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陆相页岩油开发实践 被引量:60
1
作者 高阳 叶义平 +3 位作者 何吉祥 钱根葆 覃建华 李映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3-141,共9页
新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陆相页岩油资源丰富,估算资源量超过15.8×108t。为实现页岩油有效开发,近年来通过对芦草沟组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工程技术、生产特征及规律等详细分析,结合开发实践的总结,取得了以下成... 新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陆相页岩油资源丰富,估算资源量超过15.8×108t。为实现页岩油有效开发,近年来通过对芦草沟组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工程技术、生产特征及规律等详细分析,结合开发实践的总结,取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①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是陆相咸化湖相细粒沉积的页岩,烃源岩品质优、厚度大,源储一体,页岩段原位聚集,"甜点"段邻源供烃为主、自生为辅的特征,是典型的陆相页岩油;②明确了页岩油体积压裂水平井裂缝控制区内游离孔隙度和游离油储量丰度是页岩油高产的基础;③随着埋深增大,水平两向应力差增大,压裂缝复杂性降低,是部分含油性好的"上甜点体"水平井低产的主要原因;④原油黏度是影响"下甜点体"水平井产量的关键因素;⑤优质"甜点"钻遇长度及压裂米加砂量是吉木萨尔页岩油水平井高产的工程关键因素;⑥页岩油压裂液与基质孔隙原油存在渗吸置换作用,压裂后适当焖井可以提高生产效果;⑦水力压裂缝长度有限,合理井距不应大于200m。通过持续研究和开发实践,页岩油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水平井单井最高年产突破1.3×10~4m^3,2019年已基本进入规模试验建产,为中国陆相页岩油的工业化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木萨尔凹陷 页岩油 开发实践 地质特征 井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埕海高斜坡低饱和度油藏形成机制与开发实践——以刘官庄油田馆陶组三段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立宏 韩国猛 +6 位作者 董晓伟 陈长伟 纪建峥 马建英 周连敏 饶敏 张睿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5,共12页
位于歧口凹陷南缘埕海高斜坡的刘官庄油田,低饱和度油藏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具有原油密度高、黏度大及含油饱和度低的特点,热采和化学降黏效果不理想,难以开发动用。通过详细分析低饱和度油藏的形成机制,明确油气远源运移、储层非均质性... 位于歧口凹陷南缘埕海高斜坡的刘官庄油田,低饱和度油藏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具有原油密度高、黏度大及含油饱和度低的特点,热采和化学降黏效果不理想,难以开发动用。通过详细分析低饱和度油藏的形成机制,明确油气远源运移、储层非均质性强、构造幅度宽缓是刘官庄油田馆陶组三段低饱和度油藏形成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刘官庄油田低饱和度油藏富集特征,指出埕海高斜坡发育的馆陶组不整合面与其上底砾岩层配置,既是油气输导的主要通道,也是低饱和度含油“箱体”的载体;在刘官庄油田形成以低饱和度油藏为主,常规构造、岩性油气藏为辅,沟槽内“立体含油,整体连片”的油气富集模式。探索“水平井+CO_(2)吞吐”开发实践,累计实施水平井10口,单井平均产量由2t左右,最高上升到50t,采收率提高7.9%,大幅度改善了刘官庄油田低饱和度油藏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埕海高斜坡 刘官庄油田 低饱和度 开发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川南气田近薄层煤层气开发实践及其示范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松 刘晓 +4 位作者 申建 陈贞龙 崔彬 张国林 张文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97,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延川南气田自2013年启动产能建设以来,下二叠统山西组2号煤层已累计生产天然气23.3×10^(8)m^(3),实践重复压裂、氮气泡沫洗井等开发措施后,气田仅能保持天然气产量稳定。为保障气田的高效开发,聚焦该区2号煤层下...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延川南气田自2013年启动产能建设以来,下二叠统山西组2号煤层已累计生产天然气23.3×10^(8)m^(3),实践重复压裂、氮气泡沫洗井等开发措施后,气田仅能保持天然气产量稳定。为保障气田的高效开发,聚焦该区2号煤层下伏的上石炭统太原组的近薄10号煤层(煤层发育厚度不足2 m),通过对比10号和2号两套煤层含气性、渗透性和可压性的差异,查明了10号煤层地质—工程条件,分析了增效压裂后裂缝形态和产气效果,形成了近薄层煤层气的勘探理论和开发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10号煤埋藏深、变质程度高、镜质组含量高、灰分产率低、生气潜力大;(2)10号煤吸附能力强,顶底板封隔性好、含水性弱,滞留水环境有利于煤层气保存,含气量高达44 m^(3)/t,资源基础好;(3)10号煤心割理更发育,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大,压裂易形成主裂缝且不易突破顶底板,成缝效率更高,可压性更好;(4)增效压裂能“横向”延伸储层缝长以弥补“纵向”厚度不足、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应用后天然气提产效果显著。结论认为,延川南气田近薄层煤层气的开发实践,坚持从地质条件和开发工艺两方面出发,形成了针对于近薄煤层的开发关键技术,为延川南气田的天然气长期稳产明确了方向,为我国沁水盆地、楚雄盆地等多层叠置煤层气藏中的近薄层煤层气开发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川南气田 煤层气 近薄层 地质条件 储层改造 增效压裂 开发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层气开发实践与建议 被引量:36
4
作者 穆福元 王红岩 +1 位作者 吴京桐 孙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60,共6页
将美国、澳大利亚等煤层气生产大国的开发经验简单套用于我国的煤层气开发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性。随着以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煤层气主力产区为代表的中高煤阶煤层相继投入煤层气规模开发,总结我国煤层气的开发实践对于规避开... 将美国、澳大利亚等煤层气生产大国的开发经验简单套用于我国的煤层气开发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性。随着以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煤层气主力产区为代表的中高煤阶煤层相继投入煤层气规模开发,总结我国煤层气的开发实践对于规避开发风险和提高开发再实践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研究我国煤层气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归纳了开发实践所取得的进展和效果,进而对煤层气开发前期评价、地质与气藏工程研究、工程技术的选择等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煤层气具有资源量大、类型多、储层条件较差、单井产量较低、产量爬坡期较长的特征;(2)重视开发前期评价、开发方案与调整方案的编制、开发理论与技术的创新,以及工程施工的过程管理是煤层气成功开发的保障;(3)开发前期评价工作内容与节奏的合理设置是煤层气成功开发的基础,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应有所区别;(4)储层评价、动态跟踪评价、井网与井型的优选、多层合采的选择是编制煤层气合理开发方案的核心;(5)储层保护与改造、排采管控技术和低成本战略是工程技术的发展重点。结论认为,做好开发前期评价、地质与气藏工程研究、工程技术创新等3个方面的工作是成功开发煤层气的前提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层气 开发实践 开发效果 开发前期评价 地质研究 气藏工程 工程技术 开发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与实践教学结合,自主开发实践教学设备 被引量:16
5
作者 何士雅 白晓东 +3 位作者 俞宽新 王丽 周劲峰 胡曙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11期44-45,共2页
我们将科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有意识地将科研成果转移到学生的实践教学中去,自主开发了3套学生实践教学使用的设备和系统,对学生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实践教育 科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自主开发实践教学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套油水系统层状油藏开发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6
6
作者 罗钰涵 巢越 +2 位作者 罗南 唐华 徐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0-103,156,共4页
针对多套油水系统层状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含油带窄,注采井网完善难度较大,油井投产后普遍呈现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迅速等问题,在层系细分适应性、合理井网优化和精细注水方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转变油藏开发模式,有序细分层系调整,开... 针对多套油水系统层状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含油带窄,注采井网完善难度较大,油井投产后普遍呈现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迅速等问题,在层系细分适应性、合理井网优化和精细注水方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转变油藏开发模式,有序细分层系调整,开展切割式注水、非主力层注水等精细调整,使目标区块采收率提高了3%左右。研究成果与调整实践对同类油藏合理有效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油水系统 开发实践 细分调整 井网优化 精细注水 陈堡油田陈3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深层页岩气开发实践与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11
7
作者 詹国卫 杨建 +3 位作者 赵勇 张南希 王保保 李曙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7-1077,共11页
深层页岩气资源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工程地质条件相对略差,效益开发难度较大。为支撑深层页岩气的效益开发,以四川盆地南部地区威荣和永川气田的开发实践为例,针对深层页岩气构造复杂、断缝发育、优质储层薄、产量递减快、最终可采... 深层页岩气资源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工程地质条件相对略差,效益开发难度较大。为支撑深层页岩气的效益开发,以四川盆地南部地区威荣和永川气田的开发实践为例,针对深层页岩气构造复杂、断缝发育、优质储层薄、产量递减快、最终可采储量低等难点,以“布好井、打好井、管好井”为目标,在气藏精细描述、渗流实验等研究基础上,采用地球物理—地质建模—压裂模拟—数值模拟一体化方法,形成了以地质甜点评价与预测技术、复杂构造区井网优化设计技术、“四位一体”钻井跟踪保障技术和全生命周期生产精细管控技术为核心的开发关键技术体系。同时,根据开发中暴露出的问题,梳理总结了在“构造—断裂—应力场”耦合机理、小—微尺度裂缝精细刻画、开发技术政策优化等方面的难点,提出了持续攻关的方向。研究认为:①深层页岩孔隙度、含气量等地质参数与中深层基本相当,但工程参数更复杂,具有地应力高、水平应力差高和破裂压力高的特征,改造难度大;②深层页岩气已在甜点评价与预测、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和精细生产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关键配套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③目前深层页岩气主要面临套变、压窜、最终可采储量不达标等方面的难题,需要持续深化地质精细评价、流体运移规律和建模—数模一体化等技术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开发实践 开发技术进展 深层页岩气 威荣气田 永川气田 川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川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实践 被引量:16
8
作者 姚红生 王伟 +2 位作者 何希鹏 郑永旺 倪振玉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5期537-547,F0002,共12页
南川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藏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地质条件复杂加大了效益开发的难度。针对储层构造复杂导致“甜点”钻遇率低、机械钻速低和地应力复杂导致压裂改造效果差等难题,提出了适用于南川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地质特点的地质工... 南川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藏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地质条件复杂加大了效益开发的难度。针对储层构造复杂导致“甜点”钻遇率低、机械钻速低和地应力复杂导致压裂改造效果差等难题,提出了适用于南川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地质特点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做法。围绕常压页岩气效益开发要求,充分利用物探、地质、钻完井及压裂等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地质与工程相互找问题促进步、地质与工程相互找依据促增效两个维度交互融合的一体化流程,形成了以物探、地质、工程一体化为核心的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关键开发技术。通过现场实践应用,复杂构造带水平井机械钻速和靶窗钻遇率大幅提高,压裂成本不断下降,气井改造效果和产能持续提升,实现了南川常压页岩气的效益开发,为渝东南盆缘复杂构造区常压页岩气藏高效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带 常压页岩气 地质工程一体化 开发实践 南川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致密砂岩气藏差异性开发实践与认识——以新场J_(2)s_(2)气藏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勇飞 刘成川 刘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74-178,共5页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分布广泛、类型多、资源量大、地质特征复杂、有效开发难度大。该类气藏随着地质、开发、增产工艺技术的攻关突破而陆续得到了规模效益开发,但不同开发阶段开发方式均有其针对性。为此,以川西坳陷新...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分布广泛、类型多、资源量大、地质特征复杂、有效开发难度大。该类气藏随着地质、开发、增产工艺技术的攻关突破而陆续得到了规模效益开发,但不同开发阶段开发方式均有其针对性。为此,以川西坳陷新场气田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J2s2)气藏为代表,针对低渗透致密气藏不同开发阶段面临的核心技术问题,从地质、开发和增产工艺技术三方面开展攻关研究,实现了气藏地质认识从储渗体零散分布到有利储层连片分布的三次飞跃、增产工艺从直井多层压裂到水平井多级多缝压裂的三次突破,同时也实现了气藏的规模上产和长达9年的高产、稳产,并且突破了对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低(30%~50%)的固有认识,预计采收率超过56%,为同类气藏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开发实践 水平井压裂工艺 四川盆地西部 川西坳陷 中侏罗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双面绣提花工艺织品开发实践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丽华 陈倩 +1 位作者 刘娜 眭建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9-41,共3页
采用提花织造技术开发仿双面绣工艺织品,探讨设计工艺要点与产品效果。从纹样叠合、组织结构配置、接结要求入手,分析了形成双面异纹提花的原理,结合实例阐述了设计仿双面绣织物在纹样设计、叠合组织配置等的基本要点,提出了提花织造工... 采用提花织造技术开发仿双面绣工艺织品,探讨设计工艺要点与产品效果。从纹样叠合、组织结构配置、接结要求入手,分析了形成双面异纹提花的原理,结合实例阐述了设计仿双面绣织物在纹样设计、叠合组织配置等的基本要点,提出了提花织造工艺实现仿双面绣工艺织品的路径与存在问题。结果表明,双面异纹提花技术开发的产品有较好的仿双面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 提花织造 织造工艺 开发实践 JACQUARD Fabric Practice 技术开发 纹样设计 组织配置 结构配置 工艺要点 叠合 存在问题 产品 织物 路径 结果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动用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实践 被引量:39
11
作者 左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8-49,57,共3页
运用油藏精细描述和薄层水平井设计方法,利用导眼井、MWD无线随钻测量和电子多点测量相结合的手段,选择单层厚度较大且平面分布较广的油层部署水平井。通过薄层水平井精心设计和实施,使常规方式无法开发的薄油层实现高产,产油量是直井的... 运用油藏精细描述和薄层水平井设计方法,利用导眼井、MWD无线随钻测量和电子多点测量相结合的手段,选择单层厚度较大且平面分布较广的油层部署水平井。通过薄层水平井精心设计和实施,使常规方式无法开发的薄油层实现高产,产油量是直井的6倍。该研究为油田开发中后期难动用薄层稠油油藏的开发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动用 稠油油藏 薄油层 水平井 开发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方坨子油田开发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伟 辛志良 王丽颖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8-31,共4页
四方坨子油田是吉林油区西北部的一个低幅度短轴背斜油气藏 ,油田 1987年采用“顶密边疏”的 30 0~ 4 0 0m井距正方形井网依靠天然能量投入开发 ,并相继经历了提液增油、污水回注、加密调整等几项重要的开发调整阶段。在不断的开发过程... 四方坨子油田是吉林油区西北部的一个低幅度短轴背斜油气藏 ,油田 1987年采用“顶密边疏”的 30 0~ 4 0 0m井距正方形井网依靠天然能量投入开发 ,并相继经历了提液增油、污水回注、加密调整等几项重要的开发调整阶段。在不断的开发过程中 ,油田始终坚持把充分利用天然边水能量 ,加强油藏动态监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作为工作重点 ,通过应用数值模拟、C O测井、水动力监测等项新技术来对不同时期剩余油进行研究 ,及时指导油田的调整挖潜工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坨子油田 天然能量 数值模拟 剩余油 地质特征 开发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地理劳动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实践——以无锡赏石园讲解员职业角色体验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武强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57-58,14,共3页
地理教育和劳动教育在育人价值和实践途径上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本文基于“项目学习”的理念,以“职业角色体验”为例对高中地理劳动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实践进行了探究,尝试将地理教育和劳动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形成高效、共赢的... 地理教育和劳动教育在育人价值和实践途径上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本文基于“项目学习”的理念,以“职业角色体验”为例对高中地理劳动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实践进行了探究,尝试将地理教育和劳动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形成高效、共赢的教育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劳动项目课程 项目学习 开发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旅游文教功能体系的开发实践——基于当代青年“家国情怀”培育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振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46,共5页
我国进入全民旅游时代之后,旅游产业的社会效能逐步加强,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文化与教育功能。各地的旅游开发重心逐渐由针对纯娱乐、休闲的旅游活动规划,转向融合中华文化因子和文明精神的综合性游览活动设计,产业开拓创新可谓有目共睹,... 我国进入全民旅游时代之后,旅游产业的社会效能逐步加强,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文化与教育功能。各地的旅游开发重心逐渐由针对纯娱乐、休闲的旅游活动规划,转向融合中华文化因子和文明精神的综合性游览活动设计,产业开拓创新可谓有目共睹,并且在构建中华文化自信,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作为我国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分支,民族旅游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和呈现形式,民族旅游的开发以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核心,以体验式的旅游产品和项目为方式,在重视满足旅游者多元化与现代化需求的同时,能够对接现代旅游应有的文化传承与民族凝聚效能,从而达到现代旅游的文化交流和对青年旅游者的教育功能,为青年旅游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交流的资源与方式,助力推进我国当代青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可与接受,促进其产生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近些年,党和国家相当重视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特别是对我国青年人群体的文化自信的提振。文章基于我国当代青年"家国情怀"的培育视角,以民族旅游提供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精神为媒介,分析当前民族旅游文化与教育功能体系的传承与嬗变,研究民族旅游对当代青年"家国情怀"培育的实践情况与具体问题,寻求在当代青年"家国情怀"培育的目标之下,民族旅游文教功能体系开发的升级与重构,继而发现民族旅游现代化发展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 文教功能 家国情怀 开发实践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坨油田浅层稠油难动用储量开发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龙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2-64,70,共4页
胜坨油田东营组油藏存在油稠、产能低、出砂严重等问题,在开发工艺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针对开发过程中不同单元的原油性质、储层物性,储层展布特征以及能量状况、油井见水规律等方面的差异,开展了依靠天然能量开发、注水、注氮气泡沫... 胜坨油田东营组油藏存在油稠、产能低、出砂严重等问题,在开发工艺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针对开发过程中不同单元的原油性质、储层物性,储层展布特征以及能量状况、油井见水规律等方面的差异,开展了依靠天然能量开发、注水、注氮气泡沫、注蒸汽吞吐等开发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积累了一些有效开发此类难动用储量的经验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稠油油藏 难动用储量 开发实践 效果评价 胜坨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开发实践对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基于年龄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翔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7-131,共5页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信号理论,以长三角地区37家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探讨了人力资源开发实践、员工工作态度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开发实践在提高员工工作态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积极作用会随着...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信号理论,以长三角地区37家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探讨了人力资源开发实践、员工工作态度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开发实践在提高员工工作态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积极作用会随着员工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即年龄负向调节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与员工态度间的关系。因此,企业应更多地考虑年龄差异问题,以提高年长员工人力资源开发实践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满意度 情感承诺 年长员工 人力资源开发实践 多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背景下的红色文化保护与开发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璐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第10期92-93,共2页
站在乡村旅游、乡村振兴背景下,文章认为红色文化是稀缺资源,拥有该类资源的基层乡镇需要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下称《意见》),对红色文化形成党委、政府、社会、大众以及法律保障综合保护架构,要在遵循红... 站在乡村旅游、乡村振兴背景下,文章认为红色文化是稀缺资源,拥有该类资源的基层乡镇需要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下称《意见》),对红色文化形成党委、政府、社会、大众以及法律保障综合保护架构,要在遵循红色本质基础上展开保护与开发,实现资源整合,驱动基层经济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红色文化 开发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高阶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83
18
作者 赵贤正 朱庆忠 +6 位作者 孙粉锦 杨延辉 王勃 左银卿 申建 穆福元 李梦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31-2136,共6页
经过30余年的探索,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探开发已取得重要突破,突破了国外"高阶煤"产气缺陷理论认识,成为我国目前最重要的煤层气生产基地。然而,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规模性发展也面临着深化理论认识、突破关键技术、实现效益开发... 经过30余年的探索,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探开发已取得重要突破,突破了国外"高阶煤"产气缺陷理论认识,成为我国目前最重要的煤层气生产基地。然而,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规模性发展也面临着深化理论认识、突破关键技术、实现效益开发三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加强3方面的科技攻关:一是深化基础理论认识,突出高阶煤储层的针对性以及提升单井产量的指导性,突破"甜点区"优选、储层改造地质适应性和高效排采等技术瓶颈;二是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创新和完善测井-地震联合储层和物性预测、高效钻井-完井-储层改造及配套技术以及精细化与智能化排采控制技术;三是提升开发效益,建立钻、采、输一体化管理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 勘探开发实践 关键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页岩气开发实践及对我国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昊 胡明毅 +1 位作者 王再兴 李甜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22,共5页
在介绍国外页岩气开发历程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美国、加拿大等国页岩气革命的开发经验;概述了中国页岩气的资源分布和勘探开发现状,并梳理了国内页岩气发展在地质、技术、经济及环境领域存在的风险和不足。综合国际开发经验与国内产业现... 在介绍国外页岩气开发历程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美国、加拿大等国页岩气革命的开发经验;概述了中国页岩气的资源分布和勘探开发现状,并梳理了国内页岩气发展在地质、技术、经济及环境领域存在的风险和不足。综合国际开发经验与国内产业现状,提出推动中国页岩气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旨在加快我国页岩气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开发实践 成功经验 技术风险 政策扶持 创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结合OBE在“功能食品开发实践”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彦霞 刘洋 +1 位作者 秦菲 荣瑞芬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期93-96,99,共5页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启发式教学模式。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以预期学习成果为中心,其核心在于教育者事先规划培养方案,各课程目标的实现,为最终达成毕...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启发式教学模式。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以预期学习成果为中心,其核心在于教育者事先规划培养方案,各课程目标的实现,为最终达成毕业要求中的培养目标服务。"功能食品开发实践"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开放性实验课程,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学习、应用专业知识、沟通协调等多方面能力。为了提高"功能食品开发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将PBL与OBE教学模式相结合引入教学中,对其结合模式进行应用与探讨。结果表明,2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机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验动手操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OBE 功能食品开发实践 改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