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开口方腔内自然对流的流动与传热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长宏 朱冬生 +1 位作者 吕琪铭 涂善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30-835,共6页
以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三开口方腔内有热源驱动自然对流的物理数学模型,利用CFD方法对多开口方腔内流体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在4种不同的通风模式下,比较热源强度和活动开口位置对热源表面的Nusselt数和... 以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三开口方腔内有热源驱动自然对流的物理数学模型,利用CFD方法对多开口方腔内流体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在4种不同的通风模式下,比较热源强度和活动开口位置对热源表面的Nusselt数和方腔的量纲1有效流通量等流体流动、传热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热源驱动的自然对流条件下,与开口通风位置相比,热源强度对方腔内热流场的均匀性有更加重要的影响,揭示了三开口方腔内流体的流动特性与换热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 开口方腔 流场分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部分开口方腔自然对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崇扬 王长茂 张东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12-1617,共6页
为研究开口度对自然对流和传热的影响,采用有限容积法对单侧部分开口(2个开口)方腔自然对流进行了二维层流稳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Ra和开口度的改变对方腔内的温度场分布和涡流结构有显著影响。相同开口度下,平均Nu和无量纲流量... 为研究开口度对自然对流和传热的影响,采用有限容积法对单侧部分开口(2个开口)方腔自然对流进行了二维层流稳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Ra和开口度的改变对方腔内的温度场分布和涡流结构有显著影响。相同开口度下,平均Nu和无量纲流量随Ra的增加而增加;相同Ra下,无量纲流量随开口度的增加而增加。当Ra〉10^4,可能存在最佳开口度,此时平均Nu取得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 数值模拟 部分开口方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