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北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四阶段DEA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胡银根 廖成泉 +1 位作者 章晓曼 王丹秋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9-122,144,共5页
以"两型社会"为背景,运用四阶段DEA法对2013年湖北省主要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予以评价。实证结果表明:(1)12个城市中只有荆门、孝感、咸宁三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相对偏低,其建设用地的资本、能源、劳动力、技术投入均存在... 以"两型社会"为背景,运用四阶段DEA法对2013年湖北省主要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予以评价。实证结果表明:(1)12个城市中只有荆门、孝感、咸宁三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相对偏低,其建设用地的资本、能源、劳动力、技术投入均存在不同程度冗余;(2)通过适度扩大人口规模,形成集聚效应,有利于减少资本、能源、技术、劳动力投入要素的松弛量,进而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3)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过高的地区加剧了各类资源的过度投入,最终导致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下降;(4)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适度转移或人口密度过大会加剧建设用地资本和能源投入的过剩程度,但会遏制非农产业人数和技术投入过剩的趋势;(5)工业规模的扩大会加剧能源的过度消耗,但会遏制非农产业人数和技术投入过剩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四阶段DEA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间相互作用力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影响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柯新利 丁璐 马才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1-767,共7页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升是缓解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矛盾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城镇化的重要形式,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科学认识城市间相互作用力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对提高城市建设...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升是缓解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矛盾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城镇化的重要形式,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科学认识城市间相互作用力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对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城市圈为案例区,在采用引力模型测算城市间相互作用力和采用C-D生产函数测算各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构建逐步回归模型,将城市间相互作用力引入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分析框架,以解析城市间相互作用力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间相互作用力是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重要因素之一,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成正相关;(2)城市间相互作用力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不同城市间有较大的差异;(3)将城市间相互作用力引入到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解释模型,可以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变化的解释能力,形成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科学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城市间相互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色经济视角的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晓灵 张慧敏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73,共5页
本文运用熵权法构造复合环境污染指数,并将其纳入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模型(DEA)中,在考虑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测度了2003年至2012年西安市建设用地绿色经济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基本有效,整体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固定资产投... 本文运用熵权法构造复合环境污染指数,并将其纳入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模型(DEA)中,在考虑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测度了2003年至2012年西安市建设用地绿色经济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基本有效,整体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固定资产投资和建成区面积出现的冗余比较高,仍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的状态,还需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加大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同时提高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DEA模型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绿色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理论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异质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敏 匡兵 饶映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2,共7页
中国不同尺度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已经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对这种差异程度进行测度的成果并不多见。本文以经济学中的"极化理论"为研究切入点,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核密度估计和Esteban-Ray极化指数... 中国不同尺度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已经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对这种差异程度进行测度的成果并不多见。本文以经济学中的"极化理论"为研究切入点,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核密度估计和Esteban-Ray极化指数,对2001—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异质性进行了定量刻画。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上表现出波动下降趋势,平均效率指数由2001年的0.750 1降低至2014年的0.694 8,且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层面和省际层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2006年之前,西部地区的平均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最低,2006年以后,三大区域平均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表现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地理格局。(2)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地区差距在研究期内呈加剧态势。2001—2014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核密度曲线的期初值、期末值都表现出"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的运动轨迹,位置并不稳定,且与2001年相比,2014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核密度曲线的变化区间明显增加,地区差距扩大。(3)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极化过程已经显现,核密度曲线整体上呈"单峰—多峰—双峰"分布格局,且从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Esteban-Ray指数来看,全国和三大区域在研究期内都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中部地区的波动性最大,由2001年的0.121 9增加至2014年的0.529 6,年均增长率高达11.96%;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变化则相对平稳,分别由2001年的0.183 0和0.162 1增加至2014年的0.276 2和0.216 5,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22%和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理论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约束下京津冀地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威 魏建飞 李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95,共8页
碳排放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相互约束效应,建设用地低碳高效利用对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构建碳排放约束下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超效率模型、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2005-2019年... 碳排放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相互约束效应,建设用地低碳高效利用对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构建碳排放约束下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超效率模型、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2005-2019年京津冀地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和空间特征,并探究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建设用地碳排放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净变化量为18387.308×104t;2)碳排放约束下的京津冀地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呈“先降再升”的特征,经济较发达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改善较明显,南部体量较小的城市呈波动式提升趋势;3)京津冀地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上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形成中北部和南部双核心的总体格局,核心城市集聚作用明显;4)人口规模与碳排放约束下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呈显著负相关,而经济水平和对外贸易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最后为提升京津冀地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实现低碳高效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碳排放约束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管控下的山东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文信 林楚璇 +2 位作者 曾晨 程伟亚 郭龙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3-160,共8页
提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布局,实现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抓手。论文通过超效率SBM模型评价2005—2018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基于Tobit模型,从“经济—社会—政策—空间”4个维度分析效率的影响因素... 提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布局,实现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抓手。论文通过超效率SBM模型评价2005—2018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基于Tobit模型,从“经济—社会—政策—空间”4个维度分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东省邻海、中部地区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基本稳定,内陆地区稳步上升;效率均值由高到低大体依次是邻海、中部、内陆。(2)经济发展水平、人地关系、政策管控、区位条件是正向促进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因素,财政支持、城镇化水平则会抑制效率的提升。基于此,建议地方政府部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制定差异化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控制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土地市场化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管控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视角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志飞 史敏琦 沈秀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31-239,共9页
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运用Super-SBM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揭示2009~2017年江苏省各地级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09~2017年江苏各地级市用地利用效率除苏州和盐城外呈波动提高趋势;碳排放约束下... 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运用Super-SBM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揭示2009~2017年江苏省各地级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09~2017年江苏各地级市用地利用效率除苏州和盐城外呈波动提高趋势;碳排放约束下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地域不均衡性,保持“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热点区范围扩张且逐渐北移,冷点区已形成以宿迁为核心的低值集聚格局;人口集聚和科技创新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起促进作用,而对土地市场化起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和政府规制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影响存在正负差异。因此,须推动江苏省建设用地节能减排与高效利用应实行地区差异化调控政策,协同打造“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型土地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碳排放 Super-SBM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克星 贺书锋 相雨佳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96,共7页
使用我国31个省份2009—2016年数据,实证分析金融发展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金融发展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表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以产业结构作为门槛变量时存在单门槛,以城镇化率和... 使用我国31个省份2009—2016年数据,实证分析金融发展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金融发展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表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以产业结构作为门槛变量时存在单门槛,以城镇化率和建设用地规模作为门槛变量时表现为双重门槛;经济发展处于中高级阶段时,金融发展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升的正效应更大;迄今为止,我国迈过高质量发展门槛的地区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土地利用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面板门槛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性分析——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董丽丽 胡宝清 +1 位作者 刘少坤 黄小雅 《绿色科技》 2022年第6期168-171,共4页
我国土地利用效率长期以来处于低下状态,尤其是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占用耕地现象尤为严重,资源浪费现象明显,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凸显出不协调现象问题愈演愈烈。采用熵值法求取研究系统指标权重,以综合指数评价法求取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与经... 我国土地利用效率长期以来处于低下状态,尤其是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占用耕地现象尤为严重,资源浪费现象明显,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凸显出不协调现象问题愈演愈烈。采用熵值法求取研究系统指标权重,以综合指数评价法求取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分数,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了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四个时期北部湾经济区各市的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北部湾经济区各市在研究期内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均值为0.909。经济发展越好,系统越协调。协调度以南宁市的最好,为优质协调,其值为0.938;崇左市的最差,研究期内均处于严重失调范围,协调值仅为0.120;其余各市普遍在轻度失调范围,协调值为0.323,并且各市的协调度高峰都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好的201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经济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度 北部湾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利用效率及脱钩关系——以江苏省大丰区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晓东 王静 +2 位作者 郭柏枢 翟天林 刘晶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0-348,共9页
提升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镇高质量发展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优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以江苏大丰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历史数据和驱动机制完成2025年滨海地区土地利用格局的预测模拟,构建了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实现建... 提升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镇高质量发展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优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以江苏大丰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历史数据和驱动机制完成2025年滨海地区土地利用格局的预测模拟,构建了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实现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数量特征与时间过程的定量刻画,形成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与建设用地扩张脱钩关系的地理区域变化规律的客观表达,提出了新时期大丰区应坚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的建设用地利用基本策略。结果表明:(1)2016—2025年大丰区耕地、沿海湿地和水域等生态用地继续减少,建设用地增长32.47 km^2,侵占沿海湿地和水域以及向沿海扩张是主要特征;(2)2000—2025年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持续增长,镇级平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先后由0.592(2000年)提升至0.665(2016年)和0.682(2025年),地区差别化的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主体功能是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的主导因素。(3)2000—2012年乡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与建设用地扩张总体处于强脱钩关系,2012年后建设用地扩张、利用效率提升均放缓,总体表现为复钩和负脱钩关系。滨海地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与建设用地扩张脱钩关系时空演变规律可为国土空间优化利用、滨海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参考,研究框架与方法集成是兼顾建设用地扩张和效率提升研究课题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建设用地扩张 脱钩分析 模拟预测 滨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产要素一体化对城市建设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雪萍 钟成林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21,共8页
区域要素一体化有利于加快要素流动,但在一体化的初级阶段,要素流动以单向流动为主,这加剧了要素的空间分布不均,并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产生了严重的负外部冲击。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和资本要素一体化均显著地抑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城... 区域要素一体化有利于加快要素流动,但在一体化的初级阶段,要素流动以单向流动为主,这加剧了要素的空间分布不均,并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产生了严重的负外部冲击。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和资本要素一体化均显著地抑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但子城市群层面资本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抑制作用要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层面,而子城市群层面劳动要素一体化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抑制作用要弱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层面;地方政府行政垄断并没有阻滞劳动和资本的跨区域流动,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也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政府行政垄断 生产要素一体化 效率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其时空变化格局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浩林 周兴 +1 位作者 苏珍来 李丹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131-138,共8页
为解决广西土地的低效利用问题与提高广西土地利用节约集约程度,结合土地资源利用总体结构中的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从社会、经济、土地、资本、劳动力和环境角度分别构建了建设用地与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DEA-Malmquist... 为解决广西土地的低效利用问题与提高广西土地利用节约集约程度,结合土地资源利用总体结构中的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从社会、经济、土地、资本、劳动力和环境角度分别构建了建设用地与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全面测算与评价了广西14个地级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并分析了其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广西农用地利用效率总体处于增长趋势,广西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处于降低趋势,没能重视利用效率提高与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不当是广西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关键因素。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广西城市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用地利用效率 MALMQUIST指数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