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贫困人口的资源生态空间特征与开发性扶贫移民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茂林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29,58,共7页
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农村贫困人口的资源生态空间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在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所具有的资源生态空间特征及变化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机制、类型划分及作用方式等方面,提出了集移民、扶贫和资源环境... 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农村贫困人口的资源生态空间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在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所具有的资源生态空间特征及变化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机制、类型划分及作用方式等方面,提出了集移民、扶贫和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三位于一体的开发性扶贫移民这一扶贫攻坚新措施,并以甘肃疏勒河流域开发移民及农业开发项目为实例,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人口 空间特征 贫困县 开发性扶贫 扶贫移民 资源生态 扶贫攻坚 生产要素 生态环境 贫困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扶贫开发的新困境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润高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5,共4页
随着法律对农村各类土地主体和权利界定的完善,以及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建立,各地政府借助行政手段圈定移民安置区域的开发扶贫模式遇到了越来越大的法律阻碍,需要承担的行政成本也急剧上升,导致各地扶贫开发逐渐步入端头。针对这种困境... 随着法律对农村各类土地主体和权利界定的完善,以及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建立,各地政府借助行政手段圈定移民安置区域的开发扶贫模式遇到了越来越大的法律阻碍,需要承担的行政成本也急剧上升,导致各地扶贫开发逐渐步入端头。针对这种困境,文章认为,应结合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态势,利用农业人口替代转移规律,将移民安置选址从传统的"四荒"地转向大城市、特大城市郊县区,开辟市场化机制下的自发性移民脱贫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性扶贫 发性移民脱贫 城市郊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贫的成效和可持续性考察——基于中国家庭大数据库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卡 樊士帅 马高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6-73,158,共9页
基于2013-2019年间4期中国家庭大数据库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收入的影响,考察开发性扶贫和保障性扶贫两类扶贫政策的效应。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贫困群体的总收入,增加了农户的经营性... 基于2013-2019年间4期中国家庭大数据库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收入的影响,考察开发性扶贫和保障性扶贫两类扶贫政策的效应。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贫困群体的总收入,增加了农户的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精准扶贫政策通过采用由政府提供的保障性扶贫项目提高了农村贫困群体的收入,也通过农业生产经营补贴的方式帮助贫困群体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收入的增加。特别是对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体和无劳动能力贫困群体精准扶贫增收效果的异质性分析可以看到,无劳动能力贫困群体收入的提高主要由政府直接转移性收入的增加实现脱贫。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体在政府直接转移收入增加之外,还通过农业生产经营实现增收,依靠家庭经济的成长实现脱贫。上述研究为“后扶贫时代”完善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导向,防止规模性返贫,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反贫困 共同富裕 社会管理 开发性扶贫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贫困的抉择:中国50年的实践、基本经验和历史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秋宝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44,171,共7页
反贫困是世界性的历史课题。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大规模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反贫困经验,主要是:制度性扶贫,开发性扶贫,集中性扶贫,社会性扶贫和开放性扶贫。中国50 年反贫困的实践... 反贫困是世界性的历史课题。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大规模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反贫困经验,主要是:制度性扶贫,开发性扶贫,集中性扶贫,社会性扶贫和开放性扶贫。中国50 年反贫困的实践、成就和经验,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同时具有世界性的深远影响。在扶贫攻坚的最后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贫困 扶贫开发 开发性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贫困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5
作者 张志良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12,20,共7页
甘肃贫困地区自然环境严酷,经济、文化落后,集中连片的贫困县区有46个,主要分布在陇东老区、陇南山区和中部干旱地区。198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贫困户占78.9%,约有1284万农民处于贫困状态。经过八年的开发性扶贫,不仅贫... 甘肃贫困地区自然环境严酷,经济、文化落后,集中连片的贫困县区有46个,主要分布在陇东老区、陇南山区和中部干旱地区。198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贫困户占78.9%,约有1284万农民处于贫困状态。经过八年的开发性扶贫,不仅贫困面大大缩小,而且现有贫困户的生活也有所改善。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与其它省市相比,甘肃贫困面的比重仍为最大之一,特别是还有17.6%的农户仍处于绝对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定西地区 人口问题 经济发展 贫困县区 甘肃 开发性扶贫 发展滞后 人口素质 贫困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读
6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1,共1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和谐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之上,实现公平正义的分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反贫困统筹模式研究》对中国目前剩余城乡贫困问题的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和谐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之上,实现公平正义的分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反贫困统筹模式研究》对中国目前剩余城乡贫困问题的现状特征及“双轨制”模式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实施“预防性扶贫+救济性扶贫+开发性扶贫”三位一体式反贫困创新模式。《“公平分配”的理念纷争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从公平的内涵分析入手,继之对公平分配理论进行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中国分配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致力于机会均等、权利保障和保护弱势群体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开发性扶贫 导读 公平正义 和谐社会构建 构建和谐社会 贫困问题 公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