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2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教训
1
作者 张莉 孙熙国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20,共7页
1956年到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吸收并沉淀了建国初期的经验成果,自觉践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和通俗化、群众化的核心要求。但这一时期未能遏制"左"的思想倾向,未能处理好毛泽东思想与... 1956年到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吸收并沉淀了建国初期的经验成果,自觉践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和通俗化、群众化的核心要求。但这一时期未能遏制"左"的思想倾向,未能处理好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理论理解与理论运用的关系、群众运动与理论建设的关系以及正面学习与反面批判的关系,从而使大众化事业逐渐走向庸俗化,并为"文革"时期极左路线的形成埋下历史隐患。对这一承上启下特殊时期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教训加以梳理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具有很强的学术史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历史进程 经验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2
作者 田兵兵 辜德宏 卿凯丽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共8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并据此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并据此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应探索政社互动的新型举国体制,打造竞技体育多元协同治理体系;联动政社多元主体,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青训体系;强化科技助力,提升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统筹赛事安排,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强化思想引领,促进竞技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竞技体育 实践路径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综述
3
作者 韩钢 《中共党史研究》 1988年第5期61-66,60,共7页
1956至1966年在中共党史上,一般被称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简称“前十年”。严格说来,国内对“前十年”党史的研究,是从80年代初起步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以... 1956至1966年在中共党史上,一般被称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简称“前十年”。严格说来,国内对“前十年”党史的研究,是从80年代初起步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以后,“前十年”党史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据不完全统计,8年多来往国内各种报刊上公开发表的专门论述“前十年”党史问题的文章达150余篇,至于牵涉到这10年党史问题的文章就更多了。可以说,“前十年”党史研究已经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斗争扩大化 全面建设 反右派斗争 大跃进 指导方针 社会主义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研究者 历史问题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逻辑进路、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占斌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246,共11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深刻统一,其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为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如期实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深刻统一,其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为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中国方案,以及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低潮走向复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现路径展现为: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时代主题,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基本路径,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制度重点,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前进方向,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形成逻辑 科学内涵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被引量:6
5
作者 祝黄河 《求实》 CSSCI 1997年第1期14-16,共3页
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祝黄河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又是客观现实的历史进程,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一致... 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祝黄河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又是客观现实的历史进程,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性,科学和价值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 人的发展 改革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精神文明建设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叶启绩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0-33,共4页
本文通过探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新阶段,新情况,论述了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思路、新平台,并阐明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点、任务、作用、措施和领导力量。
关键词 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要论述研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钟贞山 王希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9,174,共11页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要求,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内核,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独...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要求,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内核,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独立自主科技攻关的宝贵经验,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系统全面、科学深刻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以内涵特性论、短板论、战略论、主体论等为核心要义的重要理论,从建立权威决策、发挥制度优势、加强基础研究、优化主体协同机制、激发人才活力五个方面指明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实践路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科技自立自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雷儒金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1,共4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科学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新贡献,是对初级阶段理论的新升华,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拓展,是对国际共运实践的新发展。它丰富和发展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科学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新贡献,是对初级阶段理论的新升华,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拓展,是对国际共运实践的新发展。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特色社会主义梯度发展规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冯景源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6期17-20,共4页
本文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梯度发展规律问题。从唯物史观与时俱进和创新的角度,揭示出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级段的梯度特征。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发展规律 三个代表 小康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云与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建设 被引量:4
10
作者 迟爱萍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6-41,共6页
在编辑本期过程中,惊闻陈云同志逝世噩耗。陈云同志作为老一辈革命家,长期关心中共党史研究,他的逝世对中共党史研究也是巨大损失。为了表达广大党史研究工作者的哀思,特发此文以志纪念。
关键词 社会主义 陈云 邓小平 时期 中青年干部 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 党风建设 “两个凡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农民问题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9-54,共6页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农民问题正在引起广泛的注意和重视。本文试对有关的若干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1 农民问题曾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问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这是...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农民问题正在引起广泛的注意和重视。本文试对有关的若干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1 农民问题曾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问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这是小学生的常识。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692页)那么,在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否还存在农民问题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问题 传统农民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工农差别 毛泽东 城乡差别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民主革命时期 农村 工农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内涵
12
作者 辛世俊 王鑫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4,共8页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的关键一步。准确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的关键一步。准确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内涵,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动性、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容的演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正确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认识新时代“四个全面”的辩证关系,坚持问题导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对“第二次结合”的思考
13
作者 熊启珍 王业高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16,共4页
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围绕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第二次结合"这一任务,重点思考了如何实现"第二次结合"这个问题,提出了系列思想或观点,如研究本国的特点,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面对国家现实、面对群众需... 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围绕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第二次结合"这一任务,重点思考了如何实现"第二次结合"这个问题,提出了系列思想或观点,如研究本国的特点,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面对国家现实、面对群众需要,保证党的正确领导,避免犯大的错误或少犯错误等。这些为后来邓小平成功主导并初步实现"第二次结合"作了最初的思想理论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邓小平的思考 “第二次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前的酝酿
14
作者 尹书博 张明军 赵士红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1-67,共7页
1975年,邓小平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之职,全面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势错综复杂,斗争十分严峻。一方面,“文化大革命”已进入第9个年头,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 1975年,邓小平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之职,全面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势错综复杂,斗争十分严峻。一方面,“文化大革命”已进入第9个年头,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受动乱之苦,迫切要求扭转这种状况;另一方面,毛泽东在全局上继续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江青反革命集团继续作乱,批林批孔使得全国社会秩序混乱,生产下降,许多企业处于半瘫痪状态,交通堵塞,1974年国家计划的大部分指标未能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全面整顿 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人帮” 加快工业发展 国民经济 《邓小平文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15
作者 张纪花 何春林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89-190,共2页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化建设 强大动力 经济增长 政治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文化生活 提供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庆北碚区龙车村案例研究
16
作者 龚英 陈久梅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 重庆北碚区 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案例 必然要求 西部地区 科学发展观 历史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自由平等
17
作者 汤文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1-173,共3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近期目标,社会主义自由、平等的研究也就可以从多视角下展开。在现代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从不同侧面认识自由、平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现实根据,从而可以把对这一问题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近期目标,社会主义自由、平等的研究也就可以从多视角下展开。在现代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从不同侧面认识自由、平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现实根据,从而可以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从多视角上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自由 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打下牢靠的基础
18
作者 周叔莲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1,共4页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有必要作进一步深刻认识。一些地方,一些行业不可不顾条件轻率地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公有制经济是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全面建设小...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有必要作进一步深刻认识。一些地方,一些行业不可不顾条件轻率地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公有制经济是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都是为着使社会主义能够持续发展。因此,对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应有足够认识和研究,为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打下牢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公有制经济 可持续社会主义 中国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和谐建设的历史探索
19
作者 金怡顺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9-102,共4页
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共党内和谐建设分为:建国初期、十年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四个阶段。党内和谐建设在各个阶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存在某些不足,获取了丰富的经验也吸取了不少的教训。
关键词 社会主义时期 党内和谐建设 经验和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
20
作者 孟浩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1-23,共3页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实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提出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在当前我们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首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并通过实践这一根本途...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实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提出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在当前我们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首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并通过实践这一根本途径和对人的教育这一唯一方法去实现。同时还应加强和完善民主、法制的建设去发挥范导和保障作用,以便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这一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 重要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