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评估的实践性尺度 被引量:2
1
作者 沈军 朱德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2,共5页
实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主要是为了实现"以评促建"的评估目标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教育理想。然而,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实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需要坚持效果、效率、效益的价值取向... 实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主要是为了实现"以评促建"的评估目标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教育理想。然而,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实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需要坚持效果、效率、效益的价值取向,在评估工作的实践中,奉行以改进推动发展的评估目标尺度,以核心带动全面的评估内容尺度,人本、公正与发展的评估标准尺度和科学、全息与多元的评估方法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评估 价值取向 实践性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更美丽 被引量:3
2
作者 夏青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14,21,共2页
2020年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笔者认为该方案在评价机制、量化美丽、农村特色三方面有创新点,但在生态良好方面有憾点。如何依托创新点完善憾点,让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更美丽,值得思考。
关键词 美丽中国 建设评估 评价机制 指标体系 量化指标 农村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建设评估的理论探讨与尝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巧林 《大学教育科学》 1995年第2期45-48,共4页
课程建设评估的理论探讨与尝试李巧林(合肥工业大学)课程评估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对课程的教学过程及其教学效果给予价值上判断,课程评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也是检验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基本内容。一、课程评估的目... 课程建设评估的理论探讨与尝试李巧林(合肥工业大学)课程评估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对课程的教学过程及其教学效果给予价值上判断,课程评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也是检验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基本内容。一、课程评估的目的和意义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评估 课程建设评估 理论探讨 评估指标体系 教学评估 教学评价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课程教学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课程建设的评估──《高等数学》课程建设评估的综合模糊指标体系
4
作者 关新平 徐玉民 +1 位作者 赵玉鹏 杨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0-52,共3页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课程建设的评估──《高等数学》课程建设评估的综合模糊指标体系关新平,徐玉民,赵玉鹏,杨军由于高等数学是工科院校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后继课程和将来从事理论、实际工作的必要基础,而且对开发...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课程建设的评估──《高等数学》课程建设评估的综合模糊指标体系关新平,徐玉民,赵玉鹏,杨军由于高等数学是工科院校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后继课程和将来从事理论、实际工作的必要基础,而且对开发学生智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建设评估 《高等数学》 评估指标 模糊综合评判 模糊指标 评判法 评判矩阵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评判系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 找准定位 突出特色
5
作者 夏文汇 张陆 +1 位作者 徐刚 罗永刚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30-31,共2页
论述了开展专业建设评估在树立学科、专业特色 ,明确专业建设的目标与方向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工商管理类专业 专业建设评估 专业特色 学科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证建构与反思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伟 袁双 薛亚涛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4-52,共9页
办高职就是办专业。作为政策热点和理论研究重点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亟需通过深入研究,为之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以入选“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18所高职院校为调查研究范围,运用访谈调查法收集资料,运用扎... 办高职就是办专业。作为政策热点和理论研究重点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亟需通过深入研究,为之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以入选“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18所高职院校为调查研究范围,运用访谈调查法收集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处理调查资料、初步建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法和问卷调查法调整优化指标体系、确定观测点的权重,最终按照“定位—条件—过程—结果—特色”的逻辑线索,建立起以“专业定位、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生状况、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优势”为一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发现,对于专业建设成效的评估,存在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满足学生需求、行业评价标准与政府评价标准、院校整体规划与单个专业发展、专业的投入与产出等多对矛盾关系和多元价值冲突,需要在选择评估指标、确定观测点及其权重时予以协调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专业建设评估 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景理论和TOPSIS的地区反恐情报体系建设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尚优 江文奇 王晨晨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意义]为了科学评估各地反恐情报体系建设差距,找准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方法/过程]参考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地区反恐情报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设计基于前景理论和TOPSIS的地区反恐情报体系建设评价方法,并使用6个反恐重点地区... [目的/意义]为了科学评估各地反恐情报体系建设差距,找准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方法/过程]参考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地区反恐情报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设计基于前景理论和TOPSIS的地区反恐情报体系建设评价方法,并使用6个反恐重点地区的数据进行应用研究。[结果/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在保证评价稳定性的前提下,降低了对指标权重的依赖,从而减少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恐情报 多准则决策 前景理论 TOPSIS法 地区建设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高职专业建设评估的政策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袁双 陈伟 +1 位作者 薛亚涛 蒋新革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7-43,共7页
2000年以来,省域层面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评估政策经历了以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评选为主、以重点专业评选为主及多样化评估三个阶段。从政策内容看,评估目标以选优为主、以合格评估为辅;围绕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制定评估指标体系;... 2000年以来,省域层面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评估政策经历了以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评选为主、以重点专业评选为主及多样化评估三个阶段。从政策内容看,评估目标以选优为主、以合格评估为辅;围绕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制定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主体主要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其他行政部门酌情参与。随着省域高职专业建设评估政策的影响力日益上升,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应协调重点论与均衡论,防止"重点支持"对"均衡发展"的漠视;要全纳政产学研各方评估要求,防止政学指标对行业企业指标的遮蔽;要促进内外部力量的对话与协商,防止内部自评对外部评估的迎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省域政策 专业建设评估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党支部建设评估的做法和体会
9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7-59,共3页
1987年以来,我们在加强党的自身建没中,着重抓好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建立了党支部建设评估制度,坚持每半年由各党支部进行一次自评,两年进行一次全校性评估。实践表明,这项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支部建设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 1987年以来,我们在加强党的自身建没中,着重抓好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建立了党支部建设评估制度,坚持每半年由各党支部进行一次自评,两年进行一次全校性评估。实践表明,这项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支部建设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在去年的政治风波中,百分之百的党支部做到了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反对动乱,百分之百的党员做到了不参与动乱,在这几年的毕业分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支部工作 毕业生党员 基层党支部 战斗堡垒作用 先锋模范作用 建设评估 学校党建工作 创先 学生党支部 机关党支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优化及建设成效评估思考——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龚漫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0,207,共8页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和建设成效评估是影响“双万计划”能否达到提升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预期目标的重要因素。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进行研究后发现:其遴选标准笼统,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和建设成效评估是影响“双万计划”能否达到提升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预期目标的重要因素。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进行研究后发现:其遴选标准笼统,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分“赛道”建设与突出示范领跑两条建设原则存在矛盾;评审机制存在不足。优化遴选机制可有三条路径:一是明确关键指标,建立各专业建设点的遴选标准;二是分“赛道”择优改为统一标准择优;三是将“一次性大同行”会议评审改为“匿名通讯+小同行”会议评审。为提高建设成效评估的科学性,建议延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周期,构建以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为评估重点的“双核心”建设成效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万计划” 遴选机制 建设成效评估 汉语国际教育 一流本科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化原理的高压配电网建设规模评估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欣然 李培强 +2 位作者 朱湘有 彭国荣 欧阳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50,共5页
客观定量地评价地区电网的建设规模水平是电力市场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文中基于地区高压配电网的实际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反映电网建设规模的宏观控制指标体系;在给定最大负荷水平和供电区域面积的条件下,运用数学规划方... 客观定量地评价地区电网的建设规模水平是电力市场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文中基于地区高压配电网的实际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反映电网建设规模的宏观控制指标体系;在给定最大负荷水平和供电区域面积的条件下,运用数学规划方法,以全网范围内单位面积所承担的电网建设与运行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优化模型以确定高压配电网建设规模的最优指标;提出了基于最经济原则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加权平均综合评估方法及其综合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配电网 建设规模评估 电力市场 指标体系 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模糊聚类法用于配电网建设规模评估中的地区分类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杨华 李欣然 +2 位作者 朱湘有 林舜江 刘友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79-84,共6页
客观评估地区电网总体建设规模是规划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对管理范围内的地区进行科学分类是实现评估的基础。文中在假设已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下,提出了一套实现地区电网分类的系统方法。首先以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计算电网规模影响因... 客观评估地区电网总体建设规模是规划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对管理范围内的地区进行科学分类是实现评估的基础。文中在假设已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下,提出了一套实现地区电网分类的系统方法。首先以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计算电网规模影响因素对规模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并以此作为其相对影响程度的测度指标,建立描述地区相似程度的特征向量空间;然后以空间距离为测度建立模糊相似空间;最后运用模糊聚类原理完成地区分类。实例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简便、实用,结果客观、可靠,可作为宏观控制和指导地区电网建设规模的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电网 建设规模评估 模糊聚类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电网建设规模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欣然 朱湘有 +2 位作者 李培强 欧阳力 彭国荣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5,共5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提出一套综合评估地区电网建设规模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模糊决策和最优化理论,建立反映地区电网规模水平的综合评估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系统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规模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及其适应度映射,在给定模... 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提出一套综合评估地区电网建设规模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模糊决策和最优化理论,建立反映地区电网规模水平的综合评估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系统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规模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及其适应度映射,在给定模糊评估权重矩阵的基础上,实现对地区电网规模水平的客观定量评价.实例表明,该模型和方法简便有效,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建设规模评估 指标体系 模糊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专业建设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6
14
作者 闵敏 张夏雨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20-24,共5页
专业建设质量评估是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构建基于反馈、诊断、改进目的的指标体系,是实施评估的首要条件。文章从评估维度设计、评估价值取向、评估内容指向以及评估标准衡量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专业建设质量评估是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构建基于反馈、诊断、改进目的的指标体系,是实施评估的首要条件。文章从评估维度设计、评估价值取向、评估内容指向以及评估标准衡量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并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本评估为例给出了专业建设质量评估具体的指标体系及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建设质量评估 指标体系 发展性评估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学科建设效率的科学评估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凯华 官建成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64,共6页
基于目前我国各级重点学科评估中存在的"重视水平,忽视效率"的不足,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目的,提出并讨论建立重点学科建设效率的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对评估指标可能具有的复杂属性,重点结合数据包络模型进行了... 基于目前我国各级重点学科评估中存在的"重视水平,忽视效率"的不足,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目的,提出并讨论建立重点学科建设效率的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对评估指标可能具有的复杂属性,重点结合数据包络模型进行了相应对策分析;最后针对重点学科建设效率评估中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引入不确定数据包络,并建议超效率扩展,以获得学科建设效率水平的全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学科 建设效率评估 指标复杂性 数据包络分析(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成熟度评估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胡信布 袁治平 徐渝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6-131,共6页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因素众多,不确定性很强,建设情况评估时往往受到较多主观能动性制约。单一的定量、定性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评估方法大多仅能从某一层面对被评对象做出某种评价,而很难统筹兼顾学...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因素众多,不确定性很强,建设情况评估时往往受到较多主观能动性制约。单一的定量、定性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评估方法大多仅能从某一层面对被评对象做出某种评价,而很难统筹兼顾学习型组织建设所面临的复杂因素。鉴于集对分析理论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视为一个系统,并兼顾到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及相互转换的优势,本文在对集对分析理论简要介绍以及学习型组织建设成熟度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运用集对分析思想构建出评估学习型组织建设成熟度的模型,并通过一算例验证了集对分析在评估学习型组织建设成熟度中的有效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不同组织决策层进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科学与工程 建设成熟度评估 集对分析 学习型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研究的重要尝试——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证研究》
17
作者 吴世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28,共3页
本科院校非常重视学科建设,高职院校尤为重视专业建设,甚至认为“办高职就是办专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证研究》一书运用访谈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借助扎根理论等方法处理资料,以专业的内涵解析和功能研究为理论基础,深入探究高职... 本科院校非常重视学科建设,高职院校尤为重视专业建设,甚至认为“办高职就是办专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证研究》一书运用访谈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借助扎根理论等方法处理资料,以专业的内涵解析和功能研究为理论基础,深入探究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专业建设评估等重要论题并为之研制配套的指标体系,彰显了实证研究的魅力,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建设研究 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专业建设评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世纪的城市灾害学研究——兼论重特大建设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导则的编研思路(上)
18
作者 金磊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0年第2期25-28,共4页
探索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和把握国际化趋势、并引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摆在所有城市建设科技工作者及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世纪性问题。文章选取这个题目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城市综合减灾及其城市建设安全度评估 ,并从城市灾害现象、致灾因... 探索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和把握国际化趋势、并引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摆在所有城市建设科技工作者及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世纪性问题。文章选取这个题目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城市综合减灾及其城市建设安全度评估 ,并从城市灾害现象、致灾因子诸方面予以分析 ,对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市综合减灾 城市建设安全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建设投资计划评估的重要性——以台湾政府的错误建设为戒
19
作者 李常生 董卫 《现代城市研究》 2007年第7期11-18,共8页
20余年前,台湾的经济快速起飞,因此政府投资兴建了许多公共建设,由于在事前没有做可行性评估,因此很多公共建设在完成后,无法有效使用,甚至荒废闲置。本研究尝试将企业经管中投资计划评估的理念,导入到政府推动公共建设的决策过程,期望... 20余年前,台湾的经济快速起飞,因此政府投资兴建了许多公共建设,由于在事前没有做可行性评估,因此很多公共建设在完成后,无法有效使用,甚至荒废闲置。本研究尝试将企业经管中投资计划评估的理念,导入到政府推动公共建设的决策过程,期望未来政府在推动公共建设时,得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性评估:公共建设 策略分析 投资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评估 被引量:7
20
作者 关成达 李娜 +2 位作者 俞茜 王静 王艳艳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107,共11页
【目的】蓄滞洪区是我国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为了全面评估蓄滞洪区的建设与管理效果,【方法】从政治、社会、安全、经济、生态环境和文化六个方面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估因素集,先采用专家... 【目的】蓄滞洪区是我国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为了全面评估蓄滞洪区的建设与管理效果,【方法】从政治、社会、安全、经济、生态环境和文化六个方面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估因素集,先采用专家赋权法和CRITIC赋权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对各指标权重分别赋值,再从一致性分析基础上采用平均值法确定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值。采用综合评分法,对98处国家蓄滞洪区的建设与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划分为A、B、C三类。以典型蓄滞洪区为例,分析蓄滞洪区在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设与管理建议,以促进蓄滞洪区防洪功能的有效发挥以及区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结果】结果表明,专家赋权法和CRITIC赋权法的赋权结果数据一致性较好,结合专家赋权法和CRITIC赋权法对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情况进行评估,既能体现专家赋权的主观性,又反映了数据的客观性,评估结果能为国家蓄滞洪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结论】淮河流域蓄滞洪区的建设管理情况较好,57%(12处)属于A类,29%(6处)属于B类;重要蓄滞洪区的建设管理情况较好,88%(29处)属于A类和B类。海河流域尚有4处重要蓄滞洪区的建设管理情况处于C类,亟待加强;采用专家赋权法对指标1、2、19和20(指标产业发展政策、生态补偿政策、文化协调性和文化先进性)的权重赋值与优化方法结论有明显偏差,其偏差率分别为95.6%、-50%、59.6%和-50%,说明了专家分析法对部分数据客观性影响考虑的欠缺;通过综合评分结果对比,各流域蓄滞综合评分趋势变化较小,这体现了专家赋权法和优化赋权法结论的一致性;指标8、9、11和16(指标围堤达标率、进退洪工程达标率、撤退道路达标率和运用补偿占总损失的比例)对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综合评估影响最大,其权重分别为0.086、0.09、0.06和0.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滞洪区 建设与管理评估 专家赋权法 CRITIC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