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度量标准研究--一个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
作者 孔令丞 谢家平 《当代经济管理》 2008年第6期1-6,共6页
人均资源不足和环境容量有限,已经使我国不再具备"先发展,后治理"的条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立,需要从现在开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章论证了"两型社会"是在人工和自然双重作用下的资源消耗和生态损... 人均资源不足和环境容量有限,已经使我国不再具备"先发展,后治理"的条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立,需要从现在开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章论证了"两型社会"是在人工和自然双重作用下的资源消耗和生态损耗速率趋近于零的渐进过程。提出了"两型社会"要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条件有重点的建设,设计了一定阶段下资源和环境消耗的级次标准和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社会 度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煤化电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
作者 巩国顺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原煤产量 环境友好社会 资源节约型 污染物排放总量 “十一五”规划 技术 持续快速发展 经济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后发优势
3
作者 王海英 尚明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86-90,共5页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选择的前提下,欠发达地区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了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入手,阐明了欠发达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选择的前提下,欠发达地区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了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入手,阐明了欠发达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后发优势大致体现在学习性后发优势、机遇政策性后发优势、资源性后发优势和动力性后发优势四方面,并对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 后发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制保障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被引量:4
4
作者 黄锡生 张国鹏 《政法论丛》 2007年第4期74-78,共5页
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环境资源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解决环境资源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法制保障具有稳定性、强制性和权威性的优势,对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应当通... 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环境资源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解决环境资源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法制保障具有稳定性、强制性和权威性的优势,对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应当通过强化政府责任、规范企业行为和保障公众参与等途径来加强法制保障,为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社会 法制保障 法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卫军 《理论月刊》 2006年第11期39-41,共3页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只有确立新的自然观,才能树立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社会 环境友好社会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戚汝庆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2,共5页
由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多省份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省份跨越,是山东省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主要目标之一。从省情实际出发,山东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着重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二)加快节能... 由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多省份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省份跨越,是山东省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主要目标之一。从省情实际出发,山东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着重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二)加快节能技术创新;(三)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及长效机制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涛 罗必良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8-120,123,共4页
本文在阐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强资源环境安全和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四个方面论述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六大长效机制,即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 本文在阐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强资源环境安全和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四个方面论述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六大长效机制,即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完善投融资机制、创新科技支撑机制、构建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完善政策激励约束机制和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 新农村建设 必要性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技术选择及其创新激励机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宁淼 王彤 徐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4期134-138,共5页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必须强化技术创新的"选择"意识,除传统的经济效率标准外,还要以生态效率与其它社会价值为基准来选择技术发展的方向。基于此,特提出技术创新选择的评价标准。并认为,当前生态化技术创新面...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必须强化技术创新的"选择"意识,除传统的经济效率标准外,还要以生态效率与其它社会价值为基准来选择技术发展的方向。基于此,特提出技术创新选择的评价标准。并认为,当前生态化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缺乏恰当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短期生存压力之间的矛盾难以化解。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比较了当前各种激励方式下社会整体帕累托最优的存在性问题。结果表明,单纯对生态化产品价格进行补贴并不能使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程度达到社会帕累托最优的程度,创新投资补贴能直接降低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风险,因此具有更好的激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社会 环境友好社会 技术创新 选择标准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前规划 适时建设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轨道交通——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专访 被引量:7
9
作者 施仲衡 梁青槐 孔令洋 《都市快轨交通》 2006年第3期1-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城市轨道交通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 超前规划 建设 国内生产总值 污染物排放量 市政公用事业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高校校园建设浅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文武 赵乐稳 伍国正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第5期92-94,共3页
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本文从高校校园总体规划、校园建筑设计和校园建设施工等方面探讨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高校校园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 高等学校 校园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9
11
作者 侯华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9-30,47,共3页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社会 环境友好社会 循环经济 日常消费 可再生资源 经济运行 消费过程 废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问题研究——以辽宁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邱瑛 《当代经济管理》 2008年第10期42-45,共4页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结合经济社会的现实状况统筹考虑。文章以辽宁为例,研究分析辽宁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从观念创新、制度...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结合经济社会的现实状况统筹考虑。文章以辽宁为例,研究分析辽宁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支持、政策倾斜、法律保障等多方面入手,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社会 环境友好社会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大学建设的任务及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现平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24,共4页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之一,其目的在于推动社会整体全面进步,它是一种系统发展观。因此,高等教育也必须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大学建设作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之一,其目的在于推动社会整体全面进步,它是一种系统发展观。因此,高等教育也必须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大学建设作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并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构建校园文化生活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社会 环境友好社会 大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在苏州召开
14
作者 蔡玉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 国际研讨会 学术年会 苏州市 社会 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可持续发展
15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 可持续发展 社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国家环保总局 联合国环境 国际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广东的思考
16
作者 卢艳芬 《生态科学》 CSCD 2007年第2期191-192,共2页
资源消费量急剧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是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出发,结合广东省省情,论述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 资源消费量急剧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是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出发,结合广东省省情,论述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实现广东省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提出了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共同营造生态文明的未来,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社会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养猪场的探讨
17
作者 王建彬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09年第6期3-5,共3页
资源、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的“软肋”,这种基本国情,决定我国必须走节约型社会的道路。节约型畜牧业是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养猪业应该把节约放在首要位置。近年来,规模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 资源、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的“软肋”,这种基本国情,决定我国必须走节约型社会的道路。节约型畜牧业是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养猪业应该把节约放在首要位置。近年来,规模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人们对猪肉的需求,而且还为当地农村产业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怎样解决好养猪场污染物的综合治理问题,减少养猪场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建设环境友好型养猪场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现笔者就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养猪场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 资源节约型 养猪场 规模化养猪业 节约型社会 生态环境 污染物 经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养猪场的探讨
18
作者 王建彬 《猪业科学》 2008年第12期60-62,共3页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 养猪场 可持续发展能力 社会主义 生态环境保护 科学发展观 基本国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坚实的林业生态保障——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体会
19
作者 王进平 《甘肃林业》 2006年第4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 科学发展观 林业生态 保护森林资源 构建 保障 森林生态系统 资源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南客等著:《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态——循环·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论》
20
作者 颜萍 冯必扬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203,共2页
关键词 环境友好 可持续发展 社会建设 社会和谐 节约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社会经济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