要的样品量少,对标本的破损小,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所以在小哺乳动物化石和一些珍贵标本(如古人类化石)的稳定同位素分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对于大哺乳动物化石,小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多、演化速度快,更能反映多个层位长时间序列的古环境和气候变化;而且小哺乳动物通常没有长距离迁徙的行为,栖息地局限,所以更能准确反映化石埋藏地点的古环境和气候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哺乳动物化石 牙齿釉质 碳、氧同位素 激光和离子探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M研究的新进展
19
作者 白春礼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6期351-356,共6页
STM是80年代初期发明的一种用于表面结构研究的新技术(注:扫描隧道显微技术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英文缩写都是STM),它能观察物质表面原子的几何排列和表面形貌,配合扫描隧道谱学(scanning tunneling spectroscopy)原理,还能够获取表面价键。
关键词 扫描隧道 技术 物质表面 谱学 原子级 扫描探针 TUNNELING STM 表面形貌 能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光学
20
《中国光学》 EI CAS 1998年第1期98-98,共1页
TN16 98010685扫描力显微镜研究进展=New developments ofscanning force microscopy[刊,中]/白春礼,田芳(中科院化学所.北京(100080))//物理.—1997,26(7).—402—407讨论了扫描力显微镜(SFM)基本原理;介绍了SFM成像模式和技术的发展... TN16 98010685扫描力显微镜研究进展=New developments ofscanning force microscopy[刊,中]/白春礼,田芳(中科院化学所.北京(100080))//物理.—1997,26(7).—402—407讨论了扫描力显微镜(SFM)基本原理;介绍了SFM成像模式和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在表面研究中的应用。图4参17(李瑞琴) TN16 98010686弹道电子发射显微术及其应用=Ballistic electronemission microscopy and its applications[刊,中]/商广义,裘晓辉,王琛,王乃新,白春礼(中科院化学所.北京(100080))//物理.—1997,(26).—300—304介绍了BEEM弹道电子发射显微术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并给出了有关实验结果。图5参17(李瑞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弹道电子发射 基本原理 研究进展 中科院 化学 电子光学 表面研究 关键技术 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