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典型区域建设用海区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勇智 马林娜 +4 位作者 王晶 郭振 池源 刘勇 丰爱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49-153,共5页
近岸海域对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但大规模围填海导致海域自然属性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剧烈变化,其影响深远且复杂。本研究以渤海区获批区域建设用海数量最多、填海总面积最大的河北省三个典型区域建设用海... 近岸海域对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但大规模围填海导致海域自然属性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剧烈变化,其影响深远且复杂。本研究以渤海区获批区域建设用海数量最多、填海总面积最大的河北省三个典型区域建设用海区为例,从海洋环境、社会经济和实施进度等方面评估了规划到期后的实际综合影响。结果表明,三个规划区的经济效益已初步显示,但土地闲置问题突出,大规模填海造地对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有所体现,如剧烈的岸线变动导致渤海内浅水分潮结构产生小幅变化,区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建设用海 河北 洋环境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建设理念在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中的实践探讨——以横琴南部滨海新城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林丽华 黄华梅 +2 位作者 王平 庄铎 谢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1-236,共6页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美丽海洋的愿景下,融入生态建设理念是区域建设用海制度成功施行的关键。在分析区域建设用海制度沿革和生态建设理念提出背景的基础上,以国家严控该项审批制度以来首个获批的代表性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为例,...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美丽海洋的愿景下,融入生态建设理念是区域建设用海制度成功施行的关键。在分析区域建设用海制度沿革和生态建设理念提出背景的基础上,以国家严控该项审批制度以来首个获批的代表性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为例,阐述生态建设理念在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实践中的思考和应用。生态建设理念在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中重点体现在四个方面:(1)岸线规划充分体现"生活"和"生态"的人居环境,实现岸线的生态化和绿植化;(2)"低冲击发展理念"需贯穿于整个规划布局,贯彻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3)建立水循环、垃圾循环、低能耗发展的低碳循环发展模式;(4)构建"绿脉"和"蓝脉"生态廊道,提升规划区景观效果的同时营造多样化的水生和陆生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建设用海规划 生态建设 洋生态文明 生态岸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镇海泥螺山北侧区域建设用海平面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徐伟 郝春玲 +1 位作者 赵海涛 沈家法 《海洋学研究》 2011年第4期83-88,共6页
围填海工程的平面设计关系到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也直接关系到用海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国家海洋局对此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而在高含沙量海域,如何应用"意见"提供的3种平面设计方式值得思考。本文结合宁波镇海泥螺山北侧区域建... 围填海工程的平面设计关系到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也直接关系到用海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国家海洋局对此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而在高含沙量海域,如何应用"意见"提供的3种平面设计方式值得思考。本文结合宁波镇海泥螺山北侧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对高含沙量海域围填海项目平面设计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分析表明,"意见"倡导的3种平面设计方式并不适合于泥螺山北侧围填海建设,通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3种平面设计方案,从环境、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综合比较,得出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填 区域建设用海 域使用论证 平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重化工型临海工业建设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飞 陆伟 蔡军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7,44,共8页
日本战后以国土开发为契机建立了大量重化工型临海工业区,以发展钢铁、石油、化学产业为主。当前,我国滨海地区陆续开展以钢铁及高能耗产业为主的临海工业区建设,日本重化工型临海工业区建设与我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介绍日本重化... 日本战后以国土开发为契机建立了大量重化工型临海工业区,以发展钢铁、石油、化学产业为主。当前,我国滨海地区陆续开展以钢铁及高能耗产业为主的临海工业区建设,日本重化工型临海工业区建设与我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介绍日本重化工型临海工业发展情况,总结其在港口建设、用地布局、产业集群建设方面的经验,以及由过度开发引发的环境破坏教训;并在此基础上,从规划衔接、港口工业一体化建设、填海形制探索等方面,探讨了对我国临海工业建设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区 重化工业 建设用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海建设项目海洋生态损失补偿评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郝林华 陈尚 +4 位作者 夏涛 李京梅 陈碧鹃 崔正国 马方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884-6894,共11页
海洋生态补偿是一种防止海洋生态破坏、增强和促进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环境政策,是用海者履行海洋资源有偿使用责任,对因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造成的海洋生态价值损失进行的货币化补偿。基于快速化、定量化和差别化补偿评估原则,编制了... 海洋生态补偿是一种防止海洋生态破坏、增强和促进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环境政策,是用海者履行海洋资源有偿使用责任,对因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造成的海洋生态价值损失进行的货币化补偿。基于快速化、定量化和差别化补偿评估原则,编制了山东近海海域生态价值基准值表、生态损害系数表以及补偿系数表,建立了一种新的用海建设项目海洋生态损失补偿评估方法体系,包括占用海域和邻近影响海域的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两个方面的海洋生态价值损失补偿评估。针对2016年山东省5个典型用海项目,核算了其需要缴纳的海洋生态补偿资金,并与旧标准《山东省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评估方法》(DB37/T 1448—2009)的评估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按照本评估方法,用海企业需要缴纳的生态补偿资金会不同程度地提高,这将有利于用海企业增强资源有偿使用意识,引导企业理性用海,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有利于海洋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用海效率;另外,按照产业政策不同、受影响海域的生态脆弱性不同对用海建设项目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失进行差别化补偿,使得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的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合理。目前,该方法已经应用于山东海域7个沿海地市9个海区的海洋生态损失补偿评估中,被新发布的山东省地方标准《用海建设项目海洋生态损失补偿评估技术导则》(DB37/T 1448—2015)吸收采用。该评估方法可为海洋管理部门的生态资本核算、生态补偿核算、环评审批和发放许可证提供科学基础,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以及生态补偿制度实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海建设项目 洋生态损失 生态补偿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