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平原林业建设生态经济园林县──从临猗模式看我省平原绿化
1
作者 李英明 《山西林业》 1994年第3期2-3,共2页
发展平原林业建设生态经济园林县──从临猗模式看我省平原绿化山西省林业厅副厅长李英明我省多山,镶嵌于太行山、吕梁山中间的平原,虽然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的26%,但土地肥沃,人口集中,工农业都比较发达,是我省经济最活跃的地... 发展平原林业建设生态经济园林县──从临猗模式看我省平原绿化山西省林业厅副厅长李英明我省多山,镶嵌于太行山、吕梁山中间的平原,虽然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的26%,但土地肥沃,人口集中,工农业都比较发达,是我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发展平原林业,努力把40个平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林业 建设生态经济 平原绿化 农田林网 生态经济 枣粮间作 园林 临猗县 平原地区 区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台县开发太行山兴林致富的成功之路——建设生态经济沟
2
作者 杨冬蕲 刘重刚 《国土绿化》 1994年第1期25-26,共2页
河北省邢台县自1982年以来开展了以建设生态经济沟为重点的绿化太行工程。十年间共建成高标准生态经济沟450条,面积达68.8万亩,其中直接经济效益在30万元以上的40条,在10万元以上的210条,在5万元以上的2000条。据统计。
关键词 建设生态经济 邢台县 生态经济 成功之路 太行山 爆破整地 集体经济 造林成活率 经济 板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经济建设: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60
3
作者 霍艳丽 刘彤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3-66,共4页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生态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生态经济建设是绿色发展的基本内容、基本...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生态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生态经济建设是绿色发展的基本内容、基本目标、基本途径。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实现,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健全生态经济建设的法制体系,为绿色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大力发展生态科技,提高绿色发展的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解决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建设 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太行山区生态经济建设的科技理论创新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陶佩君 姜雪梅 +1 位作者 柴江 张月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7-111,共5页
河北省太行山区受人口与生态环境脆弱双重压力而成为典型的贫困地区,如何依据生态经济建设实现该区持续发展,成为这一地区今后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河北太行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从山区生态、产业和社会经济现状以及生... 河北省太行山区受人口与生态环境脆弱双重压力而成为典型的贫困地区,如何依据生态经济建设实现该区持续发展,成为这一地区今后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河北太行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从山区生态、产业和社会经济现状以及生态产业面临的挑战入手,结合持续发展太行山区相关的生态经济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气候干燥度理论、"两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农业生态工程原理等科技理论进行了创新性分析,并对发展山区生态产业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区 生态经济建设 科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建设若干问题 被引量:5
5
作者 党小虎 刘国彬 +1 位作者 全斌 王淑英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7,42,共5页
以水土流失为基本特征的生态退化严重制约着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发展,重建及恢复生态系统是新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本文在分析以往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从生态经济学角度解读黄土高原生态退化的社会经济原因,... 以水土流失为基本特征的生态退化严重制约着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发展,重建及恢复生态系统是新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本文在分析以往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从生态经济学角度解读黄土高原生态退化的社会经济原因,分析生态—经济相互作用的机理,并探讨了该区域生态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及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退化 生态经济建设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孟天友 王兴明 李琼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12,共3页
从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建设角度,研究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制约因子问题,分析了这些因子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并以西南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毕节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人口增长过快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了资源和经济负荷加重,提出石... 从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建设角度,研究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制约因子问题,分析了这些因子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并以西南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毕节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人口增长过快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了资源和经济负荷加重,提出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着手,综合采取增强全民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攻坚、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力度,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等措施,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危害 生态经济建设 对策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县域生态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创新——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美景 张义丰 +1 位作者 陈甲全 李创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690-9692,9701,共4页
介绍了生态经济建设的有关理论,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提出了延庆县应加快发展以都市型现代农业、都市型新型工业和都市型休闲旅游业为主体的生态产业,同时注重生态文化建设,实施生态产业与生态文化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建设战略,以此形成县... 介绍了生态经济建设的有关理论,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提出了延庆县应加快发展以都市型现代农业、都市型新型工业和都市型休闲旅游业为主体的生态产业,同时注重生态文化建设,实施生态产业与生态文化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建设战略,以此形成县域发展的综合优势,实现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建设 生态产业 生态文化 延庆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生态经济建设效益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袁德法 《生态经济》 1996年第6期32-35,共4页
本文对山区生态经济建设的效益费用分析和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评价提出了两种新型的方法,对生态经济效果予以量化,为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山区 生态经济建设 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景区城镇的生态经济建设 被引量:7
9
作者 严斧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6-18,25,共4页
景区城镇与景区旅游业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中国景区城镇虽然类型多样 ,但作为一类特殊的生态经济系统 ,其系统结构、服务功能及人流、能流、物流、资金流等都有一些共通的特点。当前中国景区城镇的生态经济建设 ,主要存在规... 景区城镇与景区旅游业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中国景区城镇虽然类型多样 ,但作为一类特殊的生态经济系统 ,其系统结构、服务功能及人流、能流、物流、资金流等都有一些共通的特点。当前中国景区城镇的生态经济建设 ,主要存在规划水平不高、重复建设、产业结构不完善、地方与民族文化特色不鲜明、环境保护较差以及市民生态意识偏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景区城镇 旅游业 生态经济建设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初探——以生态旅游建设为视角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细嘉 周青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20,共5页
以生态旅游建设为视角,构建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同理论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程度均较高,但其... 以生态旅游建设为视角,构建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同理论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程度均较高,但其协调程度较低,主要集中在失调衰退型、过渡类型和基本协调型;各年份所隶属的耦合协调类型也不尽相同。从环境与经济关系看,2001-2011年这11年间鄱阳湖区域前期集中于经济滞后型,中后期集中于环境滞后型。基于生态旅游建设视角提出的环境调控对策建议为: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复合型生态经济经济;构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常态化;激励社区参与,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渠道;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营造寓教于游的大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建设 耦合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态经济制度建设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红贵 汪成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5-137,144,共4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夯实制度基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包括制度的建立,也包括制度的完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能适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夯实制度基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包括制度的建立,也包括制度的完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能适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和最佳结合的生态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法律法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经济制度 生态经济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的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9
12
作者 余世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6,共3页
三峡库区地处长江咽喉地带,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敏感生态经济区。三峡库区的战略地位决定了生态与经济必须同步建设、同时优化和协调发展。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面临人地矛盾突出、财政困难和资金缺乏、科技创新和人才不足、地方政府... 三峡库区地处长江咽喉地带,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敏感生态经济区。三峡库区的战略地位决定了生态与经济必须同步建设、同时优化和协调发展。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面临人地矛盾突出、财政困难和资金缺乏、科技创新和人才不足、地方政府的"经济人"行为、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难点。推进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兼具生态与经济的双功能产业,加大国家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与人才支持、完善库区综合统一的管理体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经济同步建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经济建设问题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新营 佟连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3,共5页
本文阐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生态经济系统紊乱;经济发展没有生态化,过多依赖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序次较低,生态产业发展薄弱;社会问题较多;城市吸引力下降等。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利用... 本文阐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生态经济系统紊乱;经济发展没有生态化,过多依赖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序次较低,生态产业发展薄弱;社会问题较多;城市吸引力下降等。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利用生态经济建设实现成功转型——首要问题是进行体制改革,重中之重是打造生态经济系统,还包括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结构、消化和转移就业、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改善生态软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生态经济建设 经济发展 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产业 区域合作 生态产业 吸引力 设问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国华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79,共3页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发展对于江西崛起的推动作用日益重大。制定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人才发展战略,实施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了发展的重点。本文诠释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涵,分析了...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发展对于江西崛起的推动作用日益重大。制定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人才发展战略,实施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了发展的重点。本文诠释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涵,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人才需求和人才现状,立足于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并结合生态经济区实际情况,阐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经济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生态经济建设支撑体系研究(五)——保障体系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继英 师守祥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9-81,共3页
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就甘南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的保障体系进行了研究。从甘南独特的地缘和资源状况入手,分析了甘南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建设生态经济系统的制约因素,着重从4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生态经济系统建设保障体系的对策建... 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就甘南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的保障体系进行了研究。从甘南独特的地缘和资源状况入手,分析了甘南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建设生态经济系统的制约因素,着重从4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生态经济系统建设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即: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体制创新;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州 生态经济建设 支撑体系 保障体系 生态补偿机制 体制创新 多元化投资体系 科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高校核心竞争力,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晓刚 蓝春娣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9-83,共5页
针对江西省绿色崛起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人才需要,首先介绍高校核心竞争力内涵及其特征,介绍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途... 针对江西省绿色崛起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人才需要,首先介绍高校核心竞争力内涵及其特征,介绍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江西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以便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实现更好地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核心竞争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高伟 李荣昉 +1 位作者 余雷 曾宇军 《宁夏农林科技》 2011年第7期87-88,共2页
阐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水土保持相互关系、区内的水土流失特点及危害,并提出保障水土保持工作有效开展的治理对策,以期为水土保持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经济建设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生态服务功能及高效生态经济建设实证研究”结题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和忠 丁萍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84-88,共5页
对“海南生态服务功能及高效生态经济建设实证研究”这一国家软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特点进行总结评价,指出项目研究的主要建树和创新,介绍项目研究的框架内容。
关键词 海南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经济建设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经济建设途径研究——评《生态经济城市》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光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4-204,共1页
近年来我国各方面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化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环保意识较为薄弱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盲目实行扩张政策,急功近利地推进城市化进程,由... 近年来我国各方面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化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环保意识较为薄弱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盲目实行扩张政策,急功近利地推进城市化进程,由此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等。这些环境问题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构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致使我国的城市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脆弱,从而使我国的城市生态经济稳步、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城市生态经济建设,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城市生态敏感区是在城市化时最容易引发各种环境问题的区域,也是最能体现我国城市建设工作者的综合整治能力的关键区域,因此应尤其注重城市生态敏感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可见,研究城市生态敏感区的生态经济建设途径具有重要意义。问题是研究解决措施,探寻发展路径的重要导向,因此要建设好城市生态敏感区的生态经济首先应该明晰城市生态敏感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经济 城市化速度 扩张政策 生态经济建设 发展路径 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率 以问题为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的评价模式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芸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6,共3页
长江上游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事关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模式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并以省行政单元为评价对象对该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长江上游经济生态屏障建设 成效 指标体系评价模式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